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海边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可以在《三国志•荀攸传》周《汉纪》和《汉末名士录》上看到,时间是在汉英帝在位期间,主人公名字叫何勇。
原文如下:《汉纪》载:“颙显名太学,于是中朝名臣太傅陈蕃、司隶李膺等皆深接之。及党事起,颙亦名在其中,乃变名姓亡匿汝南间,所至皆交结其豪杰。颙既奇太祖而知荀彧,袁绍慕之,与为奔走之友。是时天下士大夫多遇党难,颙常岁再三私入洛阳,从绍计议,为诸穷窘之士解释患祸。而袁术亦豪侠,与绍争名。颙未常造术,术深恨之。”
《汉末名士录》载:“术常于众坐数颙三罪,曰:‘王德弥先觉隽老,名德高亮,而伯求疏之,是一罪也。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而伯求亲之,是二罪也。郭、贾寒窭,无他资业,而伯求肥马轻裘,光耀道路,是三罪也。”
这两段记载的大意是为:何颙在太学读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朝中名臣太傅陈蕃、司隶校尉李膺都很愿意与他交往。到了党锢之乱期间,何颙也在党人名单当中,不得不改名换姓,藏匿在汝南一带,但所到之处结交了不少当地的杰出人物。何颙觉得曹操非比寻常,也对荀彧有所了解。袁绍非常赏识何颙,与之结为患难之交。
当时,不少知识分子因党锢之乱受到株连。何颙一年数次潜入京城洛阳,和袁绍商议对策,解救被困、遭难的知识分子。与袁绍不同,袁术是个粗矿、豪放之人,与袁绍争名。而何颙并不经常去看望袁术,袁术非常怨恨。
此后,袁术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出了何颙的三条罪状。他说:“王德弥是老前辈,德高望重,而何颙却疏远他,这是第一条罪状;许攸凶狠歹毒,品行不纯,何颙却与他非常亲近,这是他的第二条罪状;郭泰和贾彪都是贫寒之士,没有多少财产,而何颙却经常身着华丽的皮衣,驾着豪华的马车,这是他的第三条罪状。”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袁术口中的“肥马轻裘”,意为身穿华丽的皮衣,驾着豪华的马车,比喻生活挥霍,过于好话奢侈。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
何颙是汉末名士,也是曹操的伯乐之一。他与袁绍关系密切,并因此成了袁绍的“奔走之友”。不过,何颙对袁术并没有多少好感,亲近袁绍而疏远袁术。此举引发袁术的强烈不满,故此他公开抨击何颙。
为什么何颙近袁绍而远袁术呢?这与这哥俩的为人处世风格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一点我在介绍“折节下士”这句成语时所有介绍。袁绍成名,靠的是“孝”,走的是清流的路线,深得士大夫阶层的敬重;而袁术则是以“好奢淫”闻名于世。同为清流的何颙自然看不上袁术。而袁绍与袁术在这一点上的巨大差异,也决定了后来袁绍的发展要远远胜过袁术。
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