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依据我园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我们的教研活动更侧重于关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开展以案例研究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活动。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入手,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为教师提供展开教师间互动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
● 教研活动时间:2019、6、15
●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 教研活动主持人:朱老师
● 参加人:全体教师
●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上次的教研活动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每个班级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以这个案例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案例内容:凯凯是个行为问题较多的孩子,经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老师,凯凯咬我了!”“老师,凯凯打人了”“凯凯下地用脚踹我了!……”;同时,也有很多的家长对老师提出要求:“别让我们的孩子和凯凯在一起玩!”“我们的孩子不能和凯凯坐在一起!”“凯凯不能睡在我的孩子旁边!”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通常都很为难,老师该怎么解决和处理呢?
教师互动研讨:
初老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像凯凯这样的孩子经常出现,我们也的确觉得比较难处理。我认为处理这种问题教师的导向作中很重要,因为在孩子们的管理中教师是起到主导作用的。首先老师不要过分强调凯凯的不足,在小朋友中间应当给孩子们适当的疏导,扭转小朋友对凯凯的印象和看法,多引导孩子们去主动与凯凯好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导向工作,帮助家长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都是不同的,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和班级中的小朋友间产生的矛盾,相信老师能处理好这些问题。
张老师∶我非常同意初老师的想法,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要把握好方向,要关注凯凯这样的小朋友,积极与家长沟通。凯凯这样的孩子在班级中已经影响了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特殊关注,观察他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以教师对凯凯的关注来启发诱导其他孩子,帮助他们认可凯凯小朋友,进而帮助凯凯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凯凯经常伤害小朋友的行为教师应主动与凯凯的家长联系,就一些具体的事情进行沟通,反映孩子的现实表现,争取家长的共同教育;对于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教师也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细致地做好工作,多讲一些具体的事宜与家长交流使他们主动地将关注的目标从凯凯小朋友的身上转移到具体的事情上,就事论事。
刘老师:我的想法与初老师和张老师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教师正确引导和关注的同时我认为还应该更多地去挖掘深度的原因,由于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是非观念的建立是不完全的,因此我们应从找到凯凯小朋友产生这些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入手,从根本挖掘坏习惯形成的原因,以方便教师选择有效的方式去帮助他,教育他。
主持人:刚才三位老师都就案例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她们三个人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幼儿园的教育应面向全体,坚持正面教育,因此这三位老师的观点很明确教师要积极引导,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特殊的关注凯凯这样的孩子,正确的引领和疏导其他孩子对凯凯的反感,使他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而不是越来越被排斥。我们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都遇到过与凯凯类似的小朋友,那么实践中你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式呢?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一下:
傅老师:我来说说吧,我从事幼教工作这么多年来遇到的像凯凯这样的小朋友真的是很多,我感觉有个办法是比较实用的:我感觉班级中凡是像凯凯这样行为问题多的孩子他们大都比较聪明,而且他们的打人现象多属于无意识的动作,虽然行为问题比较多,教师抓住凯凯小朋友身上某一方面的优点,让全班的小朋友以正确的态度去认识和了解凯凯,让他为班级的小朋友做事情,为集体服务,或者请他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地在集体中表扬凯凯,这样既帮助他在集体中树立威信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凯凯与其他小伙伴发生矛盾的机会,这么多来我觉得这种方法对问题儿童的处理上是很有效的。
贾老师:刚才傅老师的做法我感觉非常有道理,对待班级中的特殊儿童教师本身要从内心里接受这样的孩子,采用恰当的处理方式很重要,所以我非常同意傅老师所说出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凯凯那些小朋友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非常喜欢帮助别人,有的孩子非常爱劳动,有的孩子绘画非常好,作为老师我们总能找到他们身上那一点点的闪光之处及时扑捉到问题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引导全班孩子去关注凯凯优秀的一面,淡化凯凯身上的不足之处,孩子们就会慢慢接受凯凯的,那么相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不;告凯凯的壮,不再描述凯凯的总总不足,家长也就自然的接受了凯凯这样的孩子。
主持人:傅老师刚才将自己多年来实践中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了,贾老师也与傅老师的观点非常相似作了一些补充。我想两位老师的观点都强调了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最恰当的方式利用和发挥他们的闪光点让他有事可做,使凯凯在集体中得到更多的赞扬和支持,树立他在集体中的威信,同时也很巧妙的控制了凯凯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其他的老师面对凯凯这样的小朋友你还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或做法呢?
