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珍妮姑娘读后感看这里!一部毁誉参半的世界名著,德莱塞《嘉莉妹妹》究竟是本怎样的书?

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

《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自从1900年,这本当代都市言情的始祖版本问世起,世人就有了对它和书中女主嘉莉截然不同的评价:

•负面评价

认为《嘉莉妹妹》是部“捞女小传”,嘉莉缺乏坚定的道德感,逐利而行走向堕落之路。作者是为非道德追求物质主义辨护,宣扬道德沦丧和败坏,现实性太过了,缺乏作家惩恶扬善的终极使命感。


《嘉莉妹妹》

“我立刻就要自由了。我就可以加入欢乐的人群,享受他们的生活方式,欢乐的生活,这一切在夜里都是我的了。”

故事讲的是穷姑娘嘉莉从小城到了芝加哥,成了富有男人的情妇,登上当红明星宝座的过程。嘉莉妹妹在探亲的火车上,认识了推销员杜洛埃。两人同居了一段时间后,嘉莉妹妹意识到两人并不合适,后来认识了酒店经理赫斯沃。迷恋着嘉莉妹妹美色的赫斯沃,竟然盗用公款,抛妻弃子和她一起私奔到纽约。

然而赫斯沃不久失去工作,无法维持二人体面的生活。嘉莉妹妹却因偶然跑龙套,被导演发现了自己的表演天赋迅速走红,成为百老汇红舞星,进入上流社会,实现了她追求物质世界的梦想。嘉莉离开了赫斯沃,人财两空的赫斯沃在困顿中绝望自杀了。

•正面评价

人们嘉莉认为是美国的左拉,从依附男性,逐渐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拯救了自己的人生。德莱塞被看作从下流社会挤进文学界的野蛮人,充满生活激情,他以自然主义的文学态度,通过美国文学中第一个“美国梦”的追寻者,嘉莉这一现实人物的故事,其精神上叛逆的独特性,使嘉莉这一人物形象,超越传统英法小说家的写作水平,真实敏锐地揭示了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残酷现实。

德莱塞

嘉莉主观没有害人之心,依靠男人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更主要是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走。

嘉莉妹妹思想单纯,有享乐主义的思想,还有一点想见大世面冒险的野心。对于芝加哥这种大城市,多少年青人初见时充满了兴奋,以为一切唾手可得。她到芝加哥根本,没有预料到得马上找工作,靠自己养活自己。她却单纯的以为自己是到芝加哥姐姐那儿去度假呢。姐姐姐夫都是精打细算的人,生活在大城市的底层,邀请哥伦比亚的妹妹来,不过为一起搭伙可以省下一点开销。

19世纪末的芝加哥,现代工商业颇具规模,贫富之间的鸿沟清晰可见。加上初来乍到的人,总是胆怯而畏缩的,对于出身寒门的女孩来说,离眼前触手可及的美好事物距离太过遥远。大商场里那些令人神驰目眩的货物,没有一样是她不想要的,无时无刻诱惑着她靠近。

现实如此残忍,眼前灯火辉煌的体面生活并不属于她。嘉莉妹妹什么工作经历都没有,没文化又干不了打字员秘书什么的,连百货公司也不喜未婚无经验的女孩。稍微高档的包装缝纫同样要技术,她也没有,只能到低矮肮脏的工厂打工,做最下层的车间女工——长年不见天日,油垢满面衣着狼狈地辛苦工作。在鞋厂打孔单调刻板累得要死,每星期只挣四块半钱,身心交困。德莱塞早年的坎坷经历,使他对下层人民的生活体察入微。

但她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意味着不用吃苦受穷,也有机会过上轻松体面的机会。嘉莉无疑在来自现实的嘲笑和上流社会的诱惑下,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嘉莉妹妹》

比如她的姐姐敏妮,成了辛苦劳作节衣缩食的主妇,贫贱夫妻百事哀,又有何幸福可言?失业以及拮据的生活,嘉莉妹妹成为了推销员杜鲁埃和酒吧经理赫斯渥的情人。她觉得这是跨越身份、抛开一切的单纯的爱。她相信杜鲁埃是根植于情欲的好心人,等价交换并不是欺骗。所以嘉莉并没有马上收下他的二十美元,可以买到好几件漂亮衣服的钱,而是思忖再三,挣扎犹豫过想继续找工作。

年轻姑娘因为好奇,往往会醉心于充满虚荣和挥霍的生活,哪怕她眼前还一无所有。像那些嫁的好的女人,日常生活就是忙着看戏,购物,旅游,出入有车,享受奢侈的生活,这对充满幻想的女子来说,无疑具有引人冒险的魔力。轻松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本是人之所向往的。何况她是个喜欢享乐的女子。尤其20世纪初当时的制造业,还没有来得及替工人准备舒适的工作环境。

的确,德莱塞笔下嘉丽同两个男性之间的关系,超越了一般道德观评判标准,该如何看待呢?

