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政治关始终第一。要坚持政治标准为第一标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考察质量,全方位有效地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使干部考察更加明确,过程更加有效,结果更加准确。
坚持准确把握政治素质考察标准。政治素质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准确把握干部政治素质是任用干部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坚持细化考察标准。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围绕政治素质在干部日常行为中的具体表现,细化明确考察、甄别、把关的内容和事项,让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更利于操作、更便于落实。建立正反向测评机制。列出正面表现和负面表现,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正反向测评,在考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印证,切实把政治上的“两面人”辨别出来、挡在门外。坚持对标对表考察。让政治素质考察由“靠感觉、凭印象”变为“对标对表”,将相对抽象的政治标准大概念,量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表现。
坚持政治素质考察全面分析研判。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是经过全面考察的,对干部思想动态、能力素质、工作作风全方位了解,注重考察干部平时的一贯表现,不断积累反映干部真实表现的活情况、真素材。强化全面综合分析研判。坚持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调研考核、专项考核相结合,发挥干部履职情况综合评定、干部述职、干部调整任前考察等有效载体,整合干部培训、民主生活会等方面的政治表现综合鉴定,多角度考察核实甄别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结合重大工作考察政治能力定力。通过对干部在参与重大工作的履职情况进行考察,将考察结果运用到干部选任调整中,把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把牢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对政治素质过硬、敢于担当负责、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优先考虑,予以提拔重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以严格的政治标准和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
坚持政治素质考察载体运用。考察干部通过看日常言行考德、看干事本领考能、看履职敬业考勤、看工作质量考绩、看修身齐家考廉,精准识别干部一贯表现,综合运用分析研判手段,客观评价干部,充分利用载体进行综合考察干部政治素质。深化谈心谈话制度,实现谈心谈话常态化、全覆盖,在干部调整中,通过推荐谈话、考察谈话、与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清楚掌握干部的活思想和实情况,了解分析干部的政治品德。深入基层一线和重点工作前沿阵地近距离走访调查,听取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见评价,在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开展随机暗访抽查,重点了解干部有无不良兴趣爱好,生活中是否保持正确政治观点。组织理论测试,测试干部政治理论知识,开展党内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充分运用书面信息反馈了解其政治理论水平。建立政治素质联审联查机制。严格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坚持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凡提四必”核查工作,收集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相关部门意见。同时,综合运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全方位了解干部的政治表现。
坚持政治素质考察多种方法相结合。根据考察目的、考察对象、考察内容等情况综合考量,在运用好传统考察载体的基础上,配套使用多种方法,使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要做到“听其语、观其行”,又要做到“察其表、析其里”。平时与关键相结合。除注重其平时表现外,把干部在处理疑难复杂问题中展现的格局和能力水平,特别是在重点工作中的政治定力作为考察识别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依据。定期与日常相结合。综合运用专项评议、定期考核、任职考察、述职述廉等定期方式,看考察对象在既定时间段里具体做了哪些事。把政治素质考察纳入日常调研、跟踪考察等日常常规手段,采取询问、引导、交流等方式,通过察言察事察思想,听清“弦外之音”。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既由干部个人对自己政治表现进行自述,在谈话中完成细微之处的精准勾勒,还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口碑和领导同事对其政治素质等方面的评价,用事实说话,保证考察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全面。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既查看领导干部在某个时期、某个岗位上的政治本领,也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