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悦读·分享丨吾心自有光明月——孟静竹读《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培养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展、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阅读书籍是一种对待生活的理念,更是一种精神幸福感的追求。通过读书,让人们时时处处接受文化熏陶、感知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自鞍山市第四届“书香巾帼”读书活动开展以来,鞍山市妇联在全市广泛开展了“精彩人生·女性读书征文活动”,活动得到各级妇联和广大女性读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截止目前已征集作品400余篇。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也为文明鞍山建设注入非凡动力。“鞍山女性”“悦读·分享”栏目将陆续为大家分享优秀读书征文。今天为您分享的是鞍钢钢铁研究院孟静竹的作品。

吾心自有光明月

公元1508年,大明帝国偏远的贵州布政司龙场驿,一个万山丛棘、蛇虺魍魉、蛊毒瘴疠的石洞中,有一具石棺,棺中一人正在梦中。此时,电闪雷鸣撕破了静谧的漫漫长夜,躺在石棺里的男子突然纵声长啸,这声长啸照破山河万朵,照亮万古长夜。自此,阳明心学横空出世。

今天的人类开始步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在爆炸,世界在急剧改变。面对这一空前挑战,人类能否守住本分,保持初心,正确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主导这一场伟大的变革。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或许是一剂良方。王阳明“致良知”坚信,“人之初,性本善”,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的内心与生俱来就有大智慧、大善良,心无外物,心即理,内心的光明、良知,能焕发出巨大的能量。“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没有终点,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物质生产发展至一定阶段,众生陷入精神困顿之时,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将成为照亮人类未来的一盏明灯,“慧慧明灯参性烛”,又似灯塔般伫立着指引人们向着光明前行,永不没入暗黑,偏离方向,“山载塔灯金笔立,水摇亭槛玉帘横”,“月华高过塔灯遥”,塔灯点点遥相望,知是归家不远矣。

穿越回五百年前那个大明盛世,欣赏其博大昌达的文字,行墨间有天地俊爽之气。“十里红尘踏浅沙,兰亭何处是吾家?茂林有竹啼残鸟,曲水无殇见落花。”走先生经过的心路历程,赞叹唏嘘于其立德、立言于一身,心有经略四方之志。如斯才能深刻理解阳明心学的全幅景图和精神内涵。

1483年,王天叙带着孙子阳明远赴北京,路过镇江,朋友们在镇江金山寺的妙高台设宴款待王天叙,文人雅集,少不了吟诗作画,十一岁的阳明以妙高台蔽月山房为题,略微思索片刻,即出口成章,“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是古诗中最早的相对论,非此诗中的文采,而是其中蕴含了一种杰出的思维方式,在那个遥远古时的独特思维。人人视人生第一等事“惟读书登第耳”,只有王阳明信誓旦旦“读书学圣贤耳”,不屑功名利禄,想的是只手摘天做那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不可不说其志存高远、心系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少年时代的王阳明曾经痴迷兵法,崇拜大明一代奇才于谦,并为他的偶像赋诗一首,“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为了继承前贤的遗志,十五岁的王阳明私出居庸关,考察边塞的地势地貌、风土人情。这一月间,搭弓射箭跨马追杀鞑靼人,行遍蒙古边疆,走遍大好河山,待得打马归家之时,一本《帝国平安策》破土而出。

王阳明有个状元爹爹,也有个书香世家,虽然幼时父亲王华始终郁郁于王阳明的特立独行、不听教诲,然而待到王阳明走过人生诸多荆棘,尤其是历经诏狱蜕变之后的那次逃亡,偷偷潜回南京王华身边,大智慧的王华劝他去龙场赴任,龙场悟道才有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后来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举城庆贺之时,唯有王华一语道破玄机,“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虽以为荣,复以为惧也。”水满则溢,月满则亏,需知盈守之道。“一片冰心在玉壶,”灼灼父子之情,见诸谆谆言语之间。

王阳明苦难辉煌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临终告白,让人读后不禁潸然泪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阳明山人书。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