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幼儿园
小儿上小学,每到假期,都会自己要求“帮我和赵妈妈约一下吧,我想回幼儿园看看。”赵妈妈是孩子们上的幼儿园的园长,从大宝2岁左右转到那所幼儿园,到小宝幼儿园毕业,大约有8年时间,都是她每天和老师们一起,站在幼儿园门口接孩子们入园,又在每天傍晚把孩子交给爸爸妈妈。大宝表达情感比较含蓄,很少叫“赵妈妈”,小宝幼儿园毕业四年了,还是一直都叫“赵妈妈”。
印象中我们除了会和孩子们谈起他们幼儿园的好,好像没有特别跟孩子谈起过他们应该常回幼儿园看老师的事。但小宝对假期回访幼儿园很认真、很坚持。我们问小宝他为什么要回幼儿园,他很认真地总结了一二三:第一,我在幼儿园过得很好,我想回去看老师和新的小朋友;第二,幼儿园是我去夏令营外第二个表演魔术的舞台;第三,我觉得魔术很好玩,我希望小朋友们看了我的表演也喜欢上魔术。
和老师约好时间后,他提前好几天开始准备:给大班小朋友表演什么魔术,给中、小班小朋友表演什么魔术;要表演的魔术,一一检查道具,给爸爸妈妈演练一番,以防表演时出现失误;准备几本故事书,好给小朋友们讲故事。
小宝还会要求爸爸妈妈为他准备好当天的午餐,有时要求面包,有时要求饭菜便当。其实每次亲爱的赵妈妈都会给他准备吃的,但小宝还是要求自己带,我们想他是认为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不再交园费,不该占小朋友们的“便宜”吧。
每次回幼儿园,小宝都是一早就去,傍晚孩子们快放学时再回来,按照老师的安排,到每个班给小朋友们表演魔术,跟着老师带小朋友们到小操场上玩儿,给小朋友讲故事,有一次,还自己准备了面团,带小朋友一起做饼干。
回到家,会和爸爸妈妈汇报,今天都做了什么,有时还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慈爱”地点评一番,“大班的小朋友太精了,我的某某魔术,他们居然会揭秘”,“小班的小朋友可真小,我的某某魔术,他们都没看懂。”
我要回学校
大宝初中第一个教师节,他特别叮嘱爸爸:“今天我放学早,早点来接我,我要回小学。”下午放学把他放到小学胡同口,他一溜小跑地奔回学校,足足待了近一个小时才出来,回来兴奋地汇报,见到了哪位老师、哪位同学,如何跟老师说他的初中生活的、同学的初中生活如何如何。
十一假期,还是放学早,这次都没有事先和爸爸妈妈打招呼,到了学校门口(弟弟还在那儿上小学),直接交代一句“我去看老师了”,就跑了进去。那次见到了上次没有见到的老师,还有好几位小学同学。
寒假中有热心的小学同学妈妈招呼大家聚会,大宝更是兴奋了好几天,每天都和小学同学在微信群里讨论聚会的事。孩子们聚在一起,分享各自初中的事儿,热闹无比。
其实大宝一向含蓄,小学老师们都对他很好,但他上小学时我行我素,似乎没有特别表现出对老师们的喜爱。离开了小学,开始特别怀念小学时光、依恋老师、热爱同学,倒是让我们真的有些意外。
很高兴我们的孩子如此恋旧与长情
我们乐见孩子的恋旧与长情,也很欣慰孩子们虽然只有十岁和十三岁,却已经开始学会珍视他们生命中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美好时光、美好人情、亲密关系,而且,已经学会忘记那些时光中偶尔发生的小小不快。
记得小宝大班时,因为我们在家不太让他学写字,他对于幼儿园最后几个月的学前训练曾经感到困难,还很是哭了几鼻子。现在想起幼儿园,他已经完全不记得那些小困难了。
大宝整个小学,都和一位比较活跃的小男生不太对盘,经常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两个小冲突,上了初中,那位小男生反倒成了他最常提起的小学同学之一,有一次竟然很安慰地说:“我觉得某某上了初中,比上小学时好多了。”
小宝怀念幼儿园,大宝怀念小学,都不是出自我们的特别鼓励。事实上,我们不太对孩子做情感上的引导,因为那些深层的情感,是在内心自然发生的,刻意培养,是培养不出来的。
在这两件事上,我们所做的,只是让孩子自己做主,尊重他们的决定、配合他们的需求而已。小宝让爸爸帮忙和老师约时间,爸爸就和老师联络,询问是否方便、什么时间方便;让妈妈准备便当,妈妈就按照小宝的要求准备便当;让爸爸妈妈当预演观众,爸爸妈妈就当预演观众;大宝回学校去看老师,不论多长时间,我们都在路边等;每天要看小学同学微信群,我们也不会批评他每天都看手机。
但孩子们的这些表现,可能确实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影响有关。比如孩子爸爸,是他们大学同学聚会最热心的参与者之一,每次有同学从国外、从外地回来,他们同学都会为他/她张罗一次聚会,能参加的,都会去参加。我们家还有一个已经坚持了十来年的家宴,每年两三次,和十来个老朋友在家里做上一桌菜,畅聊好几个小时。
我们看重生活中这些和老友们共同度过的温暖时光,也希望孩子们能从他们小时候起,就能体会和感悟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美好人情、亲密关系,并且一直珍视,让他们的内心,永远拥有一个丰饶、温暖、柔软的情感天地。
现在看来,两个孩子都很有这方面的潜质,这样真好。
欢迎下载今日头条APP,在“订阅”那里搜“真心爸妈”,关注我们头条号@真心爸妈 ,每周2-3篇原创育儿文章,都是一手经验的总结。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