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Ⅰ卷答案及详解
(仅供参考)
完整试题见《(新高考全国卷1)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B 项错误,从第四段“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中可见,雕塑《拉奥孔》没有呈现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推理判断的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A 项,“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说法太绝对,原文无依据。B“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说法太绝对。D“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说法错误。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观点、推理判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文章的观点再进行判断。本文观点“诗画异质”就是诗画并不同质,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
ABC“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说的是画诗相得益彰,并非“诗画异质”,D 项“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表现时间上的静止的某一点,“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正好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 分)
答案:①材料一,按照首先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叙述“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然后探讨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最后补充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②材料二首先提出我国古代也有画诗不同质的类似观点,接着论述莱辛的议论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最后引用中国古代绘画的例子证明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
5. 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 分)
答:①材料中阐述了“诗画异质”的观点:绘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而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因此动作不宜于画。②“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是因为对于画家来说,运笔作画,表现“手挥五弦”一瞬间的物态和景象并不难,而“目送归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人物和飞鸿不同时间的连续动作以及内心活动,要画出来就远非易事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和运用的能力。考生要在充分理解文本观点的前提下,结合题干中“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特点进行答题。答题时既要明确概括、引用材料中关于诗画异质的观点,也要结合顾恺之言论中两种画面的特质进行分析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D. 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答案:B
解析:A 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在后文未见照应。C麻子,小耳朵并非确有其人,是王木匠根据现场听众的样子杜撰的。D 王木匠能做出精致的衣橱,是因为战乱才不能做。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答案:C
解析:驴叫声并非与故事毫不相干,“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驴叫表现了百姓对鬼子抢掠的憎恶,也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气氛。
8.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4 分)
答案:反复手法,在形式上可以抓住村民的注意力,引导听众的思绪,让听众跟着讲述者的节奏走,比如:“干咳了一声”“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反复手法,在内容上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表现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特点,也使情节紧张跌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在文中画出使用反复手法的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分别体会其作用。因为反复手法是王木匠讲故事过程中出现,分析效果时可从王木匠讲和听众听的角度,以及对表现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 分)
答案:一是指现实中真实具体的门,即文中的“木头门”,如“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
二是指石头门,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大门”,“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是指众志成城把侵略者挡在国门外。
三是代指没有门,“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是老百姓对和平社会、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中“门”的含义,需要梳理文本,由浅入深思考。首先在文中找出写门的几处地方:“石门阵摆退鬼子兵”““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接着进行分类梳理,文中的“门”有三类:木门、石头门、没有门夜不闭户。最后再结合小说的主旨,分别写出这三类门的作用或深层意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通过文言文中断句的常见标志和文意进行断句,“强宗室”和“以镇天下”是完整意思,不可断开,可首先排除 A 和 D,再通过“于天下利乎”判断为 B。这句话的意思是:起初,唐高祖想通过加强皇室宗族来镇服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是童孺幼子也都封为王爵,前后封王之人达数十个。唐太宗继位后,问群臣道:“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也可推知,庶务不是专指朝堂急务,是指国家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原文理解,B 项中“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有误,原文只说“安用重法邪”,用不着重法,并没有说严刑达不到目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
答案:(1)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
(2) 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之臣就会变为奸伪之臣;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的人就会变为忠臣。
解析:翻译语句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同时注意语句中重点的实词(1)本句重点字为“患”“赇”“使”“赂”,需要准确翻译出来。
(2)本句重点字为“恶”“过”“佞”“乐”,需要准确翻译出来。
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 分)
答案: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
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司马光认为君主需要为人正直,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
②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为臣子的表率。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理解及写作目的,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答案: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的能力。B 项,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②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江苏、山东等用)
(1)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2)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默写第一题和第二题没有难度,根据题目中篇目和语意的提示即可,注意“瓮牖”的书写,“己”不要写成“已”;第三题考查古典诗歌常识及诗句储备,题目很巧妙,难度也不算大。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海南、重庆等用)
(1)宿舂粮 三月聚粮
(2)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杜甫《冬至》)
解析:
默写第一题和第二题没有难度,根据题目中篇目和语意的提示即可,注意“舂”和“窥”字的书写;第二题注意“然后”的提示语;第三题聚焦古诗词中的地理名词,填出含有规定的关键字“三秦”的诗句,考查考生的诗词储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交相辉映 喧闹无比 络绎不绝 原汁原味
B.相互映衬 热闹非凡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
C.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汁醇味正
D.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答案:D
解析:“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含褒义,而“相互映衬”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映照衬托,原文形容“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更恰当。“喧闹”有吵闹的意思,略含贬义,此处与元宵线上活动语境不合。“连绵不断”多用来形容山,“络绎不绝”形容人车马接连不断,此处更恰当。“汁醇味正”强调味道的纯正“原汁原味”强调原来的味道,与原文“古风新韵颂文明”不一致,所以用“汁醇味正”更好。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答案:D
解析:首先看句式,句式结构要一致,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句式是一致的偏正结构。其次看选词, “导致”后面往往跟的是不好的内容,坏的结果,所以选“使得”。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 分)
答案:①分析对偶构成: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上联主语“剪纸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
②表达效果: 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更凝炼,句式更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
解析: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分析对偶的构成,第二问分析对偶的表达效果。对偶的构成从结构、字数、意义、声调等角度去分析,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节奏、和感染力、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答案:A
解析: 句式衔接题要注意承上启下,上文内容围绕雪变色展开,下文围绕雪衣藻展开,所以排除 C 和 D。A 和 B 选项中的 A 的句式更准确严谨,上文“有研究人员分析”,那么下文应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所以选 A。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6 分)
答案:①在阳光不足的冬天②未成熟时是绿色③加快融雪速度
解析: 第一空后文说“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一旦阳光足够温暖”,所以第一句横线上填:阳光不足的冬天。第二个空下文说成熟后会从绿色变为红色,所以横线上填:未成熟时是绿色。第三个空横线上写:加快融雪速度,这样能与后一句“融雪速度的加快”衔接。
四、写作(60分)
见《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解析及下水作文》
欢迎关注“淮阴语文”微信供公众号!今日更新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免费推送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