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教育报》记者黄璐璐此次嘉宾:全国人大代表、语音和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所主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信息化中心主任马涛、北京市顺义区机场第二小学校长刘强强徐、兰州市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允儿。中国教育新闻网执行总编辑冯华教育历来是全国两会最受关注的民生议题之一,教育领域“双减”将在2022年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今天就信息化如何助力“双减”落地,本报特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信息化中心主任马涛,北京市顺义区空港第二小学校长刘强、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校长张润娥展开深入交流讨论。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的精准性助力减负
记者:双减”政策出台后,全国各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就“双减”政策落实,学校有哪些尝试?信息技术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庆峰:“双减”政策的初衷是帮助师生减负,同时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回归主阵地。目前,智能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别是“双减”政策下,课堂提质是学校教育发展大趋势。
那怎么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在构建智慧课堂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多可能。利用感知技术采集教学数据,利用认知技术理解数据,实现从课前、课中、课后的全场景闭环,最终通过知识图谱和学习路径规划技术,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
刘强:在落实“双减”过程中,空港二小借助智能化设备丰富课后服务课程供给,不断满足学生对课后服务课程多样化的需求;探索课后服务智能管理平台,提升课后服务管理效能。2021年4月17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优化空中课堂,打造双师课堂,探索融合课堂的任务。我们以“智能化”为切口,尝试线下、线上混合式学习的课程供给模式。目前我校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双师课堂,第一是常规双师课堂,由校外专业人员上课,本校教师辅助管理,比如:滑雪社团、轮滑社团、武术社团等;第二是远程双师课堂,专业人员通过智能设备远程在线上课,本校教师在教室内组织学习、适时指导,比如:中国网的大师直播课,计算机编程课等;第三是慕课双师课堂,利用网络上已有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系列化和主题式课程资源,由本校教师组织教学,比如:玩转魔方、围棋博弈等课程,远程双师及慕课式双师很好地解决了课后服务中学校教师专业性不足及聘请校外人员资金紧张等问题。
为确保课后服务质量,我们还构建了课后服务智能管理平台,通过预选调研,充分了解学生课程需求,确定开设课程内容及课程数量,之后平台发布课程正式选课。选课结束后,平台根据课程场地、授课人员、上课时间等信息进行一键批量“智能排课”,最终形成学校大课表、年级课表及学生本人的生本课表,既满足了学生们的个性课程需求,又减轻了教师排课负担,助力课后服务管理更加精细、高效。
张润娥:教育信息化在我们学校“双减”的落地落实上,发挥了“强保障”的作用。 以往,学校素质类课程采取走班的开课模式,每逢新学期开课,选排课成了学校教务工作的重要负担——近1700名学生要按照年级限制、上课时间、教室等进行排列组合。繁杂的排课工作经常让教管老师们忙得焦头烂额,甚至需要好几位老师花费好几周时间才能完成。
这学期开始,学校教务老师惊喜地发现,学校有了“外挂大脑”,排选课的繁杂数据不再需要人工慢慢处理,学生在选择自己的科目和上课时间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学生专属的课表,同时,老师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学生选课的情况。最让教务老师头疼的退课问题,也可以通过系统一键完成。看似技术为我们解决的是排课问题,实际是提升了管理效能,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专注课程研发、教学水平提升。
智能技术助力“课后服务”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记者:刚提到了课后服务,其实“双减”核心是“两减一增”,增的就是课后服务,如何看待课后服务?信息化应如何更好的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马涛:我是一线教学出身的人,作为一名做了多年的教研员来看, 在“双减”时代里,有三个重要场景,一个是课堂教学场景,一个是课后服务场景,一个是作业场景。在这三个场景里面,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我们更多地在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我们课后服务时段的时候,就是以那种学习的方式和形态开展新的学科实践活动。
当这个实践活动完成了以后,就产生了一种研究型的能力型作业,这实际上是我们“双减”希望做的事情。而在这个里面,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技术来进行支持,从而实现三种改变,第一提升效率,第二挖掘潜力,第三营造新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情境。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营造出这种新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正是我们希望学生具有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能够介入手段来开展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刘庆峰:“双减”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但对学校来说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学生在校时间会增加,二是教学工作内容会增加,三是学校管理责任会增加,这些挑战很多最终聚焦在了“课后服务”上。
“双减”背景下,学生“五育并举”与课后服务的有机融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师资不足,社会资源是可以补充,但社会资源质量良莠不齐、管理不善,所以建设一个平台就非常重要。这个平台首先承担的是管理功能,对课程进行管理,筛选、开放更多优质课程让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走班排课,实现个性化发展;对需求和供给进行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对成效进行管理,过程性评价其效果,记录数据,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智能技术支持下实现的智能化管理,也为“双减”特别是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基础。
张润娥:学校课后服务平台家长端APP上线后,得到了很多师生和家长的认可。APP操作简单,只要根据学生的课程报名信息,会自动创建对应学习班级群,学生上课、下课动态自动推送。孩子课后在校学了什么、干了什么,家长一目了然。
一天的忙碌后,家长们通过APP,查阅学生阶段性评价反馈报告,不仅便于及时督促孩子学习进度,而且清晰全面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及近期提升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孩子培养计划。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培育,家校协力,才能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加速资源共享及评价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双减”无疑还是今年各地各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信息化如何促使“双减”取得实效,对此有哪些建议呢?
刘强:目前,我们学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基本实现分层作业各年级全覆盖,特别是作业的精准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计划尝试发挥人工智能在知识图谱构建和个性化推送方面的优势,建立年级课件集、链接资料集、错题文件包,通过人工智能设备自动识别整理学生错题数据和学科知识图谱,精准开展学情分析,从资源库中寻找匹配点相关作业,实现个性化作业,努力实现作业的减量提质。“双减”落实能否到位,学校如何做是关键。作为学校,在智能时代人才培养要求转变和国家“双减”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要迎难而上,大胆尝试。
马涛:“双减”落实中,有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教师,不管是课堂提质、作业改革还是课后服务,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个人认为,随着“双减”的深入开展,我们要更加重视教师负担问题。信息化能做什么?
首先,是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例如可将优质地区的教育资源例如课件等实现在线共享,弥补教师课后服务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从外部为教师提供助力;其次,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形成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内部为教师长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刘庆峰:从“双减”落地来说,要推广智能技术的应用,我个人很关注学生评价改革。
“双减”的推进是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如何学足学好?需要对学生实施大规模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是“材”,我们需要更全面、更科学的了解学生,因此要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记录学生过程性学习数据,强化过程性评价,生成学生个性化发展报告。
学生每学一段时间,可看到自己取得的成果,会感觉被激励、兴趣被激发。同时,以评促教,以此来改进老师的教学审核。随着技术发展,已可以对全过程的数据进行伴随式采集。采集的海量数据,可以进行多模态数据分析,通过各种各样的分析计算得到实时反馈,反向促进教和学。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学习者的健康成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教育。而判断技术效能的关键指标只有一条,那就是尊重学习规律、促进学习者的健康成长。利用智能技术促进学生评价改革,可以为真正实现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助力,也是我国教育高质量高发展的重要体现。
作者:黄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