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精忠报国造句,干货看这篇!俩 甲 山 故 事(十)

两甲山故事(10)

孙万林

1

第10届好姑娘展示才华,吟雪地吟诗,孩子被花坛学堂揍了。

菲北叮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闲来无事找点乐,评书先生唱太平。

上回书说的是:冬梅要去城里读书,父母要给冬梅找婆家。冬梅进城读书的目的到底能否达到?这是后话,暂且不说。眼目前,冬梅还有半年书没读完。这半年里发生的故事,且听细说。

冬盖三层棉,瑞雪兆丰年。飘飘洒洒的雪花铺天盖地下了两天。到了正月二十五日早晨,天晴了。九曲河一带山川、田野、房屋银装素裹,一片洁白。火红的太阳高高升起,阳光洒在雪上,发出耀眼的光芒。给“填仓节”这个节日带来了一片喜庆祥和气氛。

正月二十五是龙凤日,也叫“添仓节”,是仓王爷的生日。九曲河一带的居民,仍旧沿袭山东老家的传统习俗。这一天,要给孩子们戴“龙龙尾”。老人们用细高粱秸截成段,配上各色彩布条和爆米花穿成串,佩戴于小孩帽子或后背上。期盼孩子茁壮成长,成龙成凤,长命顺遂。这一天,要“添仓”和“打囤”。早晨,在院内用草木灰撒成若干大圈,圈中划十字,十字中央放石板,石板底下撒五谷杂粮。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早晨要吃煎年糕,期盼日子步步登高,红红火火。这一天,要上香祭土地神和磨神。想增丁添口的家庭要向观音菩萨虔诚祈祷。这些活动,大户人家一样都不能少。

虽然年节已过,可是乡间的空气中,仍然弥漫着“年”的味道。没过“龙抬头”,没吃完猪头、猪蹄子,年,就不算过完。

冬梅和夏荷今天上学比平时早。她俩都喜欢雪,要在上课前好好欣赏一番雪景。姐俩踏雪出门,她们的红衣帽,在白雪朝霞的映衬下,鲜艳夺目,恰似一幅红梅傲雪图。

冬梅开口吟道:“一场瑞雪潜入夜,无限美景入画廊。”

夏荷接着吟道:“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走在上学路上的春兰,发现冬梅、夏荷在前面,紧走几步追上,赶紧插嘴,也吟咏两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姐妹三人边走边聊天和诗。

冬梅说道:“复颂他人诗句,虽然高雅,却不新颖。不如咱姐妹也连缀几句,如何?”夏荷和春兰异口同声说:“好。”

冬梅略加思索,吟成两句:艳艳红梅绽寒冬,铮铮铁骨傲雪中。

春兰接着吟道:幽幽香兰三春绽,

夏荷吟道:丽丽荷花六月红。

春兰抢着吟道:

兰荷菊梅应季放,春夏秋冬即时荣。

花开总有花谢日,余香千载流芳名。

一首新诗吟就。冬梅突然想起,昨晚吟成的一首新诗,对两个妹妹说道:“我做了一首描写雪的散文诗,还没定稿。你俩帮我修改一下。定稿后,随信给表哥寄去。”

俩妹妹催促冬梅朗诵一遍。冬梅边走边朗诵新诗。

雪花,

冬季,她飘然而至,

冰清玉洁,美轮美奂。

夏天,她灵魂飞天,

化作彩虹,妆点人间。

我爱雪,因为:

她抹掉了妖艳,升华了纯粹。

她淹没了污垢,彰显了洁净。

她扫荡了雾霾,还原了蓝天。

她吞噬了枯草,洗涤了松叶。

她送走了过去,储备了新生。

我爱雪,因为:

她天资聪颖。

世上的雪花,

没有两片相同的。

一片一世界,

一片一景观。

集合世界上所有能工巧匠,

也临摹不尽雪花的所有图案。

我爱雪,因为:

她坚贞不屈。

雪的前身和后世是气、云、雨、水、冰。

时而有形,时而无形。

不管她以何种形态存在,

始终不失其奋发的精神和高尚的气节。

她既有水、雨、云那样温柔的品格,

又有冰的坚硬。

条件越是残酷,

她越是坚强和淡定。

我爱雪,因为:

她无私无欲。

雪,总是悄无声的来,

融化为水,滋润万物,

没有一丝一毫的索取。

不需要任何人祈求,

也从不居功,

为人间献身是她永恒的使命。

雪,又总是悄无声地走。

化作云,化作气,

开始新的轮回,

继续她周而复始的征程,

无始无终。

我爱雪,因为:

雪乐于奉献。

雪化水,

水是生命之源。

没有水,世界上只有石头,

其他什么也没有。

久旱逢甘霖,

雨对于种田人,

胜过琼浆玉液。

我爱你,雪。

我愿意仿着您的图案,

设计我的人生。

我爱你,雪。

我愿意以您为楷模,

为了人类的崇高理想,

无怨无悔,一往无前,

献出我的一生。

雪,正在送走寒冬,

到冰雪消融的时刻,

明媚的春天就来到了。

我爱你,塞北的雪。

诗歌朗诵完了,春兰和夏荷连声叫好。

冬梅说道:“我的几行歪诗,只能算是雕虫小技、下里巴人,算不上阳春白雪。人家三国曹植七步成诗,那才能彰显诗人的才气呢!不如这样,面对眼前美景,咱们做个游戏吧!”

“啥游戏?”夏荷来了兴趣。

冬梅说道:“咱姐仨来个即兴赋诗比赛吧!就以眼前所见的山水景物做五言诗,联句接龙,不要求格律平仄,只要求押韵。每两句一韵。够八句才可以换韵。我开头,你俩依次接龙,每人接一句五字。在谁那里卡壳,罚谁三个脑壳崩▲,如何?”

春兰和夏荷欣然赞成。

以景物为题作诗,对于这姐妹三人来说,是小菜一碟。生于斯,长于斯的姐妹仨,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是最熟悉不过了。出了家门,捂着眼睛也可以走两里路,绝不会掉进沟里的。

姐妹三人走到老榆树下,登上打虎石,环顾四方,雪后的美景尽收眼底。果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覆。置身冰雪世界,如同进入水晶宫一般。

她们脚下的这块打虎石,是村子的中心。假如以此为中心,画出十字线,可以把村子分作四部分。周、吴、郑、王“四大户”的院落,分别坐落在打虎石辐射开来的四个方向。河北住着周、吴两家,东方是周府,西方是吴府。河南住着郑、王两家,西南方是郑家,东南方是王家。“四大户”住宅的外围是各杂姓村民。

姐妹三人开始做接龙联句游戏。冬梅说出第一句后,春兰和夏荷接下去。

一夜风雪骤,晨起见朝阳。

踏雪登高瞰,素裹亦银妆。

冰封千山碧,雪覆万壑茫。

果然河山美,悠悠岁月长。

春兰刚接完这句,冬梅就提醒说:“下面换韵了。”夏荷接着联句。

朝霞伴红日,白雪映蓝天。

同学三四个,相约舒望眼。

茫茫群山蔽,苍苍层林染。

户户猫冬▲日,村村荡炊烟 。

连到这句,冬梅又提醒妹妹说“下面换韵”,然后用手指着南方。妹妹们顺着冬梅手指的方向望去,打虎石东南面是老榆树。再往南是九曲河,河两岸是民居和耕地。河道穿村而过。河南岸,远处是长满松树的群山,山河之间是广袤的土地,白雪皑皑。

