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世未深的年龄读张爱玲的年龄,大概率看不出《第一炉香》。
她有太多耀眼的作品:要看爱情,读《半生缘》《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要猎奇,看《心经》《色,戒》《金锁记》,要小资情调,就读她的散文…
读完了,还可以去刷电影、电视剧、话剧…
直到两年前,听说许鞍华导演要拍这部作品,我才记起来,好像是有这么一篇小说…
当我从家里书架上找出已经泛黄的张爱玲短篇小说集,翻到这篇时,第一反应居然是:原来后面还有《第二炉香》啊…
时隔将近二十年,重读《第一炉香》,当年看不懂的,现在懂了,不仅懂了,还越发觉得,写得太好了,怎么能这么好!
《第一炉香》书籍封面
1939年,张爱玲19岁。
本来考取了伦敦大学,却因为当时战事激烈,无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
但只读了两年多,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香港大学停办。
张爱玲在香港大学的注册信息
没书可读,她只好回上海。
1943年,也就是回来后的第二年,她在《紫罗兰》的杂志上,发表了一部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
图源博客@申哥_看大上海風情
她把在香港的所见所闻,巧妙地揉进了小说。
刊登之后,一炮走红,张爱玲从此正式踏入文坛。
小说不长,30000多字,薄薄的50多页,却有极广的解读空间…
让人忍不住感慨:这哪里像23岁的文笔,竟如此老练、深刻!
不管你是不是会为电影《第一炉香》买单,这部小说都值得一读,它不仅仅是80年前的故事,更是我们当下的故事。
图源博客@申哥_看大上海風情
许子东曾说:在张爱玲的文字面前,再仔细的文本阅读,也会显得粗枝大叶。
但乌鸦今天还是斗胆,要来聊一聊。
《第一炉香》写的是什么?
故事的背景,是战前的香港。
葛薇龙,从上海来的普通女学生,正在为学费发愁。
两年前,上海局势不稳,葛家一家大小避到香港来,薇龙进了香港的高中。
谁知香港物价一天天上涨,家里的一点积蓄,实在维持不下去了。同时上海时局也缓和了下来,葛薇龙父母一合计,决定搬回上海。
但薇龙有自己的小算盘。
她想留下来读完高中,可一个人留在香港,生活费和学费都成问题。
她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姑妈。
这位姑妈,是家族敏感词,家里不让提。
原来当年,她不肯嫁给家里安排的正经对象,非要去给粤东富商梁季腾做第四房姨太太,就和薇龙的父亲闹翻了,从此不相往来…
后来梁季腾死了,这位梁太太分到了一大笔遗产,住香港半山豪宅,过着上流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
薇龙打算去投靠姑妈,尽管,她只在照片上见过她。
她想得很简单,借人钱财,大不了将来学业有成,好好报答就是了。
只是她没有想到,从踏入梁太太的豪宅开始,她的人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她渐渐沉醉于纸醉金迷,被花花公子乔琪乔吸引,为了满足欲望,出卖灵魂,沦为梁太太和乔琪乔的敛财工具…
《第一炉香》讲的是一个女人的堕落。
如果光听故事梗概,我们可以轻易地否定她,骂她贪慕虚荣…
可如果回到张爱玲的文本里,你会发现,她的每一步,都合情合理,都顺理成章,甚至有点宿命的味道…
比如,第一次去求梁太太,她不是没有犹豫,特别是一上来,她就撞见了梁太太和小鲜肉之间的情感纠葛。
她想,姑妈私生活如此混乱,自己送上门拉关系,“平白来搅在浑水里,女孩子家,就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
可当梁太太邀请她搬来同住,她立刻答应了。
是啊,眼前两条路,一条是跟父母回上海,说不定还要挨苦日子,一条是住豪宅,有书读。
也许很多人,都会和薇龙一样,选择后者。
那天晚上,薇龙独自下山回家。这里突然来了一段相当精彩的描写:
她回头看姑妈的家,依稀还见那黄地红边的窗棂,绿玻璃窗里映着海色。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
薇龙自己觉得是《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上山去探亲出来之后,转眼间那贵家宅第已经化成一座大坟山…
在一个普通女孩看来,豪宅、上流生活,可不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场勾人的艳遇吗?
那么诱惑,却又充满了变数,一不留神,就会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而这时的薇龙却想:
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外头人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将来遇到真正喜欢我的人,自然会明白的,决不会相信那些无聊的流言。
葛薇龙,很傻很天真。
葛薇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小说告诉我们,没有什么突然的改变,一切都是潜移默化。
比如,她搬去梁太太家的那天,自家的女佣帮她提行李。
可就快走到时,她突然回头审视身边的佣人:梁家的丫头也梳辫子,但不像她,那根辫子扎得杀气腾腾,像武侠小说里的九节钢鞭。
薇龙忽然觉得,原来自家的佣人是这样的上不得台盘!于是立刻把她打发走。
她只不过去过一次梁宅,眼光就变了,哪种洋气,哪种土气,她马上能分辨出来…
再比如,梁太太给她安排了一个房间,她住进去,一拉开壁橱,发现里面挂满了衣服。
“家常的织锦袍子,纱的,绸的,软缎的,短外套,长外套,海滩上用的披风,睡衣,浴衣,夜礼服,喝鸡尾酒的下午服,在家见客穿的半正式的晚餐服,色色俱全。”
薇龙“忍不住锁上了房门,偷偷的一件一件试着穿,却都合身,她突然省悟,原来这都是姑妈特地为她置备的”。
她低声道: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
长三堂子,就是晚清上海一带的高级妓院。
可见薇龙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她知道粱太太看重她的年轻姿色,能借她笼络男人…
她庆幸只是“借”,梁太太只拿她当个幌子,吸引一般年轻人,并没有要她真的去“卖”。
于是,薇龙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在衣橱里一混就混了两三个月”。
只不过让你时不时穿着漂亮衣服,出来见客,抛头露面而已,美其名曰“社交”,又不用牺牲色相,似乎也不是什么亏本生意…
换作是你,有钱的亲戚资助你,供你吃穿用度,只不过,他家里整天乱搞,来往的男女都不是啥正经人,你会马上跟对方划清界限吗?
