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感恩教师节】专题教师节感恩!有虐哭,有爆笑,原来你们是这样的老师

这个讲台上最可爱的人突然离开网络是人们高兴的。

就像李永乐老师说的,“如果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我觉得很有意义。”


|记者:陈霖 许晓迪

尹洁 周盛楠 祖一飞

|整理:尹洁

|编辑:咖喱



提到老师,我们可能时常想起那些熟悉的话:“这是一道送分题!”“看我干什么?看书!”


毕业后才懂得,最不善表达的,才是最真挚的爱。三尺讲台,凝聚他们一生的奉献。


今天是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我们集纳了采访过的几位各领域的老师们,他们或扎根深山,舍命为学生们搭起一条通往外界的路;或退休后转战网络平台,掀起一场“笑果”十足的视频教学风暴;或是在毕业典礼上,用发自肺腑的话语送上万千叮咛和嘱托……


希望以此文向他们致敬,向天下所有默默付出的老师们送上教师节的祝福和问候:你们辛苦了!


张桂梅:舍命陪学生的“老太婆”


·2020年7月,张桂梅在云南丽江接受记者采访。图为她看着女高教学楼,露出微笑。(本刊记者 陈霖/摄)


去年7月,《环球人物》记者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见到张桂梅时,她脸色枯黄,脖子贴着膏药,额前有一撇刘海。骨瘤、肺气肿、小脑萎缩……一身病痛没时间去治,她说,算了,“我的时间是要给女高的”。


今年2月,张桂梅先后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奖项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就像一个女人领导着一支女子军队,张桂梅把远在云南山沟里默默无名的华坪女高带到了大家面前。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记者来到华坪女高,与张桂梅和这里的学生共同生活了几日,见证了这个把1645名农村女娃送出大山的“魔鬼”女校长的日常。


女高共9个班,3个班是高考生。高考备考那阵子,张桂梅5点起床,逐一打开每层楼道的灯,拿喇叭喊:“姑娘们,起来啦!”159个高三女孩5点半起床,然后晨读、打扫、吃早餐、上课;午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吃完继续上课;晚自习上到深夜12点20分。高一高二的女孩也是这个作息,唯一的不同是能提早一个小时睡觉。


每周日,女孩们有3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女高宿舍没有风扇,在将近40摄氏度的盛夏,学生流着汗睡觉、湿着发起床。她们一周上七天课,洗澡方式就是用水冲冲头,到了周五周六,教室就会有一股汗臭味。熬到了周日,不少女孩子就会回家或者外出找地方洗澡。


·在每天仅仅10分钟的午饭时间内,张桂梅会时不时拿起喇叭吼一声,让学生保持安静。(本刊记者 陈霖/摄)


张桂梅脾气大、说话冲。高考前,有个班有11个学生请假回家。她对班主任大吼:“明早6点不回来,就把她们铺盖收拾出来,让她们XX。”她常念叨学生做事不利索,调皮的学生就和她斗嘴:“知道了,老太婆!”



但学生知道“老太婆”是搭着命在陪她们。此前,张桂梅到医院检查,医生给她列出17种病:骨瘤、肺气肿、小脑萎缩……到了春节,病历上的疾病增加到了23种。她不想花时间治病,就吞药、贴膏药,还打麻醉药来止疼,体重也从之前的130多斤掉到90斤。


学生懂事,明白报答她的方法就是考出好成绩。有一次,张桂梅心跳加速,站不稳,把手搭在学校的柱子上大喘气。一个女孩走过来,既不打120,也不叫人来,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说:“别担心,我给你考清华。”也怪了,张桂梅一听,马上就恢复了。这名学生后来考上了浙江大学,今年已读大三。2019年,女高的一本上线率是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


这些年,省内外有不少非农家庭认可华坪女高的教育模式,打来电话,想把孩子送来读书,却被张桂梅拒绝了。在她心中,这是专属于大山女孩的学校。



梁永安:退休教授做起UP主



城市鸡娃VS小镇做题家,他们的人生差别有多大?今年6月29日,B站更新的一条视频中,UP主梁永安发出了“每期一问”:“如果你觉得差别大,请扣1;如果觉得差别不大,请扣2。”


这位“50后”的复旦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在2020年10月注册了自己的B站账号。一条条短视频,直击年轻人的神经末梢,许多金句流传于微博、豆瓣和朋友圈中。


满屏的数字里,1的比例远大于2。这是一个看上去就焦头烂额的问题,草根与精英讨论了三五回合,最后以一句“万物皆内卷”无奈打发。


梁永安没在被动的“内卷”上打转,他更愿意把它看作一次主动的进击。“有人一过30岁就怕思想,因为一思想就觉得沮丧,发现自己活得那么苍白,所以故意不想,顺大流没压力,别人这样我也这样。”他在结尾说,“这就是弱者,弱者最怕发现自己生活得很糟糕。”


·梁永安的网络视频课程截图。


这些年一有闲暇,梁永安就奔赴远方。他有一个宏大的计划,从浙江舟山到西藏拉萨,让一个个普通家庭讲述自己的故事,记录下中国人变迁波荡的人生。


他的尼康相机里,装满了日常生活的碎片,每隔几天,就在朋友圈写下长长的“小作文”,夏日江湾校区的荷花、雨中的动物园、一份麻婆豆腐或石锅拌饭,以至萍水相逢的出租车司机、食堂阿姨、店主、保安,都会事无巨细地记下。


