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麦克白读后感专题之英国戏剧和整个英国文学里都有一个连续的传统

简介

全名亚历山大波普尔(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蒲柏出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由于当时英国法律规定学校要强制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因此他没有上过学,从小在家中自学,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他幼年时期患有结核性脊椎炎,造成驼背,身高没有超过1.37米,并夭折(56岁去世)。蒲柏从12岁即开始发表诗作,17岁时,经戏剧家威彻利(WILLIAM WYCHERLEY,1640-1716)的引荐,结识了当时伦敦的一些著名的文人学士,并在斯威夫特的鼓励下以十三年功夫翻译了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ILIAD,译成于1720年)与《奥德赛》(ODYSSEY,译成于1726年)。21岁时,蒲柏发表《田园诗集》(PASTORALS,1709),并在以后的几年中先后发表阐述自己文学观点的诗《批评论》(AN ESSAY ON CRITICISM,1711)和叙事诗《温莎林》(WINDSOR FOREST,1713)等。

代表作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岁时出版的诗体《批评论》,其中许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成语。蒲柏深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家布瓦洛(NICOLAS BOILEAU-DESPRÉAUX,1636-1711)的影响,在《批评论》一诗中提出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研究和描写的对象,诗人不能离开自然,并认为古希腊、罗马的诗歌是最优秀的艺术典范。蒲柏遵循着这种古典主义的原则进行文学创作。

1712年他写作了长篇讽刺诗《夺发记》,1714年又补充了两章。这首诗描写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因为此事引起两家的争执。蒲柏把此事描写得和《伊利亚特》中特洛伊战争一样壮观,写成了一部英雄史诗。

1713年起,他着手翻译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他并没有准确地进行翻译,而是根据当时英国时代精神进行再创作,他自己说如果荷马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也一定会这样写作这两部史诗。但是这两种译本在英国大受欢迎,第一部英语词典的编纂者约翰逊博士称赞为"世界前所未见的高贵的诗译作"。依靠这两部书的收入,足以使他的生活不必依靠赞助,并使他稳居英国桂冠诗人的宝座.

蒲柏的代表作是讽刺长诗《鬈发遇劫记》(THE RAPE OF THE LOCK,1714),诗人称之为"英雄滑稽诗"(AN HEROI-COMICAL POEM)。这部作品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生活提出了温和的批评。蒲柏的其他诗作还有讽刺长诗《愚人志》(THE DUNCIAD,1742)、哲理诗《道德论》(MORAL ESSAYS,1731-1735)、《人论》(AN ESSAY ON MAN,1734)和《与阿布斯诺博士书》(EPISTLE TO DR. ARBUTHNOT,1735)等。另外,蒲柏还编纂了莎士比亚的戏剧集。

风格

蒲柏的诗多用"英雄双韵体"。他的许多词句写得工整、精练、富有哲理性,有些诗行几乎成为格言。

1725年,他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重新编辑,用当时的标准衡量,作了不少改动,受到学者们的批评,他又写了《群愚史诗》,把批评他的人描写成"沉闷女神"的宠儿。 30年代他计划写一部关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巨著,但只完成一部序论:《人论》(1734年)。 1735年,他写作了《致阿巴思诺医生书》,讽刺了身居高位,逍遥法外的道德败坏者。

蒲柏还为牛顿写了著名的墓志铭: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暗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

牛津语录词典中收录了212条蒲柏的作品精辟语录。如"只有少量知识是危险的","人皆有错,难能宽恕","正确的学习造就男子汉"等。

1719年起,蒲柏在泰晤士河畔的特威克纳姆别墅定居,经常招待朋友,以文会友,并写了一些关于建筑和园林设计的文章。 特威克纳姆别墅19世纪对蒲柏的评价不佳,认为他的用词过于造作,韵律过于死板,他的讽刺有点不太人道。但到了20世纪,他的声望又开始提高,有的诗作如《夺发记》和一些讽刺诗被称为讽刺诗的最高境界;但有些诗如《人论》普遍认为并无多少独创的思想;他的《伊利亚特》译本和《群愚史诗》一直受到争议。

蒲柏是第一位受到欧洲大陆关注的英国诗人,他的著作被翻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

纯洁无辜的人太幸福了。

世人都健忘,遗忘了世人。

纯净的心里有永恒的阳光。

祷告都应验。

愿望都得以偿。

布莱克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亦长期倍受冷落,直到19世纪中叶之后,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重新发现了这位大师,他的作品日渐成为热点。布莱克对华滋华斯等后世诗人影响深远。布莱克一生都没有得到官方或公众的赏识。虽然同时代人并不重视布莱克,但是后世的文学家、文学史家和美术史家们对他的研究却越来越丰富,这恰恰证明了布莱克的诗画艺术有着耐人寻味的魅力和经久不衰的价值。T.S.艾略特赞叹:“布莱克禀承了一种相当了解人性的能力,对文字和文字的音乐有一种非凡的新的意识,而且有一种臆造幻象的天赋才能”。随着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神启式的画也逐渐普及,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的地位才确立无疑。时至今日,不少批评家把布莱克列为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剑桥大学会有有关布莱克研究的课程。布莱克的成就及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正如学者所断言的,对于后来者来说,布莱克是挖掘不尽的———无论从思想、象征、神话出发,还是从诗艺或绘画艺术出发。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诗人以及他的诗,只有充满敬畏的潜心阅读也许才是较恰切的选择,他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美丽而深刻的诗篇。

布莱克艺术的一面影响另一面,他同时还是画家、雕刻家。现在威廉·布莱克的画作在英国被称作国宝,放在国家博物馆。他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大画家,堪称英国画坛最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之一。布莱克大部分的绘画作品都是蚀刻版画,他自己也创作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把写的诗和画的插图刻在铜板上,然后用这种铜板印成书页,再进行上色。在艺术创作方面,这位极有个性的诗人也始终坚持用水彩和淡彩,而不是长期以来在艺术中占权威地位的媒介———油画。在西方美术史上,无数名家们画了无数圣经题材的作品。但只有威廉·布莱克将其作为自己表现梦幻的手段,用的是完全个人化的视角。他说,“思想从不在天堂中遨游的人不是艺术家”。“难道绘画仅限于单调乏味地摹写真实,仅仅表现濒死和死亡的对象,不是像诗与音乐那样有它自己的创造与梦幻?不!不是那样!绘画也像诗与音乐一样,在不朽的思想中存在与狂喜。”布莱克完成了圣经《约伯之书》的水彩插图,1820年又开始了工程浩大的《神曲》插图,这组插图共有102幅,直到他去世前的一年才完成。雕刻家布莱克也被视为英国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的作品,使用单纯而强烈的线条与色彩,来描绘超现实的梦幻般的感情,作品常传递出神秘的宗教的感觉。这位不同寻常的天才所使用的实际的形体,有时不但沿袭传统甚至还墨守成规。而他的想象则以相同的方式靠文学,特别是弥尔顿、但丁和圣经来滋养自身。布莱克的作品往往具有一种充满灵感的激越和伟大。布莱克的画开启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被赞誉为“英国艺术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布莱克的 “在荒原尽头,手指可以触天”的诗句启发了西班牙著名画家格列柯和达利,达利用天才的化笔表达了对这位十八世纪最伟大诗人的认同与赞美。 布莱克自己合作印刷的诗画集,包括了诗人早年的著名作品《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和《天堂与地狱的结婚》等等,在当时只是诗人的亲友们,为了卖情面才向他们买一两本的,现在早已成了艺术上的瑰宝。这些诗集在目前英国整本书的市场上,至少要值两千镑一本。他给《神曲》所作的那一套水彩插画原稿,共68幅,1918年出现在古书拍卖市场时,就已卖得七千六百六十五镑的惊人高价。现在世人对于这位诗人画家的作品愈来愈重视。时至今日,威廉·布莱克的画和诗会令许多现代人深深地感到震撼。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为布莱克开设了馆藏十分丰富的专馆;英国泰特美术馆以44.1万英镑购得的8幅布莱克作品,描述的是全部是地狱痛苦的景象。泰特美术馆馆长艾利森·史密斯说:“在这些画的深处有着某种东西——你会感觉到它们把你直接带入到布莱克的思想中。

” 继著名的泰特美术馆之后,英国国家肖像馆也高价收藏了他10幅肖像画作,这一举动被西方各大艺术媒体广泛报道,并纷纷预言:“威廉·布莱克热潮”将渐渐升温。威廉·布莱克的艺术影响力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增长、发酵。威廉·布莱克影响了后来不计其数的作家、诗人和画家,他的作品也不断地出现在现当代的文化生活中。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也被改编进了许多流行音乐里。在绘画领域,布莱克的艺术风格甚至成为现代许多漫画创作的灵感!英国文学界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意识到他们原来忽略的不仅仅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版画家,而且还是一位诗哲。20世纪布莱克受到了T.S.艾略特等现代主义诗人的格外推崇。 除了自己的诗作,布莱克为《圣经》、但丁的《神曲》、班扬的《天路历程》和弥尔顿的《失乐园》作过许多插图,此外还有一些独立的水彩和版画。

威廉·布莱克在上世纪初启蒙着一代中国新诗创作者,他的诗歌作品从民国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到了近年来,布莱克诗集中的图像才逐渐受到重视,进入美术史的研究范围。同时,布莱克的诗集在中国的出版越来越注意原版诗集中图像的重要性。袁可嘉和王佐良这些翻译家将布莱克的经典诗画作品引进中国,贡献巨大。一九八六年春,王佐良组织卞之琳、郭沫若等人翻译布莱克的部分诗歌作品及某些诗歌的选段,如“欢笑歌”(“The Laughing Song”)、“扫烟囱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r”)、“病了的玫瑰”(“The Sick Rose”)、“老虎”(“The Tiger”)、“爱的花园”(“The Garden of Love”)、“伦敦”(“London”)、“人的抽象”(“The Human Abstract”)以及“伐拉”(“Vala”)等。

I am in you and you in me, mutual in divine love.