乔老师:我觉得像凯凯这样的小朋友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问题行为主要是孩子不会与小伙伴交往和相处,就像傅老师所说得在幼儿园中的孩子很少会是真正去打人的,我认为他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和经验。因此教师要关注孩子是否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刚才前几位老师的观点都是从关注凯凯入手,去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他,我的想法是作为老师我们除了关注凯凯以外,也可以换个角度从关注被攻击的孩子入手,教师可加倍的关心和呵护受到攻击的孩子,对凯凯小朋友采取冷处理,用行动去发出暗示,让凯凯自省,进而去主动地克服自己的行为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当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教给孩子一些与他人相处的技能和方式等,我觉得换个角度去处理也会获得好的结果。
袁老师:我的想法与乔老师的观点比较相似,我认为凯凯的问题是在于他不具备与人交往的技能,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有计划地、适时地交给凯凯一些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比如:如何向小朋友借东西,如何与小朋友共同的玩玩具,怎样表达自己对小伙伴的喜爱,用什么样的语言跟小朋友交流会让大家接受等等……;孩子在有了一定的交往经验后相信会帮助凯凯融入到小朋友之中的;那么对于家长们的反应,我觉得教师应多于家长沟通,请他们做心理换位思考,将凯凯换位为自己的孩子,多体谅和理解老师的工作,以宽容的心态去接受凯凯。
主持人:我想乔老师和袁老师作出的诊断,也是很准确的,非常有教育机制的。凯凯的种种行为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他在交往技能和经验上的弱势,教师在找到症结的同时采取适宜的方式交给凯凯一些与小伙伴相处的接你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具备了一定的交往技能相信凯凯小朋友会很顺利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刚才的两位老师都提到的换位问题:乔老师起到了教师关注对象的换位,袁老师提到了家长工作的换位,我觉得都是很有价值的,会给我们每位老师带来新的启示的。那么其他的老师还有什么样的观点呢?
赵老师: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吧,我觉得老师碰到了凯凯这样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愉快平常的心态,多一点儿“好笑”,少一点“好气”,为凯凯营造一个宽松的教育氛围;教师从情感的体验感受入手如可以运用绘画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意图,比直接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另外,我认为针对凯凯这样的孩子教师要避免在集体中的批评,尽量的运用个别教育,这样既可以保护凯凯的自尊心,也不会使凯凯的行为问题得到强化而且也不会给其他的孩子加深印象。
李老师:我非常赞同赵老师的观点,对待凯凯这样的问题儿童教师首先要以积极的愉悦的心态去处理,宽松的教育氛围在孩子的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记得读过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就是一个问题儿童,原来的学校不能以积极的镇长的心态去接受小豆豆使得孩子被迫撮学,而巴学园的校长以她对孩子极大的尊重和宽松改变了孩子的心理状态,使一个问题儿童充满了自信,最终成为了优秀的人才。可见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凯凯这样的小朋友我觉得教师的正面引导和积极态度是最重要的,帮助他在集体中建立自信。
主持人:大家的讨论的确非常有价值,刚才赵老师和李老师的观点我也非常赞同,在处理凯凯小朋友的问题中教师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是孩子们的引领,老师对待凯凯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全班孩子对凯凯的接纳程度,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往往对自己的心态很难总保持平和和愉悦,尤其是对待像凯凯那样的孩子就更难做到了。但是一个积极宽松的心理环境对我们本身和孩子都是很有帮助的,因而我们都应该尝试着在班级中多一些“好笑”小一些“好气”,教师应尽量在班级中的营造宽容、愉悦的教育氛围,使孩子们能放松自然的生活在班级中,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都会充满自信,健康富有个性的发展。
杨老师:我认为在凯凯的问题处理上,做好家长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家长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班级工作的质量。因此,对于凯凯的问题引起的家长的不满,教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做好家长工作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做好开开家长的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教育孩子;其次是做好其他家长的工作,多与他们交流具体的事件,对于凯凯给他们带来的焦虑教师要诚恳地向他们表示歉意,争得他们的理解与协助;这样共同的努力使问题逐渐淡化,也会对凯凯有更大的帮助的。
主持人:杨老师是我们当中最年轻一位,虽然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刚才她的发言我认为角度也很好,它主要是从家长工作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想家长工作是我们现在的班级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待开开的问题上我们从家长的角度去做好工作也是很必要的。
