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八十大寿贺词】2001年,华国锋过80大寿,席上他对后辈们说了些话,让人感动不已

2001年2月16日,这一天是华国锋80大寿日。当天临近前,华国峰的侄子说要回来,好好祝贺,华国峰拒绝了。

可当这天到来,侄女还有很多后辈都来了,大家欢聚一堂,华国锋非常高兴。

大家为他举办一个简单的寿宴,吃一顿家常饭,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在饭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华国锋看着家里的后辈,或许是想起曾经的岁月,心中顿时无限感慨。

突然他放下手里的碗筷,看着家里的后辈们,深情地说出一番话,话语非常朴实又饱含深意。后辈们听完华国锋的话语,感动不已。那么,华国锋到底和他们说了什么话呢?

图|华国锋

华国锋出生在国家混战时期,百姓生活艰难。在他年幼时,就亲眼见证中国的贫穷和落后。长大后,日军入侵中国的领土,在中国的土地上无恶不作,华国锋见到此景,心中悲愤不已,立志要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从而解救中国。

为此,他特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华国锋,意为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那时的他,就已经将生命交给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华国锋坚守战场第一线,敢于与日军战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好不容易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又出现,妄想夺取胜利果实,我党立即作出应对。华国锋紧跟党组织的步伐,严格践行党组织的方针政策,积极扩大武装力量,团结百姓,揭露反动派的真面目。

这一阶段,华国锋展现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宣传天赋。他深深扎根在百姓中间,深切了解基层百姓的需求,切实解决百姓遇到的难题。他在山西境内发动人民,帮助山西的武装斗争,建立山西的人民民主政权。

随着解放战争的连连大捷,很多地区都成功解放。这些地区原本是国民党统治管理的,如今解放后,面临无人管理的困境。针对这一问题,我党作出应对策略,派来具有管理经验的北方干部到南方,开展工作,帮助稳定百姓的生活。

而具有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华国锋便成为其中一员,来到南方开展工作。当他来到南方,却发现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南方地区长时间被国民党统治管理,如今解放后留下诸多隐患,百姓生活艰苦。

尽管如此,华国锋作为一名经验丰富,意志坚定的革命者,从不轻言放弃,依旧对前方充满信心。他到达的第一站便是毛主席的老家湖南湘潭,在此地开展工作。首先他要面临的是湘潭残余的特务分子,还有盘踞在那的土匪头子。

图|华国锋

屋漏偏逢连夜雨,还没等他解决这些问题,湖南又暴发洪水,给人民造成极大损失。华国锋一到湖南,便针对洪灾带来的危害,想方设法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同时,他还要腾出手解决危险分子。

这一举动深得民心,人民纷纷发出欢呼之声,赞扬华国锋的贡献。之后的几年,华国锋依旧坚守在基层第一线,深入群众,积极开展工作。这些基层工作经验,奠定华国锋终身成就的基础。

1955年,全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而这年也正是华国锋事业崭露头角的一年。毛主席针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作出报告。随之华国锋也根据多年扎根基层的经验,发表三篇有关文章,抒发自己的见解。

这番独特的见解,让华国锋或多或少地进入毛主席的视野。不久,毛主席会见华国锋,进行长时间谈论。在谈论中,华国锋的见解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后在中央重要的会议上,毛主席特意让他在会议上作报告。这也是华国锋第一次在众多领导人面前露脸。

此后十几年,华国锋依旧在湖南工作,担任多个职位。但是不管职位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为准则,踏踏实实工作。期间,他在农业方面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得到百姓的认可。

华国锋对百姓作出的贡献,也让毛主席更加重视。1976年,毛主席让华国锋担任国家重要职位。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华国锋先是协助处理工作,先后担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位,取得不错的成绩,深受毛主席的信任。

唐山大地震期间,毛主席已经病重,不过他非常相信华国锋的能力,而华国锋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地震发生后,华国锋第一时间了解状况,作出应对策略。他亲自来到抗震救灾现场,鼓励抗震救灾工作,动员人民积极投身救灾工作。

他成功扛起历史的重担,尽自己所能让新中国焕发出新的色彩。1980年,华国锋开始陆续辞去工作,过上退休生活。退休后的华国锋,过着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刚刚退休,他就开始热衷于种葡萄。为此他特意来到北京郊区,找到几个葡萄园,学习种植管理葡萄的技术。学会技术后,他在院子里种上五六十种葡萄品种,精心呵护。

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亲自管理葡萄。偶尔遇上刮风下雨,他还会火急火燎地出来捆扎葡萄,以防葡萄枝叶被吹倒。这些葡萄在他的精心呵护下,长势喜人。

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便会给全家人分享收获的葡萄,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品尝。但是对于他本人而言,却只能品尝一两颗葡萄。因为早年他就已经患上糖尿病,需要严格管控饮食,所以葡萄绝对不能多吃。

