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我是张老师。
高考越来越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别忘了考虑一下高考后的志愿填报。
最近,我见到郑州一个高三生李强,与他谈了高考志愿填报,我觉得他的思路很清晰,不妨高考生们借鉴一下。
李强说,他从高三就开始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填报志愿的数据。
数据有两个,一个是现实数据,如高考总分,自己的位次和一分一段表。这个数据等到高考之后再收集不晚。
第二个是近三年的院校投档分数线及相应名次、各专业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及相应名次。
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先将思路捋捋清楚。
譬如,估计一下自己高考后在哪个层次,是本一批?本二批?还是高职高专批?是哪一批次就重点了解哪一层次的资料。
还要了解填报志愿的程序。比如现如今实行平行志愿规则,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每批次填报几个学校,每个学校填报几个专业?平行志愿的风险有哪些等。
然后确定目标院校,也就是你最心仪最想就读的学校有哪几所?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力来确定,不然你分数不够一本线,却确定目标学校是清华北大,那就不切合实际了,只能算是一个理想愿望。
有了目标学校,然后就是确定目标专业。
现如今,许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抱着“一分也不让浪费”的想法,更多地以分数为导向选择院校和专业,其实是不对的,容易造成扎堆热门学校和专业,有可能导致落榜。
高考前确定目标专业,就是要以你的兴趣为导向,比如你的自身特质,包括特长、优势、兴趣、能力、潜力、职业价值观等进行评估,再给自己划定目标专业的范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考前将填报志愿的思路这样理一理,到高考后才可能理性地,有的放矢填报恰当的志愿来。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谢谢朋友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