我在你心中,你也在我心中,我们都在神圣的爱之中。——威廉·布莱克

人必须劳役,必须悲伤,而且必须学习,必须忘却,然后必须归返。

每一个夜晚,每一个清晨, 有人生来就被痛苦纠缠。每一个清晨,每一个夜晚,有人生来就被幸福拥抱。 它被叫做命运。

谁曾嘲笑纯真的信念,他将被岁月和死亡讥讽;谁要动摇纯真的信念,他将永远被埋葬在陈腐的墓穴中。——威廉 布莱克

基督教就是艺术而不是金钱。金钱是它的诅咒。——威廉·布莱克

把喜悦绑缚在自己身上的人,

反而毁灭了长着翅膀的生命;

当喜悦飞去而吻别它的人,

将活在永恒的朝阳之中。 ——威廉·布莱克

乐与忧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恰巧做成圣洁灵魂的外衣;

每一种痛苦,每一次焦愁,

全都贯穿着快乐的丝缕。 ——威廉·布莱克

致清晨

噢,圣洁的处子!披着至纯的白衫

启开天堂金黄的大门,飘然前来;

唤醒沉睡在天堂的黎明;让光明

从东面的楼阁升起,并携来

于天光放明之际出现的甘露。

噢,容光焕发的清晨,向太阳致礼,

那个被激醒的,像猎人见到追逐之物的太阳,

而自己蹬着皮靴在我们的山峦之上显现。

据说,当布莱克住在兰伯斯时,他曾站在一个楼梯的顶端,看见过类似的一副幻象出现在空中。从这幅画面上可以看出: 混沌初开,一个裸体老人白发白须飞扬,伏在一个黄边红里的圆形物体内,伸出左手,在用一幅巨大的圆规测量下面的一片沉沉黑暗。这位神秘的老人显然是《圣经》里的上帝耶和华。

这幅名为《怜悯》的画,是布莱克为莎士比亚的名著《麦克白》的第一幕第七场所作的插图。麦克白在即将弑君夺位时,内心充满犹豫和矛盾。他说:“怜悯像一个赤裸条的在狂风中飘游的新生儿,又像一个御气而行的天婴,将要把这可憎的行为揭露在每一个人的眼中,使眼泪淹没天风。”布莱克在这里构想了一个神话般的场面:在深沉的夜幕下,“怜悯”这位充满慈悲的人物,骑着一匹飘逸的白马“太虚使者”,无声无息地掠过夜空。大地上躺着一位刚刚生产的母亲。她非常虚弱,无力照顾新生的婴儿。

“怜悯”关切地俯下身去,张开双臂迎接一个新的生命。而这个幼小但充满活力的新生儿,从大地母亲身上一跃而起,扑到“怜悯”的怀中。在“怜悯”的身后,有一个夜的使者,正张开手臂飞翔着,静静地掠过夜空。整个画面显得那样宁静而深沉,充满着夜的神秘感和博大的包容性。无边的夜幕,掩盖着无数的罪恶、不幸、欢乐、忧伤、生命和死亡、温柔与狰狞······所有的一切,都在它的包容下沉寂,构成了深不可测的神秘内容。

克里斯托弗·马洛,英国诗人,剧作家。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1593年5月30日因在酒吧斗殴卒于伦敦附近的德特福德, 作为伊丽莎白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而去世。而与此同时,莎士比亚还处于事业上升期。1587年在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在伦敦期间曾与探险家、政治活动家罗利,剧作家查普曼,数学家哈里奥特等怀疑宗教者结成团体,人称黑夜派和无神论者。曾一度入狱。后被人刺死。马洛革新了中世纪的戏剧,在舞台上创造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伟的诗行",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有学者质疑莎士比亚的剧作实际上是由马洛代笔。部分历史学家相信马洛曾作为伊丽莎白女皇的侦探首领,进入欧洲的天主教学校打探风声。

主要剧本

《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

马洛的第一个剧本就是他在剑桥读书时完成的《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 the Great,上卷与下卷1587-1588)。剧中讲述了14世纪一个普通西徐亚牧民帖木儿,如何登上国王宝座,成为一个野心勃勃、残暴无情的统治者的故事,是一部"巨星陨落"式的悲剧。骄横跋扈的西徐亚人帖木儿利用波斯国王的弟弟推翻了波斯王,在登上王位后又杀害了波斯王的弟弟。然后帖木尔马不停蹄地战败了土耳其君主并将他关入囚笼示众。最后这个嗜血成性、权迷心窍的牧羊人竟然向上天的权威发动攻击,致使他所向披靡的铁骑陷入绝境,这个建立了庞大帝国的征服者只能孤零零地死在皇后的坟墓上。作者通过刻画一个百战百胜的枭雄,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望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权势的心情。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

该剧取材于一个古老的德国传说。浮士德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渴求各方领域的知识。他对中世纪一成不变的学科(神学、哲学、医学与法律)深感厌烦,为了获取新知识遂求助于一种黑色魔术。通过咒语他结识了梅菲斯特,即魔鬼的仆从。浮士德与魔鬼达成协议,他将他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作为交换,魔鬼则要在此后的24年中满足浮士德所有求知的愿望。在魔鬼的帮助下,浮士德充分利用其妖术,见到了教皇亚历山大大帝以及绝代佳人希腊王后海伦。同时,浮士德也承受着内心强烈的煎熬,这一切都表现在善良天使与罪恶天使的表情里。24年合约期满,浮士德求助上帝无效,终于在时钟敲响12下的时候,他的灵魂被劫向地狱。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

是马洛的另一部著名的剧作,主人公是个家财万贯、贪婪残忍、诡计多端的巴拉巴斯。作者通过刻画一个对金钱财富永无休止追求的拜金主义者巴拉巴斯,鞭挞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种种丑恶。巴拉巴斯为报复财富的丧失而使女儿死于非命,他阴谋叛逆,先将马耳他岛出卖给土耳其人,然后又策划将土耳其征服者投入沸锅蒸煮,结果却使自己葬身火海。

人物生平

雪莱雕像1792年8月4日,佩西·比希·雪莱生于英国苏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菲尔德·普 莱斯一个世袭男爵的家庭中。父母思想都陈腐庸俗,雪莱自幼与父母不亲,后有四妹及一弟。雪莱六岁时即被每日送往一教士处学拉丁文。

1800年,作讽刺诗《一只猫咪》,此为雪莱诗全集中所载雪莱最早的一首诗作。

1802年,入萨昂学校(SionHouseAcademy ),该校在勃兰特福德 (Brentford)附近。

1804年,雪莱被送到伊顿贵族学校,并在此度过了六年的中学生活。伊顿公学在当时有一些在现代社会看来粗俗野蛮的规矩,比如,低年级学生就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仆"或奴隶。每个"学仆"要替他的"宗主"铺床叠被,刷衣刷鞋,如不服从,均要接受处罚。但身体瘦弱的雪莱却以他的激烈反抗的形式表示了他的不予服从,以至得了一个"疯子"的外号

雪莱在该校近六年,处境极坏。他在萨昂学校时即受同学辈欺侮,至伊顿更甚。只有一个比他年幼的同学豪立戴)同他友善,据豪立戴回忆,雪莱在伊顿确实备受贵族子弟同学辈欺凌;但雪莱学业优良,视作业和考试如同儿戏,尤其拉丁诗艺出众超群。

雪莱夫人

雪莱在伊顿除读葛德丈著作外,读卢克莱修(Lucretius),普里尼(Pliny),美国法兰克林及法国卢梭等百科全书派、孔多塞、英国潘恩等人 书,也大量阅读自然科学书籍。近人金一海尔(King-Hdle)著《雪莱著作及思想》一书中有一章详述雪莱对自然科学的钻研,及在这方面所受教育。

1810年10月入牛津大学UniversityCollege(大学学院)。 该年4月在伊顿时已出版与其妹合著之小说《扎斯特洛齐》(Zastrozzi),9月出版《维克多和卡齐尔诗集》,始有特色。 入牛津后,于11月出版《玛格雷特·尼柯尔逊遗篇》,12月出版《圣·伊 尔文,或罗西克洛辛》均有反封建思想。

1811年3月25日因刊行《论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而遭牛津大学开除。他在牛津仅住了数月。3月26日离校。 8月28日与哈丽特·威斯布鲁克结婚。11月住凯斯维克(Keswick),迂骚狄,得悉葛德文仍健在。同年与黑奇纳女士(MissHitchner)通信,信件往还甚多,大部分谈哲学、政治问题,谈为理想而牺牲个人的生命等。

1812年1月 ,雪莱同葛德文通信。2月12日一4月4日赴爱尔兰进行政治活动,在都柏林刊布《告爱尔兰人民书》《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 《人权宣言》等文件,并在都柏林集会上公开发表演讲,谈天主教徒解放等问题。 6月-8月住林茂斯(Lynmouth),作《效艾棱巴罗勋爵的信》,并刊行。写作《麦布女王》长诗。10月在伦敦见葛德文。

雪莱好友、遗嘱执行人--诗人拜伦

1813年2月完成《麦布女王》长诗及散文注释(同年复印成,未公开发行)。同月离特雷玛多克(Tremadoc),第二次访问爱尔兰(至克 伊拉内Kiltarney,柯克Cork 等地)。4月在伦敦。7月-10月在贝尔克夏亚的勃拉克内尔(Bracknel1,Berkshire)。10月-12月在爱丁堡。12月在温莎(Windsor)定居。共后往还于勃拉克内尔和伦敦之间。

