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有人说,在现代社会,人的认识更容易被外部世界塑造。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范文:
重塑感知(68分)
王尔德曾言:“许多人都是别人。”这一对人类在外界塑造下失去独创性与独立性的预言,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应验。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将众人的感知纳入一个又一个模具,而这一过程似乎正变得愈发容易。原因何在?出路何在?
人的感知,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大体上有两层结构:第一层是感性知识,即感官对各类信息的直接接收;第二层是理性知识,即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两者分别对应“感”与“知”。只有当人们清晰认识到外界对自身感知的塑造作用,才有可能主动地去重塑感知,成就本我。
技术与算法的不断更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支配着人们接收的信息,控制着人们的感性知识。现代信息技术能根据运营者的意图和你的偏好,个性化地向你推送信息。这一过程不仅局限于互联网,而且正义物联网、融合现实技术一步步侵入现实世界,用无形的丝线织起一个牢固的茧,将人关在信息茧房之中。
对感性知识的束缚进而间接影响到人的理性知识。尼尔波曼曾言:“媒介即隐喻。”电子信息媒介以其强大的图像、声音、视频信息形式,将人们局限于形象性思维,而反对、阻止人们动用逻辑、抽象思维。广告是最典型的例子,德芙的广告以丝带和浪漫的画面巧妙地暗示了其产品“丝滑”的特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深知此中并无逻辑,但却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上述印象。这正说明了现代技术在将人的抽象思维赶走,而充之以形象思维的可怕力量。于是,人对信息的理解方式也被技术改变,理性知识为外界所塑。
无疑,人的感知不可能,也不应当完全不为外界束缚。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应有令自身感知适应外界感知的能力,而感知的可塑性正起到了帮助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当人的感知越发容易被外界塑造,危险便悄然而至。
人的感知影响着人的知识架构,塑造着人格。现代社会技术将以其可怖的控制力统治感觉知识,改造理性知识,塑造感知进而支配人格。大多数人是别人,他们的思想是他人的意见,他们的人生是对他人的模仿,他们的激情是袭人牙慧的引进。当我们任由外界塑造自己的认知,我们定将失去本我,成为王尔德笔下的“别人”。
不仅如此,外界对感知的塑造往往是难以察觉的。“使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在笑,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尼尔·波兹曼以此点破了现代技术最令人恐惧的能力——无声影响感知的能力。这使得外界对感知的塑造愈发顺利且容易。
为了夺回对自己的感知的控制权,我们要主动认识并改变外界对自己认知的影响。我们应自觉地在技术所带来的便利面前抑制诱惑,尽力排除算法对自己接收信息的筛选,主动加强逻辑思考,一步步收复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失地”,重塑自己的感知。
这一过程“道阻且长”,但惟有重塑感知,我们方能保持独立的人格,重拾那心湖中“宛在水中央”之物——真我。
打破景观(66分)
人的感知一向是来源于外界,以所谓“外界”为原材料和对象的。然而,“来源于”与“被塑造”全然是两件事。
感知被外界所塑造,意味着这个外界不仅是感知的来源与对象,还担负了一个“加工厂”的角色,对外界信息的体验与分析也被外部世界代劳,这难免是一种主体性的反还,是人对自我的把握日渐失势,给人一种“被投喂”的不适感。
令人难过的是,有这样一个声音警示我们说,现代社会中人的感知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细细想来,并非空穴来风。
若我们将感知划分为“感”与“知”,便可看到这是一个递进顺承又相伴相生的过程。先有感官体验,由此产生智性认识;智性认识又将反作用于感官体验。现在,我们的感官正渐渐被新媒体控制,被技术规训,这实不假。当竹林七贤用自己的呼吸与山间清风声息相通,当他们用自己的手指抚过青竹与古琴,我们对山林的认识更多地甚于博主的华丽文案和视频号的精致采光,感官的盛宴逐渐从肉身剥离,坠在技术的绳索上成为来自外界的半成品,我们不再去直接面对很多事物,而是面对他人投射的那些事物的影像。他人将原初的世界修饰加工后变成景观堆放在“我”的身边,我的所视所听更多的是被塑造的景观而非世界本来面目。“感”的权力被移交到了外界手上,我的感官体验不再“来源于”外界而已,而是被他人形塑。
这时,智性与感官的相生关系被搅乱了,因为原先的感官体验在“我”思想的的掌控下被解读延伸,如今却脱离了“我”,这时,在自我内部的相生关系变成了外部塑造的感官体验对“我”的智性的侵蚀。正如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表露的忧虑:“景观是一种物化的世界观。”后来,我们的“知”也被“感”所影响。我们对山林的感知从现实中追寻浪漫,放下俗务不顾山间蚊虫安享心灵自由的一个人间精神家园变成了“很有格调”,比城市生活轻松安宁的乌托邦幻影。
感知在景观的包围中一步步不可挽回般地离开了“我”的掌控,因技术对眼球的规训和我们自己的不警觉无所谓成了外界加工塑造后一股脑塞进我的心智的东西,马尔库塞笔下“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乘着这一场场感知的塑造也势不可挡的蔓延开来,景观的夹缝里是几乎窒息的扁平人。
