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支离破碎造句】专题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刘瑞的人,叫自白儿,是楚国的道人,就是现在的湖北庆州。

这个俞伯牙虽然是楚国人,却在晋国为官,已经做到上大夫的位子。这次奉晋王的命令到楚国进行友好访问。俞伯牙得到这个差事,一是因为他是确实是一个人才,出访不会辱没晋国名声;二是可以顺便回家探亲,可谓一举两得。

俞伯牙从陆路到了郢都,拜见了楚王,表达了晋楚相好之意,接受了楚王的设宴款待,完成了晋王交代的出访任务 。郢都是俞伯牙的故乡,自然少不了要去祭拜一下已故的先人,会一会亲朋好友。奈何自己身居要职,君命在身,不敢久留。

离开郢都的时候,楚王送他不少黄金、彩缎和豪华马车。俞伯牙自到晋国为官,已经离开楚国十二年了,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准备从宽阔的水路返回晋国,顺便饱览家乡美景,便对楚王说:“启禀楚王陛下,下臣有病在身,不能骑马乘车,受不了颠簸,请求大王给下臣安排船只,方便治疗,望大王恩准!”

楚王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令水师调拨大船两只供他使用,一个单供晋国使臣俞伯牙使用,一个做随从和安放行李使用。船只都是豪华气派,仪仗威严的官船,楚国的朝中大臣把他送到江边码头,才依依惜别。


俞伯牙是一个高雅的风流才子,一路饱览大好河山,心情极佳。大船扬起风帆,在浩瀚的碧波上行进,看不够一路的青山绿水。这一天,船到汉阳江口。恰逢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的夜晚,突然江面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大船受阻不能前行,不得不停靠在一处山崖之下。一会儿功夫,风停雨住,乌云开散,皓月当空。雨后的月亮,更显得明亮皎洁。

俞伯牙独自坐在船舱,显得有些无聊,对身边的小僮说:“在香炉内烧一柱香,把我的琴取来,我要抚琴消遣,排解心中的寂寞。”

小僮烧好香,把琴囊放在俞伯牙的书桌前。俞伯牙打开琴囊,调好琴弦开始弹奏。没有想到,一曲还没有弹完,只听到“刮啦”一声,一根琴弦应声而断。俞伯牙大惊失色,叫小僮去问船头:“这船停靠的地方叫什么?”

船头回复:“刚刚大风大雨,停在一个山脚下面,旁边有一些杂草和树木,却没有人家居住。”

俞伯牙感到十分惊讶,心里想:“那就是荒山了。如果是在城镇村庄,有聪明好学的人,偷听了我的琴声,所以琴声突然变化,才会出现断琴弦的情况。这里是荒山野岭,怎么可能有听琴的人?难道是有仇家派人来暗算我,要不就是有盗贼在这里等候我,准备上船打劫财物。”

于是叫来身边的人员:“你们上岸给我仔细搜寻,有对我们不利的人不是藏在树林深处,就是在芦苇丛中。”

身边人员召集众人,正准备搭板上山崖,忽然有人在山崖上说话:“船中的大人,请不要疑心。小人不是奸邪盗寇的人,是一个打柴的樵夫而已。只是因为打完柴天色已晚,又碰到狂风暴雨,随身带的雨具不能遮挡,只好躲在这里避雨。听到大人琴声悠扬,就停下来听琴了。”

俞伯牙听了大笑说:“山中打柴的人,也敢说听琴二字!这个话是真是假我也不计较了,你们也不要为难他了,随他去吧!”

没有想到,那个樵夫却不愿意离开,站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此言差矣!难道大人没有听说过只有十家人的小地方,必定也有忠诚可信的人吗?门里有君子,门外就有君子来!大人如果认为这荒郊野外没有能听琴的人,那么这夜深人静,在这里也不应该有弹琴的人了。”

俞伯牙听他说话有理有节,心想有可能真是一个能听懂琴的人,叫身边人不要为难他。俞伯牙走到船舱门,笑道:“崖上的先生,既然站着听了这么久的琴,知不知道我刚才所谈的什么曲子吗?”

崖上的人说:“小人如果不知道,就不来听琴了。刚才大人所弹的是《孔仲尼叹颜回》,作曲谱入琴。词上这样说,可惜颜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 刚刚听到这里,琴弦断了,没有弹出第四句来,小人记得是,留得贤名万古扬。”

俞伯牙听了大喜过望说:“先生原来不是一般人,我们这样隔着这么远交流实在不大方便。”

于是吩咐手下:“赶紧搭上跳办,做好扶手,请那位先生上船,我要和他详细交谈!”