1814年刊行《驳自然种论》一书。7月与哈丽特·威斯布鲁克离异,而与葛德文之女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葛德文同居。7月28日-9月中,雪莱偕玛丽赴法国、瑞士、莱茵河一带旅行。

1815年1月祖父去世,得相当遗产,后助人散尽。8月定居温莎 附近的比晓普盖特(Bishopgate)。秋,作长诗《阿拉斯特》,否定个人中 心思想。作《一个共和主义者闻拿破仑垮台有感》;作《致华兹渥斯》,表 示惋惜华兹渥斯背叛革命理想。这些诗,连同《阿拉斯特》长诗一起,均于 下年出版。

1816 年3月,《阿拉斯特》等诗刊行。5月-9月间旅行瑞士日内瓦一带,始与拜伦订交。12月10日,前妻哈丽特投河自杀。遂与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举行婚礼。 自年底起,与自由主义派利·亨特(LeighHunt)等人交往。

1817年2月5日,与诗人济慈(JohnKeats)相识。 3月居马洛(GreatMarlow)。 法庭判处剥夺雪莱抚养前妻哈丽特所生子女之权。 作《致大法官》一诗,以示抗议。 写作长诗《伊斯兰的反叛》。发表《关于在整个王国实行选举制度改革的建议》小册子。 发表《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书》小册子。

1818 年《伊斯兰的反叛》一书出版。4月抵意大利,从此未返英伦。访比萨(pi-sa)、莱航(Leghorn)等处。8月在威尼斯迪拜伦,彼亦早已被英国 恶势力逐出英伦,漂泊至意大利。9月至艾斯特(Este),写巨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第一幕,11月访罗马和庞贝,定居那不勒斯。

1819年写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全诗剧四幕,并成诗剧《倩契》。

19世纪英国风景 政论《从哲学的观点看议会改革》未完稿,约二万言。曼彻斯特群众集会遭到骑兵屠杀,对此惨案,雪莱忿极,作政治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及其他诗篇。名篇《西风颂》亦成于是年秋。这一年据一般传记家言,是雪莱最多产的一年。

据雪莱夫人言,"雪莱在1819 年时已相信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一场冲突已不可避免,而他急切地愿望站在人民一边。他计划写一组政治诗,但因当 时英国有所谓'诽谤罪'的法律压制,不可能出版。"遂以隐晦的语言作《西风颂》等诗预言社会的新生。

1820年1月至比萨。6月至莱航。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及其他》诗集出版。

写《阿特拉斯的女巫》一诗,此诗为雪莱诗中措词最难解之作,意境微茫,充满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该年与雪莱往还友人中有希腊爱国者玛夫罗柯达多亲王等人。

同年,西班牙人民起义,迫使国王斐迪南实施1812年宪法,释放爱国人士。雪莱作《自由颂》。该诗中透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篇幅较长。

1821年2月济慈死。作长诗《阿童尼(阿多尼)》吊之。雪莱夫人谓此诗实雪莱自挽。

作《为诗辩护》,答友人皮柯克的诗论。秋,作最后巨著抒情诗剧《希腊》,颂扬希腊人民在土耳其暴君统治下争自由的斗争。卷首题词献玛夫罗柯达多亲王。

1822年《希腊》出版。5月1日移居斯贝齐亚海湾之滨,近勒里奇(Lerici)镇的一住处。

6月始作长诗《生命的凯旋》,未完。6月20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月8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覆舟淹死, 雪莱时年不满三十周岁。 拜伦、亨特等友人参加雪莱的葬礼。

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文学特点

雪莱写了很多优秀的抒情诗,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他在《致英国人之歌》里严厉斥责英国统治阶级,把他们叫做雄风,指出他们是剥削英国人民的寄生虫。诗人号召人民拿起武器保卫自己 :播种吧 ---但别让暴君搜刮 ;寻找财富吧 ---别让骗子起家;纺织吧 ---可别为懒人织棉衣;铸武器吧 ---保护你们自己。除《致英国人之歌》外,他的政治抒情诗还有《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西班牙人民发起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诗人鼓动劳动人民要认识自己的力量,起来改变自己的奴隶处境。

雪莱崇尚大自然,歌颂自然美,善于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描写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的同时 ,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雪莱熟悉大自然,他把自然人格化、精灵化,在雪莱作品中 ,千年沉睡的山川、树林、鸟雀,突然间变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仿佛成了人,而在这些人格化的大自然中站起来的个性解放的"人",就象征着诗人自己的人格化为了大自然的灵魂。在艺术上,雪莱完成了一个溶于伟大的自然的自我形象。雪莱说 ": 诗人是一只夜莺 ,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声音歌唱 ,以安慰自己的寂寞。"他写遍"风花雪月",经常出现的形象是山风、流水、飞鸟 ……而月下小舟的形象更是常为读者所忆及。如在《致云雀》中 ,诗人写道 :你好啊 ! 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波西、比希、雪莱,心的心",这是雪莱生前为自己拟定的墓碑铭文。铭文也是雪莱诗歌的总体概括。他的诗是典型的心灵化了的社会生活,他的作品的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与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 的艺术风格。

个人思想

雪莱在精神上对死亡是早有准备的,甚至说是欢迎的。雪莱一生都生活在纯真情感所建构的理想世界里,忽略了现实本身。因而雪莱虽然坚持纯粹的利他主义思想、坚持纯洁博爱的观念,却被现实社会视为罪人。由此可见,雪莱的死亡从现实角度看,是因溺水而死的意外;从精神层面看,雪莱的死是一种"自杀"行为,是对理想顶礼膜拜的仪式,是对丑陋现实的最深鄙视,更是对雪莱一直无法适应、却坚持反抗的现实社会的最后弃绝。

后世评价

  • "他的天才和品德曾是这个世界光荣的冠冕--他的爱一直是幸福、和平与善的源泉。"--《雪莱夫人有关1822年诗歌的题记》
  • 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引》雪莱是我最敬爱的诗人中之一个。他是自然的宠子,泛神宗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儿。他的诗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绝妙的好诗。
  • 徐志摩《读雪莱诗后》我实在够不上读他,因为太浓厚伟大了。他的小诗,很轻灵,很微妙,很真挚,很美丽,读的时候,心灵真是颤动起来,犹如看一块纯洁的水晶,真是内外通灵。
  • 其他评论
  • "(他)本质上是一个革命家,他会永远是革命先锋队的一员。"--马克思
  • "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马克思
  • "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
  • "美丽而不切实际的安琪儿,枉然在空中拍着他闪烁的银色的翅膀。"--马修·阿诺德
  • "诗如其人,人们之所以对雪莱推崇备至,除了其精妙的诗歌语言,还有其人其诗中强烈的革命精神。如果有人说,雪莱的作品在中国也曾引导处在暗夜的人们向往光明而终于投身革命,如果有人说,他的作品在中国曾鼓舞被压迫的人民投入争自由争人权的运动,以致接受党的领导, 成为战士,投入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我是相信的,因为我就是那得到启示、受到鼓舞的一类人中的一名。"--江枫(我国著名翻译家,《雪莱全集》主编)
  • "在他个性特色最鲜明的作品中,其精美程度胜过了莎士比亚;没有一个诗人能和他相比,没有一个诗人能超越他。他在1821年和1822年写下的那些短诗,也许可以大胆地说,是英语文学最美的精品。"--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雪莱是世界上最不自私的人,别人和他相比就几乎全都成了野兽。'--拜伦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英国著名小说家、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的继室,因其1818年创作里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人物生平

玛丽·雪莱原名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葛德文,生于1797年8月30日,出生地为英国伦敦附近的萨姆斯镇。母亲玛丽·沃尔斯通克拉福特(1759-1797)是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女权的辩论户》 (1792)的作者,父亲威廉·葛德文(1756-1836)是无政府主义哲学家,《政治正义论》(1793)的作者。玛丽出生后十天,母亲因产后热过世了,这使得玛丽一直抱有"自己害死了母亲"的想法。1801年12月,父亲再婚,她和继母的关系始终颇为紧张,和父亲也在感情上渐渐疏远了。继母不允许她上学,因此她所受的教育完全是在家里完成的。父亲为她请了一名家庭教师,负责教她父母的著作、西方文学和诗歌,以及学习拉丁文、法语和意大利文。她还阅读了文学启蒙时期很多知名人物的作品,像诗人布莱克、塞缪尔、泰勒柯尔、查尔斯等人的大量作品,也包括其声名显赫的父母的非正统的作品。

珀西·雪莱

大约在16岁的时候,玛丽和她未来的丈夫珀西·雪莱相识。那时,珀西热衷于葛德文的哲学思想,花了很多时间在葛德文家里讨论政治活动。玛丽和珀西志趣相投,他们很快相恋了。玛丽不顾父亲的阻止,于1814年和珀西私奔法国,并在欧洲游览了6个星期。珀西当时已经成家,却很快为玛丽非凡的容貌、举止和才智所折服。当雪莱的第一个妻子在1816年12月自杀去世后,他们正式结婚。当玛丽父亲的自由恋爱哲学被她的女儿所践行时,他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直到玛丽和珀西结婚,他们的关系都很紧张。在1814年到1823年的旅居生活中,玛丽经历了一个花季少女很难负荷的种种人生变故。在此期间,她生育了四个孩子,不幸的是,三个夭折了;她还遭遇了一次流产,为此差点丧命;更为不幸的是,她的丈夫珀西·雪莱在一次远航中溺水身亡。其间唯一一件点亮她生命的事件是,她于1818年创作了《弗兰肯斯坦》-一部在其作者逝世1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备受人们关注的伟大著作。