这样说似乎无望了,现代人注定要放任自己的感知被塑造吗?自然不是,构建起景观的现代性力量恰恰也给了我们打破景观的潜能。当技术给了我们感知的麻药,它也给了我们看到无限多元世界的可能;现代化给了我们感知以“景观之障”,也让我们前所未有地独立和理性。
《我们与他人》中,对他人的关照被解读为“自我批评的行动”与“对理想的规划”,只要我们把握住自身,在看向外界时永远记得要照见自己,感知时永远记得感官与智性内在于自身,景观被打破,感知被夺回,只在一念之间。
棋子的决择(64分)
天下世事,纷扰如棋局。而现代社会中奔腾而过的流量为棋局深化发展推波助澜。置身于纵横之中的每个个体似已成为于棋盘一隅观局的棋子——棋子的视野与走向被外界所塑造,于外物影响中被赋予感觉与认知。
诚然,随着科技裹挟而至的各方观点因新媒介的变迁更易于被推送至每个人掌中难以割舍的电子设备。多来源的观点涌入局中棋子的认识,从而塑出多元并存的包容世界观。毋庸置疑,这是现代社会中更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势。在此作用下,形态各异又“和而不同”的棋子碰撞出精彩纷呈的棋谱。每个个体的感知也更容易在更全面的理论浇灌中滋长繁茂。
然而,现代社会对社会中本该独立培育出个人世界观的棋子而言,其“塑造”有更大的风险转变为“入侵”。大数据算法深谙偏好与雷区,在无意识中为每个棋子编织出隐形的信息茧房,任由雷同的外界观点与言论在回音壁的反射中放大,重叠,直击棋子本质。久而久之,单一的输出信息使人困宥于棋盘方寸之间。若人的感知会由外界输入掌舵,此时人便失去了主体性,进而忘却身为棋子最基本的决择权,更不必提向外界输出自身感知凝结而成的独创作品,构建与其它棋子共鸣的桥梁。
林语堂曾言:“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也要有敢做自己的胆量。”表面上看,外界范围之广阔必已将孤立于棋盘中夹的棋子包裹其中,甚至被某些习惯于被“外”刻画感知图景的棋子认为:依靠自身开辟观局视野的自由与能力早已不复存在。须承认的是,被现代社会中冲刷激荡的思潮影响并将其容纳于自身的行为无可厚非。前人的肩膀帮助棋子的认知更高一层又有何不妥?但值得关注的,却是由自我判定因感知易被外界覆上他者印记,便主动抛弃由内心生发处世方法论的胆量乃至靠棋子行进之途摸索棋盘的可贵能力,本初之心。
因此,与其称“人的感知在现代社会中易被外界塑造”,不如言棋子在停滞中易被滚滚而来的外源力量迷失方向,化为任由摆布的木偶论陷于沙葬的结局。换言之,当一枚棋子于反躬自省中参透了把握自我,选择于棋局中迈步的向量时,其感知被外界施以压力与动力,又与内里激发的“做自己”的潜力相结合,才能迸发出灵光一现的破局之步。
即使每个个体在社会的芸芸众生中如沧海之一粟,也不应自甘堕落成为麻木不仁的被动棋子。取外界棋局之精华为己用,兼以独立意识内源之动力为导向,棋子们才能跳脱于棋局之外,做“定乎内外之分”的执棋人。
得水乘风而忘却水与风(63分)
从古以来,外在环境便如同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故而便有了江边渔父劝诫屈原的智慧:“对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而放眼当今时代,这种推移之力似乎犹为强烈并且愈演愈烈,外界影响在人感知塑造中的占比也愈发提升。
究其本质,现代社会推演的特点使人的存在形式由孤立的个体愈发转变为紧密联结的整体。有如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所阐明的那样,我们的感知功能不是与外物割裂开发展的,而是在与外界交流互动中形成正反馈而逐步成型,而当今时代背景下裹挟着我们的外在环境不再仅是由亲密无间的同伴所构成的熟人社会,而是逐渐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更繁多的牵绊和纽带,而我们感知的塑造则更易为此种纽带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
诚然,这种由外界环境影响下而塑造的感知体系是有建设性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我们对于一种共识的外界期待的顺应和适配,让我们走上一条相对公认的正轨。但从深观之,现代社会中这种动力越大,其“反弹”而催生的弊端亦愈发不可收拾,轻则为我们由思维的趋易而致“随波逐流”“马合之众”的野蛮生长提供了温床,重则如莎翁所言“人生如舞台,我辈如优伶”一般在外界的碾转流变中左支右绌,在强调“主体间”之中可悲地自我异化为客体。
外界过多的影响和介入实际上是一种解散和取代的过程,无数间接经验促逼着我们相信现成与正确,以无形的方式将我们于事物感性的认知和试探打入《苏菲的世界》中的兔毛深处而畏葸不前。我们幡然顿悟自己已然陷入“我们的认知是别人的观点,我们的情感是一种引述”这一王尔德笔下的怪圈,却往往忽略产生此状内在的根源——我们对外在环境缺乏周遍的审视,也因此无法透彻地内省于己,因而任由感知随外物而流变而非寻觅到一个平衡点而达成和谐统摄。
实际上,不妨跳脱出现代语境下思维方式的桎梏,在古人的真知灼见中拾取借鉴。洪应明于《菜根潭》中有如是:“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虽照见了客观环境对于感知上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质上强调主观能动的积极作用更胜一筹,以致于不囿于外物而始终葆有自我感知的力量;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举也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也而非之而不加沮”则更为高明,面对外界主观色彩所投射的影响仍然坚定持守“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的感知体系,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呢?
“每一个灵魂都有形而上学的冲动。”揆诸今日,我们仍应对内心感性的力量加以审视与明察,方能“得水逝而相忘乎水,乘风飞而不知有风”,对外物的明察后不断补忘与内化自身的感知体系,做一抹帕斯卡尔笔下“会思想的苇荨”,可随风飘摇,亦可壁立千仞,愿你我皆能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