手下立即照办,请那人上船,果然是一个戴斗笠、披草衣、拿尖担、别板斧、穿草鞋的樵夫。手下人不知好歹,对樵夫有些鄙视,说:“去,那个,那个樵夫,到下面船舱去,见到我家老爷要磕头。问你什么你说什么,小心点回答,老爷官大得很啊!”

樵夫也是个有意思的人,说:“各位不要这样看不起我,我脱掉衣服再去见大人吧!”于是摘下斗笠,露出裹头的青布头巾;解下蓑衣,穿个蓝色短衫。然后不慌不忙将蓑衣、斗笠、尖担、板斧都放在门边,脱下草鞋,除去泥水,重新穿上,才走进船舱。

船舱内灯火通明。樵夫向俞伯牙弓腰施礼,却不下跪,说:“大人,小人有礼了!”

俞伯牙是晋国大官,哪里看得上这样的布衣平民。准备下来还礼,又怕有失官家体面,自己请他到船上来,又不好意思让他回去。俞伯牙也无可奈何,抬手说:“先生免礼吧!” 命僮子将一把椅子安置在下方。俞伯牙没有按待客的礼仪接待,随意说道:“你先坐吧!” 称呼你我,可见对樵夫相当怠慢。樵夫有没有谦让推却,大大方方地坐下。

俞伯牙见他大大咧咧,有些生气。也没有问他的姓名,也没有叫人倒茶水。就这样悄悄地坐了一会儿,俞伯牙带着责怪的语气说:“刚才在崖上听琴的就是你吗?”

樵夫说:“不敢,正是在下。”

俞伯牙说:“那我问你,既然是来听琴的,想必知道此琴的出处吧!此琴是何人所造?弹这个琴有什么好处?”

正在问的时候,船头来禀告:“风已经停了,月亮得像白天一样,可以开船了。”

俞伯牙吩咐:“暂不开船”

樵夫说:“感谢大人听我一言,小人讲话可能过于啰嗦,恐怕耽误大人行程。”

俞伯牙说:“我怕你是不通琴理,如果懂得琴理,就算不做官也没有什么了要紧的,更何况在路上延迟。”

樵夫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斗胆谈说琴理了!这个琴是伏羲造,造琴之前看见耀眼的五颗星星,飞入梧桐树,引来了凤凰来筑巢。须知凤凰是百鸟之王,不是竹的果实不吃,不是梧桐树不筑巢,不是醴陵泉水不喝。伏羲知道梧桐树是上好的木材,集天地造化的精气,是做琴的上等材料,便命人砍了此树。此树高三丈三尺,耗时三十三天锯为三段,命名为天地人。取上一段叩击,发现音质太过清脆,重量太轻;取下一段叩击,发现音质太过浑厚,重量太重;取中间一段叩击,发现音质适中,而且轻重适度。然后在流动的水中浸泡七十二天,按暗合七十二神灵之意。之后取出阴干,选取良辰吉日,请来制琴名师刘子奇精心设计制作。发出的声音仿佛来自上天瑶池,故取名瑶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暗合一年三百六十一天之意。琴前端宽八寸,暗合八个时节之意;后端宽四寸,暗合四时之意;琴厚两寸,暗合两仪之意;琴头为金童,琴尾为玉女;背面为仙人图案,兼有龙池、凤沼、玉轸、金徽标记;那个金徽标记有十二种,暗合一年十二个月之意;其中一个徽记不同于其他,暗合闰月之意;先制作五根琴弦,暗合金木水火土,也暗合宫商角徵羽之意;尧舜时期弹此五弦琴,唱《诗经》之《南风》,琴音和畅,天下大治,国泰民安。后来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儿子伯邑考添加了一根琴弦,声音清幽哀怨,称为文弦;再后来武王伐纣,四海归一,天下一统,歌舞升平,又添加了一根琴弦,声音激扬铿锵,称为武弦。先是宫商角徵羽五弦,再加上文武两弦,后称为文武七弦琴。此琴还有六忌、七不谈、八绝。六忌是: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大雪;七不弹是:有丧事不弹、在奏乐不弹、要办的事情没有办好不弹、没有洗澡不弹、没有整理衣冠不弹、不烧香不弹、没有遇到知己不弹。八绝是:清、奇、幽、雅、悲、壮、悠、长。此琴弹到极致之时,虎不吼猿不啼。这些都是此琴的优点和特色。”

俞伯牙见他回答流畅,担心他是听说后记得这些。心里想:“就算记得这些也不容易,我再试他一下!”