这样的日子,过了3个月。
终于有一天,梁太太得寸进尺,拉起了皮条,打算把薇龙,献给自己的老相好…
直到这时,薇龙才惊觉:穿也穿了,吃也吃了,玩也玩了,交际场中,也小小的有了点名了;普通一般女孩子们所憧憬着的一切,都尝试到了。天下有这么便宜的事么?如此看来,像今天的这一类事,是不可避免的。
她想要逃离,却发现自己已经对这里的生活上了瘾。
摆在她面前的选择,不多了。
一是忍辱负重,坚持完成学业。
但是中学毕业又能干什么呢?
当时的香港社会,一个女孩子,哪怕是大学毕业,照样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了,一个月五六十块钱,还要受气。
996打工人,却想过小红书里的网红生活,谈何容易?
二是回上海。
可伤风败俗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
正如梁太太说的:指不定你还没到家,风里言,风里语,倒已经吹到你爸爸耳朵里去了。
回去忍受父亲的责骂,亲戚的指指点点?那是万万不能的。
三是找个人嫁了。
但薇龙已经变了,由奢入俭难,只能找一个阔人。可有钱又合意的丈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只嫁给钱,又不是她想要的,她害怕变成姑妈那样,年轻时嫁给了钱,现在老了,只好拿钱去换很多很多爱…
这时,曾经关系暧昧不清的乔琪乔,进入了她的视野。
她需要一个爱的人,而他,需要钱…
故事的结局,来得猝不及防。
前面铺垫得有多么细致精巧,后面的决定结婚、婚礼、婚后生活,就有多仓促、荒唐,让人窒息。
葛薇龙的人生,从此变得非常荒诞,“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姑妈、薇龙、乔琪,形成一个三角债闭环,各取所需。
电影《第一炉香》的营销,把小说宣传成青春疼痛文学,什么爱而不得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里有爱情吗?
或许有吧。毕竟,葛薇龙是爱乔琪乔的。
只是这个爱里,夹杂着太多对命运的不甘心。
没有别的路能走?我偏要自己选一条来走。这,是她对命运的报复。
小说《第一炉香》,发表于1943年,张爱玲23岁,短短30000余字,足见其写作天赋。
今天推送里写的,只是故事的主线,乌鸦强烈建议你去读原著,那里面太多值得玩味品读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才是张爱玲真正的魅力所在。
这部小说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我觉得首先是,张爱玲从来没有回避人的欲望,在物欲面前,人性是多么不堪一击。
正如鲁迅说: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扪心自问,如果我们有葛薇龙的机会和境遇,未必能比她坚定…
张爱玲曾有一句名言: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她从不忌讳说这些,因为她知道,这就是人性,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本不是什么罪恶。
其次是,张爱玲又能跳出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审视这样的人生。
如果我们不了解内情,看到葛薇龙的故事,很容易解读成:女学生嫁入豪门,实现阶层飞跃,老公帅气多金…
尽管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乔琪乔根本是豪门里不受宠的儿子,没有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但看客根本不在乎,他们只想看一段传奇,一个童话故事。
唯有张爱玲,把一个众人艳羡的故事,打碎了给你看,仿佛在说:还羡慕吗?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而更为高明的,其实在小说的第一句话中显露: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
战前的,故事。
这意味着,薇龙几经波折、机关算尽、苦心经营的人生路,将随着战争的来临,改变轨迹…
一切都将被颠覆,被重新洗牌。
爱还是不爱,富有还是贫穷,重要的,可以变得不重要,不重要的,也可以变得很重要。
你以为可以掌握命运,命运分分钟来打脸…
《倾城之恋》里,一座城的陷落,让一对互相较劲的男女握手言和,共结连理。未来的薇龙和乔琪乔会怎样,谁知道呢?
《倾城之恋》
本周五,许鞍华导演的《第一炉香》即将上映。
此前,影片在选角和宣发上被疯狂吐槽,让我很难不对这部电影降低期待。
事实上,很多导演都拍张爱玲,但他们最终,都只能拍出自己的电影。
侯孝贤说:张爱玲的小说是不能拍的,那是一个陷阱。
又说:那个绕来绕去、那个幽微的感觉对我来说太难了…要拍的话要费很大的力气,光找演员就找死了…
拍过《花样年华》的王家卫,干脆觉得太难了,根本拍不了,不肯拍。
《花样年华》
许鞍华则说:张爱玲描写的人物心理交流变化和作家的观点是没有办法拍的,除非是采用很土的加上画外音的方式。
可以说,所有拍张爱玲的导演们,都在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都在重复证明,影像永远无法彰显张爱玲的文字魅力。
余斌在《张爱玲传》中这样写道:遥想几十年、几百年后,她会像她欣赏的李清照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
我敢说,这个80年前走红的女作家,还会继续红下去。
她对人性的体察,她的女性视角,她的冷酷与慈悲,都将变成一个符号,走向永恒,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