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区2022届高三开学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阅读(35分)
(一)阅读现代文章(本题共有5道小题,19分)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以及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部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恩爱与尊重,以及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培育出来的家庭关系对现代社会同样非常有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
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他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一个民主性的共同体,是多么依赖于它的成员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现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人主义,就不会长久地一直否认家庭领域的政治—道德意义。因为要想让一个人把他原先对一个小团体承担责任的能力,用来为社会整体的利益服务,这个人必须拥有的心理前提,是在一个和谐的、充满信任和平等的家庭里建立的。”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家”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家”不再是宗法式的共同体,“家”作为专制温床的时代,也早已过去。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
(节选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材料二:
“家”是中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相比于犹太—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从其起点上就不屈不挠地摒斥“家”,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不仅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富的小传统若合符节,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
其次,“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
(节选自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也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B.“家”“国”的同构性关系,常常成为人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之一,认为仿佛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导致了政治上的专制。
C.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
D.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
C.由儒家文明发展而成的“家国一体”秩序体系,决定了我国传统文明伦理底色,成为民情基础。
D.其他文明要研究中国文明,必须认识“家”是中国人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需求的港湾。
3.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一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
A.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B.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C.《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D.《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4.简要分析材料一引用霍耐特话的作用。
5.对于“家”,选文两则材料以及下文三者的认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应该如何重构现代“家”的意义?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经山海(节选)
赵德发
一个绿、黄、蓝的三色世界,出现在吴小蒿面前,蓝的是海,黄的是沙滩,绿的则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松林。
海风袭来,松涛声声。
李言密指着面前的松林道:“吴镇长你看看,他们说要建鱼骨庙,在这里就行。”
吴小蒿看了一下,觉得这里果然合适。这些松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栽的,是当年搞的海滨防风林带,在隅城海边绵延一百多公里,每棵树都有碗口粗,松针绿得发亮。他们走进松林,勘察一番,决定让这座庙背靠松林,面向大海,庙前就是广阔的沙滩。
突然,松林西面传来一声尖叫,接着又唱又喊,节奏感十分强。吴小蒿问是谁在喊。李言密说:“一个船老大在喊渔家号子。这是起网号,咱们过去听听。”
松林中间有一条小路,三个人走了过去。只见林子西边有一座破旧的院子,院墙塌了半截,院里有一条粗制滥造的大船,船头向东。船上立着一根高高的桅杆,挂着破旧的船帆,顶端有一面小红旗迎风招展。一个白发凌乱、满脸沧桑的老汉站在甲板上,手舞足蹈,大喊大叫。
李言密说,这个老汉姓沈,今年八十多岁。他十几岁就下海,练成了一身本事,三十出头就当上了船老大,还当上了渔业生产队队长,在楷坡沿海渔村中非常有名。但是,后来有了机器船,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再也用不上,加上不识字,不认得仪表,他就当不成船老大了。他很失落,精神变得不正常,在自家院子里造了一条老式渔船,整天爬上爬下,还像是出海打鱼,喊那些早就没人喊的号子。
吴小蒿远远地看着老汉,心中很不是滋味,说:“咱们去看看这位船老大。”
走到院子门口,李言密大声说:“老沈,镇长来了,你快下来!”老汉弓腰探头,向门口看看,哈哈一笑:“来大鱼喽!来大鱼喽!”说罢跪下磕头。吴小蒿羞窘万分:“这是干吗呢?”李言密说:“渔民把鲸鱼叫作‘大鱼’,在海上碰见大鱼,都要恭恭敬敬,烧香磕头。把你比作大鱼,是说你是大人物。”吴小蒿笑道:“我哪是什么大鱼,只是一只小虾罢了。沈大爷,你快下来,咱们说说话。”老沈从船上跳了下来,看着吴小蒿嘻嘻笑:“小虾?你可不是小虾。”
李言密拍拍这船:“大爷,你这船是多少马力的?”老沈立即现出恼怒的神情:“我不用机器,我这是大风船!我会使风,八面来风我都会使!那年我去吕泗洋打黄花鱼,有一天来了西南风,我顶风使船,一夜走了上百里!我厉害吧?”李言密说:“厉害厉害!你是钱湾有名的船老大嘛!”老沈连连摆手:“咳,别提了,别提了,如今咱不值钱了!”
