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书,首先要做好面对黑暗、沉重、面对苦难的心理建设。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里都没有歌舞升平、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宁静祥和,只有人生疾苦,像被黑夜包裹住了,让人无处可逃。小说《第七天》也同样如此。1.《第七天》的故事
本书以死者“杨飞”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在死后七天的时间里,对生前的家庭、社会百态、所见所闻的追忆。
第一天是杨飞在殡仪馆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己死因的回忆。他在饭店吃饭,看见报纸上刊登自己的前妻自杀身亡的报道,饭店爆炸没有逃走。
第二天,杨飞遇见了他一直爱着的女人,回忆了他们的相识相知相爱到最后杨飞因为爱而放手。
第三天,杨飞开始回忆他和他的养父之间催人泪下的故事,并且开始在阴间寻找他的养父。
第四天,他遇见之前在出租屋的邻居刘梅与其男友伍超,遇到了警察和失足者。
第五天,他遇见了被强拆房屋砸死的人,死于商场大火的人,死于厨房识货的人,死于揭露死婴事件被害的人。
第六天,他听到了刘梅葬礼前后的事。
第七天,杨飞找到了他的养父与他团聚,听了刘梅的爱情故事。
2.余华的作品为何荒诞
有人评说,读余华的书有“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本书中的荒诞的情节和构想,都很大程度上都给人一种很绝望、很悲观的气息。不可否认,余华在书中借用了大量的社会现实,来表现残酷,同时带来一些夹缝里的美好,最后却没有给人带来生的希望。有人说,这是一种反乌托邦的写法。
为何如此黑暗,可能是为了触摸真实。
余华的小说里,充斥底层人民的苦难,有着各种各样的死法。很多采访写到,或许这与他儿时的经历有关。余华的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护士长。他在医院长大。医院我们都知道,病痛呻吟离别,不绝于耳。这种环境给了他描写人生苦难的丰富素材。
还有一种恶趣味的说法是,余华的作品总在国外获奖,因为作品展示出来的一些中国人的头脑的愚昧甚至是人心的丑恶,符合西方对中国人的固执的、刻板的偏见。姑且看做,文坛的八卦。
3.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刻画
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描写人性黑暗的一面,比如《人间失格》,比如余华的小说,比如王小波的杂文。或许,正是这些作品不停地揭露的人性黑暗,才能反衬出人性美好的珍贵。如同《活着》里面,那种生的意志。
书中刻画人性的黑暗,不是用低俗来刺激感官。优质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往往通过丑与美反差,阴暗与光明较量,来讲述、劝导人们珍惜人性的美好,好好生活。
有人说,想要消灭黑暗,首先要看到黑暗。人性的黑暗,让人们看到了才会承认,才会改变。因为人们常会选择性地掩耳盗铃,陷入盲目,看不到自身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善于思考的人提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用文学作品来唤醒读者。因为一个人改变无法改变整个人类,必须要所有人,至少大部分人改变才能改变。(我是告别书荒,关注我,介绍图书和感悟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