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在头条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余秋雨老师写的是《文化苦旅》,我的名字是《文化甘旅》就可以了吗?”我的愿望之一是希望2020年能走遍河南所有城市和县城,访问各个地方的古迹和人文。
缘由是在直播的过程中,深深感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尽管现在网络很发达,得到信息很方便,可是你在电视上看,在书上看,在网络上看,还是了解不全面,或者说看到了感受没那么深。这段时间又读了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那一篇篇令人深思的文章,更激励我去完成我的愿望。依余秋雨先生的学识和才华、还需要行万里路,何况我们不值一提的小卒。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于1992年出版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借山借水借物来探寻古老的文化、中国文人的人格和人生的真谛。读来没有古书的枯燥,在优美文字的吸引下不但能了解中国久远的文化,还能引发你深邃的思考。
有两篇写的是余秋雨先生家乡的事情,一篇是《牌坊》,一篇是《庙宇》。看着平淡无奇,仔细品来,可以发现中华文明的传承的脉络。以前,每个地方都有牌坊,虽然也有“状元牌坊”,但大部分都是“贞节牌坊”,为那些“从一而终、寡而不嫁”的女子而建。
石匠里边又分三等,最低一等砌凿墓碑,中间一等砌凿石桥,最高一等砌凿牌坊。
但是,那些女子真的死了吗?从砌牌坊和砌墓碑的石匠的对话中,从那一个个来了又走的尼姑中,从那些教孩子们读书的女教师身上,作者好像渐渐明白了什么。直到作者后来看到一篇外国小说《热冰》才恍然大悟。
我渐渐明白了,我们乡间为什么留有那么多无言的牌坊,却又涌来那么多陌生的美丽,尼姑的美丽,女教师的美丽?
那些外来女教师在当地人的眼中简直就是天仙,她们不仅是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点燃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还给村里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希望。那些牌坊应该修,值得修,连村中修牌坊的石匠都自告奋勇为村中小学砌一个像样的大门。
我觉得中华文化能五千年不间断传承下来,在于每个村庄都留有一把火种。这篇文章虽然说的是近代的事情,以前每个村也多少有个读书人,即便中不了秀才,也能在当地受到尊敬,起着文化启蒙的作用。还有那些石匠、画工等各种的艺人,在用自身的手艺传承着文化。
《庙宇》说的是佛教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渗透到每个村庄,每天孩子们去上学,老人们去庙里念经,学校和庙宇影响着不同的人群。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土匪抢了一个四岁的孩子,被村民追赶,后来跑到了庙里面藏了起来,和尚们在念经。
“和尚念,所有的香客都在念,念变成了唱,合起来声音非常响,就像台风季节上林湖的潮水。”
念得孩子竟然睡着了,醒来后发现在家里,原来是土匪听到念经声,良心发现把孩子送回家了。
我在前段时间也跑了一些地方,发现中国的庙宇确实很多,有句诗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个四百八了。我曾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庙宇呢?到底有没有起到普度众生的作用呢?看了这个故事,增加了我对佛教的好感,以后再出去游学的时候,会对庙宇的故事更加地留心。佛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星罗棋布的庙宇从某种意义上是学校的一种补充,在默默地影响着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
书中有两篇和莫高窟有关的文章,那就是《道士塔》和《莫高窟》,莫高窟我还没去过,了解也不是太多。余秋雨先生用他那细腻形象地笔法描述了莫高窟中各个时期雕像和绘画的特点,令人看了以后心驰神往,恨不得马上飞过去欣赏一下。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书中这句话给了莫高窟鲜活的生命,也点明了我们欣赏莫高窟的真谛。只有把那些雕塑壁画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去欣赏,才能回到那个时代,融合到那个时代,才能体会到莫高窟的美妙。也更能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不是某个名人能做到的,是那些手艺高超的画工、石匠等各种工匠通过千百年的一代一代的付出,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宝贵的财富。
《道士塔》让我们了解到到了近代,随着清朝的衰亡,没有精力再管这些事了,莫高窟竟然由一个对道家也不精通的道士王圆箓来掌管。结果让国外考古者以很低的价格买走了大量的佛经和绘画,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损失。我觉得这也不能怪他,只能怪当时国力衰落、官场堕落。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并不是没有作为,一级一级地报官,都没有引起重视,他一个小老百姓还能做什么呢?当然如果能想办法保护起来更好,但是他确实没那个能力,我们不能把这个帐都算到他头上。余秋雨先生想即使当时由他来管理,也是无奈,只好发出下面的感叹:
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
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嗥叫。
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文化的传承中,藏书是少不了的,也是很难的,但是保护好藏书是更难的,因为:
“二百年的积存,可散之于一朝;三千里的搜聚,可焚之于一夕。”
文章《风雨天一阁》说的是明代藏书家范钦和他的家族创建和保护他们家的藏书楼“天一阁”的故事。一个家族能把一座藏书楼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这是一种信念,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格力量,是一种希望中华文明长久延续的伟大愿望。
这篇文章也反映了中国文人的一种情怀,即使仕途不顺,即使遭到诬陷,即使行色匆匆,也忘不了心中的那个追求。也正是千千万万中国文人的这种精神,才使得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看完更激发了我要去拜访这些先辈的激情。
书中还有几十篇文章,都很有感染力,像《都江堰》、《西域喀什》、《宁古塔》、《抱愧山西》、《巴金百年》等等。最后一篇是《祭笔》,讲述了作者几十年来用笔来记录历史的经历,表达了对笔的无限感情。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余秋雨先生三岁开始握笔,七岁开始替村民们写书信,二十岁替父亲写交代材料,后来写了至今无人能超越的《世界戏剧学》和一些学术著作。后来辞去公职开始了探究中华文明,开始写“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的系列文化散文。
后来又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进行了历史性考察,成为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教授,过程中用笔记下了沿途所见所闻所想。在文中,余秋雨先生说道:
我还可以像老朋友一样对笔开一句玩笑:你耗尽了我的一生,我却没有浪费你太多的墨水。
余秋雨先生是现代文人的一个缩影,无数的文人、艺人和手艺人是在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化,希望我能在这种激励下完成自己的目标吧。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