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北看完了某部名著后,看到了“名副其实”的有趣帖子。
截图来源:豆瓣鹅组
《卡拉马佐夫兄弟》《红楼梦》《百年孤独》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都在高赞提名。
而有读者表示,随着年龄增长,阅读量变大,发现世界名著都是经过时间淬炼流传下来的经典,其中浪得虚名的非常少,如果说“读不懂”、“读不下去”的话,多半是风格不适合我们。
我们该如何阅读文学经典?文学在当代还有价值吗?在这个纯文学日渐“落寞”的时代,相信大家心中都对文学充满这样或那样的疑问。
首先,文学的范畴包括哪些?
读者们往往只会接纳某些诗歌或是小说作为“纯”文学。至于那些包含了深奥哲理、逻辑思辨的科学性的文字,总是被排除在“纯”文学之外。
然而事实上,在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学”这个词,都指向不同的对象。
94版《三国演义》截图
英文中的“文学”(literature)指的是“以文字写成”,即任何文字材料;法语中的“Belles-lettres”和古埃及术语“medet nefret”,都是“美文”的意思,可用于表达一切讲究修辞的写作,包括诗歌、故事、哲学对话、演讲等;
而古汉语中的“文”则意指辞章,但也有更广泛的意思,包括文本的布局、顺序、恰当的构思等。
《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像是查尔斯·达尔文那样的科学家,又或者是蒙田、林语堂那样的散文家,他们的文字绝对会让读者在语言风格、思想表达和叙事上获得很大满足。
可能你还不知道,知名心理学家、《梦的解析》的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还获得过一个重要的德语文学奖——歌德奖呢!
而且他的著作还经常在文学课上与普鲁斯特、卡夫卡和伍尔夫一起出现。
文学选集现在也会常常选入宗教和文学文本、散文、自传、非小说创作,与占据主体的诗歌、戏剧、小说并列。
这样的作品,难道可以将它剥离出文学的范围吗?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所以,从广义上理解,“文学”早已超越了本源的“文字”意义,囊括了声音和视觉叙事,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娱乐、艺术,例如影视作品、漫画、小品表演,实际上都与“文学”息息相关。
也正是因为“文学”所具有的丰富性,在阅读不同的文学时,有两个问题是在一开始就值得重视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文学与真实世界的关系。
如果帕里莫·列维并非真的曾被囚禁,那么他那撼人心魄的大屠杀回忆录《奥斯维辛幸存记》就很难有现在我们所感受到的伤痛;
但佛罗伦萨是否曾经真的流行瘟疫迫使人们逃离城市,并在乡间互相讲述污秽的故事,这对于薄伽丘《十日谈》的读者来说,大概并不是十分重要。
左:帕里莫·列维 右:薄伽丘
第二个问题就是文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早期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会将文学看作一种极其私密的诉说形式;而罗马诗人贺拉斯认为文学应该具有公共价值,既甜美(dulce)又有用(utile)。
到了十八世纪,埃曼纽尔·康德在他影响深远的《判断力批判》中,则将文学的实用价值淡化,并把艺术定义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康德及其后继者的文学无目的性理论当然受到了诸多挑战,毕竟,在一般的观念中,文学与政治、宗教写作之间往往很少有严格的区分。
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无政府主义面具》,都带有个人的政治观点。即使是推崇唯美主义、拒绝让艺术为任何道德服务的奥斯卡·王尔德,部分目的也是为了反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观念。
普赛尔《狄多与埃涅阿斯》
(2008年法国喜歌剧院)截图
所以,有经验的读者会选择提前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带有不同的预设进行阅读。
像是一些彼得拉克和莎士比亚的爱好者,他们了解十四行诗,那么当他们在阅读华兹华斯的十四行诗时,就更能欣赏华兹华斯对这种经典形式的创造性应用,以及对其明显的偏离,比如他改变韵律结构,以实现某种戏剧性效果。
现在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带着从《红楼梦》中获得的阅读体验去看《甄嬛传》,未尝不是一种有趣的体会文学的视角。
这当然不是适用于一切文学的定律,很多作品也常常和各自的本土传统大不相同。
富于创造性的作家可以带给我们一个与日常熟习的文学观所不同的“仙境”。
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截图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就像是掉进兔子洞里的爱丽丝,面前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
如何做好一个读者,充分领略文学的魅力呢?今天,小北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份文学书单,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文学。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01
《中国文学十五讲》
(第三版)
作者:周先慎
一本很好的古代文学入门书。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大体上照顾到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体式,能反映出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学面貌,以及在点与面的结合中揭示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艺术传统的基本特色等。
02
《唐宋词十七讲》
作者:叶嘉莹
本书是作者叶嘉莹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
其中涉及唐宋词研究诸多重要问题,且将重要作家尽数囊括,并结合他们的背景生平、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
03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作者:顾随
本书是根据叶嘉莹记录的国学大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再现了一代大师的风神情采、覃思卓识。
它把作诗与做人、诗词与人生相提并论,让读者可以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中,领会中国传统人生的妙义,感悟现实生活的哲理。