吴小蒿明白,老沈说的“不值钱”,是指没有多少价值了。她听出了老人话语中的落寞。
李言密走到老沈面前说:“老大,船要开了,篷要张了,怎么办?”
老沈响亮地道:“好办!”他两手扶住船帮,敏捷地跳了上去。他的脚上没有穿鞋,十个骸黑的脚趾大大张开,像树根一样牢牢把住甲板。他伸出筋骨嶙峋的双手,做出抓篷绶的动作,用近乎假嗓的高亢声音大喊一声:“哎来响哟!”
吴小蒿觉得,那声音像电流一样突然将她击中,让她的半边脸麻酥酥的,心脏也震颤不已。
李言密兴奋道:“这是张篷号子!”他高声接道,“哟来哟哟来!”也跳到船上。他俩一边唱一边做着拉拽动作,全身的肌肉统统绷紧。
吴小蒿听着号子,仿佛看见篷帆渐渐升起,迎风张开,这条大船借助风力,正驶入苍茫的大海。她听说,过去这儿的渔民制作船帆,都用棚树皮煮汁染成紫色。在他们三个人的号子声中,她眼前出现了一片片紫帆,它们像神鸟翅膀似的飞翔于海面之上……
也就在这时,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
从钱湾回来,吴小蒿迸发激情,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渔业史研究当中。研读期间,她甚至产生冲动,想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加上实地调查,退休后写出一部《隅城渔业史》。
吴小蒿感觉到,做学问真是一件很愉快很有意思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成了一条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知识的海洋里潜游、探究,收获日渐增多。她想,如果从山大毕业后,不是被硬拽回来,而是考取了研究生,现在我可能是某所高校的讲师或副教授,有许多学术成果了。想着想着,她又为自己感到可惜,心情也有点儿戚戚然了。
但她知道,这辈子成为学者是不可能了,但我能通过策划,建起一座渔业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了解隅城人几千年来是如何靠海吃海的。博物馆建起来后,一定会成为楷坡的一大亮点。
文本二
进入新世纪之后,乡镇干部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与前辈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优秀者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既接地气,又明大势,成为乡村振兴的扛鼎人物。因此,我让吴小蒿习惯性运用历史眼光,将自己面对的事情放在历史背景下思考,因而,她在楷坡镇的一些作为便具有了历史意义。读者会看到,新时代的历程与个人的历程,都处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耐人寻味。
(赵德发《写一部有历史感的小说》)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山海”的意思是经山历海,它将时代历程和主人公吴小蒿的个人经历,囊括进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富有深刻的意味。
B.小说提到“海滨防风林”“沙滩”等景物,又写到院中的“老式渔船”,体现了钱湾的地域特征,暗示了钱湾人的生活方式。
C.得知老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后,吴小蒿“心里很不是滋味”,从中可以看出,她作为乡镇干部,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
D.从钱湾回来,吴小蒿产生了写《隅城渔业史》的冲动,并改变主意决定建渔业博物馆,这是为了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特色鲜明,运用多种色彩组合,渲染多姿多彩的氛围,动静结合显示环境清幽,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优美的环境。
B.次要人物李言密在小说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同鲁迅小说《祝福》中“我”一样,起到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人物经历,讲述背景的作用。
C.小说以大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展开情节,避免不必要叙述,既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又给读者以强烈代入感,深刻揭示小说主旨。
D.本文不同于《林黛玉进贾府》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对各方人物展开叙述的写法,而是聚焦主人公吴小蒿,体现了对乡镇干部群体的关注。
8.文本一划线句子两处写到“喊号子”,这两处描写在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进入新世纪之后,乡镇干部这个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陶潜,字元亮。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饮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选自《晋书•列传六十四隐逸》,有删改)
(乙)
宋纤,字令艾,敦煌效谷人也。少有远操,沈靖不与世交,隐居于酒泉南山。明究经纬,弟子受业三千余人。不应州郡辟命。张祚时,太守杨宣画其象于阁上;出入视之,作颂曰:“为枕何石?为濑何流?身不可见,名不可求。”酒泉太守马岌,高尚之士也。具威仪,鸣铙鼓,造焉。纤高楼重阁,距而不见。岌叹曰:“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节选自《晋书•列传六十四隐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B.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C.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D.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文中是指居里或籍贯相同的人,即同乡。
B.祭酒,古代管理酒业的官员。因为陶渊明酷爱饮酒,官府便征召他任此职。
C.太守,是秦汉对郡守的尊称。宋以后改郡为府,故知府亦别称为太守。