雪莱既殁,玛丽带了不满三岁的儿子伯熙回到英国。雪莱的父亲对她很苛严,只

玛丽·雪莱供她微薄的津贴,而且禁止她张扬雪莱的"劣迹",否则就断绝接济。玛丽毅然辛苦笔耕,成为自食其力的专业作家。

1823年,玛丽带着儿子返回英国,直到1851年2月1日逝世于伦敦的家中,享年54岁,葬于圣伯多禄教堂(位于英格兰多塞特的伯恩茅斯)。

玛丽另一项贡献就是为亡夫编印遗作。雪莱死后留下不少迄未发表的作品,那首五百多行的未完成长诗《生之凯旋》就是一例。一八二四年,她出版了《雪莱诗遗作》,一八三九年又发行一套《雪莱诗集》。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医生,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

求学之路

1825年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农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婚姻

达尔文和他的孩子对于婚姻大事,达尔文也有着科学家的谨慎。他拿了一张纸,中间划条线,线的一边写结婚的好处,另一边写单身的好处。达尔文感叹不结婚太孤单,然后连写三个"结婚"--证明完毕,必须结婚。

达尔文显然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喜欢和女人闲聊,他就是要找传统的贤妻良母。他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朋友家的三位女儿,个个博学聪明,能跟他辩论哲学和科学,更能容纳他的。他找上了从小认识的表姐爱玛·韦奇伍德。爱玛比达尔文大一岁,她的父亲是达尔文母亲的弟弟。爱玛一口答应达尔文的求婚--这个爱听女人唠叨的男人,女孩子似乎都当他理想丈夫材料。虽然爱玛担心死后会和丈夫永远分手,她将上天堂,不拜上帝的丈夫则不知去何方,她也只是要求达尔文对信仰保持开放心态。两个半月后,他们就结婚了。

女儿安妮的去世未能摧毁达尔文的婚姻。在爱玛的时代,女儿安妮的病故很容易被认作是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惩罚,比如说,嫁了一个不信上帝的男人。但爱玛从未如此认为。两人都深爱安妮。眼见安妮停止呼吸,达尔文自己也病倒在床。他对爱玛说:我们更要互相珍重。爱玛答道:你要记住,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宝藏。每到周日,他陪着爱玛和孩子走到教堂。妻子带孩子进去做礼拜,达尔文却孤身在镇中散步。

爱玛未必同意《物种起源》中自然选择的观点(而不是上帝创造),或许她都未必感兴趣。但也正因为如此,爱玛可以代表当时的未受过科学教育的信教大众,对《物种起源》手稿作出第一反应。爱玛仔细阅读了手

达尔文稿,改正拼写,改正标点,并建议达尔文将一些容易刺激信徒和教会的段落写得语气温和一些,论据更清楚一些。

如果当初不结婚的那一栏里理由再多一些,如果达尔文保持单身,继续生活在伦敦的知识分子中间,如果不是和爱玛结婚,他很可能写出一本较为激烈的书。由于爱玛的参与,对书中观点的争论,多少能摆脱感情的羁绊,而集中于事实和逻辑。

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十二年后,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由来》一书。不管人猿同源如何有争议,《人类的由来》一书,显然对达尔文夫妻的感情毫无影响。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他们存活下来的最大的女孩子埃蒂嫁人了。达尔文告诉她: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要完全归功于你的母亲--你应以母亲为榜样,你的丈夫将会爱你有如我爱你的母亲。

达尔文早于爱玛十四年去世。有一个传说,说他在去世前皈依了信仰。或许,是为了安慰爱玛的天堂不得相见的悲伤?没有这回事。在爱玛的日记里,未曾发现此类记录。达尔文至死是一个坚持自己立场的科学家。

创立进化论

达尔文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他在随"小猎犬号"( theBeagle)环球旅行时,随身带了几只鸟,为了喂养这些鸟,又在船舱中种了一种叫草芦的草。船舱很暗,只有窗户透射进阳光,达尔文注意到,草的幼苗向窗户的方向弯曲、生长。但后来几十年间,达尔文忙着创建进化论,直到其晚年,才着手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向光性的问题,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一书中总结了这些实验结果。达尔文是用草的种子做这些实验的。草的种子发芽时,胚芽外面套着一层胚芽鞘,胚芽鞘首先破土而出,保护胚芽在出土时不受损伤。达尔文发现胚芽鞘是向光性的关键。如果把种子种在黑暗中,它们的胚芽鞘将垂直向上生长。如果让阳光从一侧照射秧苗,胚芽鞘则向阳光的方向弯曲。如果把胚芽鞘尖端切掉,或用不透明的东西盖住,虽然光还能照射胚芽鞘,胚芽鞘也不再向光弯曲。如果是用透明的东西遮盖胚芽鞘,则胚芽鞘向光弯曲,而且,即使用不透光的黑色沙土掩埋胚芽鞘而只留出尖端,被掩埋的胚芽鞘仍然向光弯曲。达尔文推测,在胚芽鞘的尖端分泌一种信号物质,向下输送到会弯曲的部分,是这种信号物质导致了胚芽鞘向光弯曲。

达尔文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然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纪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

爱玛·韦奇伍德和她的孩子然而,他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1842年,他开始撰写一份大纲,后将它扩展至数篇文章。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

作为一个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的人,达尔文回避了对其理论的争议。当宗教狂热者攻击进化论与《圣经》的创世说相违背时,达尔文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写了另外几本书。《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报告了人类自较低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证据,报告了动物和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报告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进化观

达尔文生物思想的发展

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八卦说,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世纪)认为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这就是所谓特创论。与特创论相伴随的目的论则认为自然界的安排是有目的性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从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不变论。当时这种观点被I.牛顿和C.v林奈表达为科学的规律:地球由于所谓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生物种原来是这样。康德的天体论首先在不变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转变论的自然观就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中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一些生物学家,往往在两种思想观点中如此彷徨。例如林奈晚年在其《自然系统》一书中删去了物种不变的词句;法国生物学家布丰虽然把转变论带进了生物学 ,但他一生都在转变论和不变论之间徘徊。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转变论观点,并且始终没有动摇。

拉马克主义

达尔文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大多数动植物学家都没有认真地研究生物进化,而且偏离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坠入唯心主义。"活力论"虽然承认生物种可以转变,但把进化原因归于非物质的内在力量,认为是生物的"内部的力量"即活力驱动着生物的进化,使之越来越复杂完善。但活力论缺乏实际的证据,是一种唯心的臆测。最有名的活力论者就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19世纪后期出现的终极目的论或直生论,认为生物进化有一个既定的路线和方向。

后人把拉马克对生物进化的看法称为拉马克学说或拉马克主义,其主要观点是:①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②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③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④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如果环境朝一定的方向改变,由于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终于使生物发生了进化。拉马克学说中的内在意志带有唯心论色彩;后天获得性则多属于表型变异,现代遗传学已证明它是不能遗传的。

达尔文-华莱士学说

达尔文学说 1858年7月1日C.R.达尔文与A.R.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人称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其核心自然选择原理的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它由于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百余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还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弱点:①他的自然选择原理是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假说之上的。按照融合遗传的概念 ,父、母亲体的遗传物质可以像血液那样发生融合;这样任何新产生的变异经过若干世代的融合就会消失,变异又怎能积累、自然选择又怎能发挥作用呢?②达尔文过分强调了生物进化的渐变性;他深信"自然界无跳跃",用"中间类型绝灭"和"化石记录不全"来解释古生物资料所显示的跳跃性进化。他的这种观点受到间断平衡论者和新灾变论者的猛烈批评。

进化论的发展

达尔文以后进化论的发展 1865年奥地利植物学家G.J.孟德尔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得出了颗粒遗传的正确结论。他证明遗传物质不融合,在繁殖传代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分离和重新组合。20世纪初遗传学建立,T.H.摩尔根等人进而建立了染色体遗传学说,全面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本应弥补达尔文学说的缺陷,有助于进化论的发展;但当时大多数遗传学家(包括摩尔根在内),都反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人们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信仰,发生了严重的危机。

①新拉马克主义与新达尔文主义。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时期出现过一些新的进化学说。荷兰植物学家H.德·弗里斯在20世纪初根据月见草属的变异情况提出"物种通过突变而产生"的突变论,而反对渐变论。这个理论得到当时许多遗传学家的支持。某些拉马克学说的追随者们虽然抛弃了拉马克的内在意志概念,但仍强调后天获得性遗传,并认为这是进化的主要因素。50年代在苏联由T.D.李森科所标榜的米丘林学说,强调生物在环境的直接影响下能够定向变异、获得性能够遗传。所有这些观点被称为新拉马克主义。A.F.L.魏斯曼在1883年用实验来证明获得性遗传的错误,强调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他的看法被后人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现代综合进化学说

20世纪20~30年代首先由R.A.费希尔、S.赖特和J.B.S.霍尔丹等人将生物统计学与孟德尔的颗粒遗传理论相结合,重新解释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了群体遗传学。以后C.C.切特韦里科夫、T.多布然斯基、J.赫胥黎、E.迈尔、F.J.阿亚拉、G.L.斯特宾斯、G.G.辛普森和J.W.瓦伦丁等人又根据染色体遗传学说、群体遗传学、物种的概念以及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许多学科知识,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建立了现代综合进化论。现代综合进化论彻底否定获得性状的遗传,强调进化的渐进性,认为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压倒一切的重要性,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学说。