此时再不称你我,说道:“先生既然通晓乐理,当时孔仲尼在室内弹琴,颜回从外面进来,听到琴声幽怨沉闷,担心有人要加害孔仲尼,决定非常奇怪,于是问起孔仲尼。孔仲尼说,刚才弹琴,看见猫捉老鼠,猫快要成功了,又担心老鼠跑掉,于是动力杀机。见此情形,不知不觉流露于琴中,所以琴声中有了杀气。这才知道,神圣美妙的音乐在于细微之处。假如本官在抚琴,心中所念所想,先生是否能够感觉出来。”

樵夫说:“《毛诗》上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可以尝试再次弹奏,小人用心猜度,若猜不到,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俞伯牙重新整理琴弦,稍作思索。心中想着高山开始弹奏。

樵夫赞叹道:“好啊!太美妙了!大人想的是高山啊!”

俞伯牙没有回答,沉思片刻,心中想着流水开始弹奏。

樵夫说:“好啊!先生想的是流水。”两次所想都被樵夫猜中。

俞伯牙大惊失色,把琴推开,与樵夫施礼连声说道:“失敬失敬,石头中藏着美玉,如果以貌取人,岂不埋没了天下英才,请问先生高姓大名。”

樵夫躬身回礼:“小人姓钟,名徽,字子期。”

俞伯牙说:“原来是钟子期先生。”

钟子期问:“请问先生名讳?在何处为官?”

俞伯牙说:“下官俞瑞,字伯牙 在晋国做官,奉命出访楚国。”

钟子期说:“原来是伯牙大人。”

一番客套,俞伯牙让钟子期在客座落座,自己坐主位相陪。命小僮上糕点茶水,然后安排酒席,邀钟子期一同饮酒:“我们以酒助谈,还请先生不要嫌弃太过简单。”

钟子期说:“哪里哪里。”

小僮取过琴,二人入席饮酒,俞伯牙说:“先生是楚国口音,不知道在哪里居住?”

钟子期说:“离此不远,有一个马安山集贤村,就是我的落脚之地。”

俞伯牙说:“好个集贤村,先生做什么营生?”

钟子期说:“以打柴为生。”

俞伯牙笑着说:“原谅我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像先生这样的文采和抱负,为什么不去求取一个功名,在朝廷为官,名垂青史。却甘于奔波于林泉山地之间,为生计而劳累辛苦,混迹于荒野之地,与草木同朽。我认为这样不可取啊!”

钟子期说:“实不相瞒,我上有父母双亲健在,没有兄弟可以辅助我,现在打柴度日,是为了尽人子之孝,为了给父母颐养天年!就算给我高官厚禄,位列三公 ,也不能让我不在父母身边尽孝!”

俞伯牙十分感动:“如此大孝,难能可贵啊!”

二人饮酒期间,俞伯牙发现钟子期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宠辱不惊,便越来越敬重他。问道:“先生青春几何?”

钟子期说:“二十有七了。”

俞伯牙说:“下官长你十岁,如果不嫌弃,我想与你结为异姓兄弟,不枉你我相识相知一场。”

钟子期笑道:“大人说笑了,大人贵为晋国名臣,位高权重,小人是一介草民,怎敢高攀,怕有辱大人名声。”

俞伯牙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我能够在茫茫人海中和先生成为知己,实在是我俞伯牙人生一大幸事。如果我眼中有贫贱富贵的分别,那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于是让小僮添加炉火,再次燃香,在船舱中和钟子期顶礼八拜。俞伯牙年长为兄,钟子期为弟,生死相交,永不相负。

结拜完毕,再次取酒畅饮,俞伯牙上座,钟子期下座,从此以后兄弟相称,交谈甚欢。

二人交谈间,不知不觉已过黎明,东方发白,已经快天亮了。水手们都已经收拾绳索,准备起锚开船。子期起身向俞伯牙施礼道别,俞伯牙端起一杯酒递给子期说道:“贤弟,你我兄弟二人,相见太晚,相别太早啊!”

钟子期听了,不禁潸然泪下,泪珠调入酒杯之中,他端起酒一饮而尽,然后斟满一杯酒回敬伯牙,二人都各自神伤、依依不舍。伯牙说:“你我兄弟二人此次相见,愚兄深感时间过于仓促,打算请兄弟一起同行几日,不知可否?”

钟子期说:“不是小弟不愿意,奈何父母年老,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

俞伯牙说:“既然二位老人家健在,那就回去告诉二老,说要到晋阳去看看愚兄,岂不是就有远游的理由了吗?”

钟子期说:“小弟不敢轻易许下诺言,怕失去了信誉。如果我答应了兄长,就理当履约。我担心答应了兄长,家长父母不同意,让兄长在千里之外等候,小弟就罪不可恕了!”

