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活着影评专题之豆瓣9.2《活着》,福贵的一生,是一场令人叹息和深思的生命之戏

电影评论:

两个小时就看完了《活着》这部电影,看电影和读原著的感觉差不多。一开始很平静,有对喜事的描述时突然喘不过气来。

在那个年代像福贵式的悲剧小人物多如牛毛,他们愚昧,勤劳,坚强,隐忍,他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无法喘息,唯有努力活下去才能活着。

《活着》剧照

福贵见过了生命中太多的苦难,而最大的苦便是在亲手埋葬了所有的亲人之后,他一个人独自活着。

福贵并不是一个聪明人,要不然他也不会被龙二设下圈套输光家产。起初,福贵还想把他爹输掉的一百多亩田赢回来,但却因为他的愚昧,把家里仅剩的一百多亩田也输掉了。

在福贵生活的那个年代,个人命运与社会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在那个动荡的乱世岁月中,不够聪明,甚至有点懦弱的福贵想方设法躲开了时代的噩运。但他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可以保护自己的家人,虽然他也拼尽了一身的力气,但他的女儿凤霞最终还是因为没钱,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变成了哑巴。

在原著中儿子有庆死的也很惨,妻子家珍因劳碌过度瘫在床上,最终也离开人世。

生活的艰苦与恶劣的环境,打压着福贵从不曾直起的腰杆。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像我们在看电影时的愿望,那就是只要一家人能够好好地活着,比什么都强。

《活着》剧照

在那片有着几百亩天下闻名的贡田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其实与我们相距并不遥远,丰饶的土地上孕育的并不一定是幸福。时代不断的变迁,命运不断受挫,人类的渴望被折磨得惶恐不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原谅福贵,他对家人的伤害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我们更无法责怪那个散尽千金家产后,又重拾亲情的福贵。

亲情是什么?福贵用他的人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情感故事

或许我们都沉浸在那些人去世后的悲痛中,没有人去关心福贵的经历,但在家珍和儿子有庆以及女儿凤霞三个人的眼里,福贵却是他们敬爱的丈夫和父亲,也像福贵希望他们都好好地活着一样,假如没有了福贵,这娘仨的生命也不会完整。

在《活着》中,一个干枯的老人靠着他的回忆,讲述了一场令人叹息和深思的生命之戏。

福贵在变穷之前,对家珍一点也没有疼爱过,但在福贵变穷之后,家珍依然不离不弃,就算回过一年的娘家,最后,家珍还是回到了福贵的身边。

《活着》剧照

福贵被抓了壮丁,历经两年多的时光,当他再次回到茅草屋时,娘已经不在了,只有家珍带着一儿一女艰难的活着。然而,更为不幸的是女儿凤霞却不能说话了。当福贵以为命运的惩罚即将要结束,但却远远没有结束。

在原著中,龙二去世后,福贵有一段这样的感受:“我往家里走去时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我是越想越险。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不是两个败家子,没准就是我了。”

春生和福贵也有一段让人欲哭无泪的对白,福贵打了春生之后,春生对福贵叫道:“福贵,我是春生。”两个人聊起过往经历的故事,这让福贵想到了有庆,他说道:“春生,你欠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给我吧。”

说来福贵的儿子有庆也是真的命苦,从出生就没有过一天的好日子,在上学的那段时间里,每天要赶着回家喂羊,为了不再把鞋子磨烂,却打着赤脚来回跑十多里的路程。虽然苦,但至少家人都是疼爱他的,可命运偏偏要和这个可怜的孩子过不去,正好有庆就跟春生有一段不好的缘分,为此,小小少年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福贵在那间小屋里,看到儿子有庆躺在那张用砖头搭成的床上,他是这样讲述的:“我进去时天还没黑,看到有庆的小身体在上面,又瘦又小,身上穿的是家珍最后给他做的衣服。”

福贵此刻的心情肯定是苦涩的,而且又担心家珍知道儿子去世的事情,他只能抱着儿子的尸体,顶着空中飘落的雪花,也不敢回家,亲手把儿子埋了,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给孩子穿。对于一个父亲来说,不仅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儿子走的还是那么的凄凉,我想福贵当时肯定心痛到了极致。