③中性学说和间断平衡论。1968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材料提出了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简称中性学说)。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大多数进化改变和物种内的大多数变异,不是由自然选择引起的,而是通过那些选择上中性或近乎中性的突变等位基因的随机漂变引起的,反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万能论观点(见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972年N.埃尔德雷奇和S.J.古尔德共同提出"间断平衡"的进化模式来解释古生物进化中的明显的不连续性和跳跃性,认为基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种以下的渐进进化模式,即线系渐变模式,不能解释种以上的分类单元的起源,反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唯渐进进化观点。争论仍在继续中(见间断平衡论)。

小进化与大进化

美国遗传学家R.B.戈德施米特认为,通常的自然选择,只能在物种的范围内,作用于基因而产生小的进化改变,即小进化;而由一个种变为另一个种的进化步骤则需要另一种进化方式,即大进化。他认为大进化就是通过他所假设的系统突变(涉及整个染色体组的遗传突变)而实现的。这样就可以一下子产生出一个新种甚至一个新属或新科。美国古生物学家辛普森同意把进化的研究分成两大领域:研究种以下的进化改变的小进化和研究种以上层次的进化的大进化,但并不同意戈氏的观点,他并不认为小进化与大进化是各自不同的或彼此无关的进化方式。

小进化研究种以下的进化改变,包括:①小进化的因素和机制,研究遗传突变、自然选择、随机现象(如遗传漂变)等因素如何引起群体的遗传组成的改变等。②种形成,研究新种的形成方式和过程,研究小进化因素如何导致同种的群体之间的隔离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种内分化和由亚种、半种到完全的种的发展过程等。

大进化研究种以上的分类单元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进化改变,其对象主要是化石,最小研究单位是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种及种以上分类单元的起源和大进化的因素。②进化型式,在时间向度上进化的线系的变化和形态。③进化速度,形态改变的速度和分类单元的产生或绝灭速度,种的寿命等。④进化的方向和趋势。⑤绝灭的规律、原因及其与进化趋势、速度的关系等。

小进化与大进化在物种这一层次上相互衔接,事实上小进化与大进化都研究物种形成。关于小进化与大进化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间断平衡学派认为不能以小进化的机制来解释大进化的事实;而现代综合进化论则认为小进化是大进化的基础,小进化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说明大进化的现象的。

进化形式 从进化的观点看,同时生存的不同生物种在时间的向度上可以回溯到一个共同祖先。因此,按照祖裔关系可以将现时生存的和曾经生存过的生物相互联结起来,这种表示祖裔关系的生物进化系统称为种系发生。生物的种系发生可以形象地表示为一棵树:如果从树根到树顶代表时间向度,主干代表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进化线系,这就构成所谓种系发生树或进化树。所谓进化型式就是进化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特征,也就是种系发生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进化树的形态上:枝干的延续和分枝方式、树干的倾斜方向和在空间上的配置、树干的中断等等,它代表着种系发生中线系进化、种形成、绝灭等方面的特征。

在谱系进化中有两种性质不同的进化改变。一是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由简单、相对不完善到复杂和相对完善的前进性(进步的)改变,称之为前进进化;前进进化的结果是造成生物的等级从低级到高级。另一种进化改变是线系分枝,叫做分枝进化;分枝进化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分类单元和生物歧异度的增长。广义的前进进化包括除分枝进化以外的各种进化改变,既包括前进的(进步的)进化改变,也包括非前进的甚至退化的改变。既无前进进化,又无分枝进化的情况称为停滞进化,如活化石之类的情况。

适应辐射

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内,从一个线系分枝出许多奇异的分类单元,叫做辐射。由于辐射分枝通常是向不同的方向适应进化的,所以又称为适应辐射。

趋同进化与平行进化 不同的线系各自独立地进化出相似的特征叫做趋同进化,简称趋同。形态结构的进化趋同往往是由于功能的相似,而功能的相似又往往是由于适应于相似的环境。

平行进化(简称平行)是指两个或多个有共同祖先的线系,在其祖先遗传的基础上分别独立进化出相似的特征。通常平行与趋同不易区分,一般说来平行进化既涉及同功又涉及同源;假若后裔间的相似程度大于各自的祖先之间的相似程度则可称为趋同,若后裔之间的相似程度与其祖先之间的相似程度差不多则可称为平行。

大进化的模式

渐变模式:认为形态进化速度多少是恒定的、匀速的,形态进化是逐渐的;形态改变主要是线系进化造成的,大多发生在种的生存期间,与种形成无关,种形成(线系分枝)本身只是增加新的进化方向。间断模式:认为形态进化速度是不恒定、非匀速的,快速的"跳跃"与长期的停顿相交替,即在种形成期间进化加速,种形成后保持相对的稳定。进化的形态改变与种形成相关联,即大部分形态改变是发生在相对较短的种形成时期,在可能长达数百万年的种生存期内不会发生显著的形态改变。两种模式各有一些有 利于自己的证据,但这些证据本身还需进一步研究才能证实。

进化速率 单位时间内生物进化改变量。衡量进化速率必须确定两个尺度:时间尺度和进化改变量的尺度。时间尺度有两种,即绝对地质时间和相对地质时间,一般应使用绝对时间尺度;只在不得已时,才使用相对时间尺度。

进化趋势 从长的时间尺度来看生物进化呈某种方向性,但这并非说自然界存在着既定的进化轨道,这里说的方向性是统计学的趋向。因此,进化趋势是任何因素(包括随机的非随机的因素)所造成的进化的统计学趋势。

小进化趋势 小进化趋势是指在生物种的自然群体之内,自然选择作用所造成的表型进化改变的趋向性。这种进化趋势通常是适应局部环境的结果,进化改变发生在线系之内,所以也可称之为线系进化趋势,表现为线系在时间-进化改变坐标系内的倾斜。

大进化趋势 大进化趋势是指在种系发生中线系分枝的主体的趋向性。大进化趋势发生在种以上的分类单元的谱系进化中,所以又可以称为谱系进化趋势,表现为谱系中的偏斜。为解释大进化趋势发生的原因,不少学者提出过种种假说,但由于缺乏证据,能够成立或有说服力的还很少见。

进化是生物逐渐演变向前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物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由简单发展到复杂。今天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极少是和远古时代的祖先一模一样的。同样,在未来,各种生物又会和今天不同,这就是进化的结果。进化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逐渐地演化。除了由低等进化到高等外,生物的种类也不断地增多。今天的物种远比5亿年前的物种多得多,今后还会不断地增加。

进化论推翻创世说

"创世科学"的提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现代科学的核心原则就是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即力求通过观测到的或可检验的自然机制来解释宇宙。物理学用支配物质与能量的特定概念来描述原子核,并通过实验对这些描述进行检验。只有当实验数据显示先前的描述不足以解释观测到的现象时,物理学家才会引入新的粒子(如夸克)来丰富其理论。而且,这些新粒子的特性并不能随便定义(新粒子的界定受到严格的约束,因为它们必须能纳入到现有的物理学框架中)。

相反,鼓吹神力设计的理论家则搬出各种虚幻莫测的东西,并随意赋予它们以不受约束的各种能力-总之是,怎样能解答当前的问题就怎样说。这样的答案非但不能促进科学探索,反而会阻挡科学探索的道路(如,如何否定万能神灵的存在?)。

神力设计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具有设计能力的神灵是何时介入生命史的?又是怎样介入的?是通过创造第一个 DNA,第一个细胞,还是第一个人?每一物种都是神力设计的吗?抑或只有少数早期物种是神力设计的?鼓吹神力设计说的人常常回避这些问题。他们关于神力设计的说法常常是五花八门,迥然不同,他们也甚至懒得去互相沟通一下以自圆其说。他们采用排除法来进行论证,也就是极力贬低进化论的解释,将其斥为牵强附会或不完整的理论,从而间示只有以神力设计为基础的替代理论者是站得住脚的。

从逻辑上讲,设计说的鼓吹者完全是在误导人:即使某种自然主义的解释有问题,也并不意味著所有这类解释都应该一棍子打死。此外,他们的论述也没有使任意一种神力设计说显得比另一种更合理,实际上就是让听众们自己去作判断,而某些听众在进行这类判断时无疑会用宗教信仰去取代科学概念。

科学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可以克服无知,为那些一度看来深不可测的难解之谜找到越来越详尽、合理的答案。有关光的本性、疾病的起源以及脑的机理等问题均是如此。现进化论正在为破解生命如何形成和发展之谜做著同样的工作。创世说无论以何种名义作掩饰,都不会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增添丝毫有价值的东西。

在历史上,《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第二部巨著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

成就

达尔文达尔文本人说过:"我一生中主要的乐趣和唯一的事业,是我的科学著作。还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学成果。"如:达尔文本人所写的著名的《考察日记》和《贝格尔号地质学》、《贝格尔号的动物学》等。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别重大历史意义的是《物种起源》,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的逐步发展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种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论者和具有目的论情绪的科学家们(而这些人却是占绝大多数)对达尔文学说的猛烈攻击,也引起维护达尔文主义的相应斗争,积极参加这一斗争的除达尔文本人外还有进步的博物学家,他们到处都成为达尔文学说的热烈拥护者。

作品特色

萧伯纳的戏剧最突出的思想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思想。萧伯纳的戏剧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名脱口而出。