04
《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一)》
作者:欧丽娟
《红楼梦》写尽明媚如画的中国文化,也藏着中国人最深沉的情感密码。本书是根据欧丽娟教授主讲的红楼梦公开课整理而成,本册为第1—27单元的内容。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看主讲者欧丽娟如何“用学问一提”,让《红楼梦》的视野“作高一层”。
05
《莫砺锋诗话》
作者:莫砺锋
时间、四季、相思、烦恼、读书、饮酒……本书分四十个专题,分门别类地选录了近二百首古典诗歌代表作(也包括词、散曲),解读其文本、分析其艺术特色,揭示其魅力之所在。
文中时常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作者特殊的读诗背景,以及在读诗过程中受到的独特的感动。
06
《宋词之美》
作者:张仲谋
词是中国文学体裁中极具艺术个性的韵文形式,宋词是极具艺术魅力的优秀文化遗产。本书立足于诗词比较,将审美阐发与名篇赏析结合起来,把宋词的艺术个性概括为四种审美特质:节奏之美、阴柔之美、绮怨之美和婉约之美。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07
《北大文学课堂》
作者:温儒敏,姜涛 编
本书脱胎自北大中文系招牌课――“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的讲稿,作者皆为北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
在内容上不着重于现当代文学“史”的源流辨析,而是强调“原典”的接受和理解,选取文学史上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深入浅出地进行具体的讲解。
08
《阅读新诗》
作者:张德强
本书以文学史介绍为经,以对不同时代诗人作品讲授为纬,从文学革命时期中文新诗的诞生开始,按照不同时代与特色,将教学内容分为七讲。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写成一部简明中文新诗史,而是将写作重心放在作品分析上。
09
《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作者:许子东
本书以对张爱玲作品的文本细读为中心,聚焦张爱玲一生重要的作品及其特殊的家世、经历,分析张爱玲与“五四”启蒙文学以及以张恨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在主题、风格、叙事视角与模式、题材、结构方式、语言特征、文学意象、文学观等方面的异同,在作家作品比较与文学史意义这样两条线上,定位张爱玲作品的价值。
10
《中国当代文学史
(修订版)》
作者:洪子诚
本书是目前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教材。
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和教材已出版四十余部。本教材在文学史观念和方法,以及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具体内容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被认为是至今为止学术水平很高的一部当代文学史著作。
西 方 经 典
11
《如何阅读世界文学
(第二版)》
作者:大卫·达姆罗什 著
陈广琛、秦烨 译
世界文学灿若星辰,也浩如烟海。我们到底应该读什么、怎样读才能进入文学的多重世界?
国际知名学者达姆罗什总结了他和宇文所安等教授在哈佛的授课经验,内容涵盖了《吉尔伽美什》、迦梨陀娑、索福克勒斯、杜甫、紫式部、《一千零一夜》、鲁迅、博尔赫斯、张爱玲等作家作品,为此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一系列阅读模式。
12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作者:[美]M.H.艾布拉姆斯 著;郦稚牛、童庆生、张照进译
本书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全面整理、叙述、建构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和批评实践。
它不仅提供了认识、解读这一文学运动的理论框架和批评语言,同时扩展、深化了读者对总体文学现象的认识,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13
《废墟的忧伤:西方现代文学漫读》
作者:吴晓东
想要了解二十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和心灵境况,读二十世纪的现代经典是可行之途径。
作者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一些二十世纪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和评论,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尝试探究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触摸作家深邃的心灵世界,进而透视20世纪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
14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理论》
作者:[英]特里·伊格尔顿 著;伍晓明 译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和评论西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专著。
作者将起自俄国形式主义的纷繁复杂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革命梳理出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美学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三条主要的发展脉络,对其产生和流变、问题和局限进行了深入分析。
-End-
本期编辑:王予立,妍书
参考资料:《如何阅读世界文学》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箱:scb01@
● 今日活动
你最近读了哪一本文学名著呢?在评论区给大家推荐一下吧!
比《长津湖》更震撼的,其实是它
一篇千万必须让爸妈看见的推文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世界,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文化的浪漫
我们无法想象
一个缺少文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