《活着》剧照

丧子之痛还没过去,女儿凤霞也紧接着出事,本来凤霞的情况根本不好找对象,但相对来说,凤霞还是得到了命运的眷顾,遇到了二喜,两人喜结良缘,二喜又是个好丈夫,可命运也只是眷顾了一段时间,最后凤霞还是去世了。

福贵在原著中,痛苦的说道:“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就在凤霞死后的第三个月,辛苦一辈子的家珍因为病情不能再干重活,在加上儿女的死给她的打击,最后也抑郁而终。福贵面对家庭成员接连死亡。苦涩的说道:“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

这时,还有女婿二喜和外孙馒头陪伴,但又一场不幸发生在了富贵的身上,二喜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只留下苦命的馒头。

有庆、凤霞和二喜都是死在了同一个医院,福贵感叹道:“我这辈子三次看到那间躺死人的小屋子里面,三次躺过我的亲人。我老了,受不住这些。去领二喜时,我一见那屋子,就摔在了地上。”

《活着》剧照

二喜去世,馒头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福贵带着馒头看二喜的坟时,告诉他,哪个坟是他外婆,哪个是他娘,还有他舅舅。富贵说还没说到二喜的坟,馒头就伸手指指他爹的坟哭了,他说:“这是我爹的。”

馒头的苦不亚于之前的任何一个人。有了馒头的时候,福贵已经老了,特别是在二喜去世后,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加不容易,馒头连豆子都没吃过,福贵其实是心疼他才给孩子煮豆吃,可是馒头最后却因吃豆子撑死了。

就像福贵说的:“这孩子不是嘴馋,是我家太穷。”

生命中难能可贵的亲情,都被一次次死亡撕碎,最终只剩下年老的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伴。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福贵一生中的悲苦,看到了底层人们的乐观和坚强,看到了生命的柔韧,看到了命运和岁月那不动声色的力量。

活着和生存确实是两种概念。人不仅仅是生存,而是极不容易的“活着”。

人生在世,有些许阿Q精神也是好的,最起码在无法阻止的悲剧发生时,在最强烈的悲痛袭击时,能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只要活着,生活就会更好,能让我们感觉到,也许生活并不是那么的苦痛。

《活着》剧照

从旁观者来看,福贵的一生是太惨了,埋了爹,一双儿女,妻子,女婿,外孙,只有娘死的时候没有见着一面。但在妻子家珍死之前却对他一遍一遍地说:“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其实福贵也是有过很多幸福的,只是被我们忽视了。

在《活着》原著开头的时候说道:有些老人对自己的过去说不上来,可福贵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只有他能够清晰的讲述自己的一生,而且带着反思的光芒。

是的,很多老人活了很久根本还像出生时一样无知,人生经验在他们那里根本就是零,没有思考没有经历因此也没有经验可谈,活了再多年都是一样,对于人生的疼痛也就不那么尖锐。

许三观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而《活着》中的福贵,是身边人却全都死光了,只剩下身边一头老牛陪伴着。把社会变迁导致的惨淡农村生活全都浓缩进了这部影片中,福贵倒是很坚韧,在苦难面前的阿Q精神反而让他带着种乐观,只是身边这么多亲人死去之后,背负着这份活着实在是太沉重。

而且那种苦难的人生,让我们也是处于难受的状态,也许是因为对福贵一家产生了同情,或者更让人难受的是我们认为他是可悲,然而,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活着》剧照

当过二世祖,娶过富家小姐,气死了爹,病死了娘,最后妻子儿女女婿外孙全都离他而去,福贵这样的一生,除了一声叹息,两滴同情的热泪,再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他的每一次悲剧。有些是天灾,有些是人祸,有些是命中注定,在那个年代好像总会有太多自己无法决定的命运。

最后,只能像余华在序言中写的那样感叹:“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福贵送走了全家老小,在妻儿的坟地旁为自己留着方寸土地,在枕头下留着给收尸人准备的酬金,放下一切,淡然的与一头老牛相伴余生,似乎已是极好,却也真的是无可奈何的活着了。

一个人为之一生的跌宕起伏,像是一艘破烂的小船挣扎在狂风暴雨的大海里,但这却是很多年以来一些农民生活的写照:隐忍。有庆的死让我难过了好一阵子,二喜的苦也让我心里一凉,所有的悲剧并不是一个人的命不好,而是让人感受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你认为是命运选择了你,但你却只能选择人生活着的态度。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