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读完了《山居笔记》,本想读完之后,就沉下心来写一下读后的感受,可是接连几天的感冒,害得我把时间都让给了睡眠,一直不能写,也成了我惴惴不安的心事。今日,总算好了些,把耽误的功课补上。
从序言中可以看出作者出这本书的想法也可以从中察觉到几年前,余秋雨热的主要原因。也印证了前一段时间听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说的一句话:媒体一般的先炒概念,再炒实体,概念火了,实体出来之后一般淡化了炒作的概念的痕迹。由此验证,炒余秋雨是为了炒作他的书,并且是盗版书。在序言中他也如是说。全书分为《序言》、《山居笔记》、《霜冷长河》三部分。
这里我重点的说一下读《灯下回信》篇章的感受。在这一部分里收录了一部分学生的来信和余先生的亲笔回信。在来信中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很幼稚的、浅显的、不可理喻的中学生、小学生的来信。读到来信,常常引起我的发笑觉得很幼稚,根本就不可理喻,不用回信,让时间的长河就可以告诉他答案。可是余先生还是很郑重的给出了回信。在信中余先生就问题的起源,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做了深入的探究,以浅显的语言娓娓道来,没有大道理,只是分析,透彻的分析。读到这些信件我常想如果我的学生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他。我可能要采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方法,连哄带骗的使其“明白”,可是还是使提问者一头雾水。读了余先生的回信我明白了,不能正确或者是明白的回答来信的原因是自己的分析和认识不够透彻。思想性不够,或者说回答的没有思想。思想从哪里来,从不断的学习进步中来,看来只能是这样了。
也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