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乌合之众读后感专题之有时候我想“独善其身”——《乌合之众》读后感

一、怎么想到读这本书

最早听说这本《乌合之众》,是我的一个大学的好友圈圈推荐的,鲜有读社科书籍的他对此书推崇备至,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看到微信读书以及豆瓣读书上的推荐值,该书的排名是很靠前的,还有就是弗洛伊德,戴高乐等名人对该书也很推崇,终于在2018年的双十一趁着活动买了该书。可以拿来一读了。


我买的纸质书《乌合之众》



二、本书简介

1)【概述】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荣格、托克维尔等学者,和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政治人物。2010年,法国《世界报》与弗拉马里翁出版社联合推出了"改变世界的20本书",其中就有《乌合之众》。


各政要推荐《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而统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体的这些特点建立和巩固自身统治的。

2)【内容简介】


书中内容倒不多,200多页,分为3卷。第一卷说的是群体心理,第二卷说的是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第三卷说的是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乌合之众》一书思维导图



在我们的普通认知中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确认为,群体冲动、易变和急躁;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的情绪存在夸张与单纯等等,总而言之,让人觉得群体一无是处,真的是一群“乌合之众”,我甚至都在怀疑我看了一本假书,本书的观点过于颠覆我们的三观,文字本身也不算晦涩,但是读起来确实需要耐心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否则读一会你就不知道作者说的什么了,就坚持不下来读了。

不过书中的观点虽然有失偏颇的地方,但是毕竟开创了大众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之先河,同时结合作者生活的100多年的时代局限性,就能理解了。书中指出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已受有威望的人的“断言,重复和传染”三部曲的影响而对之俯首帖耳,这个在美国的大选中深深印证。

本书非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极好的思辨力不能读也,否则读了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且多读几遍,不能说融会贯通吧,至少会慢慢有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我们都不要做乌合之众,尽量在群体中保持一点自己的一点难能可贵的思考。

3)【实例举证】


1️⃣当我们面对劫匪、面对灾难时,为何总是围绕着一群吃瓜群众?当抵制日货的游行队伍行进中,为何变成了疯狂的打砸行为?我们都知道传销的不好,但是为何有那么多人深陷之中而深信不疑?.........,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我们如何去看待这样的群体行为?为什么人们在群体中的时候,可以表现出如此的疯狂和不理智?


群体--有时的“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给出来深刻的剖析:

群体是冲动、易变和急躁的,群体易受暗示与轻信。这是因为:

群体最容易受本能力量的影响,当我们是一个个体的时候,我们会受到后天教育与内心良知的约束,哪些做了会受到谴责与制裁;然而,当我们身处群体时,往往表现出惊人的破坏力,因为群体不需要承担责任,所谓“法不责众”不就是这个道理嘛。

群体情绪会迅速的传染,一个被群体情绪传染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他的行动完全听凭另一种陌生力量所主宰。

群体最容易受心理暗示的指导。

2️⃣勒庞告诉我们,群体是及其容易受到暗示、传染和变相夸大的,这个观点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钓鱼岛事件群情激昂的现象。一些所谓的“爱国青年”们围在一起组成群体一起游行示威,见到日系私家车、店铺就开始打砸,试问这种盲目的行为能被称为“爱国”吗?难道将自己的优越心理建立在损毁他人财产上就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了吗?很显然这是错误的!爱国需要理性,然而有些人就是抓住了群体的简单夸大的心理做起了文章,演出了这样的一出闹剧。记得当初的报道还记忆犹新,群体中那些负责“暗示和传染”的人,恰巧是那些饱读诗书的人,讽刺的同时更验证了勒庞对于群体的解读。


《乌合之众》作者勒庞



4)【文中经典句子】


==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诱惑,也很容易抵制。 但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 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群体领袖



== 尽管在那一天的那两个小时里他们做到了或者几乎做到了,到一个月以后他们却不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无法再次通过考试。他们脑中不断丢失大量过于沉重的知识,而且没有新的知识来填充。他们的思想活力开始衰退,促进成长的才能渐渐干涸,这时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诞生了,但此时的他早已疲惫不堪。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陷入某种循环,并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他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仅此而已。他们最终变为了平庸之辈。

== 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

== 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三、我的感想

尽管主观意愿上不愿意相信,可是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群众确实容易一窝蜂、人云亦云,非典时抢盐,前期的炒股,眼下的抢房,无不展现出人民群众一窝蜂的本性!

这不仅使我想到,我也去蹭抢购洋房的行为,是不是也是乌合之众的行为呢,从我的心理上来说,我并不是特别认可买房的行为,尤其是在大城市背负巨额债务买房的行为,生活质量不高,还一直在为明天的生活透支自己的健康和劳作,反之,我租房生活不是也挺好的吗?但是想到大家到这个阶段都是买房,房价也一直都在涨,买房总是没错的,肯定保值,就算将来不住了,转手卖也是赚,我对自己说。实际上,对一个自己首付加贷款花了上百万的东西,我竟然二三年都没去看过几眼,这明显也是不合理的。

四、写在最后

鉴于聪明励志的个体,融于群体后,难免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所以我们还是要多保持一点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在群体中也要能“独善其身”,不能真的就是“乌合之众”,当个更好的“吃瓜群众”。


在群体中也要保持清醒,不做“乌合之众”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哈 “ 程序员的文娱情怀”

本文发自“今日头条”,转载请联系权限,谢谢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