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名著读后感300字,干货看这篇!高尔基《母亲》读后感——我的心肠软了下来

小学老师推荐高尔基的《母亲》,在网上买了这本书,儿子一次也没看。

为了实现这本书的价值,我决定读这本《母亲》。

初读,觉得内容压抑、生涩、难懂,什么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法喘息,什么最多的是一触即发的怨恨,什么灵魂的疾病,只觉得这实在不应成为小学生的必读书目。

因为生活的苦闷和不如意,巴威尔的父亲脾气暴躁,这份暴躁不断发作在巴威尔和巴威尔的母亲身上,巴威尔是恨父亲的,在他父亲的葬礼上,他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人们生活在苦闷当中,以酗酒麻痹自己,巴威尔从众,像他父亲一样在母亲面前耍威风,抽烟喝酒,大爷一样。

母亲的悲伤以及爱抚让巴威尔清醒过来,他加入了“神秘组织”,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聚会讨论真理。

巴威尔不一样起来,巴威尔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小时候害怕陌生人,长大了就开始憎恨他们。对于一些人,是因为他们的卑劣,对于另一些人,却说不清为了什么,只是一味的憎恨。但是现在,我对他们有了不同的看法,自从我知道了人们的丑恶并不全是他们自己的过错之后,我的心肠软了下来。”

就是这段话,让我喜欢上了这本书。

若一直沉浸在无聊单调重复的生活中,更多的人暴躁、抑郁、无聊、无趣,而当有了真正的追求,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心境完全不一样了,不再暴躁、不再抑郁,不再无聊,不再无趣,为了真理哪怕牺牲都带着快乐。

嗯,人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自从知道的人的丑恶并不全是他们自己的过错之后,心肠软了下来,并不代表这些丑恶可以被原谅,可以不受惩罚,而是明了了更多的因果,从因果大视角去考虑如何避免社会中坏的果,对于已经产生后果的则可以考虑如何从因上予以救赎。

巴威尔是先进工人的代表,代表的是一个阶层,他不是以个人角度看世界看人,而是从社会的角度去看世界看人,他是工人阶级的领导者。

《母亲》这本书确实给人以启迪,但是帝俄时期人们的水深火热,马克思主义真理,阶级的斗争,小学生应该难以读懂吧,如果要求必读而孩子又不感兴趣的话,那还是我学习一下给孩子简述一下吧。





备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