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狼烟北平后,在明亮的剑和血色浪漫中,浓郁的英雄情绪和伴随而来的旺盛的生命张力不足,读书快感减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从内心深处涌动的一丝丝困惑,无疑这是都梁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的解读,但是这一次都梁在解读的同时,更多的是带给人的思考。在不动声色之中,他把他对国家、社会还有个人生存及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一指出,不能说他没有自己的答案,也许是囿于社会历史的客观现实条件,但更多的,我想他是想引导人们去思索。都梁也许有些残忍,但当你不得不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现实时,你又怎能怀疑他的智慧?能与亮剑和血色浪漫一脉相承的是其对历史真实性的客观再现,这一方面取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另一方面,这也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家的写作不可能完全超越现实生活的影响,如何能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同时能最大程度的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如何既能让读者理解其中的内容,同时又能促使其做进一步思考,更多考验的其实是作家的良心和智慧。
也许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都梁不仅仅是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副栩栩如生的老北平市井文化生活画卷,更多的是我们了解了很多从正史上永远也接触不到的东西。其实在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性后,我们反而能更深刻的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人性泯灭。
都梁提出的问题很大,也很沉重。不仅有对生命快乐本义之类的人生问题的探讨,也有对政府定位等政治问题的思考。正如其对“民族英雄”一词定义所开的玩笑一样,都梁所做的并不是要颠覆传统史观,他真正想做的还是促使人们去思索。国家和民族是否是个虚幻的概念?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究竟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政府和国家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以前总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我,那就是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会出现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令我欣喜的是都梁告诉了我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读书人来讲,民国时期应该是中国五千年来最自由的时代,也是文化巨人层出不穷的时代。具体的说,就是一批熟读经史子集的中国文化人又重新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造就出一批学贯中西的人物,这些人回国后受到政府的礼遇,给予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空前自由的学术环境,这就是他们中间出了不少文化大师的原因。”一家之言,未必能道尽所有真实,但也给了我茅塞顿开的感觉。
狼烟北平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两个女子,杨秋萍和罗梦云。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说,我感觉狼烟北平不如亮剑和血色浪漫丰满。也许是时间空间跨度太大,描述的人物太庞杂,无论是穿针引线的文三儿,还是着力描写的徐金戈和方景林,给人的印象都没有李云龙和钟跃民深刻。既没有李云龙的血性阳刚之美,也缺乏钟跃民的血色浪漫情怀。但是两个女主角的塑造另当别论,尽管笔墨不是很多,但却最震撼人心,真诚的向她们致敬!对于文三儿,另一个“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草根式的人物,除去其老北平方言上的魅力外,似乎也很难有象阿Q给人的那样的心理震撼。
也许都梁想在一本书上表现的东西太多、太杂同时又受限于一些客观条件的缘故,在一些细节问题的描写上出现了一些纰露,比如白连旗的表现和文三儿的岁数等的描述上还不能叫人完全信服,但终归还是瑕不掩瑜,都梁三年磨一剑,为我们带来了另一场文学上的饕餮大餐和精神上的享受盛宴,期待着都梁的下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