今天大家就凯凯的案例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对这次活动都非常重视,在活动前作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每位老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共同探讨这些“调皮”儿童的教育策略,我认为每位老师的发言都是很精彩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对特殊幼儿的关注,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找寻问题儿童身上的闪光点,使他树立自信融入到班级生活中;教师对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认真做好家长工作等等方面都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也希望今天的活动能给大家的实践工作特别是对问题行为较多的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
后记:本次的教研活动是我们首次征集教师在实践工作中的“经典”问题而展开的互动研讨活动,教师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自己教育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使大家重构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理论,使得原来属于每一个个体所有的经验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群体资源,我们感觉这样的教研活动非常有价值。我园的“园本教研”坚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创设宽松的环境,使教研走近了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园本教研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下午
地点:总后六一幼儿园礼堂
参加人数:孙老师(市早教所教研员)、范老师(丰台区教研所教研员)
刘园长幼儿园教师16人及业务干部3人
全国各地专家同仁近70人
主持人:范园长
活动主题:在大班区域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玩具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
活动过程:
一、提出教研专题
主持人:本学期大班设立了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合作等5个户外区域,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如在跳跃区活动的孩子下肢运动量较大,而上肢运动量少,而在投掷区的孩子则相反,上肢运动量大,以往我们研究过区域材料的投放,基于这个基础,我们今天研的主题是:如何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充分运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上下肢充分活动。首先请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进行一下情况介绍。
二、跳跃区、投掷区的指导老师反思与讨论前的质疑
1、跳跃区指导教师情况介绍
冯斌:跳跃区是以发展下肢为主要活动区域,在本区孩子能通过材料与玩具互动达到跳跃动作水平的发展,有单肢跳、双脚跳、行进跳等动作技能,由于设置的游戏活动较多,孩子们的兴趣高,有的孩子不愿意换区,这些孩子下肢活动运动量大,上肢活动少,怎样使上下肢活动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研究重点我们试着调整,添加适量玩具,如跳竹竿时提供上肢活动的辅助材料,从上向下跳的游戏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动,增加了一些吊饰让孩子在跳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击打动作。我觉得这是我们初步的尝试,希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主持人:各位老师对冯老师的发言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一名教师质疑:请具体解释一下青蛙跳水的游戏中,跳台的高度和垫子的距离是怎样设置的?
冯教师解答。
2、跳跃区指导教师情况介绍
怀向群:我们发现本区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活动中上肢动作多,下肢活动较少,只是前后移动,左右平移,下肢动作单一,幼儿上肢容易疲劳,下肢得不到活动,产生上下肢运动量不均衡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投放了不同层次的材料如不同大小的、不同重量的投掷球,高低不同的篮框等,并通过“贯兰高手”等游戏增加孩子下肢的运动量。我们想听一听大家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名教师质疑:在区域中提供宽而大的垫子有什么意图?
怀教师解答
范: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今天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想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解决什么困惑?请求什么帮助?刚才听了两位老师的介绍,一个是上技区域指导老师,一个是下肢区域指导老师,两位老师组织的活动正好是反着的,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局部身体运动多,老师很关注孩子的发展,发现问题了,孩子到这个区域时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参与式讨论
主持人:围绕今天研的主题,结合上午观摩到的情况和下午两位老师的发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今天分四组,如以往一样其中有组织者,记录员,时间播报员,发言人,与以往不同的是来了很多观摩的老师,所以有三个与以往不同的要求,一是记录员要尽量写大字;二是发言人讲话语速要慢;三是小组研讨时间为15分钟。
也欢迎全国的各位专家参与我们的讨论。
教师自由组合分四小组讨论,市区教研员、园领导参与讨论。
四、分组发言(请各组发言人陈述自己的观点与共识)
以下是各组发言提纲
l 小开拓者组:
1、玩具材料的运用:1、玩具本身的功能运用2、幼儿在活动中的使用,玩具投放以后是否发挥了它的作用
2、孩子上下肢的充分活动:玩具的运用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上下肢活动设置不要太牵强,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玩具,充分发展上下肢。
l 福娃组:
材料的投放运用
1. 在层次上高低不同、宽窄不同。
2. 数量上运用
3. 运用环境提供合理场地。
4. 如何了解和把握投掷材料的运用
5. 针对个别儿童的差异,合理投放材料。
l 亮眼睛组:
1. 设置综合区来弥补上下肢不协调的问题。
2. 教师多角度的观察孩子。教师应做一个观察记录,活动卡来了解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
3. 场地、玩具的使用是否合适孩子的发展?
