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看这里!在美中,走出人生的风景——余显斌的写作心路

点击关注【丹中在线】,温度与情怀永远在这里

1

他平时腼腆,很少说话,坐在办公室里,默默地批阅作业和备课,结束之后,就埋头写文章。他写文章,不会用键盘敲击,这样会打断思路。于是,他就拿着笔在稿纸上写,回家后再让妻子将文字输入电脑。因为捏笔重,写的时间长,他的右手中指捏笔的地方,凸出一个肉包,时间长了,就定型了,很是显眼。当学生问及他的手指时,他总是会笑着告诉他们原因,并举一个大师为例,说人家也是手写文稿,可手指从未如此,自己手指却故意这么夸张,显摆。然后,他开着玩笑道:“由此可见,夸张的人是做不出大成绩的。”

在学生面前,他语言便给,幽默,甚至带着哲理,和沉默少言的他判若两人。至于原因,用他的话说,和学生间切磋,较量,能给人提神。

是的,上课,是他和学生互相切磋的过程。他告诉同学们,他的分析如果能折服大家,大家就得接受他的观点,反之,如果大家能驳倒他,他就举手服输,接受大家的。他从不要求学生观点和自己的一致。他说:“如果几十个人的观点一致,多可怕啊,说明我不是在教学生,是在用模型浇铸同一型号的材料,这是我的悲哀,也是你们的悲哀。”

因此,在课堂上,一个问题提出后,大家可以相互讨论。这时,他总会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道:“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有不同答案的,请举手。”

当然有学生举手,而且很多,他就会点出其中的几个,让说出他们的观点,供大家互相探讨,并相互完善。他把这叫滚雪球。他说,自己的观点是一个核,带着大家的补充一路滚下去,才会越滚越大,越滚越圆满。

有一次,他的观点只说了一半,一个同学就举起手道:“老师,我认为你说的不对。”

他摇着头说:“我还没有说完呢。”

那个学生说:“没有说完就已经错了,还用说完吗?”大家一听,都嘎嘎笑了。后来,这个同学在他说完后,也说出自己的看法。他翘着拇指,给予充分肯定,告诉大家,有些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至于对错,没有绝对的答案。

他说,这就是问题的主观性。

他说,这样将来才能做学问。

可是,每次写作课上,同学们则安静下来,不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或背着手,或以手撑着下颌,静静地听着他的讲解。这时,他会眉飞色舞,站在讲台上,随便出一个题目,然后当即口头写出一篇范文来,观点明确,词语便给,文采斐然,滔滔不绝。说完,他站在那儿得意地笑。同学们则掌声响起,他故意伸出手,做出谦虚的样子相请道:“请指出缺点,请啊!”

所有同学都摇着头,表示不能。他则一脸得意,双手抱肩,做出一种独霸江湖的姿势,惹得学生哈哈大笑,他也跟着哈哈大笑。

2

他叫余显斌,是陕西省山阳中学的教师,也是一个作家。他动笔写作时,已是在三十多岁后。

他的写作,也与教学紧密相关。

当时,他由初中刚刚调任高中,担任高一的语文教师。课文中,有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过去,他也读过这篇文字,可并没有现在读得那么深入细致。细读之下,感觉到文字如珠,齿颊生香。

他发现,他在讲解文章时,学生们眼睛一眨不眨的,都望着他,一个个听得很认真,很细致。第一次,他感觉到了美文的冲击力,真是无人可挡。

那时,他的心中突然产生一种冲动,从未有过的冲动。他想,他也要写文章,写出这样精妙的文字,不为别的,为的是表达心中的美感,叙写生活的美,让学生读了,对美有一种感受,一种深层的领悟;让学生知道,美,就在大家的身边,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明白,优美的文章,只要有一颗优美的心,就可以表达出来,并不是很难。

于是,他拿起了笔,开始写起文章来。

事实上,写作这事想着容易,真要动起笔是很难的。尤其是写作时间一长,他渐渐感到,只看一个人的文章是不得当的,“仿我者死,创我者生”,这话不只是针对绘画者而言,针对为文者,也是如此。