俞伯牙说:“贤弟所言极是,真是至诚君子所为!那好!明年还是我来看望贤弟吧!”

钟子期说:“兄长明年什么时候到这里?小弟就在此等候兄长大驾光临!”

俞伯牙屈指计算说:“昨天是中秋节,今天就是八月十六了。贤弟,我仍然在仲秋中的五六天左右到达。如果过了中旬,到了秋季就算我爽约了,就不是君子了。”

说罢吩咐小僮:“让记事人员,蒋钟贤弟的住所、地名、以及我们来年的相会日期,仔细登记。”

钟子期说:“既然如此,小弟来年就在江边等候兄长,不敢耽误,现在已经天亮,小弟担心父母久等,这就告辞了。”

俞伯牙说:“贤弟稍等。”

命令小僮取出两块金条,双手捧上:“贤弟,这一点点薄礼,是愚兄孝敬二位老人家的,贤弟的父母如同愚兄的父母,还请不要推却!”

话已至此,钟子期不敢再谦让,只好收下。兄弟二人互拜告别,含泪出了船舱。钟子期取了尖担、蓑衣、斗笠,把板斧别在腰间,上了山崖。俞伯牙一直送到船头,挥泪告别。

俞伯牙通知全速开船,虽然一路风光无限,却无心欣赏,心心念念想的是自己的结义兄弟钟子期。又过来几天,改陆路去晋国,一路官员知道是晋国大夫,都小心翼翼,不敢怠慢,精心安排接待,并车驾送行。直到见了晋王述职复命。

时间过得好快,越过秋冬,送走春季,又到了夏天。俞伯牙没有一天不想到钟子期,中秋节临近,他向晋王请假探亲获准。于是收拾行装,从水路出发,并吩咐下去,凡是可以停靠船只的地方,必须要向他通报地名。说来也巧,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的夜晚,水手来报前面就是马安山了。俞伯牙依稀还记得和钟子期相会的地点,于是吩咐水手停靠抛锚,并在崖边钉好木桩。此时月朗星稀,一线月光透过珠帘射入船舱。俞伯牙命人将珠帘卷起,走出船舱,站立船头,抬头向山崖望去。只见月光和江面相互辉映、繁星点点、波光粼粼,俞伯牙心中思虑万千,想起去年今日,当时风停雨住,皓月当空,造就了与钟子期相会的缘分。今夜又是如此良辰美景,又满怀期待了。去年兄弟二人约定相聚,如今没有踪影,难道贤弟要爽约?踌躇不安中又等了一会儿,心里想:“我主动理会兄弟吧!江面往来船只多,我去年乘坐的船只和今年不一样,我弟怎么会知道呢?去年因琴结缘,如今我再弹奏一曲,我想我弟听了,定会来相见的。”

于是吩咐小僮取琴桌放置于船头,燃起一柱香,摆好座椅。俞伯牙打开琴囊,取琴弹奏,琴中竟然传出哀怨之气,他停住弹奏,心中暗自思虑:“琴声中的哀怨之气,难道我弟出了什么事?去年曾经告诉我,他父母年事已高,看来是父母亲有一人去世了。他是一个孝子,想必失约的原因就在这个了。等到天亮,我上崖去了解探望。”

于是安排撤去琴台,进船舱休息,不曾想由于心中挂念,竟然一夜不眠,心里只是盼着尽快天亮。直到月落日出,洗漱完毕,命小僮取琴相随,并取了黄金十锭,心想:“我弟在居丧期间,我也必须要准备送礼。”

急急忙忙上岸而去,走了十多里,出了山谷,俞伯牙便止步不前。

僮子问:“老爷怎么不走了?”

俞伯牙说:“要知道山分南北,路分西东,这里有一个分叉,两边都是大路,哪边是集贤村呢?我们在这里等一个认识路的人吧!问清楚了再走也不迟。”于是坐在石头上休息,小僮在一旁站立。

没过多久,左边的路上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左手杵着拐杖,右手提着篮子,正慢吞吞地走过来。俞伯牙起身整理衣服,向前施礼。只见老者不慌不忙,放下竹篮,举起拐杖还礼,说:“这位先生有何指教?”

俞伯牙:“请教老伯,这两条路,哪一条是通往集贤村?”

老者说:“这两条路通往两个集贤村,左边是上集贤村,右边是下集贤村 。四通八达三十里官道,到两个集贤村都是十五里,不知先生是要到哪个集贤村呢?”

俞伯牙无言以对,心里想:“我弟是一个聪明人,怎么会糊涂到不能交代清楚呢?”

