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志铭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出三集纪录片《红色沂蒙》,全面而又鲜活地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朴素而又厚重博大的情怀。
从主题内容和艺创特色上看,本系列片在创作上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是思想理论层面立意的高端大气、绍基固本,直奔党的初心使命主题,自然烘托出红色沂蒙精神之“魂”。历史不仅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滋养最丰厚的教科书,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倍加器。这就需要拨冗去芜、剥丝抽茧,探寻其中最本质的历史经验。其中之一,首推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红色沂蒙》系列片恰好做到了紧扣这一要害,枢机总览红色沂蒙历史,从而收到了以点带面、豁然开朗的解读党史功效。
其次是打造了一个历史和理论有机结合的完整逻辑框架:《化解危局》《水乳交融》《铜墙铁壁》。无论是从历史节点着眼,还是理论逻辑的延展,该系列片都做到了既独立成章、自成体系,又实现了有机联系、整体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生计生命出现了困难问题亟待解决,帮助人民群众战胜困难是共产党必须放在心上的头等大事,党派出自己最优秀的干部,用最好的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作风,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化解危局;经过血与火的战争考验,沂蒙人民先是甘冒生命危险,甚至舍掉亲生骨肉的无私奉献;后是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形成无坚不摧的军民合力,打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就这样,三集节目各自承载不同的功能,形成了一个历史和理论有机结合的完整逻辑整体。
再次是冲破红色历史题材宏大叙事的窠臼,采取从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的客观描写叙述入手,突出典型个案的刻画,收到小中寓大、见微知著的功效。《红色沂蒙》系列片正是在一连串故事情节的推动下,情感不断的升华,在思想教育方法上起到了引人步步深入、登堂入室的超强效果。“红嫂精神”就是沂蒙精神的一个象征性标志。在《红色沂蒙》系列节目中有这样一段故事:1939年,王换于办起战时托儿所,自告奋勇地肩负起全身心哺育、呵护一批开国将帅和革命烈士后代的成长的千斤重担。为此,她两个儿媳因在哺乳期内用奶水喂养托儿所孩子,致使三年中自己的四个亲骨肉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著名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都曾在王换于的温暖怀抱中成长。尽管沂蒙母亲为了保存烈士后代舍弃亲生骨肉是一个相对具体的小概率事件,但却充分折射出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生动地揭示了从《化解危局》到《水乳交融》的生命密码和历史走向。
该纪录片借助大量的珍贵影像资料和专家学者的深刻解读,启发广大影视观众认识革命理想信念激发的神奇力量。如果说从《化解危局》到《水乳交融》,再到《铜墙铁壁》,客观地反映了沂蒙人民的思想升华和政治觉醒过程,《铜墙铁壁》讲述的则是政治经济上翻身的沂蒙人民,自觉加入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行列的英雄壮举,是本片的最高潮。应该说,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等沂蒙六姐妹在短短两天内向解放军运送5000斤军粮,三十二位沂蒙妇女用自己孱弱的身躯搭建“人体桥梁”,帮助解放军顺利渡河,为孟良崮战役大捷赢得宝贵时间等等鲜为人知的历史传奇故事的背后,站立着千百万翻身解放的山东人民群众,反映着他们的根本利益以及内心呼声。
据有关资料介绍,沂蒙根据地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这些历史和数据深刻揭示了党同人民、军队与老百姓同心同向、血肉相连的关系,深刻揭示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沂蒙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我们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逻辑起点。相反,没有灵魂和理想信念的的血肉之躯,自然也就做不出挺起民族复兴脊梁的革命之举。这样说来,通过翻身农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挺起民族脊梁之举,人们认识到他们思想深处的革命理想信念,的确是本片的一个深刻和成功之处。这是因为,沂蒙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源于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才是党和人民革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之“钙”,沂蒙姐妹才能做到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在冰冷的河水里她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让战士们踩着肩上的木板顺利地过了河。党的历史反复告诫我们: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革命事业发展的凝聚力,也就没有党和人民今天的一切。
(董志铭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