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长征读后感】专题我们终抵群星 用电影向探索者致敬(“长征五号”上天有感)

上图是一块纪念碑。1967年,在阿波罗1号的一次例行测试中,土星IB号运载火箭顶部的阿波罗指令舱突然发生大火,三名宇航员在17秒后化为灰烬。后来,两块纪念碑被镶嵌在当年事故发生的34号发射平台上,其中一块中间刻有一行优美的拉丁文,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坎坷之路

终抵群星”

而现在,它早已不只是一句纪念。它印证历史、定义当下、预言未来。在亲身经历无数挫折、并一次次在大银幕上制造各种星际事故后,我们却将一个信念反复加深——人类终将探索不息。

正如同这八个字带给你的感受一样,被镌刻在历史中的,不只是经验本身,还有一种更加崇高的理想,它值得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为之付出生命。

▲1971年的“阿波罗15号”任务是人类第四次登上月球。此次登月的指挥官戴维·斯科特通过电波向地球说:“我认识到了关于人性的一个基本真相——人类必会探索不息。”

如果你将探索宇宙看作一项神话,那么事实将让它回到人间。11月是宇宙探索月,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先后发射成功。然而在圆满的结果背后,过程其实极度艰辛。“长征五号”发射前夕甚至曾一度面临发射取消的风险。

挑战带来风险。“长征五号”对新技术的应用超过了90%,特别是火箭的四台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这是它们的首次飞行。在此之前,这种新型发动机已经先后试车114次,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失败。

一成不变当然没什么危险,但如果想要拥抱群星,就必须有人遍尝泪水、汗水和每一个提心吊胆的时刻。未来人们只会记得那些静静绽放在宇宙空间的白色花朵,但那些无数不知名科学家与宇航员的艰辛付出,却是根。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 Beyond)中美丽梦幻的星际联邦基地约克城(York Town)其实是一种理想的化身

在习惯于将探索宇宙视为一项“任务”或“事业”的今天,让我们来谈谈人本身。宇航员们作为探索者,尽管意志坚定、身经百战,却依然可以瞬间被摧毁于宇宙规律的无情。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看到他们微笑挥手致意,听到冷静专业的任务报告,甚至了解他们的生活作息,却无法感受他们远离家园的孤独、痛苦与每一次悲伤。

▲现在,天宫二号内的两位宇航员值得我们最大的敬意

所有这些,我们此生无法亲身经历。但令人欣慰地是,近三年有三部优秀的太空电影《地心引力》(Gravity)、《星际穿越》(Interstellar)与《火星救援》(The Martian)以从未有过的真实视角同时展现了宇航员的脆弱与伟大。

我们一直以为宇航员只需要完成指定任务然后回来就可以了,但他们不是机器人。其实正是每一个你无法想象的,充满无助、崩溃又乐观、坚强的时刻,才决定了人“何以为人”。而或许正是这样珍贵的“人性”,才是照亮我们“终抵群星”之路的光芒。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台词将这三部电影串联,和他们一起完成一次伟大的旅程。尽管时间点、人物的使命与遭遇各不相同,但那些矛盾与挣扎,是相通的。

正如所有极客都是探索者,不分国家与地域,我们都身处一个宇宙,因而所有探索者都值得我们致敬。

Gravity Steven Price - Gravity: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我们必须追求比我们自身

更远大的意义。”

——《星际穿越》

“我们是探索者。”

——《星际穿越》

“这就是宇宙,

它从不合作。”

——《火星救援》

“这景色无可比拟。”

——《地心引力》

“四十五亿年,这里无人问津。现在只有我。”

——《火星救援》

“没有人会为我哀悼,

没有人会为我祈祷。”

——《地心引力》

“现在我们被困在这,

直到地球上已经

没有人等待我们拯救。”

——《星际穿越》

“当我孤身一人,置身茫茫宇宙,我会想到死吗?当然。”

——《火星救援》

“我知道我会死,但我没想到是今天。”

——《地心引力》

"我以为我都准备好了,理论我都懂,但是现实不一样。"

——《星际穿越》

“你会看到一个

褐色头发的小女孩,

告诉她,

她是我的天使,

我为她感到非常非常骄傲。

告诉她我绝对不会放弃,

告诉她我很爱很爱她。”

——《地心引力》

“如果我死了,

我希望你去看看我的父母,

告诉他们我热爱我的工作,

我为一项伟大的事业而死。

还有告诉他们,

感谢他们成为我的父母。”

——《火星救援》

"爱是我们唯一可感知的,

超越一切维度、时间与空间

的事物。"

——《星际穿越》

"让我回家吧。"

——《星际穿越》

“带我们的宇航员回家。”

——《火星救援》

“好吧,在我看来,

接下来只会有两种结果:

要么我带着一个传奇故事

平安回到地球;

要么在十分钟内

化为灰烬。

但无论结果如何,

这都将是一次非凡的旅程。”

——《地心引力》

你现在看到的是宇航员威廉·安德斯(William Alison Anders)于1968年在月球轨道上拍摄的照片,名为“升起的地球”。

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Mary Jucunda)给NASA马绍尔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恩斯特·施图林格(Ernst Stuhlinger)博士写了一封信。信中,尤肯达修女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施图林格很快给尤肯达修女回了信,同时附上了这张照片。

在回信的最后两段,施图林格博士写道:

随信一同寄出的这张照片,是1968年圣诞节那天阿波罗8号在环月球轨道上拍摄的地球的景象。在太空项目所能带来的各种结果中,这张照片也许是其中最可贵的一项。它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让我们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地球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多么美丽而又珍贵的孤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离开地球就是荒芜阴冷的外太空。因此,人类应正视目前的环境污染、饥饿、贫穷等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人们突然表示出对自身问题的关注,不能说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些初期太空探索项目无关。太空探索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还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积极的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

“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向探索者致敬。

极客电影专注于“科技x电影”跨界

所有内容欢迎转发,

给我们后台留言索要转载权即可

© 2016 GeekMovie 极客电影™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