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晚的闲暇时间读完了油画的《活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味着其中的情节。
不能平静的原因应该是有三个,一是作品描述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且文中苦难的程度太过深刻,以及主人公福贵积极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二是其中有些情节,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把身边人摆进去。书中的有些情景自己曾亲身经历,有些人物在身边能看到相似的影子。三是在自序篇幅内,对于“内心敞开”的观点,以及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等观点,和自己近期一直思索的一些问题找到了共鸣。《活着》看完,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近期一个网络传闻,是关于郑州聚朋缘烩面馆老板因历经生活和经营上磨难,烧炭自杀的传闻。因为还不确定真实性,目前只是流传出了有关细节和死者生前发布的视频,让人感受到他经历的苦难,对生活的那种绝望。死者为大,同时也不确定真实性,不便多说,但对比《活着》主人公福贵,他告诉我们要坚强的活着,为活着本身而活,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其他任何事物活着。
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承受苦难坚强活着。
福贵的人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底层百姓的一个缩影,悲欢离合,不断反转。徐福贵是一个地主家的大少爷,吃喝玩乐的败家子,后来也确实把祖上积累下来的一百多亩田地和宅院给赌输了,从此生活落魄,父亲因此气病身亡,母亲因病无钱救治离世。自己阴差阳错的被拉去当壮丁拉大炮,侥幸活下来。心里想的都是家人和孩子,历经磨难终于回到家和家人团聚。生活中,除了因赌博赢走他百亩土地和宅院的龙二因划成分为地主,被枪毙,他稍感庆幸外,其他都是一桩接着一桩的苦难,一个接着一个亲人的离世。从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到外孙,先后意外身故,离他而去,但他依然能清楚的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作者,并与自己买下一头老牛,积极的活着。因为余华的这本书,“活着”中的福贵成了积极面对苦难生活的代名词,所以有人说“生活再难,难道还能比福贵难?”,又有说“熬不下去的时候,请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二、带入联想的去读,有些情节似曾经历。
书中开头便是福贵一个人,赶着一头叫“福贵”的老牛,在夕阳下耕作。落日的金光照映在走在田垄上的人身上,每个黑色的人影都镶着金边。自己能立即想到在西滩的责任田里耕作,即将收工回家的场景。几辈人积累下来的家业,到一代人手里败光,这样的事情不稀奇,估计哪个人身边都可能会听到一些,属正常也不正常。印象中自己所在的村属于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原来村里村委办公所在的院子和房屋,和书中描写的也很像,可能是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吧。偏头的形象和村里一个人感觉很像,装卸工的工作,也是再熟悉不过。正因为熟悉,读起来才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把文字转化为立体的情景展现在脑海中。
三、“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现在看书更喜欢细读序文内容,尤其是自序,更能看到作者写作的初衷。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有些话和当前自己正在思索的内容,找到了共鸣,帮助自己对所思考问题的深入理解。比如“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其实这句话的含义可以应用多个场景,来给予解释都解释得通。比如对某些事情不会再苛求身边人一定要如何如何,比如对有些原来看不惯、想不通的事也能想通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对社会上的一些行为,做有做的理由,不做有不做的理由。对两种行为,自己心里都会去考虑,并且都能站在双方的位置来理解。比如有些占小便宜的行为,可能会让人鄙视,但有些人依旧还会这样,有些人不会。从两个角度来想,他这样做,有可能是因为经济条件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准,这样做也是为了自己或家人更好的生活。没有这样做,可能是受困于自己给自己限定的人格要求,更多的可能,估计是经济水平已经不需要他再来做这些,不能抛开经济基础来单纯的讨论道德问题。这样对身边人,或者看到的一些行为,能以一种更加包容的态度来看待。就像余华说的“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自己人生阅历还很浅薄,学习的知识、明白的道理也都很肤浅,但得益于自己目前一个幸福稳定的大家庭和工作、谆谆教导的长辈、亦师亦友的领导和同事,让自己能有相对平静的时光来读书、思考。
苦,是生活的常态;活着也很艰难,但熬过去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