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金锁记之局外人我想说豆瓣9.1,《局外人》:愿你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却依然热爱它

当世界对理性和幸福的渴望遇到了一个毫无人性的毫无意义的无序世界时,荒谬的事情发生了。

-- 加缪

《局外人》是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成名作。加缪写成这本小说时,只有26岁,小说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叫默尔索的人。故事开篇,默尔索的母亲在养老院中去世,他接到院长的电报,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在整个葬礼过程中,他对母亲的死亡与常人所表达出来的悲伤不同,默尔索表现出来的是冷漠淡然:母亲的死亡,他没有悲伤,甚至还在母亲的棺木前喝咖啡、抽烟、与人攀谈,似乎棺木中躺着的只是一位路人。

葬礼的第二天,他还和女友出去看喜剧电影、游泳、做爱,更是没有表现出来丁点的悲痛。

时间一晃而过,默尔索有一天和朋友去海边渡假,在游玩的过程中与几位阿拉伯人发生冲突,朋友给了他一把手枪护身。那场冲突被化解后,默尔索独自出来在海边溜达,没想到又碰到了其中一位阿拉伯人,在阳光的照射混合着海平面反光的作用下,默尔索晕乎乎地向那位阿拉伯人打了一枪,随后又补射了四枪,将其打死。

在法庭的辩护中,他向法庭解释,他之所以杀人是因为太阳晃眼,他精神恍惚,以至于错误杀人。法庭觉得这解释匪夷所思,审判发展下去,他在母亲的葬礼上冷漠的表现被挖出。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众人的眼里,母亲葬礼上的冷漠表现比他开枪杀人更让人愤怒,最后他被判决死刑,原因不是他杀了人,而是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表现出来应有的悲伤。

说实话,加缪的这部小说并不好理解,一个母亲刚刚去世的人,能坦然地和女友去看喜剧电影?一个向别人连开五枪,真的只是因为太阳的关系? 一个人真的会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表现不得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也太不可思议,加缪在这本书中想表达的是什么?

很多人解读说这本书是加缪哲学思想的体现,加缪为了阐述他的哲学思想“荒诞”,特意塑造了默尔索这个与社会规则格格不入,只求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在这个世界上真实生活的人。

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能对理解小说有任何帮助,理解小说的关键是加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的来源是什么?我想我们只能回到加缪的童年以及加缪写作这部小说时的社会大环境中去寻找答案。

今天的文章,唐苏就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下这部经典作品:

01、理解加缪的成长经历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理解本书的关键

02、加缪的哲学思想:世界是荒诞的,但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03、这部小说对现在的我们有何启发?

01

理解加缪的成长经历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理解本书的关键

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父亲在他一岁时去世,家庭从此陷入贫困。他自小和目不识丁且耳聋的母亲,还有恶毒的外婆一起生活。家里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报纸,没有书,没有收音机,几乎没有客人,陪伴他的唯有那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和广袤的海洋,后来得贵人资助才开始了读书生涯。

虽然他以后当上了职业记者和作家,但是一个人的童年是他人生的底色,加缪的童年塑造了他。

22岁时, 加缪在日记本的第一篇写下:“ 一穷二白地过上若干年,就足以创造全部的敏感性。”

加缪成长的过程中,他和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很淡漠的,艰难地生活导致了他没有从自己的亲人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当然加缪心中也不会对她们有太过热烈的感情。回到小说中,我们就不难理解,默尔索为什么对母亲的去世没有悲痛。

这也并不是说默尔索不爱母亲,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一滴眼泪,但他却清楚地记得母亲葬礼那天的每一个细节:清新的泥土味、 戴着宽边圆顶软毡帽的贝莱兹先生、零星散落错落有致的小房子、红绿交杂的土地……

只是默尔索情感表达方式与常人不同,他对母亲的思念是淡然的,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对母亲点点滴滴的回忆。