D.经纬,经书和纬书。经书是儒家的经书。纬书是讲符篆、瑞应、占验之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擅长作文,作文自有风格。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被时人认为是他的真实写照,他写了《归去来》之后就辞去了县职。
B.陶潜躬耕自资,不愿谄媚长官。担任彭泽县令时,把公田全部用来种秫谷;被告知应该整饰衣冠迎接郡里前来视察的督邮,他叹息不已。
C.陶潜嗜酒如痴,率真放达自适。他曾希望自己能醉酒不醒,即使去陌生人家的酒宴,也欣然前往、酣醉而归;每醉就忘乎所以,其乐无穷。
D.陶潜为人清高,沉着而有涵养。他称病不见仰慕自己的长官,甚至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也不赴任;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来高兴或愤怒的神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2)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
14.同为隐逸者,《晋书》对陶潜和宋纤的形象塑造手法有何不同?试做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各题。
点绛唇·送李琴泉
吴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起笔两句,写出离别的地点,词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以逢君的快乐衬托送君的伤感。
B.“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二句,承接上两句,“酒阑”与“旗亭”互相照应;“呼渡”“沙鸥”与“江上”照应。
C.下阕开头两句,承接上阕点明离别的时间,由“萧萧”“香冻”可见,此时正值深秋,风雨萧萧秋意寒,描绘出一片凄凉之景。
D.下阕结尾两句“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描绘了一幅“暮雨江畔送行图”,呼应标题,照应上阕开头,意蕴深远。
16.这首词意象丰富,描写细腻,虽似写景却句句含情,试做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__”这两句以浪漫的笔法写银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2)大部分人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但少部分人却能做到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用“鹏”这一意象展现阔大的人生境界或远大的理想追求。请写出体现以上含义并含有“鹏”这一意象的两句诗文:“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星堆遗址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悠久绵延的中华文明如同一棵历史沃土培育的参天大树,枝繁吐茂,硕果累累,从枝叶可以追溯到根脉。三星堆遗址便与古蜀文明的起源密不可分。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是分别位于成都平原至川东及三峡一带的两支青铜文化,其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大文化圈。自夏时期起,这个文化圈内开始渗入一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至商时期,又大量接受了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约4500年左右,可谓历史悠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
( )恩格斯曾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以此论断反观三星堆遗址,其文明特征极为显著。从陶器上看,三星堆早期的陶盂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盂,除了陶质和大小以外,几无区别;三星堆的“将军盔”,也与河南安阳殷墟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从青铜器上看,三星堆的铜尊、铜罍明显受到了殷商青铜礼器的影响,可知在与彼时中原文化的交流融汇中,古蜀文明得到了较大发展。
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通过三星堆遗址得到了体现。
B.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
C.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通过三星堆遗址得到了彰显。
D.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C.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__①__。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疫灾不仅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发生得相对频繁;__②__,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
在中国古代,__③__,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社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编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药,要经过多道炮制工序才可以入口;老汤,亦要经过长时间的熬制才可以余味悠长;写文章亦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炮制是为了降低中药的毒性,为了增强或改变药物的性能;熬制,是为了让每一种食材的滋味一点点渗入汤水,相融相谐;删改,为了精益求精,让文章珠圆玉润。做好这些事,需要人静下心来,不急不躁,这就是沉潜。其实,做人做事都需要沉潜。
