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我是教师今天,我们怎样诵读经典?

感谢您对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的关注!如果您还不感兴趣,请点击标题下的《中国教育报》。

你的学生喜欢读古典名著吗?

信息爆炸的时期,西海茫茫,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分辨。

圝圝而经典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有营养的汲取和洗涤。

圝圝可是现在的孩子大多不喜欢阅读经典,他们有太多的选择,有太多的诱惑。

圝圝为什么这些孩子不喜欢诵读经典呢?是不是有的孩子天生就不喜欢诵读?我该如何让学生爱上经典阅读呢?

圝圝小编向您推荐杨文华老师收录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名师讲演录》中的一篇文章,看看对您是否有启发吧!

2010年,我们在华东和华南抽了十几所学校,对学生进行有关经典诵读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让我们大为吃惊,竟然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孩子不喜欢诵读经典。

为什么这些孩子不喜欢诵读经典呢?是不是有的孩子天生就不喜欢诵读?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困惑。

可是我们在一些学校的班级中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情景。他们带的学生对诵读经典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有的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同样是小学生,他们带的孩子为什么就这样喜欢诵读经典呢?

看来,并不是孩子不喜欢诵读,而是我们还缺少引导孩子诵读的有效手段。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诵读经典呢?

不是阅读所有经典,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从经典的内容上讲,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经典都适合孩子诵读,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诵读经典并不是记忆力比赛

现在国内有一个读经的流派,他们主张,学生要熟读四书五经和中华典籍。按照他们的说法,教育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大学,论语等国学经典熟练背诵下来,一切的教育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完全不能赞同这种观点。让幼小的孩子生吞活剥地背诵那些过于艰深晦涩的国学经典,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多少益处,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引起孩子对诵读的恐惧。

就如同人吃东西,无论多么高档的营养品,只有对人的身体有益处,才是好的。所以我们认为,经典不应该是僵死的,它应该是鲜活的,成为孩子生命成长中最珍贵的精神营养。

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

从诵读方式上来说,我们认为经典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要采取形式多样的诵读方法,唤醒沉睡中的经典。

读经派认为,只要让孩子把经典背上一百遍,几百遍,经典就会深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我们认为,这种把读经和学生的生活完全割裂开来的诵读方式,只能培养出一个有一个新时代的孔乙己,而不可能培养出既有诗意情怀,又有独立见解的现代公民。

所以我们主张,要让经典活到孩子当下的生活中来,让学生体验到经典的情趣和魅力,要让孩子充分享受到诵读的乐趣,最终目的是要孩子过上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

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西汉学者刘向曾经这样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在一个整洁优雅、书香四溢的环境里,人会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言行,变得文质彬彬、举止优雅;而在一个凌乱不堪、肮脏污秽的环境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具体到校园和班级里,

老师可以这样做

1.经典短信活动

2010年3月8日,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每位学生的妈妈都收到了一条温馨的祝福短信。

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吾八岁,懂感恩。慈母情,深似海。养育恩,重如山。三八节,一束花,愿妈妈,更美丽!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有孝母之心。在这特殊的节日里,我将缕缕春风,滴滴夏雨,片片秋叶,朵朵冬梅,化成永恒的祝福:祝妈妈妇女节快乐!

……

收到短信,妈妈们心里无不暖洋洋的,因为这些短信都是孩子们自己创编的。高兴之余,妈妈们忙着把短信转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2.诗文游戏活动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江苏省泰兴市鼓楼小学就将学生的游戏活动和经典诵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课间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老师们将经典诗词、成语故事、神话传说编排成情景剧、韵律操和传统游戏,让校园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孩子生活、游戏的一部分。例如,三人一组踢毽念《三字经》;四人一组跳皮筋念《笠翁对韵》①;五人一伙拍手对唱《百家姓》;十人一队丢手绢背诵《千字文》……这些活动形式活泼,寓学于乐,深受学生喜爱。学生课间活动时一边念着经典诗文,一边欢乐地做游戏,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3.图书漂流活动

对孩子来说,伙伴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学间推荐图书不仅能让好书共享,更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都推荐一本曾经感动过自己的图书,写上这本书感动自己的理由,再贴上标签,投放到班级的“爱书吧”中,让其他同学自由选择、阅读。看了这本书的学生都要在标签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阅读时间,让图书在同学之间漂流、传递。“图书漂流”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4.“诗书画”活动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古代历来就有诗、书、画一体的传统。江苏省常州市遥观中心小学的老师们深知诗文、书画同源的道理,他们把诗文诵读与写字课、美术课结合起来,还专门编写了《读诗·学书·作画》校本教材。这个教材诗、书、画结合,图文并茂,深受学生欢迎。