而为了养好身体,他平时的日常饮食,也要严格把控。他每天的主食控制在二两八钱,是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总和。每天的早餐基本以牛奶为主,有时候加个鸡蛋羹,或者烤馒头片等等。

吃完早饭,他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看报纸,经常看得入迷。有时候他看着报纸,旁人叫他吃饭,他都听不见。这时候,只能走上前多叫几句,他才会放下报纸,安心吃饭。

他的午餐主要以面食为主,像山西的刀削面,猫耳朵都非常喜欢吃。吃完午餐,他一般要休息到下午四点才会起来。有时身体允许,他也会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有时下午实在没有事情,他就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溜达,或者等待孙女回家,或者陪同工作人员串串门,聊聊天。

图|华国锋

到了晚上,他的晚餐更加简单,一般吃点粥,或者烧饼。吃完晚饭,他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后看些其他节目。一日三餐,他基本每天都这么度过。只有偶尔才会破例,不过必须要经过夫人的批准,他才能多吃一些。

当然即使过上规律平静的退休生活,华国锋依旧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看报纸就是他了解国家发展的方式之一。还有一个方式,是他每年要亲自到全国各地看看情况,看看百姓的生活状况,只要百姓的生活状况好,他才会放心。

当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城市后,他也亲自去看过。从深圳回来,他就开始对深圳街头络绎不绝的人群和高楼大厦念念不忘。这时每当有领导同志来看望,他总会夸一夸,你们深圳搞得非常不错,我觉得很好。

除了改革开放的城市,他也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每当家乡的亲人来看望,他总要问问,家乡的发展怎么样,收成好不好。

有一次,他得知侄女在家乡的化肥厂工作,便询问化肥厂的生产和经营情况怎么样,他听到侄女的工资是800多一个月,脸上才露出笑脸。

慢慢地,他去的地方多了,也更加了解国家如今的发展。看到国家发展繁荣,他心里很高兴,经常露出一副笑脸。可每当华国锋高兴时,家人却开始忧心忡忡。因为华国锋每次来到一个新地方,总喜欢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非常满。

他每次来到一个城市,首先要去市中心看看,再去一些县级市看看。上午去看几个地方,下午还要见见当地的客人,当面询问当地的经济状况,有时候晚上还要见人,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张。

久而久之,儿女们也开始担心,华国锋的身体吃不消可怎么办?面对这些担忧,华国锋总是摇摇头,什么都没说。他非常清楚,国家和人民是比休息更要紧的事情,绝对不能耽误。

时间慢慢过去,华国锋的身体再也不允许他出门了。所以后来,他很少出门,大部分时间就待在家里弄些葡萄和花花草草。大家得知华国锋一直在家,纷纷前来看望,特别是来自家乡的亲人来得最为频繁。

华国锋本就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看到亲人来访,也非常高兴,关心亲人的各方面状况。一次,他得知大嫂患上白内障,便急忙将她接到北京治疗。每当逢年过节,他也会给家乡的亲人,寄去水果或者小吃。家乡的亲人便会回赠些特产,表达牵挂之情。

2001年2月,华国锋八十大寿即将到来。对于中国人来说,八十大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值得好好庆祝一番。于是山西的亲人提出来到北京,给华国锋好好庆祝一下。但华国锋得知后,坚决拒绝了。

一是他不想让亲人长途跋涉,来回花费路费;二是华国锋一直提倡勤俭节约,也不想举办大规模宴席,因此坚决拒绝。然而到了寿辰当天,华国锋的侄女和其他后辈们偷偷来到北京,给他庆祝寿辰。华国锋看到后,既惊讶又高兴。

不过即使如此,他的八十大寿依旧过得非常简单。寿辰那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家常饭,加上一个小小的蛋糕,一家人坐在一起,欢聚一堂,谈天说地。

在饭桌上,后辈们向华国锋表示祝福,华国锋含笑收下众人的祝福。他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心中非常高兴。因为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新中国的未来。他深刻明白,自己已经老了,未来中国的发展还是需要依靠这些年轻人的创造力。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对后辈们说:“现在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么好,经济也在逐渐发展,如今国家的前途就放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的身上了。你们要好好努力啊,不能浪费,要节约。”

图|华国锋

后辈们听到这番满含深情的话语,心中不由一震。他们从这些话语中,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他们的内心深受震撼,感动不已。

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是他们这些曾经的年轻人为国贡献,才有了我们如今的新中国。如今革命前辈们已经老去,他们只能将希望放在他们这些后辈身上,毕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的努力。

此时他们才恍然大悟,这可能是华国锋教给他们的最后一课,要为中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然而在他们的心中,华国锋教给众人的不仅于此,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一是勤俭节约,二是坚持学习。

