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高考准备资料照片
10月13日,省教育考试院解释《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据悉,此次是《方案》公布以来解读最为详细的一次。■内容提要
2.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科目组合为“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 1门为首选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选择2门为再选科目,共选择3门参加选择性考试。
3.我省体育、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考试,除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 3门统一考试科目考试外,也要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等学校招生选科要求选科。
4.合格性考试覆盖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14个科目。
今年新高一2024年迎新高考
据悉,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到2024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二是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全省高考综合改革信息管理系统,强化过程性、常态化监管,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可信。三是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从2024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实行依据“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简称“两依据一参考”。四是健全职业高等院校分类考试制度。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和“部省合作、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推动职业高等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相对分开,形成更加符合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为“3+1+2”模式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科目组合为“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 1门为首选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选择2门为再选科目,共选择3门参加选择性考试。自2024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成绩当年有效,每年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外语语种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听力成绩计入外语科目总分)。条件成熟时,外语逐步试行“一年两考”,听力部分采用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
考生参加高考录取的文化课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在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所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转换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首选1门
考生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首选1门,在其余4门中再选2门?考试院解读表示,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我省各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性考试,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新高考不同于文理分科
高考方案公布后,很多人不太理解高考实行“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对此,考试院解释,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组合。三是考试安排不同。“3+1+2”模式中,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国家统一命题试卷,数学不分文理科;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6个科目为选择性考试科目,由省上统一组织命题,与统一高考同期举行,每个科目单独考试,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根据高校人才选拔需要,我省体育、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考试,除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 3门统一考试科目考试外,也要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等学校招生选科要求,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4门科目中选择2门。
高中学业考试覆盖14个科目
合格性考试覆盖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14个科目。考试内容范围为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
合格性考试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目均采用书面闭卷笔试形式。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外语科目采用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信息技术科目采取无纸化上机考试形式。以上10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4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实行学科技能或素养测试,由省级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要求,市(州)组织实施。
全省每年统一组织合格性考试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高一年级最多允许考4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全部合格性考试。考生报考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科目不允许再次报考,不合格的科目可参加相应学科下一次考试。
合格性考试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分别为:语文120分钟,数学、外语各90分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各60分钟。
所有合格性考试成绩均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形式呈现。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10个科目试卷满分为100分。成绩不合格的比例不超过当次当科考生总数的2%,其他考生成绩认定为合格。合格性考试等级成绩按位次由高到低划分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5%,C等级35%,D、E等级共15%。E等级为不合格。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形式呈现。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范围为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亚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