美国小学从三年级开始有州统考,考两门,数学和阅读,四年级以后还会加上写作。考试成绩和学校排名、声誉直接挂钩,所以学校对期末考非常重视,之前还会组织模拟考,一副严正以待的样子。和国内的语文考试不同,咱们会有拼音、错别字、同义反义词、造句、成语什么的,他们的“语文”就只考阅读Reading和写作Writing,看起来简单粗暴,但细想还是蛮符合美国教育的一贯作风——实用至上,反正语文学习最终就是为了阅读和表达,不如直接奔着这个目标去考就好了。
阅读和写作都是大话题,今天咱们主要来说说阅读。
关于阅读的文章我写过不少,以前我觉得自己也算是从小就爱看书的人,可刚到美国时还是被他们的阅读量惊到,被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吓到。后来又渐渐发现,美国教育里对阅读的重视远不仅停留在“量大”的层面,逃逃现在读小学四年级,这一两年我明显感到他们的阅读已经从低年级时的兴趣阅读过渡到非常严肃的精读了,从教室的墙上就可以看出来。阅读技巧、方法占了很大篇幅,老师在阅读中也引入了很多工具来帮助孩子理解、思考、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有效性。
为什么需要琢磨那么多方法?不得不说,除了志在帮孩子培养好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之外,这其中也还是有“应试”的成分,我最近研究了一下他们的期末模拟考试题,发现美国的阅读考试并不简单,题目答案都不会太直接,非常强调考察孩子对文字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比如小学四年级阅读模拟试题中的一篇小短文,是关于一位童书作者,大名鼎鼎的绘本《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作者Roald Dahl的生平经历。下面的图片节选了部分,原来这位作者在开始写童书之前,曾经在石油公司工作过,参加过空军,执行任务途中出现过意外,后来还当过间谍,在间谍生涯中,他喜欢上了写作 。。。
来看看针对这篇短文的问题,比如这道“Dahl在石油公司工作和后来参军,这两段经历有什么类似之处?”这在文中是找不到直接答案的,文中并没有显式地比较这两段经历的文字,需要对这两段经历细读、分析、理解后,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再比如这道,“为什么作者要提Dahl后来成为了一位父亲,这条信息是为了说明什么?”答案的几个选项(a, Dahl最喜欢写哪类故事;b, Dahl的孩子是怎么给了他创作灵感的;c, Dahl什么时候决定成为一名作家;d, 为什么Dahl想要写儿童文学)似乎都有点儿道理,同样需要对全文细读体会后才能选出最恰当的一条。
每篇短文后会有6-9个问题,这些问题没有一道是能直接在原文中看到答案的,也就是说它不会考Dahl哪年出生在哪里?读的什么学校?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等等。
这种考察方法源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研究中心的Benjamin Bloom教授提出了一个教育目标分类框架,叫Bloom’s Taxonomy,布卢姆的分类法。这个框架把学习分为六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同时也提倡教学应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考察与高级思维相关的问题。
这个框架一直在指导和影响着美国整个教育体系目标和方法的制定,包括K-12(从学前班Kindergarten 到高中12年级) 和大学。所以,即便是对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的低龄孩子,阅读的教学目标也不仅仅停留在记忆理解和应用,而是在把这个框架中提到的六层目标都一一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而且,底层的记忆类型题目在美国阅读考试中已经被淘汰了。取而代之更多需要理解思考分析的考题。
阅读考试中除了短文外,还会考察孩子对其他更具文学性题材的理解,比如诗歌。这是在同一份模拟试卷里的考题,一首关于老鹰爸爸鼓励孩子展翅飞翔的现代诗。
要答对考题,需要完全理解整首诗文的含义,比如试题中考到了它主要传递的思想;甚至还需要读者走进诗里,去揣摩作者撰写时的意图,比如下面41题考的是“第四小节只有两行,为什么这么写?是为了表达什么?”
如果说现在国内是“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话,美国则更近一步聚焦,几乎可以说是“得阅读者得天下”。三门考试阅读、写作、数学中两门和阅读紧密相关,因为写作也是依赖于阅读的,孩子的阅读量够大,读书破万卷,读懂读透后,自然下笔如有神。
同样阅读水平也会影响到数学,这边数学的Word Problem(就是应用题)比重很大。比如这道数学题,
其实就是“10到20之间一个数,被4除余3,被3除余1,问这个数是多少?” 啰啰嗦嗦讲了一大篇,与其说考数学,不如说还是在考阅读,其中一些关键句子,比如“putting them into piles of 4”,是分成4堆,还是4个一堆,如果理解错了,整道题目恐怕就做不下去了。
正因为阅读实在太重要,所以它在美国课堂上的比重特别大。各种阅读方法的学习也是语文课的教学主线,一位拥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美国小学老师在网上分享了她这一学年内给孩子们用过的阅读工具图表,我数了一下有20多个!先列几个大家看看。
拿到一本书之后,先用这张表来整理作者的信息,包括生平介绍,他写过的其他书,我是否喜欢这位作者等等:
然后,带着这些关键问题开读,故事发生在哪里?有哪些角色?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阅读过程中着重寻找和思考这些关键信息,才不会读完合上书后一脸懵圈。
接着,做进一步的分析。对于书中的主要角色,着重分析他的性格特征,这个角色看起来像真的吗?他的行为跟你想象的一样吗?他的性格是始终如一还是中途发生了变化?你会怎么形容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具有冒险精神?喜欢创新?友好?有领导才能?骄傲自大?……)
同样,对于书中的重点情节和冲突,也需要做细致的分析:你喜欢故事的这部分吗?为什么?从这里你能猜到结局吗?如果有冲突,是怎样的冲突?(角色和自然的冲突?角色和自己的冲突?角色和社会的冲突?还是角色之间的冲突?)……
如果故事中有不同的角色,还可以借助图表来对比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通读一遍之后,同样地,可以用一些图表来对故事的发展顺序和主要特征做总结梳理。
再次精读,带着这些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我留意到…?我有…疑问?我明白了…?对…感同身受?……
我把这套阅读工具下载了下来分享给大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发送“阅读工具”提取下载方式。
美国对阅读的研究真是非常透彻,而且事无巨细,最近我和逃逃正在读一本他们老师推荐的《The Reading Strategies Book: Your Everything Guide to Developing Skilled Readers》(阅读技能训练),其中囊括了300个阅读技巧,从阅读基础技能训练,到如何有效听、有效说、有效写;从如何阅读Fiction(虚构类),到如何阅读Non-fiction(非虚构类)等都有非常详细的、图文并茂的讲解,目前我正在阅读消化中,过段时间也许会给大家整理一个读后感分享。
阅读会越来越受重视,这肯定是个大趋势。
首先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终极目标,咱们语文学习中的很多过程,比如区分错别字,遣词造句,学习同义反义词,成语什么的都是练基本功,但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能畅通地阅读、表达。
其次我发现美国课堂的做法基本上可以说是个风向标,可能会稍微早几年,但慢慢地国内的学校也会跟上。比如在两年前,我在咱们平台上第一次分享了一系列思维导图的文章时,那时思维导图对很多教育工作者还是个蛮陌生的概念,而现在它已经走进不少一线城市重点小学的课堂;再比如美国这边早些年就开始盛行的STEAM、科学课,现在也被咱们的教育部提到了重点教育目标。
不知在不久的将来,阅读会不会也成为语文考试的独门担当。无论怎样,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无论是为了学语言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将来可能的“应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