人文主义

萧伯纳出身于小职员家庭,并不优渥的生活境遇促使其早年奔波求职、谋求生计,这也使得其更为真实全面地接触了社会阶层的各个群体,并为其嗣后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物素材。在萧伯纳的大量戏剧之中,对于人物群像的展示批判显得鲜明坚决,其热情洋溢地讴歌赞美质朴善良的高尚人性,对于丑恶虚假的低劣人性则进行强烈直白地揭露讽刺,其广泛展示了工业文明高速发展期的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工人、市民、商人、无业者等等拥有迥异不同的阶层身份的社会个体在生活之中的喜怒哀愁、悲欢别离、内心呼声、情感寄托。在肯定弱势群体善良勤劳、温和淳朴等的可贵品格的同时,也对拥有社会主导权的资产阶级贪婪自利、野蛮狡黯的群体本性进行了强烈嘲讽。譬如在1892年发表的现实主义讽刺剧《鳏夫的房产》中,萧伯纳就成功塑造了医生、大商人、房产中介、股票经理人等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形形色色的阶层形象,其在该剧的前半部分热情赞美了正直善良却清贫无产的青年医生屈兰奇,持续讽刺了依靠压榨贫民窟的工人、失业者等居民而发迹生财的大商人萨托利阿斯的狡诈专横的奸商本性,并对贪婪自私的房产中介人以及股票经理人等职业群体进行了细致展示。而当经不住利益诱惑的屈兰奇放弃正直立场而选择与萨托利阿斯以及房产中介人合作共同压榨贫民窟的居民之时,萧伯纳随之则以辛辣的笔调对这一带有小资产阶级贪婪自私本性的变节青年进行了无情嘲弄与直白厌恶,这一爱憎分明的对比呈现也使得萧伯纳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于人文主义批判精神的人性展示达到了充分有力的释放演绎。

萧伯纳的小说大多创作完成于垄断资本主义初期,对于无产阶级的同情支持以及对于资产阶级的蔑视鞭答也构成了其对于人文主义批判精神在文学作品上的又一呈现特色。譬如在完成于1884年的现实主义中篇小说《业余的社会主义者》之中,萧伯纳就以"悲悯与憎恶的不同双眼"去洞悉审视了处于敌对对立状态之中的两大社会阶层群体的宿命抗争与悲喜结局。小说之中的男主人翁阿尔伯特是受到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普通工人,在目睹毛呢劳工被克扣工资并被强迫无薪加班这一不公现状之后,阿尔伯特便鼓励号召工人群体与其举行罢工抗议以实践其对于社会主义诸多理论的理解认知。工主史密斯一方面恶毒咒骂罢工群体,另一方面又私下密约阿尔伯特在其庄园内谈判并以重金高位利诱他。阿尔伯特当场拒绝并要求史密斯尽快合作,史密斯则恼羞成怒,斥骂侮辱阿尔伯特为"穷鬼奴隶"并指使管家将其驱逐。而当阿尔伯特与工人群体准备继续罢工抗议之时,史密斯则通过贿赂当地警察来驱逐罢工人群,阿尔伯特被警察以蓄意破坏公共秩序的罪名拘捕入狱。当心灰意懒的阿尔伯特被警察推操着押上警车之时,几名毛呢劳工站在窗户旁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息,史密斯则躺坐在皮椅上阴险冷笑,强烈鲜明的对比反差也使得宿命抗争的悲剧意味更为浓烈,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悲悯以及强权群体的抗议鞭答也被再次强烈集中地衬托渲染。

在完成对于所处时代的不同阶层群体的人性展示以及种种社会现状的集中揭露之后,萧伯纳也在积极寻求以文学探索的途径形式来归纳契合针对的解决举措,继而完成其对于人文主义批判精神的社会化实践。这也使得冷静客观地评判既有现状、科学地谋求社会阶层群体多元共处成为了萧伯纳对于人文主义批判精神的践行诊释与改良呈现。萧伯纳中期以后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都普遍带有强烈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取向,并运用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科学多元地探索尝试。譬如在1894年公演的三幕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之中,萧伯纳就集中解构了无产阶级工资收入、资产阶级家庭财产的继承权争夺问题,其指出资产阶级围绕巨额财产进行的争夺行为也是导致无产阶级窘困贫弱的原因之一,他借华伦夫人之口所提出的提高工人薪酬、建立集体工会、公开登记财产等建议主张也表露了其对于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人文化的处理实践;而在四幕戏剧《芭芭拉少校》以及三幕剧《布拉斯邦德上校的转变》之中,萧伯纳不仅更为客观全面地审视评判了工人群体罢工革命、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变革以及社会阶层不同群体联合抗议战争发动等时代现状,而且也更为科学公正地表露了和平解决阶层矛盾、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契合对策,这都使得萧伯纳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人文主义批判精神达到了超越同代的思想高度。

语言

萧伯纳的戏剧语言极为精粹,往往蕴含着生活真谛。如《伤心之家》中,萧特非船长似乎又老又疯,但他的话却耐人寻味:"我们家里的人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我们老得琢磨他们的好处,否则我们就没法跟他们在一块呆下去了。可是他们不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我们就得净琢磨他们的坏处,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到安慰,不再去想念他们了。"赫什白太太评价她丈夫时说:"一个人的好坏,总是混杂一起,不成套数的。"字里行间显示出萧伯纳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萧还常常旁征博引,化用经典。

如"两只眼睛像希实本的水池一样"(出自《旧约·雅歌》),"规规矩矩的好人就跟狮子坑的但以理一样"(出自《旧约·但以理书》),"我们都是血肉相连的哟"(出自《新约·以弗力书》),"你祖父和祖母的眼珠会在狂乱里滴溜溜地乱转"(出自《仲夏夜之梦》),"然而男子们可认为,为了这般女妖精,把江山丢了都值得哪"(出自德莱顿剧本题名),"去年的雪哪儿去啦哪?"(出自维庸的诗句),"今儿的夜跟特锐斯坦和伊莎尔德里的夜一样"(出自瓦格纳乐剧)等。萧伯纳的语言是雅俗共赏的。英国俗语中把女人比作猫,萧让赫克托很俏皮地说"我本来并不要你抓我抓得这样深","猫在房上叫哪"(指厄特渥得夫人)。有时,萧伯纳一语双关,使作品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增强讽刺效果。如奥古斯都斯曾自鸣得意地吹嘘他们家族的脑袋硬实,子弹难以穿透。其实在英语中,脑袋硬实也暗示头脑愚钝。这一双关语绝妙地嘲讽了奥古斯都斯的狂妄自大、愚蠢荒唐。萧剧人物以生动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思想交锋,彼此对答如流。剧本的对白充满着机智和妙语,情趣横溢,诙谐和讽刺兼而有之。萧伯纳的语句看上去很长,但读起来十分顺口;用字似乎并不特别讲究,但听起来总很得体,既不是文绉绉的,也不是粗俗的。即使是辩论抽象的道理,但由于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例证,因而仍然显得生动、明确。英国的演员们喜欢演萧剧,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台词好讲也好记,能让他们充分施展口才,是适应戏剧的严格要求的舞台语言。这种精彩的语言是萧伯纳智慧的结晶,是他剖析社会弊病和人性弱点的锋利手术刀。学者们公认萧伯纳的戏剧语言表现力极强,一致予以高度评价。艾弗·埃文斯说:"萧的最伟大的天赋是他的言词的机智。这也是他的最巨大的诱惑力。"王佐良先生也指出:"这是一种很有打击力而又颇会诱人的语言,可是外表上没有一点装饰,它的魅力来自它表达思想的锐利、简捷、老到,来自它的速度,它的灵活矫健,伸缩自如,文雅而不矜持,是口语但又比口语精练,而伴随着这一切,滋润着这一切的却是那微妙的音乐性的节奏。"

音乐性

萧伯纳的音乐批评,从简短的话语到完美杂文,颂扬了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工作。瓦格纳工作25年写成明镜环德尼伯龙根,一个巨大的由四部分组成的音乐戏剧,题材来自日尔曼神话的神,巨人,矮人和莱茵河的少女。萧伯纳认为这是一个天才的工作,并审查了各个细节。除了音乐,他认为这是一部社会工人带动"无形的饥饿鞭子",从他们富裕的主人手中追求自由的寓言。

萧伯纳具有深厚的音乐素养。他对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等音乐大师的作品烂熟于心。他一度是伦敦最出色的音乐评论家,发表过很多关于音乐批评的论文。他在八十岁时写道:"音乐,一直都是我生命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把音乐才华融入了戏剧创作,使之成为一种令人难忘、富丽而又生机勃勃的完美艺术。除了视觉上的表演,萧非常重视戏剧的听觉效果,赋予作品以听觉上的美感。他曾经鼓励许多年轻演员去理解重音、抑扬及节奏。萧的语言有很强的音乐感,爱拉提琴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萧的剧本里的一个字像莫扎特音乐里的一个音符。不少评论家认为萧伯纳是用写歌剧的手法去写剧本的,他的剧本中的场面安排很像是一系列的对唱、三重唱、四重唱等等的交替继续。萧伯纳在歌剧式的道白、戏剧性的对话中,通过人物声调的高低起伏、速度的快慢缓急来表达变化的情绪,从而带给人们独特的、优美的听觉感受。如独幕剧《他怎样对她的丈夫说谎》中,泰迪采用了几个平行的形容词最高级来显示他对妻子的极度自豪与夸耀,这些重复的字眼仿佛是乐曲中不断再现以强调主题、营造气势、增强震撼力的乐句。变换的语气配合相应的语调,使人物的大段道白不但不令人厌烦,反而有如聆听一段歌剧中饱含激情的独唱。萧伯纳剧人物的对话也宛如两个和谐或冲突的声部,交相辉映,具有音乐般激动人心的效果。《匹克梅梁》第三幕中,息金斯教授和辟克林上校争相向息金斯夫人夸赞伊莉莎,形成了有趣的"二重唱"。萧常常运用华彩乐段的形式,阐发深刻而复杂的人生哲理,剧中人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展开诘难和答辩,颇有类似于歌剧艺术的动感与乐感之美。