首先看作者德莱塞的态度,他对嘉莉是批判而不是赞美的。《嘉莉妹妹》同他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和《欲望》三部曲等一样,都充满了批判精神。

德莱塞小说《美国的悲剧》

在小说开篇即说:“一个18岁的姑娘,离家出门。她的遭遇不外乎两种,不是碰到好人相助而好起来,就是迅速接受花花世界的道德标准而堕落下去。”

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比它充满理想主义的姊妹篇《珍妮姑娘》更为真实,细腻地展示了嘉莉的生存观及心路历程。既有向传统道德妥协的一面,又有反叛的一面。姐姐一家自食其力,为买地皮建房的梦想而努力,早晚能过上比较好的日子,仅仅对于妹妹的亲情过于淡漠,难道嘉莉不该自食其力吗?

在嘉丽作出离开姐姐的决定时,写敏妮梦见妹妹走到矿井深处,那儿挂着下井用的旧筐,被磨损的绳索拴着,嘉丽提议一起下去看看,她拒绝了。但妹妹不顾姐姐的反对,纵身一跃沉了下去。敏妮大呼:妹妹回来!殊不知嘉莉已掉到井底深处,被黑暗完全吞噬了。

这一段无疑表明了作者批判的态度。赫斯渥一个富裕的中产者,即便他不失去工作,当嘉莉到了纽约后,见识到了更广的世界,无法满足她的物欲和野心,被抛弃是必然的,她还会借着爱的名誉,趋炎附势爬得更高,当然也可能被抛弃,所有的获利都填补不了她精神的空虚和寂寞。她是有罪的,注定无法幸福。

如果说她和推销员的关系,出于一个涉世未深姑娘单纯的爱情选择,情有可原的话,后面在酒店经理赫斯渥的劝导和热情引诱下,明知对方为有妇之夫还私奔纽约——一个更富于诱惑之城,完全抛弃了自己的道德良心。再后来依靠自己的美貌和天赋获得的成功,虽不能说她险恶和无耻,但基于物欲的个人主义的确应当批判。

如果嘉莉不是成了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而是当今言情剧更常见的,要在穷的爱人和富的丈夫之间作选择,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爱情还是金钱,总要有所取舍,那么批判的味道反倒削弱了。

都市人群不缺欲望,缺少的是爱。在当时资本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淳朴的乡村姑娘,在追求金钱和成功的过程中,屈从于现实道德沦丧,并不鲜见。欲望无穷无尽,从哥伦比亚到芝加哥再到纽约,迷失在前进的路上。

德莱塞小说《欲望》三部曲

其次,如果把该书看成女主嘉莉一人的行为,未免太低估德莱塞此书的意义了。在整个社会都以金钱至上的环境里,意志薄弱的人难以独善其身。

嘉莉并非天生放荡,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得抓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随着阅历的增长,她变成了圆滑世故,擅弄风情的人,懂得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交换利益。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女性要想成功,不仅要自我奋斗,更要依靠性别的优势,仅管会因之远离家庭的幸福,精神空虚并不能被物质填满。

赫斯渥的太太攀比心严重,爱慕虚荣与丈夫感情淡漠,当得知他移情别恋后,并不难过去竭力挽回,而是忙于以合法的手段获得全部财产。在她们看来,爱情并不是婚姻生活中的必须,金钱才是最重要的。另一位凡斯夫人的态度,则很好说明人穷则无友的资本社交法则。

这正是在工业革命后的美国,整个社会繁华表象下,弥漫着浓厚拜金风气的环境里,道德体系的崩溃,人性的纠结堕落过程。嘉莉妹妹被物质欲望驱使,深陷罪恶感而难以自拔。无论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统统成为金钱碾压下的奴隶。

所以嘉莉的爱并不单纯,充满了交换和现实。嘉莉虽说是成功了,但她的成功并不光彩,也许有人会说,她比起无路可走的苔丝、包法利夫人要幸运的多,好歹闯出一条成就自我之路,渴望单纯的爱,认为可以跨越身份经济基础的,对被消费主义填满的青春,却会让一个小女孩向往,这才是最大的的悲剧。

如蒋方舟说所:“对于信仰消费主义的青春,我给予有所保留的尊重。对于青春本身就当作一件巨大消费品的人,我才是立正敬礼,表现最大程度的敬畏。”

这或许正是德莱塞此书的意义。作为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从女性成长角度看“美国式梦想”,引发人们对社会环境、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的思考。 其通俗自然的写法,使得这部作品让人印象深刻,进入世界文学名著的宝库之中。

参考资料:《嘉莉妹妹》西奥多.德莱塞【美】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余梅娴 《从妖妇到新女性——试析嘉莉形象之变迁》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