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编版四年级语文下一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姓名考试编号成绩
第一,看拼音写单词。
jǐng jiè méng lóng téng luó zǐ dàn
( ) ( ) ( ) ( )
kǒng jù qín láo cù jìn kāi pì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A 晌午(sǎng shǎng) 悼念(dào diào) 侮辱(wū wǔ)
B 渗透(sèn shèn ) 风靡(mí mǐ) 蔬菜(sū shū )
C 旗帜(zì zhì) 港口(gǎng xiàng) 焚烧(fén féng)
D 呼啸(xiāo xiào) 舞蹈(dāo dǎo) 脸颊(jiá xiá)
三、写同音字。
zhī ( )体语言 松( )球 ( )书识礼 ( )繁叶茂
jīn ( )( )计较 谈古论( ) ( )碧辉煌 ( )疲力尽
bó 生机( )( ) ( )乐相马 ( )击风浪 地大物( )
四、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辽阔无银 攸然自得 此起彼落 极目远眺
B.草木皆兵 全神惯注 一丝不苟 胆大妄为
C.莫名其妙 鱼贯而出 挥汗如雨 赏心悦目
D.声东击西 千里冰封 响彻云霄 穿流不息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造句。
天( )地( ) ( )( )若狂 无能( )( ) 无( )无( )
生气( )( ) 一丝( )( ) 变化( )( ) ( )( )失措
造句:
六、选词填空。
改变 改观
1.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断( )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2.这一带正在大力种植防风林,相信以后沙漠的面貌将大大( )。
气势 气魄 气概
3.长城这样充满( )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4.在中俄南海军演中,中国海军( )宏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 )。
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阳热辣辣地照着大地。/他羞愧得脸上热辣辣的。
B.喷香的饭菜摆上了桌面。/我用风景照片作电脑桌面。
C.房间的窗口可以采光和通风。/整洁的街道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D.潜水运动能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他在微信群中总是潜水,从不发言。
八、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四时田园杂兴》是唐代诗人范成大写的。 ( )
2.蝙蝠在夜间飞行,靠的是眼睛。 ( )
3.“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句中“子规”指杜鹃鸟。 ( )
4.“忆江南”是词牌名。 ( )
5.科学家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制成了各种性能优良的飞机。( )
九、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她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C、早已灭绝了的恐龙,经过漫长年代的进化,变成了我们今天常见的鸟儿。
D、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秋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十、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不是反对学习和借鉴,而是强调一—笔者深知他的忧心——任何一种文化的“现代”,都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过去”的延续。
B.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C.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脚下。
D.江泽民要求“各级干部少应酬、多学习,少说空话、多帮实事,少一点主观主义,多一点调查研究。”
十一、按要求完成练习。
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怎么能不紧张呢? (改为陈述句)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改为比喻句)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一切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修改病句)
4.它要是不高兴,(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吭。(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5.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仿写句子)
十二、古诗文练习。
1. ,树头新绿未成阴。
2.最喜小儿无赖, 。
3.心中的风雨来了, 。
4. ,一片冰心在玉壶。
5.胤恭勤不倦, 。
6.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 ,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 。
7、默写《清平乐•村居》,并完成练习。
这首词中通过描写 、 的景象及 、 、
、 等人物活动,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出来,抒发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十三、现代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10分)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上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这段文字选自《 》。(2分)
2.“那儿一簇”的“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它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
①聚集,丛凑,或丛聚成的堆或团。 ②极新,常用来形容衣服。
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的东西。(2分)
3.找出短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 )——( ) ( )——( )
4.模仿文中画线部分,用“……时而……时而……”造个句子。(2分)
5.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你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二)课外语段阅读理解。(20分)
田园沃野中,有它活泼的身影;枝头梢末上,有它欢快的歌声。它就是麻雀,每时每刻都是那么欢乐的小动物。
仔细欣赏麻雀那一身滑稽的打扮吧:一顶土灰色的小帽戴在头上,黄澄澄的小眼睛,总是好(hǎo hào)奇地瞅着四方;有光泽的小肚皮,盖上一层软软的绒毛;还有它那迷彩服似(sì shì)的羽毛,就这样,搭配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麻雀。
大概是麻雀喜欢闲谈的原因吧!每天早晨,我总能看见不远处的老柳树上有一群唧唧喳喳、高谈阔论的麻雀。它们或在树枝上蹦来跳去,锻炼锻炼身体;或凑在一起,海阔天空地侃大山。若有情况,一群麻雀就如惊弓之鸟,惊慌地飞起。等了好久,确定没有危险时,它们才小心翼翼地回到柳树上,又热闹起来。
鸟是噪音监测器,这是科学家下的结论。当中午出现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时,麻雀便躲了起来,多么机灵的麻雀啊!当夕阳懒洋洋地躺在云端时,熙熙攘攘的人流、声嘶力竭的车马总算安静下来。这时,顽皮的麻雀便又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跳出来,舒展筋骨,润润被废气呛哑了的嗓子,高歌几声。它总能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来大自然的亲切气息,让人感到大自然的恩赐。
麻雀貌不惊人,平淡无奇。不过,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是挺喜欢麻雀的。朋友,你呢?
1.用“√”标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2分)
2.“息”用部首查字法,在 部中查 画。“息”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③消息;④休息;⑤滋生,繁殖。文中“川流不息”的“息”应选第 种解释,“气息”的“息”应选第 种解释。(4分)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麻雀的句子。(2分)
4.请你结合文中内容解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4分)
5.假如你是小老师,请你针对短文提一个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4分)
6.现实生活中,麻雀等不少野生动物经常被少数人捕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简洁的话写出来。(4分)
十四、习作。(30分)
本学期,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很多人物,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不少启发。在你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其中一个人,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300字。
2.抓住人物的特点。
3.表达清楚,中心明确。
参考答案:
一、警戒 朦胧 藤萝 子弹 恐惧 勤劳 促进 开辟
二、shǎng dào wǔ shèn mǐ shū zhì gǎng fén xiào dǎo jiá
三、肢 脂 知 枝 斤斤 今 金 筋 勃勃 伯 搏 博
四、C
五、高 阔 欣 喜 为 力 忧 虑 勃 勃 不 苟 多 端 惊 慌 示例:白求恩对医疗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六、1.改变 2.改观 3.气势 4.气魄 气概
七、A
八、1.× 2.× 3.√ 4.√ 5.×
九、C
十、答案D。句号在引号后面。
十一、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很紧张。 2.示例: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一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4.无论 都 5.示例: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窃窃私语。
十二、1.篱落疏疏一径深 2.溪头卧剥莲蓬 3.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洛阳亲友如相问 5.博学多通 6.信息 勇气7、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矮 溪上青草 翁媪吴音聊天 大儿锄豆 中儿织鸡笼 小儿卧剥 莲蓬 向往田园安宁平静生活
十三、(一)1.记金华的双龙洞 2.C ③ 3.浓—淡 宽—窄 缓—急(可任意选写两对) 4.动物园的猴子真有趣,时而嬉戏打闹,时而静坐观望。 5.运用了拟人手法,体会到作者游览时愉悦的心情。
(二)1.正确读音:hào shì 2.心 6 ② ① 3.一顶土灰色的小帽戴在头上,……还有它那迷彩服似的羽毛。 4.麻雀虽然貌不惊人,平淡无奇,但它能用它的歌声,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来大自然的亲切气息,让人感到大自然的恩赐。 5.例:麻雀的叫声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假如有一天麻雀因人类捕杀而灭绝了,又将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6.示例:我们要坚决制止这种行为。
因为野生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成员。 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