如果默尔索是一位世故圆滑的人,懂得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他可能会大声哭泣表达对母亲的留恋,但默尔索偏偏是一个从来不会说谎,对他人的评价毫不在意,只想真实生活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作家张爱玲,张爱玲的母亲在她五岁离婚,远走海外,张爱玲跟着父亲在花园洋房里长大,她的成长过程中,同样缺失母爱。纵观张爱玲的作品,母亲一直是一个负面形象,比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再比如《半生缘》中顾曼桢的母亲。

加缪与张爱玲一样对母亲有着复杂的感情,既恨又爱,恨表现在他们作品中对母亲冷淡的态度或母亲负面的形象,爱则也表现在这里,他们会把母亲写进自己的作品里,说明他们时常想起母亲。总的来说,母爱对于他们有缺失,有遗憾,他们对母亲的态度爱恨交织,与普通人相异。

再次我们来看看加缪写成这本书时的时代背景。

1939年,加缪从老家阿尔及利亚到了法国,开始了《局外人》的创作,这个时候的法国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但这次大战对法国人民来说没有《道德经》中所描述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的景象,因为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法国军官和政客为了避免生命的无谓伤亡,理性地选择了早早地投降。

《存在主义的咖啡馆》这本书中是这么描述当时的法国:

在宣战后的第一天, 她(波伏娃)曾在巴黎四处走了走, 惊讶地发现一切看起来竟然还是很正常, 只有几处异样: 警察会带着装在小袋子里的防毒面具上街, 而当夜晚降临时, 很多车的大灯像蓝宝石一样在黑暗中发着光, 因为作为灯火管制的预防措施, 所有车灯的灯罩都被涂上了颜色。

一边是血雨腥风、硝烟弥漫的战场,一边是秩序井然、一切如常的巴黎街头,人们的感觉是撕裂的,正是这种战争中的“正常”才让人们感觉到了怪异。加缪就在这种状态下,躲在房间里创作了“荒诞三部曲”,“荒诞三部曲”的第一部就是《局外人》。

在《局外人》中,加缪通过默尔索这个人的经历,阐述了它主要的哲学观点:人类的存在是无意义的或者说是荒诞的,这个主题在那段时间里看起来似乎顺利成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局外人》一出版就畅销全球,因为它代表了一代人的思想。

02

加缪的哲学思想:世界是荒诞的,但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小说的第一部分描述的是默尔索母亲的葬礼以及他杀人的经过,在这部分中有几个小细节值得注意。

① 第一个细节是在母亲的葬礼上,院长对于默尔索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养老这件事是这么评价的:“您不用解释, 亲爱的孩子。 我看了您母亲的档案, 您无力负担她。 她需要有人照料, 您的薪水又很微薄。 总之, 她在这里更快活些。”

当时的社会中,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养老被视为一种不孝,也经常有人因这事在背后对默尔索指指点点,但是院长在这里对他表达了充分的理解,也就是可以这么认为,院长支持他这个行为。

② 第二个细节是他走进母亲的停尸间,守门人想打开棺木,让默尔索最后再看母亲一眼,但默尔索拒绝了。守门人问他为什么不愿意,默尔索说不知道,守门人接着说了一句:“我理解!”守门人后面给默尔索送来了牛奶咖啡,还和他一起抽烟聊天。

虽然默尔索的表现在这里有些不合常理,但是守门人在这里并没有责怪他,也像院长一样对他表示了理解。

③ 第三个细节是葬礼第二天,默尔索和情人玛丽一起游泳、看喜剧电影、拥吻做爱。

但是这些所有在葬礼上以及第二天表现出来对默尔索十分同情和理解的人,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默尔索因杀人入狱面临判决时,他们对同一件事情,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① 院长在法庭上说,默尔索的母亲曾埋怨默尔索把自己送到了养老院,并且他惊讶于默尔索在葬礼当天表现出来的冷静,他说默尔索甚至不愿意看妈妈一眼,在葬礼上没有哭泣,下葬后立刻就走了,没有在妈妈的坟前致哀。