老者说:“先生沉默不语,想必不知道是哪一个集贤村了 !”

俞伯牙说:“正是。”

老者:“两个集贤村都有一二十户人家,都是为了避祸隐居在这里的。老夫在山里住了多年,这里的人,不是我的亲戚就是朋友了,先生肯定是去拜访朋友的,你只要告诉我,你拜访的人姓甚名谁就可以了。”

俞伯牙说:“学生要去钟家。”

老者听了,眼泪竟然簌簌地流了下来,说:“先生去别家可以,钟家就不要去了。”

俞伯牙大惊:“这是为什么?”

老者说:“先生要去钟家找什么人?”

俞伯牙说:“钟子期”

老者听了放声大:“子期,子期是我儿子。去年八月十五砍柴,碰到了晋国大夫俞伯牙先生,二人义气相投,离别时送我儿两块金条,我儿回来后买书攻读,希望以后可以考取功名,老夫愚钝,没有阻拦他。儿子白天砍柴,晚上读书,精力耗尽,没想到竟然积劳成疾,几个月后染病身亡了。”

俞伯牙听了,顿时五内俱焚,泪如泉涌,大叫一声,昏厥倒地。钟老先生将他扶起,问小僮:“这位先生是……?”

小僮伏在他耳边说:“他就是俞伯牙大人。”

钟老先生说:“原来他就是我儿子的好友俞伯牙先生。”

此时,俞伯牙醒来,捶胸顿足,泪流满面:“贤弟啊!我昨天停船靠岸,只以为你爽约,没想到你已经做了泉下之鬼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钟老先生擦干眼泪劝慰俞伯牙,俞伯牙施礼,以钟子期兄长名义称老先生为老伯。俞伯牙说:“老伯,如今我弟子期是灵柩在家,还是已经入土?”

钟老先生说:“一言难尽啊!我儿临终之时,老朽和他母亲在他身边,他说,世事无常,生死有命,儿子生前不能做好人子之孝,希望死后葬在马安山江边,他还说曾经和俞伯牙兄长有约,只有死后践行诺言了。后来儿子死后,我按他的遗愿,把他葬在先生来的路上的右边,那一个新的土丘就是他的坟墓了。今天是他死后百天,我准备了纸钱去他坟前烧给他,没想到和先生相遇了。”

俞伯牙说:“既然如此,愿陪同伯父,一起去他坟前祭拜。”

于是命小僮提篮,钟老先生杵杖指路,俞伯牙随行,又进入山谷。果然看见一座新坟在路的左边,俞伯牙整理衣服下拜:“贤弟,在世时聪明好学,死后应当能有神明一样的感应,愚兄这一拜,你我兄弟二人就此永别了。”

拜完,放声大哭,惊动了周边的百姓,听说朝中大臣前来祭拜钟子期,都来看热闹。

俞伯牙没有摆设祭品,不知道如何表达。命小僮取出琴来,放在祭台之上,自己盘腿坐在坟前,挥泪弹奏一曲。围观者听了铿锵有力的琴声,都大笑着离去。俞伯牙说:“老伯,我拜祭子期,已经悲伤得不能自已,他们怎么还笑得出来?”

钟老先生说:“都是一些乡野村夫,听到琴声,以为是为了娱乐,所以大笑着离开。”

俞伯牙说:“原来如此,老伯可知道我谈的是什么?”

钟老先生说:“老夫年幼时曾经练习,如何年老体衰,已经听不出来了。”

俞伯牙:“这是下官随手弹奏的一个短曲,是为凭吊子期贤弟,那就朗诵给伯父听 吧!”

钟老先生说:“老夫非常愿意听。”

俞伯牙朗声道:“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词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读罢,俞伯牙抽出匕首,隔断琴弦,双手将琴高高举起,在祭台上重重一摔,摔得支离破碎,淄珠飞散。

钟老先生大惊:“先生为何要摔碎此琴?”

俞伯牙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钟老先生说:“原来如此,可怜可怜啊!”

俞伯牙说:“老伯,您是住在上集贤村,还是下集贤村?”

钟老先生说:“老朽住在上集贤村第八家,先生怎么又问起这个来了?”

俞伯牙说:“下官心中悲痛难已平息,就不随伯父回家了。随身带了两锭黄金,一半代子期尽孝,一半买几亩田收租,春秋两季为子期筹集扫墓的费用 。等下官回朝时,奏请朝廷允我回归山林,接二老回去养老送终。我就是子期,子期就是我,还请老伯千万不要嫌弃我是外人。”

说完,命小僮取出黄金,双手亲自交给钟老先生,伏身在地,哭着辞别老伯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