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4时40分,2018宿迁市期中考试落下帷幕,全市45528名考生参考。
市招考办提醒考生,中考成绩预计在7月1日上午9点公布,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19日至24日。语文
【点评人:王红军】宿迁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中考语文命题组成员。
试题贴近生活 ,作文难度有所提升
今年的宿迁中考语文试卷继续保持往年中考语文试题平稳中有创新的特点,试卷满分由往年的120分改为150分,主要题型仍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试卷由语言积累和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三大板块组成,总阅读量在5000字左右,全卷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赏析和探究等几个层面的能力。该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实际,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题型配制合理,梯度明显,难度适中,是一份规范且不失灵活的优秀试卷。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导向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大阅读、深阅读能力,特别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真实体验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和体验中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如第二板块的散文阅读《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是一篇文辞优美、意蕴丰厚的文章。文章的核心意象“炊烟”是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情感记忆和感情积淀,是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无尽怀念和留恋,是作者心中永远“魂牵梦绕”的田园梦。学生想真正读懂这篇文章不太容易,它需要一定的深阅读能力和对生活的体验经历。学生要依靠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读懂文章中引用的大量诗句,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目的。可以说,厚积累、深阅读、真体验,是读懂这篇文章的基础,而这也将是今后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导向。
王红军说:“传统文化一直是语文学科学习和考查的重点,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建立文化自信,这一点非常显著地体现在今年的宿迁市语文中考试题中。”在综合性学习考查中,试卷直接引用了《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习总书记的讲话片段和教育部长陈宝生的一段话,通过试题巧妙地体现了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另外,试卷中的名句默写、古诗鉴赏、文言文《贞观政要》(节选)和经典名著阅读所涉及的文本和题目,借助传统文化的背景,考查了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本份试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说,考查传统文化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把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现实生活。
谈及今年的作文,王红军表示,《一不留意》这个作文题较往年有一定难度,避开热点话题,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思维深度,符合语文学科素养的根本要求。“一不留意”的意思是没在意,无意识,意料之外。考生可通过述说无心之事,无求之思,表达感悟、启发或收获。如写成长路上,在快乐中、忧伤中、懵懂中,“一不留意”发现了身边的亲人、朋友对自己的无私关怀,“一不留意”发现身边长辈的苍老变化,从而表达成长的感悟。如写行进途中,眼睛、心中只有目标,“一不留意”间却发现了路边绽放的花朵、天空飘逸的云彩、渠中奔腾的流水,从而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也可以写议论文,深刻剖析“一不留意”这一表面现象,是人们为掩饰错误而找的借口,明确个人的一些“一不留意”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及别人带来不良影响,倡导人们严格要求自己等。总之,这个题目要求学生深入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成长。
数学
【点评人:刘春阳】中学高级教师,宿迁市数学骨干教师,宿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依托基础求创新,关注能力注重素养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与往年相比,试卷的结构和题型基本保持一致。除了最后一题难度略有提高之外,其它试题的难度与去年相比基本相当。这份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注重选择新视角,构建新设问,让问题呈现的方式多样化,让问题解答的方法多元化。数学实验操作试题、创新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于数学概念与规则本质的理解与应用,体现通解通法。试卷中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有:倒数、乘方、绝对值、等腰三角形、中位数、因式分解、平移、三角函数、概率、圆的相关概念、函数、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今年中考数学试卷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建模思想、方程建模思想,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等,以及列举法、消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方法。刘春阳说:“本试卷注重在三者的交汇处设置问题,知识的交汇点就是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点、衔接点,是新问题的生长点,也是高质量数学问题的‘最新发展区’。本试卷的最后两道试题有效实现‘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的跨界融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思想。”
刘春阳说:“本试卷中的试题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基础作用,深入挖掘教材的例题、习题,并对其进行加工、组合和改造。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以书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的问题进行适当演变、延伸、拓展,重新设计问题,也就是让学生能学会自主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刘春阳表示,一线教师可尝试用类比迁移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让数学课堂能够构建成以知识为起点,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为主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高效课堂。