请以“沉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A.“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颠倒了因果关系。C.“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理解错误。D .“20世纪初以来,…… ‘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理解错误。原文运用了“即使”,表示假设,而且“家”是“重建”这些思想的依据,逻辑混乱。
2.A “‘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理解错误。原文:“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部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家”是在“生存论上”“‘修齐治平’层面上”处于核心地位;“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而不是“难以进入公共领域”。
3.C 材料一论述的是“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
A.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意思是天地、百姓、万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理应勇于担当责任;时间、空间、过去、未来的发展规律,都要在心中融会贯通。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B. 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意思是在社会上尽力尽责,才不愧是我的儿子。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C.《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意思是人们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树木有根一样,不可忘本。这句话是说人不能忘本,不是说家国同构关系,不能作为材料一的论据。D.《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意思是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得到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
4.(1)第一处,揭示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思想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存在盲区,证明“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的观点;第二处,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家”具有政治—道德意义,并得出“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的结论。(2)引用西方名家的观点,指出西方自由主义者观点的错误,有针对性;用以推断出自己的结论,有说服力。
5.材料一强调“家”的教化作用,在现代社会有积极意义;材料二则强调“家”对于现代中国人的意义,认为“家”是“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是中国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是现代中国人情感需求的港湾;《乡土中国》则是揭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即以“己”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关系向外渐次淡薄的“差序格局”。构建相互尊重的家庭成员的关系;充分发挥“家”的教育作用,培养有德性之人,把以己为中心的“私”变成以“己”及人的爱,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家庭关系;认识“家”作为中国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港湾的意义,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体现其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
6.D 从钱湾回来之前吴小蒿已经产生了建一座渔业博物馆的想法,选项中 “从钱湾回来” 错在时间错位;建渔业博物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并非是为了弥补个人遗憾,选项中“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错在因果关系错位。
7.C “避免不必要叙述”:以对话和心理描写代替叙事,是会避免冗余的叙述,但是,“既舒缓了小说紧张的节奏”错误,且小说节奏也并不紧张。“又给读者以强烈代入感”,是有利于读者走进场景,倾听人物对话,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增强代入感的,也可以有利于“揭示小说主旨”,但“深刻”的程度重了。
8.①第一次写喊号子,引出吴小蒿的疑问和老沈的出场。
②第二次写喊号子,引出吴小蒿的联想和想象,为吴小蒿改变主意做铺垫。
9.①受过高等教育,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原本要建鱼骨庙,吴小蒿改主意建渔业博物馆。②会用历史眼光观照当下,有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吴小蒿决定建渔业博物馆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历史,以及人与海洋的关系。③将个人历程与时代历程联系起来。吴小蒿专注投入研究渔业史,并决定修建渔业博物馆,既是她个人志趣的体现,也是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的努力,符合时代特色。
10.B
11.B “古代管理酒业的官员”表述错误。祭酒是古代主管学务官员。
12.A 他是先辞官,后写的《归去来》。
13.(1)(他)不曾拜访过这些人,所到的地方只是田家家舍以及到庐山游观罢了。
(2)随从询问他鞋子的尺寸,他便在座位上伸出脚让(他们)度量脚的长度。