该春兰接龙。

冰雪世界里,山河一望收。

足下打虎石,女娲补天留。

石上虎爪影,如雕亦似镂。

英雄降猛虎,往事越千秋。

石前一老树,树南河水流。

弯弯九曲河,万里不回头。

两岸四大户,山东乞丐后。

南岸郑、王、家,北岸吴和周。

吟到此句,冬梅一转身,手指西方。三人的目光一起向西方看去。只见打虎石西面不远处是一处打谷场,是村民秋冬季打谷、收粮和孩子们嬉戏的场所。再向西,是吴府和村民住宅。继续向西,出了村子不远处,是高耸入云的十三级辽代白塔。白塔下面是集市,也是村民举行重大活动的场地。白塔往西一华里,河岸北面有一座白色小山 —— 白虎山。

冬梅说“换韵”,夏荷接龙,三人继续联句:

打虎石之西,一处大场院。

秋冬收五谷,常有孩童玩。

男孩爱撞拐▲,女童爱踢毽。

往西几百尺,吴府如宫殿。


富丽堂皇邸,百年看兴衰。

周围两三里,种植农家菜。

西行半里路,古塔通体白。

塔周是集市,货殖通四海。

每逢三六九,总有货郎在。

出村一二里,白虎锁水沿。

山小也有名,风水从中来。

携手青龙山,佑民千万代。

西面的景色吟咏完毕,姐妹三人转身朝北。远望是雄伟的俩甲山。山前,由西向东依次是保安队、区公所、乡公所、村公所、民生学堂和民居。

冬梅再次提醒换韵,夏荷继续接龙:

打虎石北面,远望俩甲山。

山上青松劲,绝壁百丈岩。

山前学堂盛,琅琅书声传。

桃李遍天下,孔子门生贤。

最后,三人同时面朝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光芒四射,环宇澄清。再看打虎石东面,近处是一口辘辘老井。距老井百步,是周府府邸。府邸附近是村民住宅。出了村子两华里处,有一座青色的山 ——青龙山。

这回轮到春兰接龙 。她说“梅姐、夏荷,下面不用你俩接了,我自己作一首,如有差错,我认罚”,然后吟成新诗:

打虎石以东,一口石头井。

先祖立村时,合力始凿成。

琼浆济后世,玉液养众生。

喝着甘泉露,莫忘先祖情。

周府门庭阔,富豪有善名。

望重德亦高,明月护群星。

东去是大路,直通东北行。

交通大要道,远达兴安岭。

山村风水好,护佑众生灵。

百年兴衰事,尽在烟雨中。

吟到此处,冬梅一抬头看到了校舍,慌张地说:“哎呦!不好了,要上课了。”撒腿就跑,边跑边说:“民族多劫难,华夏盼复兴。我辈勤发奋,巾帼亦英雄。”

夏荷和春兰也紧随,冬梅喊着:“快跑,上学去嘞!”

四方美景全部描述一遍,没有遗漏。三人都没有断龙之误,皆大欢喜。

书说到这里,说书人倒要评论一番。这些诗歌,毕竟是即兴联句,不可能字斟句酌,精雕细刻,遣词、造句难免粗糙。这也难为三位姑娘了。这些诗歌是好是孬,暂且不论。要是用作俩甲山村的地图倒是管用。按着歌词指引进村,保证不会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找不到“四至”,分不清周、吴、郑、王四大家。

冬梅、夏荷和春兰刚跑到校门口,上课的钟声响起,学生们都跑进课堂。

学堂是周、吴两家出资开办的。建学堂的用地是周府的。建设院落、教室、附属房,购置桌椅板凳,由周、吴两府平摊资金。聘请教书先生的酬劳和零星开支,均由在校学生家庭匀摊“束脩”。有的学生家庭困难,交不起“束脩”,周、王两家经常代交。

原来,学堂共有三位教书先生。陈钢回哈达街后,还有任之初、邢本善两位。他俩都是近四十岁左右,都出身于教书世家。他们的祖父、父亲都在俩甲山学堂教过书。

学堂是一所“中西合璧”的新式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既不同于以前的私塾,也有别于西方的“洋学堂”,即是对私塾教育的改革,也有对西方教育的借鉴。

