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第三和第四封共两封信,是安德烈写给妈妈的。第三封信是“躲避国家”,第四封信是“年轻但欣喜若狂”。
这两封信与前面妈妈写的两封信,语言风格完全不一样。
妈妈写给孩子的信,总是站在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谈问题,通篇讲道理和对孩子的担心多于心灵交流。而当你读到安德烈这两封信时,一个俊朗,活波可爱又不失成熟的小男子汉跃然纸上,浓浓的青春气息扑鼻而来,令人为之精神一振,好像自己也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候。
信里,安德烈重点与妈妈讨论关于对“认同”的理解。很明显,两人由于年龄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自然而然在思想上,生活态度上也有着千差万别。
妈妈生活在香港,由于97年香港回归,前后有分界线。她对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看在眼里,埋在心里,没有那么明确的认同感表达。
而安德烈不一样,安德烈敢于大胆地向妈妈表达他对国家、对政治的态度。他出生于德国,他爷爷和父亲都随德国军队打过仗。虽然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与“国家”保持距离,逃避“政治”,大家面上很少讨论对国家的崇拜,很少发表以“国”为“荣”的言论。但他的内心是渴望被认同的。妈妈通过看安德烈与朋友的对话,才认识到儿子内心的“认同”是很复杂的,就像剥洋葱一样,哪怕一直剥下去也难以看见最核心部分。
安德烈毕竟不是在中国生长的孩子。也正因为他们从小远离政治,就像第四封信的标题“年轻却不清狂”,他们看问题很冷静,但他们也不是墨守陈规的一代,他们有激情,有主见。
他每天生活,学习,娱乐安排得张弛有度,不需要别人强迫,管理。不像国人孩子,从娘胎出来就开始不停的学习,学习各种死板陈腐的东西。没有童年的快乐,没有青春的奔放,没有年轻人的激情豪迈。
安德烈不一样,他该休息休息,该踢球踢球,该玩的时候就玩,学习不是他们青春的全部。但他们有底线,有原则,有生活的趣味。
他告诉妈妈“干杯”一词的起源,讲解醉倒是对身边人的信任。他说他们的青春岁月就是“Xing. yao. 摇滚”。妈妈反而被吓坏了,急急的发来邮件,核实这三个词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当安德烈向她解释清楚这三个词的含义后,妈妈纠结的内心也就释然了。
这就是两种不同文化,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年代的两个人的区别。如果没有这次的通信,妈妈怎么可能了解儿子的内心需求?怎么可能认识到孩子接受的文化、教育的不同?好在有了通信,才有孩子的袒露心声。母亲才有了对孩子青春的理解,认识到孩子需要被“认同”,在他的内心也有一个国家,一个故乡,一个家的情怀。
感悟:通过这封信,妈妈对儿子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孩子需要被“认同”,在他的内心也有一个国家,一个故乡,一个家的情怀。同时,也告诉我们人与人,无论思想上、文化有多么不同,生活上有多大的差异,多深的沟壑,只要真诚勇敢走进对方内心,就能达到统一思想,情感互通。说到底,父母与孩子,没有谁妥协谁,只有理解、信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