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市内四个初稿时,有些父母说后台更苦恼,反而心有余悸。
希望用数据点评一下市区各校的中考情况。其实,小升初没必要老纠结,政府要求是按片升学,这是总体趋势,虽不排除个别投机取巧,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顺其自然的事。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选择。
在当下,子女教育是每个家庭的首要事情,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围绕子女教育来转,有的时候下了精力才发现绕了一圈又回到政策的原点。
有一个发小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放弃就近入学,托人找关系去了十里开外的市中心实验小学。结果一家老小一天来回四趟接送了六年,最后上升初由于户籍不在片区被补充市区一所普通初中。看着一个村子和孩子长大的都就近入了康园,这哥们心里不太舒服。要知道孩子升初去的那所学校还不如康园,孩子学习在班级名列前茅,奖状一大堆,难道最后上的初中还不如在村里上学的同龄人?于是不甘心又四处活动最后如愿按户籍就近入学康园。虽然费了一番心事,但孩子还算争气。
对于当下的初中教育,用整体数据分析虽然更接近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现状。但是,由于数据来源有限和篇幅问题就不再赘述。还是捡现成用老掉牙的分数段尤其高分段,来看看长治各个县区以及主城区每个学校的情况吧。
高分段统计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中国有句老话说:“盈则溢“,也就是说实力到了一定程度就展现出来,这种展现自然而然、水到水到渠成的一种的表现。能有高分学生的学校,一个是偶然,两个是巧合,三个是偶然加巧合,四个以上就是必然了,人数越多必然性越高,必然性越高整体实力越强,这就是高分段所呈现的统计规律和趋势。
从长治中考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出:
长治地区540以上高分人数达到本县区中考人数10%以上(包含10%)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两区一县,即潞州区、上党区和襄垣县。
潞州区、上党区和襄垣县也是长治所属县区中的三个经济发达的县区。三县区总人口135.5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9%。三县区中考考生人数占全市中考考生的46.9%,540分以上人数占到全市540分以上人数的61.44%,而600以上学生数量,三县区的数量又占到全市的82.1%!由此可见在十三个县区中师资力量分布是多么参差不齐。
在三县区中,潞州区又遥遥领先上党区和襄垣县。潞州区中考学生占到三县区总考生61.2%,540分以上学生占到三县区68.95%,而六百分以上学生又占到三县区86.13%,这组数据说明潞州区集中了长治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学生。事实也确实如此,能与市直中学决一高下的中学也集中在潞州区。
抛开三县区,纵观全表,作为人口超过三十万,中考人数占到全市中考人数9.3%的长子显然更有待努力。
在潞州区2020年600分以上人数统计表中:人数最多的是潞州中学27个,实验中学次之24个,合作办学潞州区原郊区一中15个,这三所学校形成了潞州区三强。高分学生数字也证明了我在上一篇中对郊区一中合作办学的分析和定位还是靠谱的。
五中六中有点乏力,相对五六中只能说七中还行,五六七真不知道是该夸还该贬,到底是七中进步了,还是五六中倒退了闹不清,不过相对于当年七中八中口头禅,七中还是让人刮目相看。
火炬虽从区属归属于市直,但成绩还是让人失望,没有一点惊喜和跨越。从十二中和九中的成绩来看,五六中是倒退了,人家九中和十二中都超过了你的现在,
出身于厂矿的清华中学、王庄中学、漳村中学各自显示了自己的师资力量。清华还是那样不俗,王庄还是那卓群。
华夏斯坦福是长治收费较高的一所学校,不少在长治做生意的外省商人子女由于户籍关系大部分就选择了这里,也是长治人除公立学校外的一个选择。看来小班教育没让部分人失望,毕竟有些成绩拿钱也砸不出来。
这份表最疏忽的是,遗漏了康园中学。康园中学作为一所年轻的新型九年制小学、中学连贯学校,师资力量以年轻教师为主,校风校纪在市区学校口牌一贯不错,去年中考第二名就来自康园中学。希望今年新招生的容海学校以后的成绩能给人一个惊喜,毕竟康园带了一个好头,容海模式和康园基本是相同办学模式,都是采取小学加初中九年一贯制。
对主城区各个学校来说,划片就近入学,也相对做到了均衡,生源不能说太好,但也绝对不差,市区提倡均衡分配教育这么多年,拿不出成绩,也只能说学校管理问题了。
长治市区的学校教育,整体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主城区不俗的成绩背后是更多乡村学校的沦落。乡中、县中这些原本教育体系中的中流砥柱,面临着的是城市化浪潮中人口迁徙带来生源减少,在有限的生源中留守儿童又占多数。随着年龄的成长这些儿童中又出现了流失,致使办学前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