他想,他得变通。

他想,他应该走出朱先生文字的圈子,创造出自己的文字风格。

他清楚,自己要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它清新,自然,流畅,如山涧的一挂溪流,陌上的一朵蒲公英,草尖上的一颗晶亮的露珠,湖面上的田田荷叶。他要用一种清淡的、不经意的语气,将自己内心所思所想静静地表达出来,不愠不火,给人一种淡白清雅之感,给人一种清新如水的感受。

为此,他在读书时,有意识地注意起这类文字来。

然后,他就发现了周作人的文章。

当时,他去一个学校应聘,失败之后,很是沮丧。在百无聊赖中,他走进一家书店,一排一排的书籍看去,都是一些生活书籍。然后,他就发现了周作人的文集,立在书架的一角,无人问津。他抽出书本,白色的封面上,几笔速写,有淡淡的远山,有近处的树木市井,还有打着伞的行人,很是素雅淡净。翻开来看,第一篇是《故乡的野菜》,他读了,仿佛走在旷野里,看见了无边的花草,听到了遥远的童谣,还有牧歌。他的眼前一亮,当即买下这本书。

应聘失败,他却得到了一本好书。

“周作人的散文,清淡如一片白云,洁净如一杯白水;在人生失意时,是一种无言的安慰;在人生孤独时,是一种围炉晤谈。‘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说的就是这种文字的作用,因为,它是可以谈心的,也是可以洗心的。”后来,他在自己的文字里这样描摹周作人文字的妙处。

他回到家里,将这本书放在床头,夏日午后醒来,或是冬日晚上睡前,都要看上一篇两篇的,润泽一下他自己的心,也润泽一下他的笔。

他的文笔,也慢慢变得自然和淡然起来,有一种清晨露珠的凉气,有一种芭蕉夜雨的雅致。在教学中,他也努力将这种写作观念,灌输给自己的学生,要求他们笔下文字自然,感情真挚,不娇柔,不做作。

3

周作人以小品文见长。余显斌开始写作时,却是写小小说的。他借鉴者周作人散文的长处,有意用清淡的笔法写小小说,将感情淡淡地释放:他要用散文笔法写小小说。没成想,他的文章不但一篇篇发表,而且还得到小小说界的高度认可。

2008年,小小说界进行十大新秀评选,他位居第六。

2015年,他进入小小说十大作家排行榜。

期间,他的文章不断被考题选用,有的也被试用读本选用。

此时,他开始尝试着向短篇小说和散文方面拓展。

随着写作日久,他觉得,自己也不能被周作人的语言风格所禁锢,于是,有意识地变更着自己的语言。一次,《疯狂作文》的记者在专访时,专门谈到他的语言,说他的文字以短句见长,自然如水,清新淡雅,以散文笔法讲叙故事和表情达意,很是优美。然后,那个记者问他的语言究竟出于何处,而且一定要他说出一个影响最深的作家。

他说,周作人。

可是,他又告诉记者,也不全是周作人。

他的短句,出自他的一位老师。原来,他最初写文章时,和自己的那个老师在一块儿教书。这个老师知道后,告诉他,文章短句干净,不需要的字词尽量不要。他说,毛主席说过:“文章硬如铁,读来满嘴血。”而且,那个老师一边喝着茶,一边拿了红笔,蘸着笔水,拿过他的稿子,如当年给他批改作文一样,一字一句修改。改后,他拿着仔细读读,感到真精炼!