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跟我读”,包含经典诗词、诗人简介、注释等,便于学生记诵和理解;“跟我写”,着重介绍几个笔画、部首、汉字的写法和注意点,并配合可以临写的字帖;“跟我画”,介绍一些绘画方法、绘画步骤等。这门“诗书画”活动课每周一节。通过它学生既练习了书法,又积累了古诗词。

5.书名串串烧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善小学的孩子们开展的“书名串串烧大比拼”活动,让人耳目一新。比赛要求之一是:把自己看过的课外书的书名串成一段话,比一比谁串的书名多,谁的书写工整,谁的文笔好。要求之二是:把写好的“书名串串烧”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成“糖葫芦”形状,比一比谁做得美观,有新意。

比赛开始了,学生们有的独自一个人做,有的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有的用丝带、彩带做装饰品,有的用毛线、蝴蝶结做装饰品,有的用鲜花、树叶、豆子做装饰品……一双双巧手在教室内飞舞。两节课的时间,一份份造型各异、独具匠心的“书名串串烧”作品在教室里“诞生”了。比赛结束后,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都激动不已。在各班展台前,学生们在精致的作品前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6.主题学习馆活动

主题学习馆是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二小学老师的一个创造。每个班级都是一个独立的学习馆,每个班级都有一个诗文学习的主题,班级的每个同学都是学习馆的成员。

每个学习馆都有自己的馆名:国旗馆、孔府馆、名人苑、贺语厅、民族馆、歇后语馆、成语轩、姓氏阁、歌词厅、谜语馆、幽默笑话馆……光听这些名字就令人浮想联翩、急欲一睹为快了。

当我们来到五(5)班的教室时,“民族馆”的标牌醒目地挂在教室门前。走进教室,只见后面的黑板上,是孩子们用稚嫩的笔画的长城,旁边写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黑板下贴着有关各个民族风俗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两边墙上则是由学生制作的民族知识手抄报。

走进二(3)班的“谜语馆”,就像到了一个谜语的世界。孩子们按照动物谜、植物谜、字谜、诗谜等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头搜集相关谜语。他们将谜语抄录在纸板上,课间活动时互相出谜猜,最善于猜谜的将被小伙伴们送上“猜谜小博士”称号。

……

主题学习馆这一载体,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通过读书、上网、实地调查等各种方式收集有关资料,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学习馆。

7.文化探源活动

热爱乡音、乡土是中国人特有的情结,据此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开展了“本土化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绍兴自古名士辈出,这些先哲前贤,为后代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

2007年暑期,学校组织了全校性的“经典诵读与寻访绍兴文化遗迹”的活动——参观绍兴文化遗址,讲绍兴名人故事,寻访绍兴名人的足迹,朗诵绍兴名人的诗文,收集名人轶事、诗文、对联和墨迹……

“文化探源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诵读热情,也增加了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8.节日赛诗会活动

“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和情感。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每年都要开展“节日赛诗会”活动,让孩子们亲近传统节日,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

中秋佳节这天,学校举办了“‘我的月亮’赛诗会”。活动分“表演篇”和“对诗篇”两部分。“表演篇”选择相关诗词进行大型集体朗诵表演,“对诗篇”以抢答形式进行。活动形式新颖有趣:低年级的学生边做游戏边诵诗,中年级的学生边画明月边诵诗,高年级的学生边赏明月边诵诗。

晚上,月亮的清辉洒在师生们的身上,大家吟诵着意蕴隽永的诗句,仿佛在和古人共赏明月,同诉情思。在阵阵的诵读声中,民族文化的种子一定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扎根、成长。

(文章选自《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名师讲演录》,李振村、杨文华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内容简介: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名师讲演录》收入了每年一届的“全国新经典大讲坛”的名家演讲。每一篇演讲,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语文教育的视角,都有演讲者自己独特的观点,能给我们带来某些启迪。

想把更多好书带回家吗,快快点击链接:

戳一戳,把书带回家

点击下方您感兴趣的文章标题,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中国教育报》的文章。

每日读报

↓↓↓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