萧伯纳作品中许多剧情的发展是交响乐式的,引人入胜,难以忘怀。第一幕往往像交响乐的序曲和呈示部,为全剧奠定基调。最后一幕与交响乐的尾声非常相似,不仅再现主题,有时还有新的发展。如伊莉莎最终决定嫁给佛莱第,这个结尾再次强调伊莉莎的新生,她已成为一名独立的女性。这虽出乎观众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既重复了主题又提供了新的发展与想像空间。《巴巴拉少校》中,巴巴拉经过现实的教育逐渐成熟起来,她那些天真的想法最终为切合实际的观念所替代。矛盾的主题最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和谐的旋律。事实上,萧伯纳对戏剧创作的爱好,并不是如国内某些学者认为的那样,主要来自于易卜生的影响,而是来自于欧洲的音乐戏剧传统,尤其是莫扎特和瓦格纳的歌剧。萧伯纳承认,莫扎特的《唐·乔瓦尼》"在所有方面"都"艺术地"教育了他,《人与超人》确实受惠于此。他从莫扎特那里学会了如何用轻松的笔调处理严肃的话题,写严肃题材却不沉闷单调的技巧。在他的重要音乐论文《道地的瓦格纳派》中,他说瓦格纳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圆圈"音乐剧是不难解释的,他也因此受到启发。

折叠讨论

萧伯纳是第一个指出易卜生戏剧采用"讨论"技巧,并给予高度评价的人。在易卜生《玩偶之家》的最后一幕,海尔茂冷酷、自私、虚伪的嘴脸充分暴露之后,娜拉冷静下来,对海尔茂说:"托伐,坐下,咱们有好些话要谈一谈。"萧伯纳在《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中,就此兴奋地宣布:"这种崭新的艺术手法……给戏剧形式增加了一个新乐章,使得《玩偶之家》征服了整个欧洲,从而开创了戏剧艺术的新流派。"萧伯纳所说"崭新的艺术手法"就是"讨论"。萧伯纳在对这种编剧艺术的创新进行了充分阐述之后,如此总结其特点:"第一,运用了讨论,并将讨论扩大,使其贯穿和融合在剧本的行动之中,最后湮灭行动,令剧本与讨论成为一体;第二,由于使观众变成剧中人物,并以他们生活中的情事作为剧中的情事。过去为了使他们对于不真实的人物和不可能的事情发生兴趣而不得不用的一些旧的舞台手法,至此乃全部废弃,而代之审问与辩论的技巧,如反唇相讥、揭穿真相、透过幻想以求真理之类;并且无拘无束地自由运用演说家、传道士、辩护律师和行吟诗人的全部修辞和抒情的技巧。"一言以蔽之,在传统戏剧中扮演关键角色依赖的外部情节和行动,让位给了人物的"讨论"。在萧伯纳举证的《玩偶之家》中,的确能找到支持萧伯纳观点的论据。

如前所述,在娜拉说出"托伐,坐下,咱们有好些话要谈一谈"之后,剧情进入二人论辩的环节。娜拉作为一个已经觉醒了的独立个体,与海尔茂开诚布公地谈话,把自己认识到的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诸多不平等问题一一和盘托出:已婚女子的神圣责任到底是什么?"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这话对不对?法律应不应该考虑违法行为的高尚动机?出走的选择是否正确?等等。当海尔茂抬出宗教、道德、法律对娜拉施压时,娜拉决绝地说:"可是从今以后我不能一味相信大多数人说的话,也不能一味相信书本里说的话。"易卜生通过剧情提出的这些问题,本身就颇具争议性,能有效激发观众的深入思考。经过二人所持不同观点的交锋、论辩,娜拉大获全胜,为她的出走准备了充足的舆论条件。随即"嘭"的一声关门声,娜拉离家出走,"讨论"与行动融为一体,成为戏剧的有机整体。其实不仅《玩偶之家》,易卜生其他的社会问题剧如《群鬼》、《社会支柱》等,也都程度不同地让人物就重要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以揭露被虚假理想掩盖的社会真相,推动剧情的发展。

事实上,萧伯纳并不把"讨论"仅作为一种戏剧技巧,而是看成改变了戏剧构建模式的本质元素,即通过讨论的应用,把传统的佳构剧转变成观念剧,使戏剧从外部情节的冲突,转变为思想和观点的冲突。萧伯纳对此是自觉的,他说:"从前,在所谓佳构剧中,第一幕展开剧情,第二幕提供情境,第三幕端出真相。现在的程序则变成展开、情境、讨论,而且靠讨论来考验作家的能力。"并且,在萧伯纳看来,这种冲突首先体现为"观念之间的冲突",其最佳的呈现方式就是"讨论",即不同见解之间的"辩论"。反观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显然达不到这样的高标准。易卜生让观众接受了在戏剧中讨论严肃社会问题的形式,但他的戏剧仍然是依靠外部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传统类型,佳构剧因素仍然很多。如《玩偶之家》中,巧合、伪造签字、敲诈、起决定作用的一封信等要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并没有被讨论"覆盖"。就讨论本身而言,论辩双方并不是势均力敌,道德优势在娜拉一边,作者的倾向性也在娜拉一边。这样的"讨论"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最后完全变成娜拉对海尔茂的声讨和谴责,而海尔茂软弱到还嘴的力量都没有。因而,萧伯纳所定义的"讨论"与其说姓"易",不如说姓"萧";萧伯纳是从易卜生戏剧中的"讨论"受到启发,发展出一种以"讨论"作为支撑的新戏剧类型--萧伯纳式观念剧(Shavian Drama of Ideas)。正是靠着这种萧伯纳式观念剧的不断实践,萧伯纳引导英国戏剧走出了"佳构剧"的困境,完成了向现代戏剧的转型。

观看萧伯纳的戏剧,往往会陷入到巨大的道德困惑之中:"讨论"的反方总是振振有词,其人格似乎更值得尊敬,做了恶事也不受惩罚;而正方的人格却颇多瑕疵,论辩中经常理屈词穷,最后还会与反方"同流合污"。例如萧伯纳的《鳏夫的房产》中,屈兰奇医生爱上房地产商萨托里阿斯的女儿白朗奇,却发现她父亲是靠出租廉价公寓,剥削穷人致富。出生贵族的屈兰奇不愿与这等财富来路不正的人为伍,打算解除婚约。但萨托里阿斯告诉屈兰奇医生,自己经营的房产实际上所有权属于屈兰奇等贵族,他们的财富和地位也是建立在剥削穷人的基础上。最后屈兰奇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现实,决定与萨托里阿斯一起"发财",与他的女儿也重归于好。在这部戏中,正反两方围绕是否能用不道德的手段挣钱的问题展开论辩,各自充分陈述看法。几番论辩之后,原本看似真理在握、占尽道德优势的正方屈兰奇却落在下风,与反方萨托里阿斯攻守易位,完全颠覆了读者观众惯常的道德期待,将他们陷入到一种难以作出道德选择的尴尬境地。有研究者说萧伯纳的戏剧"很有煽动性,常惹恼观众,留一堆问题让他们自己走出困境",表达的就是观众的这种尴尬处境。其实,这正是萧伯纳为引发真正的讨论而采取的戏剧策略。这种策略排除了简单的道德评判,不用情节剧模式给观众带来虚假的满足,而是提升反方的话语权,使其能够与正方平起平坐,对等讨论。萧伯纳非常重视戏剧的教育功能,但他采用的不是由戏剧家强力引导和灌输的模式,而是通过营造这种正反双方平等讨论的情势,为观众提供认识事物的不同维度,使观众认识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此一来,观众会赫然发现日常生活中被美化乃至神化的道德习俗的虚假、丑恶、悖谬之处,并且还会看清许多社会罪恶也是寄生于自己身上的。萧伯纳认为,观众受此当头棒喝,才会从盲目的"幻觉"中清醒过来,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为使讨论充分展开,萧伯纳在戏剧结构上进行了重大创新,即采用辩证法的正题-反题-合题三段论模式。作为费边社会主义者的萧伯纳,从黑格尔、马克思等先哲那里吸收了辩证法思想,将其应用于戏剧结构中,绘声绘色地展现了思想交锋和发展的过程,使讨论贯穿全剧始终。《巴巴拉少校》是采用三段论模式展开讨论的典范之作。全剧围绕着什么是适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问题展开讨论。巴巴拉虔信宗教救世,克森斯崇尚希腊文化,薄丽托玛夫人和斯蒂芬强调道德的力量,他们代表了主流价值观。安德谢夫则鼓吹金钱和实业能够操控一切。在第一幕的讨论中,主流价值观占据上风,安德谢夫显得势单力薄。在第二幕,安德谢夫用金钱帮助救世军度过了难关,使信教人数大增,还让救世军军官贝恩斯太太放弃了救世军原则。他的论点统领了第二幕。在第三幕,安德谢夫请家人到他的军火工厂参观,本意是说服巴巴拉等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却让他们认识到掌握现实力量,为他们的价值观服务的重要性。由此,第一幕正题和第二幕的反题辩证地形成合题:科森斯所代表的知识与智性,巴巴拉代表的信与爱,安德谢夫代表的现实力量,这三种力量携起手来,共同搭建起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