② 守门人说,默尔索不想见一见妈妈,说默尔索抽烟、睡觉、还喝了牛奶咖啡,却没提他曾和默尔索一起抽烟,也没提他曾说过他理解默尔索。

③ 审讯到了玛丽,玛丽承认了所有她在葬礼第二天和默尔索做的事情,唯独没提到那天默尔索还带着黑纱。但说完之后玛丽大哭起来,她哭着说,“说情况不是这样的, 说还有别的事情, 刚才那些是别人逼她讲的违心话, 说她非常了解默尔索,默尔索没做过任何坏事。” 但执达员在庭长的示意下把她拖了出去,继续审讯。

对一个杀人犯的审讯没有专注在他犯下的罪行上,却把这些和案件毫不相干的人召集起来作证,来证明默尔索是一个不遵守社会规则、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人,这个世界还不够荒唐吗?我们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又有什么意义?更何况,小说在这里还告诉我们了另外一些事实:

① 默尔索因为这些“没有遵守社会规约”的行为,被送上了绞刑架,以至于加缪在后记中这么总结默尔索的一生“ 在我们的社会里, 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

② 默尔索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表现出来应有的悲伤,是背离社会规范,但这些说话出尔反尔,可以根据不同的形势,说不同的话的人,却都成了良好公民。

③ 法庭所谓的审讯不是在明辨是非,他们也不过是在为自己的观点找证据,法庭认为默尔索有罪,所有人的证词都要证明这一点,提出一点异议的玛丽,被拖出了法庭。

看到这些事情我相信作为读者的我们都感到了世界的荒诞,更感觉到了对生活的绝望,但如果加缪只是在控诉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认识的加缪,“世界的荒诞性和虚无”只是加缪哲学思想的起点。

加缪说:“ 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绝不可能是一个终点, 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加缪认为,人在在面对机械且艰难的现实生存时,每天都要按照一个一成不变的呆板模式来生活——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了生计都要过这种“坐在格子间里,朝九晚六”的生活,人必然会问“我为什么要活着?”、“这种日子什么时候能到头?”、“我每天过着这种乏味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从而产生对世界、对生命的荒诞感。

但其实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不是一部循规蹈矩的生存机器了,正如加缪所说:“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在《局外人》的最后,即将被送上行刑架的默尔索说:

长久以来第一次, 我想起了妈妈。 我感觉自己理解了, 为什么她要在晚年找一个“ 未婚夫” , 为什么她玩起了“ 从头来过” 的游戏。 那边, 那边也一样, 养老院里, 一个个生命行将消逝, 而那四周包裹着它的黑夜, 如同一场忧伤的间歇。 如此接近死亡的时刻, 妈妈也该感到解脱, 并准备好把一切从头来过了。 没有人, 没有人有权利为她哭泣。

是的,无论生命或者世界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都要学会坦然接受,因为我们活着,好好地活着,努力地活着就是对“荒诞世界”的最有力的反抗。默尔索的母亲在生命行将消失时,依然在养老院找了一位“伴侣”从头来过,默尔索在生命的尽头,也准备好了把一切从头来过,尚且拥有生命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生命呢?

03

这部小说对现在的我们有什么启发?