14.《晋书》用正面描写陶潜的隐逸者形象,比如用语言描写来塑造陶潜嗜酒如痴、为人清高的形象;对宋纤则运用侧面描写,如用太守杨宣和马岌的感叹、称颂来塑造宋纤超拔不群。
参考译文:
(甲)
陶潜,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世人说是实录。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不久,朝廷征召陶渊明为著作郎,不去就职。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有时备了酒邀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
刺史王弘在元熙年间到达江州,很钦慕他,后来亲自造访。陶潜称病不见。王弘每每派人在路上等候,私下知道陶潜要往庐山,于是便派他的敌人宠通之等人带着酒,预先在半路上邀请他。陶潜一遇上酒,在野亭举杯便饮,快乐得忘记了赶路。这时王弘便出面与他相见,于是一起饮酒欢宴终日。陶潜没有鞋,王弘环顾左右命令为他做鞋。左右询问他鞋子的尺寸,他便坐着伸长脚让他们度量。以后王弘再想会见他,便在草泽山间等候。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不喝,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诵。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文集流传于世。
(乙)
宋纤,字令艾,敦煌效谷人也。年少时有远大的志向,沉静不与世俗之人交往,在酒泉南山隐居。研究经纬之书,跟随他学习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州郡征召他不去就职。张祚时,太守杨宣把他的画像画在阁上,进出看见就赞颂说:“什么石头作枕头,什么水流漱口,品质真高洁呀,他的身体见不到,他的名声不能求取啊。”酒泉太守马岌是高尚的人,他准备威仪,击铙敲鼓,造访他。宋纤身居高楼之内拒绝见面。马岌感叹说:“名声可以耳闻,但身形却不能看见,品德可以仰视可形体却不能一睹,我从今往后知道先生是人中的豪杰了。”
15.C 由“梨花”意象可知应该是春天,是春寒料峭的时候。
16.①这首词用“旗亭”“暮云”“沙鸥”“柔橹寒潮”“梨花雨”等意象,营造出凄凉伤感的意境,写出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和无限眷恋不舍之情。②词中“阑”“压”“暮”“寒”等字,凄伤婉转,与词人伤离惜别的凄凉之情融为一体,深远哀婉,十分动人。③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将离别的忧伤刻画成了一幅隽永的景致意蕴深远,极富感染力。
17.(1)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李清照《渔家傲》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18.D
19.B 画波浪线句子与B项均为比喻。画波浪线句子本体是“中华文明”,喻体是“大树”。
A.夸张,对偶,“万里”夸张,极言距离之远;“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B.比喻,本体是“琵琶声”,喻体是“银瓶乍破”声、“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乱之声。
C.无修辞,借举止抒情。
D.借代,反问,借“汗青”代指“史书”,“人生自古谁无死”是反问。
20.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约4500年,可谓历史悠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
21.(示例)①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②温暖期气候较稳定 ③每当疫灾发生时
22.(示例)第一段: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第三段:疫灾的应对,既是政府的行为,又是民间的行为。
23.这是一道话题作文。
材料讲述了无论中药,还是老汤,抑或是写文章,都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那就是炮制、熬制、删改、沉潜,这四个词语都是比喻性质,形象地说明引出话题并对“沉潜”一词加以提示——“做好这些事,需要人静下心来,不急不躁,这就是沉潜”,由此引申出“做人做事都需要沉潜”,即做人做事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
“沉潜”有三个层次含义:一是指一种策略,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智慧,属于谋略层面意义;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是指一种“忍”“韧”的哲学理念,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理素养,一种内向、自省、锻造灵魂的手段。它当然可以指具体的人或物,可以写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指抽象的哲学思辨。可以写韬光养晦积蓄的力量,更可以写果断出手的一鸣惊人。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面临重重困难,出头之日遥遥无期时,何不学学“中药”“老汤”的沉潜。这种沉潜绝非沉论,而是自强。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感,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适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地绝地反击。反之,一个人总是随波浮沉,或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筋疲力调。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沉潜原则,也适用于人的生存。上升到人生之道,便是要坚忍,耐得寂寞孤独,不急不躁、淡泊名利、精益求精。考生可以据此立意作文。
注意:本次作文的体裁限定为议论文。
【立意】
(1)成功源于静静的沉潜;
(2)沉潜是为了蓄势;
(3)沉潜,需要耐得寂寞,守住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