以后,这种文字风格,他就一直保持了下来。

教学上,他也经常讲起这段故事,并且,将他老师的观点传授给学生。他希望,他的学生也能从他的话里,得到写作的感悟。他觉得,这是一种薪火相传,必须承继到底,方才不负于自己恩师的教导。

4

此后,余显斌从没停止过写作。十几年来,他在报刊发表文章两千余篇,成为《读者》《格言》《意林》等刊签约作家,有五十多篇文章成为各种考题。

学生们知道后,很是佩服,有时也故意开他的玩笑,让他难堪。一次,一个同学拿着一道题跑来问他怎么回答,他接过一看,是他的一篇名为《知音》的微型小说。他看了文后的问题,挠着脑袋,怎么也回答不出来。学生不解地道:“老师,是你写的吗?”他一本正经地告诉学生,是自己写的啊,可是自己写的时候并没有这样想啊。还有一次,有学生拿着《水》这篇文章,来问他为什么取“水”做题目。他告诉大家,自己当时并不是用“水”做题目,是编辑给改的。

大家听了,都笑。

他也傻乎乎地笑着。

由于写作,他随机应变的口头能力也逐渐加强,有时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他竟能随机应变,巧妙应付。一次,上课的时候,他在分析一首爱情诗,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们突然告诉他,班上有个女生公然宣称,自己喜欢一个男生。那个男生,正是他的学习委员。这一刻,他愣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办好,看着那个女生满脸通红低着脑袋,都快要哭了。他忙一笑,回答同学们道:“我也喜欢学习委员,因为他本来就很可爱啊。”大家一听,一笑了之,困局也就这么解开了。课余,他专门找到这个女孩,送给她十六个字:心中爱着,切莫道破,如月映石,如水无波。

后来,那个男生和那个女生都考得很好,以六百多分的成绩,被名校录取。

再后来,在小说中,他还专门选取这个情节,字里行间,对自己的智商和语言表达能力,颇为沾沾自喜,以为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在课堂上,他也有意识的引导大家,进行美文写作,他将自己发表的文章,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指出缺点,以及优点。这时,有些同学会顽皮地说:“没有优点,只有缺点。”他会睁大眼睛道:“不至于吧?不会是妒忌吧?”更多的时候,他会将自己的文章构思,在课堂上说出来,让大家给一个结尾。后来发表在《阳光》杂志上的短篇小说《放电》,就是这样写成的。写作的时候,文章的结尾,他设计了两个,一时不知用哪一个好,作文课上,他把两个结尾一说。大家异口同声,建议用后一个结尾,但是,这个结尾来得太突兀了,前面必须还要有情节铺衬,最好是男女主人公是同学,才能水到渠成。他后来真的这样修改了,发表后,学生们一致要求,买糖犒劳!他笑着答应了,两天后,真的买了一袋糖送给大家。

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特别喜欢作文。作文堂上,他会选一些优秀作文,进行讲评,这时,同学们都会伸着脖子,期待着自己的文章能做范文:被做为范文的同学,一脸阳光;反之,则垂头丧气。一个女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在作文里道:“我们写作文,就像无数秀女进行选美,选中的,三千宠爱在一身。可是,美人易老,红颜不再,下一次就会失宠。语文老师读范文时,大家等在下面,都有种等着皇帝翻牌子的感觉,翻着谁,谁就恩宠无比。”他读了,全班同学都笑,他也笑,笑得别的班的老师来看,不知怎么啦。

也因此,他所带班级学生作文水平很高,有的学生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有的在征文中获奖,他所在的班级也成了全校有名的“作文班”。

5

十几年间,一级一级学生离开,带着他的文章所赋予的美,走向新的学校。而他却留下,一年年守着高三,带着他的语文。课余时间,仍手不释卷,读书,写作。

写作之余,他读沈从文的《边城》和其它文字,领略其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读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纪事》,感受其中优美的风景,淳朴如画的风俗,还有清新白净的文字。他读几乎所有看到的美文,从中汲取营养。甚至给自己规定,每天教书写作之余,至少要看两篇文章,从中领悟美,接受美,吸纳美。

是美文,优美着他的笔尖。

是美文,优美着他的文字。

是美文,优美着他的心。

生活在美中,就如生活在光风霁月中,生活在荷香细雨中。心有明月一轮,文字自会清新自然,心,也自会清新自然,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摘选自作者博客,原题为“在美中,走出人生的风景”)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不得随意转载】

丹中在线ID:sxdfzx2016,敬请关注、赐稿。投稿专用 : sxdfzx2016@163.com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