英语
【点评人: 徐英】宿迁市钟吾初中英语教科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市直优秀教育工作者。
材料鲜活时尚、考查全面合理
今年的中考英语试卷保持宿迁近几年的中考风格,在注重基础、强调运用的基础上,还能够彰显人文素养。同时试题又稳中求变,全卷视野开阔、语言材料鲜活时尚、题型稳定、梯度合理、布点科学,使英语水平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英语成绩能得到全面、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能充分挖掘优秀学生的学习潜能。徐英说:“试卷结构与往年相比有所调整,主观题60分,增加了一篇阅读理解。客观题40分,任务型阅读由原来的5分增加到了10分。试题更加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考察。”
今年中考单项填空题注重情景设置的多样性和真实性。在话题方面,包括好的礼仪、3U8633航班机长、无人驾驶汽车、行为方式等,丰富、真实的情景有利于考查学生在多种情境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内容方面,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名词、动词短语、形容词、介词、连词、冠词、情态动词、时态语态、宾语从句、情景交际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点覆盖主干语法,语境清晰,题干简洁,话题时尚。徐英说:“今年的词汇(题目)的考查强调了词汇的活学活用,而不是简单化的词汇识记,突出前后语义的关联。语境信息丰富,注重考查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语法考查的落脚点在基本用法上,没有偏题怪题,强调语法的表意功能,考生容易上手。”
今年中考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在全面考查考生各类阅读技能的基础上,准确使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能力。考生只要理顺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逻辑,答案都不难获得。阅读理解的个别题目需要考生运用综合知识做出合理的推断、归纳总结。今年的任务型阅读与以往相比容易一些。
书面表达的题材特别应景。在父亲节这一天让孩子们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充分体现育人功能。依然是以近几年的文字材料作文为主,语句简短明确,个别信息要求考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展开,并写出紧扣主题的个性化内容。写作任务难易适中、彰显个性,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阅读理解所有语篇题材鲜活时尚,贴近社会生活,更多地体现社会热点、人文关怀、生活态度。语篇长度、话题、体裁设置合理,既有信息查找、表层理解转换的题目,也有推理判断、概括、总结等有一定难度的考题,有一定的区分度。
物理
【点评人:徐洪海】宿迁市钟吾初中年级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试题覆盖面广,重视知识间综合
2018年宿迁中考物理试题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以初中物理核心内容为重点,突出方法和能力,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试卷既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突出对物理学科素养的考查,发挥了甄别学生水平和引导教学的作用。整套试题无论是题型、题量,还是知识点的覆盖和2017年中考试题基本保持一致,试题又不乏区分与创新的内容。
徐洪海说:“今年中考物理试卷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稳中求变,利于选拔 。试题的难度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又体现了中考的选拔性,如部分电学选择题,通过计算判断电路故障等都有很好的区分度,符合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据徐洪海介绍,今年中考物理试题覆盖了物理教材中85%以上的教学内容。试题以考核基本的现象、概念、规律、实验为主,既注重对运用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部分试题以教材中的例题、图片、实验等为素材,如“光的色散”、“二力平衡条件”、“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等,从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综合拓展、迁移改编,让学生答题无陌生感,考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内容取材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和思考各种现象的良好习惯,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的题目来源于小制作、小活动、常见生活场景如自制电动机、房顶上的热水器、利用手机充电器做的电源适配器等,融入了科技成果,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徐洪海表示,2018年宿迁中考物理试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同一个物理过程从不同思维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结合多个物理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应用性。部分题目如填空题中的力臂问题在学科渗透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对今后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向。
化学
【点评人:秦敬梅】宿迁市钟吾初中化学备课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试题难易适中,实验改编自教材
2018年宿迁市中考化学试题的分值有所调整,选择题每题2分,增加5分,填空题增加5分,总分由40分增加到50分,但整体结构不变。今年的中考化学试卷阅读量不大、难易适中,选择题考查意图明确较易得分。试题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体现初三化学基础性,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大纲要求。
实验探究题是每年比较容易拉开考生化学成绩差距的题目。今年的实验探究题是探究铜粉与氧化铁粉末的鉴别和铁的冶炼。这个实验改编自课本第九单元铁的冶炼,考查了炼铁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实验中先通入CO的目的,但是对于反应后数据处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仔细分析,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来源于教材实验的改编也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教材、考试大纲为本,不要盲目地追求高难度、赶进度,培养学生能够接受、整合、吸收情境中出现的信息,并结合化学知识迁移应用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秦敬梅说:“今年的试卷确实立足教材,增加了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试题。钢铁生锈、煤气泄漏、溶洞探险等考题,都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将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真实的背景中去考查。”秦敬梅表示,通过情景化的素材设置,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