华国锋的勤俭节约,后辈们深有体会。在生活中,华国锋一般不会批评子女,但是也会严格要求后辈要好好努力工作,学习。他经常教导后辈,要做一个节俭的人。也正是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子女们既没有出国的,也没有经商的,全部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在家里吃饭,他也有两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是他的饭菜和家人的饭菜是分开的,华国锋的饭菜待遇要更好,而家人的饮食则一般。这样的做法,也不是说华国锋要搞特殊。其实他这样做,正是为了不搞特殊化。

因为自从他退休后,国家对他的待遇基本没变,生活中衣食住行都有人负责。也正是如此,他才会让家人分开饮食。他认为国家对他有特殊照顾,也是因为他对国家有贡献,所以吃得好点,而家人却没有,所以不能让家人一起搞特殊。

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便是家里只要吃完饭后,他要求家里的小辈主动去洗碗。本来按照正常的流程,家里的饭碗是由工作人员清洗的,但是他不想养成小辈们养尊处优的习惯,要求每餐都要家里的小辈去洗碗,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在居住方面,华国锋更没有过多的要求。退休后,他一直居住在北京的一个院落里。这个院子是个两进的四合院,他和妻子居住在正面的房间,两侧是子女们居住,厨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则住在剩下的房间里,像一个普通的大家庭一样。

房间的设施非常简单质朴,家具也很陈旧。华国锋夫妇用的家具都是平常的家具,和其他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家里的家具一般也不会更换,只有坏了或者破了,才会拿去换一个。

他们的生活非常节俭,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平时穿的衣服也非常质朴,从来不会追求昂贵的衣服,一直都是衬衣,夹克,大棉袄,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有一次,华国锋的侄女来看望他。侄女来到房子,只见房间昏暗暗的,几乎看不见光亮。她好奇地问:“叔叔,房间这么暗,你怎么不开灯呢?”华国锋语重心长地回答,要节约资源啊,国家的资源现在还是非常紧张的。可见,华国锋的身上拥有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另一个优秀品质便是坚持学习,这也源于华国锋晚年最大的爱好——练书法。

华国锋经常说,在自己的年少时光,兵荒马乱,根本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学习,练字。他只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用手指或者小木棍当做笔,以自己的腿,土地当做纸,不停练字。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这个习惯在他退休后,发挥到极致。每天早上散步完回到家里,他就会回到家里50多平的书房里,坐在房间那张长约2米,宽约1米的书桌上练字。这一练,短时间再也停不下来。

练得多了,他的字自成一派,有独特的特色,但是他也想有所进步。为此他每次都会向别人请教意见,可身边都是清一色的赞扬声,不由让他失望。幸好一次当地有名的书法家韩学武拜访,给予他意见。

当时华国锋将韩学武带到书房,让他看看自己的作品,给予指点。韩学武快人快语,提出客观中肯建议,华国锋的字体确实自成一派,但是有些字体,欠缺力度。

图|华国锋

听到这话,华国锋满意地笑了。针对韩学武提出的建议,又开始继续练习书法。从此以后,每次韩学武来北京,华国锋便会拿出自己最近的作品,让他看看,提出意见。

而华国锋练习最多的作品,却是毛主席的诗词。在他家里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上挂的都是毛主席的诗词。他曾经不止一次说过,那是他最喜欢的作品。

到了晚年,他身患重病,再也不能每天坚持练字。不过还是有很多书画家,慕名前来拜访切磋。一次辽宁书画家姚俊卿主动来访,两人在家中闲聊书法。说到后面,姚俊卿激动地站起比划起自己关于书法的见解,华国锋站在一旁笑着点头。

就这样,来来往往各地的朋友,给小小的四合院,留下不同的色彩。在华国锋整个的退休生涯中,书法是他晚年生活中极具色彩的一种。

当然他也有遗憾,没能亲眼看到奥运会。晚年时,由于病重,他几次想去看奥运,但是都因为病情反复不能去观看。

最后一次,奥运开始彩排,家人特意给他买票,让他去观看。他说:“我已经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没多久,华国锋因病逝世。一生都没能观看奥运,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图|华国锋

值得一提的是,华国锋晚年一直坚持一个习惯。一年中,有两天时间他一定要去毛主席纪念堂。一天是毛主席的诞辰,还有一天是毛主席的祭日。每当这两天来临,他都要带着家人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向毛主席的遗容,庄严三鞠躬。这个传统,他保持几十年,从未变过。

在华国锋临终前,田瑞带着书稿,请他审阅。华国锋只看了几页,便没有力气查看,拖着身躯送他到门口。很久后,田瑞回头一看,只见华国锋老人看着远方,眼神充满对中国人民的留恋和不舍,满含深意。

正如他在八十大寿席间,对后辈们说出的那番话一样。中国的未来,还要依靠青年人。但是作为年老的前辈,他不舍得离开他奋斗终生的祖国和人民,只能带着无限的眷恋和对后辈的希望,恋恋不舍地离开祖国的土地。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