《局外人》这部小说读完,内心有很多的感慨,对于世界、对于生活又有了新的理解,默尔索并不是孤单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默尔索,因为世界并不为我们个人的意志而转动,就像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们对生活都有困惑。

但默尔索荒诞的一生并不是在向我们控诉世界的无理和虚无,他是在教会我们应该如何活着。

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然后努力生活、活得精彩,做个“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却依然热爱它”的勇士。

① 珍惜生命:生命从无侥幸,来日并不方长

关于珍惜生命,似乎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但我们真的学会了吗?我看未必,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有一些让人听了唏嘘不已的新闻在被报道。

河南沁阳一位19岁的男孩,从18层的楼顶一跃跳下。他像花儿一般正在绽放的生命就这样在一瞬间结束了,留给这个世界的只是亲人的泪水。

福建三明一位女司机开车34分钟看了30次手机,最后车辆失控撞上隧道,她当场死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能值得一个在开车的人平均一分钟看一次手机?上帝在她第30次看手机的时候,终于没有了守护她的耐心。

浙江金华一位男子,酒后骑摩托车,途中发生人伤车损的单方交通事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这一项项事故都在向我们表明,人们对自己的生命是多么不在意,我们都以为“死亡”离我们很远,但真实的情况是,“黑天鹅”事件无处不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幸运。

作家格总分享过一个故事:

我一个北京的朋友讲过,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父亲就叮嘱过她,等地铁的时候必须贴着墙站。

北京地铁建得很早,那会儿的地铁是没有防护栏的,所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有人从站台坠进地铁的事故。

有的是自杀,有的则是别人推下去的。

爸爸说:地铁站里边儿,你不知道有什么人!有神经病呢,有喝多了呢,还有成心给社会乱的呢!你不知道!不知道就得让着,别给人机会,贴着墙站最安全!

我想说,这位父亲的叮嘱,真的是一种智慧,就像古人所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所以,多一分小心与谨慎,少一分侥幸与自负,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在为你而鸣。

② 努力生活:生活从不辜负那个努力的人

村上春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这让我想到了刘涛,那个昔日嫁给“京城四少”之一王珂的美丽女子,以为嫁入豪门,这一生就可以风光无限,但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王珂一下子从“钻石王老五”变成身无分文、负债累累的“丐帮帮主”。

面对经济危机,昔日亲人好友的反目背叛,王珂患上了抑郁症,长期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

2013年,刘涛在微博上发表长文《底线》自曝了婚后坎坷的生活,其中提到了一个细节,在刘涛分娩那天,王珂因长期没有服用药物,突然不省人事,昏倒在地,医生百般抢救才把王珂从死神手里夺了过来。

面对如此的生活,如果说一个女子没有绝望过,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那肯定是骗人的,更可况她有颜值有身段,外边不乏追求者,但是刘涛选择了留下来,努力面对。

她开始疯狂地拍戏,开公司,帮助老公还债,让王珂一点点好起来。

风雨过后,刘涛面对采访时说:“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好,但是也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糟。其实生活就是很平淡的,但我觉得还好,我非常有勇气去面对生活、面对现实,而且我也觉得我们很努力。”

③ 精彩生活:忙碌不变的生活里请给自己一点仪式感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仪式感?”

答主@林木然的答案获得了10万赞,他说:

“人生于世,就像在一条漫长的暗黑河流里漂泊。

而所谓的仪式感,大概就是人类于这河流上建造的闪闪烁烁的小灯塔。

靠这些灯塔,我们才能标定我们的存在。”

加缪在“荒诞三部曲”第二部《西西弗的神话》中把我们每天庸庸碌碌的生活比作西西弗一日不停歇地推上山顶的石头。

西西弗的石头今天推上山顶,第二天还会掉下来,西西弗就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着这“推石头”的单调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一个人,过得又何尝不是这种生活呢?

只是这“石头”的形式变了,变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而在这些庸碌的生活里,仪式感就是在提醒我们去拥抱那些曾被忽略的美好。

这仪式感不需要复杂,花费太多,可能是为心爱的人买一个生日蛋糕,可能是每周给远在故乡的父母打一个电话,可能是每晚和爱人互道晚安,仪式感融入生活,又让每日的生活变得不凡。

雪莱说:“人生,这伟大的奇迹,我们叹为观止,只因你是如此奇妙无比。”

愿你能活得和乐、精彩!

唐苏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了,希望你能有所收获,记得关注 @遇见唐苏 哦~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