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高考志愿要不要规划一下?十五年前根本没这回事,但是随着大学扩招,本科、专科毕业生人才拥挤,企业招聘开始挑三拣四,这时候大家意识到“专业对口”的重要性。再者,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各行业的收入差距拉大,大家对毕业后挣钱的能力也比较关注,催生了一些需求。最后就是全国推行平行志愿模式,录取学校分数水平相对稳定,规划相对容易,因而,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有了一个可交易的点。所以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选对学校和专业,能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少走弯路。而对于能力超众的学生,无论做什么他都可以,跨行打击成为他的能力,规不规划又不那么重要。比如樊登读书的樊登先生,他就说找个能扩展你能力的大学平台最重要,专业无所谓。他的观点我本人保留意见。接下来进行经验分享。
第一,工具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长朋友要为自己的孩子规划志愿,就要借助必要的工具,因为你选择的大学和专业数量众多,只有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找到好坏。通常家长借助免费的平台进行资料查阅:如各省市招生办公室(河南省叫河南省招生考试办公室,一些省份叫考试院),可以查阅在本省投档的一些大学的录取数据;另外看每个学校的情况,大家可以登录“阳光高考网”,上面对大学、专业的介绍非常详尽。当然如果想省事,可以购买各个平台的志愿卡。
第二,规则篇
必须了解投档和录取规则,多数家长朋友对规则一知半解,进而建立在一知半解规则之上的填报策略也存在风险,志愿规划的基础任务是规避滑档、退档风险,然后再说发挥超额价值。因此对本省孩子分数对应的一些批次要把规则了解透彻,比如河南省艺术类和普通类虽都是平行志愿,但是投档规则是有区别的,艺术类平行志愿存在一档多投的情况,普通类平行志愿仍然是一次投档。
第三,超额价值的发挥
“志愿规划”(注意我这里为什么不叫大家熟悉的“志愿填报”)本质是要实现学生和大学与专业的“匹配”,匹配的好坏也代表超额价值的发挥多少。匹配是多个方面的,包括学生的职业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学生考试分数与大学录取分数的匹配、学生性格及能力特征与大学风格及平台的匹配等。而多数规划师仅仅在分数与分数的匹配上做了一些努力,其他几个方向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而学生及家长群体对这方面的认知也没有形成广泛的需求。
首先,第一个匹配,职业兴趣与专业的匹配,这方面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学生的专业方向,通常可以从测评系统了解一二,另外也可以从学生生涯访谈中了解一些,最后还要结合学生的家庭背景,形成高老师独创的“三维一体专业定位”法,通过定位后,学生的情况可分为,专业意向清晰准确型(有明确的一两个),专业意向摇摆型(在几个中拿不定主意),专业意向模糊型(根本不清楚哪个专业),而不同的结果,规划起来的策略也是不同的。
其次,第二个匹配,学生分数与大学录取分数的匹配,这一匹配是一个限制域,基本框定了你能上的学校范围。在学校范围内实施“冲、稳、保”的填报方式,这种方式谈不上好,因为它与其他匹配维度没有结合起来的情况下是把双刃剑。规划师借助往年(为什么要说往年)数据,在默认今年数据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报考,多数规划师也会出现“压线录取”的案例,其实这不是什么有难度的操作。而在分数匹配上,能发挥超额价值的是对一些今年可能存在变化的机会进行预测和填报。每年的录取是相对变化的,而不是和往年一样保持不变,我统计了河南理科一批的学校,有15%以上的学校录取分数相对往年是下降,当然相反也有不断上升的学校。当年的报考就要在这种变化中寻找突破机会。比如我为一名理科全省排名4200位(2021年)的学生进行规划时,通过自建小数据库发现北京理工大学单列招生计划的变动(从提前批挪入一批),这种情况下多数规划师是找不到往年录取数据的,所以他们不会推荐,造成报考热度降低,而我们自建数据里面发现北京理工大学提前批去年(2020年)最低位次是2900位,采取冲的措施,专业大类中也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专业,而最终2021年该考生被录取,超额价值也得到了发挥。相当于提高了1300位,在高分考生中,提高100位都很难。
最后,是学生性格特征与大学风格及平台的匹配,这里主要考虑学生性格、能力多元化问题,学校方面主要考虑学校开放性、学风、老师情况、位置等。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北上广深,那些偏内向、不喜欢出头竞争的孩子去大城市往往没有很好的匹配。好的城市给城市的每一个学校自动加分,所以城市的选择对于一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必要采取一步就为,而是在后期考研或找工作中找到一些机会。
所以,家长朋友想要自己为孩子规划高考志愿的话,就要开始准备了,通常提前半年,至少也要三个月吧,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大学及专业,了解规则,然后帮助孩子匹配合适的大学和专业。后面会给家长朋友们介绍详细案例,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