政治
【点评人:高鹏】宿迁市钟吾初中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宿迁市政治学科带头人。
试卷选材多样化,聚焦立德树人理念
谈及今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高鹏强调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在命题指导思想方面,试题立足价值引领,立德树人意向更“明”,即更明确。整套试卷通篇聚焦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考生关注我国新时代的新思想、新发展、新成就,增强道德、法治和政治的认同感,充分彰显了思想政治学科在考生成长中的独特价值。如时政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引导考生认识现实中国历史阶段的特殊性;“国家监察委员会”入题,引导考生关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促进学生增强法治观念,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英雄精神”入题,着力培养考生正确的英雄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助于增强考生民族团结意识,体现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气和底蕴。试题选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使得考生在审题答题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高鹏说:“思想品德试题的命制,材料选择和测评情境的创设是极其重要的方面。”而立足现实生活,选材测评情境更“新”,即更新鲜,这是今年思想品德试题的第二个突出特点。试题立足于“新”时代,直面现实生活,精心选取了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素材。一方面,注重从生活中选取“新”的典型事迹,感染触动学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另一方面,又紧密依托并生动聚焦被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性分析社会现象,达到情感与理智的交融,以此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中美贸易战、监察体制改革、英雄精神、不忘初心等,这些鲜活的素材都非常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另外,此次试卷选材形式仍然做到了多样化,包括文字、图形、表格、漫画等,都大大增强了试题的亲和力和鲜活性,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现实生活,展现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高鹏指出:“考查学生能力,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学生,是中考的重要任务。”在落实此任务方面,今年思想品德试卷凸显出第三个特点,那就是立足学科素养,能力考查落得更“实”,即更实在。试题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为目标,在坚持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同时,着力渗透和探索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如:让学生谈谈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的作用,旨在加强对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法用法;挖掘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说明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等,着力强调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考查,助力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从改革、开放两个角度,就激发人才活力提建议,强化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利于提升思维水平和探究能力;评析“艰苦奋斗就是一种精神风貌”,强调“慎思明辨”,突出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
历史
【点评人:蔡北平】 宿迁市钟吾初中历史教科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试题平实严谨,主观题要用好材料
2018年宿迁中考历史卷,延续了我市多年来平稳、平实的风格。考点切入、材料选取到设问的角度及区分度等整体上中正严谨,确保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实现了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融合统一的考核目标。试题没有刻意追逐“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球化”等时事热点,而是基于历史学科的基本史实、线索与思想价值取向,注重在历史的学科本质上细致打磨,从而散发出精致沉稳的味道。
据蔡北平介绍,基于考试的毕业暨升学性质,命题精准把握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紧扣《中考指南》的框架和考点,围绕历史的核心立意及价值取向,精心选取素材,考察最为基础的主干知识。从苏联的成败得失到大跃进的曲折探索,中国工业化、现代化之路坚定自信;从意大利人文主义光芒的绽放到“人权”呐喊震撼整个欧洲大陆,民主化及思想解放的潮流不可抵挡;从欧共体的呱呱坠地到多极化的风云变迁,和平、合作成为世界形势和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结果和选择……引领学生领悟中国国情与世界大势;理解中国模式与道路自信;知晓世界的文明多元与共生。“历史”因此照亮现在、指引未来。同时,多年未出现的台湾问题也成为今年着重考察点,提醒着我们要夯实初中历史的最基本的重点常规“板块”。
试题体现了我市中考历史试卷的一贯“基础性”,更多的是完成对初中学生的“常识性”考核。同时今年的主观题有了一定的区分度提升,四道主观题仅有一幅图片材料,无图表材料,文字材料所占比例与以往各市试卷相比明显增加,但总体阅读量适中,语言精准,设问明了无歧义,问题指向明确。设问与材料的契合度更高,学生作答必须真正地去阅读材料、理解材料、把握问题和运用材料。比如“欧共体成立前联邦德国总理的主张”,“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缺陷”等,学生即便相关内容已熟背,“砖块化”的段落生硬搬挪还是不能充分解决问题,必须紧扣材料,理解到位,回答精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能力考察和考试的选拔性,也与高中历史学习有了一丝“连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