“今天的中国人,太多的内心想象、丰富情感没有打开,生命是纵向的,在等级的阶梯上每天拼命向上爬,不会想到转动90度,把生命变成横向的,各安其命,各自有各自的风景。”梁永安说。



程民生:毕业典礼上教学生“用善良辟邪”



“累了,可以躺平歇一会儿,可不敢一直躺平啊,你躺平得了初一,躺平不了十五!”“纯真能避油腻,善良能辟邪!”……


每一次重看这段让程民生在网络上爆红的演讲视频,《环球人物》记者都会跟着“金句”的出现按下暂停键,细细品味一番。


短短十分钟的视频,语言通俗幽默,语调抑扬顿挫,时而平实质朴,时而慷慨激昂,且不乏引经据典,其中深意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作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民生对于自己的“走红”毫无准备,但这些对学生的殷殷寄语,却是他思考过无数遍的人生总结。


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程民生讲了很多没能在演讲中详细阐述的肺腑之言,依然是平实质朴的大实话,却再一次让记者想起他在视频中提到的那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他的话说,“这是读书人的本分”。


程民生认为,如果把“躺平”和其他一些类似的词语结合起来看,会发现其中涉及很多时代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现象。这个词能火起来,而且是最近一段时间火起来,背后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


“年轻人想躺平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懒惰、啃老,那肯定是要反对的;如果是实现了财务自由、提前退休,过返璞归真的生活,也是很多人向往的,是可以自由把握和选择的。但现在年轻人说的‘躺平’,主要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导致的。”


在他看来,国家应该及时调整有关政策,避免社会阶层固化,给年轻人更多上升的空间,让他们充满奋斗的动力。年轻人是民族的希望,要激发出他们的斗志,给他们能够看得见的前途才行。如果走几步、跑几步就能达到一个小目标,谁还在那傻乎乎地躺平啊?


程民生希望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他不仅担心年轻人不思进取,更害怕人们不相信善良和崇高。



李永乐:把科普视频带到农村



李永乐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物理老师,擅长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概念。疫情期间让他火出圈的是一段关于“群体免疫”的科普视频,在各种媒体平台上被广泛传播。他用数学公式推算出的死亡人数让“群体免疫”是否可行的结论不言自明。


高三那年,李永乐凭借全国物理竞赛的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系,4年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读研,2009年毕业,成为人大附中的教师。多年来,他既教物理也教数学,2020年1月还获得了北京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奥赛金牌教练员”荣誉证书,业余时间制作科普视频只是他的副业。


刚到人大附中时,他总觉得上课时间太短,想讲的内容讲不完。“一堂40分钟的课,我会花几个小时做准备,总想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到,结果刚讲一半就下课了。”后来他开始改变方式,精炼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分析。“作为老师你要先征服自己。如果自己都觉得‘我讲的什么玩意儿’,学生也不可能爱听。”


2014年,在线教育、视频网站都进入了繁荣期,李永乐开始上传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200道物理学难题》《历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解析》,等等。他还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李永乐老师”,把以前录制的数学课程视频全部上传,让全国各地的学生免费观看。他希望这些知识不仅属于城市里的孩子,也属于乡镇、农村地区的孩子。


这样做了3年,李永乐意外迎来了自己的爆红。“如果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我觉得很有意义。”


李永乐期望,看过“群体免疫”科普的孩子喜欢上生物,以后成为病毒方面的专家;看过牛奶营养科普的孩子开始喜欢喝牛奶,强身健体;看过“庞氏骗局”科普的孩子不会落入诈骗圈套……“一个100万播放量的视频,哪怕只影响万分之一的人,也有100个。能让100个人的生活变得稍微美好一点,也是很有意义的。”



戴建业:用脱口秀形式讲古代文学



“种豆南山下,你以为他种得蛮好,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种的个鬼田,要是我种的这个水平,我绝不写诗……”


在华中师范大学的一节诗词赏析课上,文学院教授戴建业讲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即兴作了这番评价。台下的学生听到这口麻城普通话和独家解读,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听的不是课,而是一场脱口秀。


之前,戴建业的身份是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古代文学教研室组长。2018年末,62岁的他成了网红教授,他的讲课视频被上传到抖音后,短短一周便成为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的爆款。


紧接着,古代文学这堂课也火了。来蹭课的人挤满了教室,后排空地、台阶上乌泱泱一片,进不去的人扒着窗户也要听。


戴建业说:“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传统道德,如果沦为一种说教,它就死了。要人们爱它,它才有用。”为了这个目的,他愿意用玩笑和段子去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戴建业仍穿着他那件出镜率很高的格子衬衣。衬衣外面套了件毛背心,看起来比视频中清瘦一些。面对面坐定,他的嘴角便不自觉地上扬,一说话就施展出让人发笑的魔力。


除了内容的趣味性,戴建业独特的麻城口音也是网友们的快乐源泉。“听懂了没有”“鬼样子”“明不明白”,这些口头禅在采访中也不时蹦出,配上他颇具感染力的表情,“笑果”立马显现。


美,是戴建业在生活中格外在乎的东西,他也希望在课堂上还原更多美。发觉时代变迁对美感产生了侵蚀,戴建业会忍不住感慨:“现在好多小孩一说到洗衣服就只能想到洗衣机,看看唐诗描写的洗衣归来的场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多美,多有诗意啊!”

来源:环球人物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