中国传统私塾教育,一般分为“短学”和“长学”。“短学”的学制,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课程设置及其简单,只教授识字、记账等课程。“长学”学制一年,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散馆。课程设置相对复杂一些。

这个改革的学堂的学制为四年。相隔两年招生一次,接受过私塾教育且有相当识字基础、能跟班学习的孩子,也可以插班就学。学堂共有两个班,男、女班各一个,分班授课。课程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识字课程,也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经典书籍。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除此以外,还设置了算术、历史、天文地理和格致▲等课程。女子学堂还设置了《妇女家训》等课程。

今天给女班授课的是任先生。讲授的课程是南宋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先生朗读一遍,然后领着学生朗读:”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接着任先生提问:“关于岳飞,有一个‘岳母刺字’的典故。有的同学可能知道这个故事。哪位同学会讲这个故事?自告奋勇讲一遍。有没有会讲的?”

班上有三个同学举手,其中有冬梅。

先生指定冬梅讲。冬梅站起来说道:“岳母刺字,见于清朝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第22回。回目是‘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内容为,岳飞不受杨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后还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本书在讲述岳母刺字时说,岳母先在岳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之永不褪色。”

冬梅讲完故事,先生和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

下课后,女子班的同学到操场活动。男班还没下课。

冬梅听见男班里传出先生的训斥声。近前一看,原来是邢先生正在惩戒学生。被惩戒的学生不是别人,正是冬梅的亲弟弟。只见有两个学生,一边一个,抓着弟弟的两只胳膊,另一个学生用戒尺敲打弟弟的手掌。邢先生气得脸色发黄,站在讲台上数着戒尺落下的次数。弟弟没喊没叫,却也痛得龇牙咧嘴。

戒尺,旧时私塾必备的教具,是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用的木板。用两只木块制成。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多。俯者在上,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余、阔一寸。上木正中竖安木钮一只,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捉钮敲击下木。戒尺也有用一块竹板或木板制成的。

冬梅心里想,这个淘气包,又惹祸了,该罚。再不好好管教,他会把天捅个大窟窿。

说道此处,勾起说书人许多童年记忆,回首悠悠岁月,不禁感慨万千,即兴献唱一段:

牛背尿泥▲皆在忆,儿时笑语尽成歌。

回首多少沧桑事,转眼一阵风雨过。

这正是:

三个丫头去上学,作词吟诗赞瑞雪。

五言接龙说美景,还有散文和七绝。

感叹人生青春美,犹如朝阳亦蓬勃。

富家子女会纳福,贫贱丫头学做鞋。(☆)

若问冬梅弟弟为何挨打,且听下回细说。

——————————————————————————

注释:

▲脑壳崩 —— 用手指弹脑壳。农村孩子打赌时,对输的一方的惩罚手段。

▲猫冬 —— 赤峰方言,寒冷的冬季,人们呆在家里,不出屋。

▲撞拐 —— 一种游戏。两人各自抬着一条腿互撞,被撞倒者或先放开腿者为输方。

▲格致 —— “格物致知”的缩写。格致学即物理学。

▲尿泥 —— 说的是,农村的小孩子们常常用尿水做成泥团玩耍。

————————



孙万林,笔名山叟,网名幽谷听风。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祖籍山东莱州,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乡西山村。曾在部队班排连营团各岗位上工作过。转业后,在赤峰市国土局、赤峰市建设委员会任纪检书记、调研员、党组成员等职,已退休。先后有100多万字文学作品在国内各种报刊、杂志、出版社发表。其中,1988年,军事学术论文《实行“两个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防后备力量》,在“全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学术研讨会”上,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军事科学院评为优秀论文,并被军事科学院《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论文集收录刊发。农村题材30万字长篇小说《山水依依》于2009年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内蒙古晨报》连载。《俩甲山故事》是他的第二部长篇作品。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