人物影响

萧伯纳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现代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批评家,是18世纪以来英国最重要的散文作家,现代最优秀的戏剧评论家,音乐评论家,政治、经济、社会学等方面的卓越的演说家和论文作家。在他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除了5部长篇小说和大量评论文章外,一共创作了52个剧本。其中《卖花女》在1964年改编成电影《窈窕淑女》,当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音乐等八座小金人。他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且跨越时间的长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萧伯纳的文学作品包含囊括了人文理念之下的不同人性展示、时代现状揭露以及社会改良思考,具有强烈鲜明的批判精神,对于文学艺术的拓展革新以及社会意识的引导改良都具备积极务实的价值效用。 国外学界公认,无论是在剧作思想艺术的丰富多样上,还是在对英国乃至于欧美戏剧发展的持久影响上,萧伯纳都是莎士比亚以后最重要的剧作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先后成立了萧伯纳学会。据美国萧伯纳学会统计,世界各国研究萧伯纳的书籍和文章数量之多仅次于莎士比亚。萧伯纳的大部分戏剧作品已进入经典剧目之列,至今仍占据着世界舞台,具有持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精妙优美的戏剧语言、复杂多变的艺术样式,是"萧伯纳式"戏剧的独特魅力所在。

人物思想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萧伯纳偏爱实践,肯定现实主义者,而对理想主义者取负面评价,不相信任何形式的理想主义。他曾经尖锐地指出:"由于人们的道德理想和宗教理想可能会导致人们做一些反常的、恶意的甚至是谋财害命的事,这种理想可能比嫉妒和野心的危害更大。事实上,反映在社会制度和宗教条文里的理想的绝对力量常常使一些恶棍用一些美德的借口自欺欺人。"结果就是"这些恶人可以以理想的名义犯罪,这种理想如同地狱一般让人无法忍受"。他还认为,一切理想都是幻觉,是偶像崇拜,因而是虚假的。理想主义者信靠和追随虚假的理想,将其绝对化,制造出一种自欺欺人的神话,掩饰或拒绝面对生活的真相。在萧伯纳看来,具有"自由意志"的现实主义者是制衡理想主义的重要力量,他敢于揭露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能超越传统和世俗,对事物的判断更能抓住实质。

基于上述界定和价值判断,萧伯纳认定,易卜生是一位坚定的现实主义者,是理想主义不遗余力的反对者。他在易卜生戏剧中发现了一条批判理想主义者的主题线索:理想主义者死守理想,不敢面对真相,最后成为悲剧人物;一些理想主义者从现实真相中受到教育,幡然醒悟,丢弃了虚假的理想;而现实主义者勇于打破理想幻觉,揭露真相,唤醒民众。萧伯纳在《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中,以易卜生的作品为例,对此进行了充分论述。他认为《群鬼》是以阿尔文太太的悲剧警示固守理想主义梦境、不敢正视现实的后果。《布朗德》中的牧师布朗德是一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他"投身于理想,渴望不断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最后越来越陷入谋杀者的冷酷,不能自拔。"《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她从现实中受到教育,走出了理想主义泥潭,去寻找真正的自我。《人民公敌》中的斯多克芒医生是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者,他甘冒成为小城"公敌"的危险,勇于揭露浴场被污染的真相。但这其中一定有人能看出萧伯纳的误读之处。事实上,易卜生戏剧中的正面主人公都是理想主义者。易卜生提倡一种"真正的自我主义",认为"要对社会有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也就是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按照个人的独立意志而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自身精神力量的强旺为社会造福。

进入20世纪,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终结,整个欧洲动荡不安,西方文明陷入危机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萧伯纳对理想主义者的批判有了重大变化:他为理想主义者设置的活动场域更加广阔,除了当下的英国社会,萧伯纳还打破时空界限、超越现实逻辑,将人物放置到异域、历史、远古、未来、天堂、地狱中,从婚姻生殖、民族、政治、战争等人类存在的最基本层面,揭露虚假理想主义危害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萧伯纳把理想主义看成是人性的弱点,是人在软弱无助时的本能表现。现实往往是残酷无情的,人不敢正视它,就创造出各种意识形态神话,来美化现实,以逃避或忍受现实带来的痛苦。对人而言,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死亡,人承受不了这种恐惧,就安慰自己说,死亡是能被讨好的,甚至是可以避免的,于是就给死亡戴上不朽的面具。这个面具就是我们所称的"理想"。人们会说,有理想,生活才有意义,于是他就成了理想主义者,也就被形形色色的"理想"所禁锢,成为"理想"牢狱中的囚徒。而不同"理想"的矛盾,甚至会引发民族、国家间的战争。《人与超人》中的阮士登是婚恋道德理想主义者,《巴巴拉少校》中的巴巴拉是宗教理想主义者,《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中的杜依尔是爱尔兰民族理想主义者,《伤心之家》中的赫克托、曼根、伦得尔、赫什白太太、玛志尼等,都生活在各自的虚幻理想中,《苹果车》中的首相和内阁大臣们是民主政治的理想主义者。这些人物由于被各种理想所蒙蔽,或陷入固念和偏执,或精神疲软、意志力缺乏。

萧伯纳在其戏剧中批判理想主义者的同时,还在积极塑造着变革社会、提升文明、进化人类的力量。早期戏剧中,这种力量主要体现在现实主义者身上。如《鳏夫的房产》中的商人萨托利阿斯,《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才女薇薇,《康蒂妲》中的诗人马克本,他们都敢于面对社会真相,有批判精神和实践能力。进入20世纪之后,萧伯纳加强了对现实主义者的人格建构,赋予其超人内涵和更加丰富的形态。萧伯纳超人思想的核心是"创造进化论",其实是达尔文进化论,尼采、叔本华、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和费边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体。萧伯纳相信有一种推动人类进化的力量,这种力量叫"生命力",正是它推动着生命进程不断进化完善。具有充盈饱满生命力的人,才是完美的人,也就是超人。萧伯纳20世纪戏剧中的超人形象,既有现实中的人,如安德谢夫(《巴巴拉少校》)、博饶本(《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也有历史人物,如贞德(《圣女贞德》),还有完成了创造进化论中的新人类"千岁人"(《千岁人》)。萧伯纳认为,只有这样的超人,才能帮助"迷失在漫无目标的道德中、漂浮在自己编织的各种愚蠢的幻觉中"的理想主义者摆脱迷思,为人类掌舵引航,创建完美的社会。

政治观

虽然,萧伯纳并未完全排斥暴力革命的可能性,说过"工人阶级的武装组织和普遍起义仍不失为一个唯一的、最后可能采取的另一个办法"这样的话,但他的思想的主流仍与其它费边主义者一样,主张妥协和改良,反对激烈的暴力革命。他认为,1848-1871年的社会主义者暴政孕育于自由主义,这源于他们突变主义的共同概念,也正是这种突变主义的信念酿成了巴黎公社的失败。在他看来,采取暴力革命手段,会促使反动当局加紧镇压。"暴力同样是混乱的产婆,而混乱却又是戒严令的产婆。"所以,萧伯纳赞成渐进的和平革命,认为只有这种变革才符合英国的民族特性和长期以来的政治环境;而要实现这一变革的可行途径就是通过实现普选、废除上议院、规定竞选费用由公众负担等手段来扩大参政权。

萧伯纳主张把土地和资本从个人和阶级的手中转移为社会所有,这在他看来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首要问题。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一个真正能进行管理的廉洁和高效的政府。在政治体制上,萧伯纳反对中央集权,主张建立有效能的地方自治结构。

英国是最早产生政党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政党制度已经成为英国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渗透进了国家的立法和行政两个方面。然而,萧伯纳认为这种制度已经阻碍了政治生活的发展。首先,政党制度不可避免地将一个代议团体划分为保守、进步两方,他们为国家事务的领导权而进行可能根本毫无意义的争论。因为,在这一体制下,反对党的任务就是进行反对,以至于无人反对的提案也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得不到及时处理。所以,萧伯纳认为政党制度毁坏了政府的素质,使历届政府成为朋党式的和不均衡的机构。

萧伯纳于1884年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他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政论家、费边社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萧伯纳在费边社当了27年的执行委员,1906年至1907年期间是该社的社长。他是许多费边社小册子和早期历史性文件的执笔者,其中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等为代表作,收进了由他本人主编的《费边社会主义论文集》,他也因主编过这本经典性文献而闻名遐迩。此外他还著有《关于费边社政策的报告》《费边主义》《无政府主义的不可能性》《百万富翁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常识》等。这些论文都被看作是费边社的重要文件,渲染着费边社会主义的色彩。费边社的领袖们帮助成立了英国工党,费边社也一直是英国工党的理论库。至今,费边社会主义者仍然活跃在英国的政治舞台上。

艺术观

萧伯纳的文学始于小说创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戏剧,他一共创作了52部剧本。

在艺术上,萧伯纳接受易卜生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奥斯卡·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主张。萧伯纳将自己划归于易卜生流派。他主张摈弃以罗曼蒂克、尖锐情景和血淋淋的结局来构筑情节的旧式悲剧,坚决反对以巧合、误会和离奇的情节耗尽观众注意力的所谓"佳构剧",提倡剧本的任务是引起观众的思考,情景必须是生活化的。他曾明确提出,戏剧是"思想的工厂,良心的提示者,社会行为的说明人,驱逐绝望和沉闷的武器,歌颂人类上进的庙堂"。

爱情观

萧伯纳说过:"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

爱上一个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际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续地爱一个人"就要靠"努力"。在爱情的经营中,顺畅运转的要素就是沟通、体谅、包容与自制(面临诱惑有所自制)。有许多人总是被"际遇"所迷惑与苦恼,意念不停、欲念不断、争逐不散,而忘了培养经营感情的能力才是幸福的关键。所以不要去追问到底谁才是我的Mr.Right,而是问在眼前的伴侣关系中,我能努力到什么程度、成长到什么程度,若没有培养出经营幸福的能力,就算真的Mr.Right出现在你身边,幸福依然会错过。而活在犹豫与遗憾当中,这不就是许多"爱情虚无症"的遭遇与心态吗?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