注意活动材料的安全使用。
l 提问者组:
1. 通过交换区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 有些游戏可以增加辅助材料。
3. 辅助材料应该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
主持人:四个组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别是小开拓者、福娃、亮眼睛、提问者。小开拓者代表一种探索精神,福娃代表的是热情,亮眼睛是要有一双观察的眼睛,提问者代表的是一种反思精神,我认识这正是开展教研工作老师应具备的素质。
以上四组教师有这样一些共识:一是提高玩具的运用率,增强玩具的挑战性,孩子爱玩的,能促进上下肢充分发展的玩具应继续投放,而孩子运用得少的应调整。在玩具本身的运用上,摆放上,使用上要巧妙。二是在使用上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引发孩子去想,去思考如何运用玩具,这就是老师应起到的支持者的作用。三是巧妙运用玩具丰富游戏情节,将运动锻炼融入游戏中,老师在今天活动中运用了一些游戏,但还不够,还要多为孩子创设游戏情境,使幼儿上下肢得到充分发展。请刘园长为我们的活动进行点评。
刘园长:为什么叫亮眼睛?
教师赵萍:要观察孩子。做任何事要从观察出发,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刘园长: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观察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赵萍: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反馈行为。
刘园长:这是《纲要》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孩子,今天幼儿玩的水平、能力上老师的观察还不到位。活动指导的方法,我们有预成的指导,有生成指导,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指导,我们今天是否根据游戏情境和孩子生成活动的情况进行指导的呢?如在投掷区孩子玩的水平,质量,教师把握还有欠缺,心中有孩子在理念上有,但在实际活动中有欠缺,一些孩子玩的水平、能力老师还未观察到,希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做到用亮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活动,这才是促进孩子发展。
活动指导的方法上,大班老师都很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但参与并不是全身心与孩子一起玩,这是基本要求,在参与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发展,要眼里有孩子,指导要有点、有面,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每个孩子的活动,质和量不是玩了就够了,要玩得有质量,就要引导他。
我们关注充分活动,充分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老师要把握这个度,刚才质和量不是说玩了高兴了,质和量就达到了。作为大班末期,我们有要用《纲要》的要求来指导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玩得有质量,如投,孩子动作是不是到位,量是不是够了,老师就怎么指导,现让孩子快乐发展,快乐是基本,但同时还要发展,还要进步,还要提高,老师要运用玩具材料来促进游戏,让孩子充分运动,充分发展。
主持人:谢谢刘园长。提请教师注意刘园长在刚才所说的,在参与活动时教师的身份与孩子是平行的;指导活动时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应高于孩子,要能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支持。
范蕙静:谈谈自己的感受,思考。上午和下午都是围绕着“区域体育游戏”这种组织形式展开的,根据“纲要”中健康领域目标展开的,《纲要》中提出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最终是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纲要》中也提到要通过环境的利用有效促孩子发展,从这两点分析,区域游戏组织是多种多样的,是满足不同兴趣,不同需要的孩子的。在区域游戏中如何既满足兴趣有促进孩子的发展,老师提出这个困惑,怎样权衡两者关系?我认为值得肯定的是:
1、选题方面是认真领会“纲要”精神,注重观察孩子,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的问题,确立研究问题,我们的研究是在实践中选取的问题,将教师的行为与幼儿发展联系起来,选题符合《纲要》精神,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研究过程不论质疑,还是讨论,能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老师的引领谈话中体现了尊重孩子,了解发展,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从儿童角度想,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而且寓教于游戏中。
3、研究组织氛围民主、开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们有的说,踊跃说、愿意说、抢着说,并能够谦虚的接受意见,达到同伴互助的作用。
质疑:(选题上)
1.问题还要再进一步在明确,老师困惑在哪?通过今天的活动,你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老师每个人获得“一言一得”,你参加教研后你的提高在哪儿?进步在哪?我们在选题考虑是一个人的问题还是大家的问题。
2.研究的内容还要从细致、细微入手,小开拓者组,有层次,有脉络,有关键点,有的组写得宽泛。
3.区域体育活动的研究至今要重新审视,思考,是否还要按基本动作要求去分区,我们发现了跳跃区投掷区孩子的问题,如何根据孩子的发展进行分区,再者创设适宜环境,投放适宜玩具材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能不能突破传统做法,不用动作技能的名称框住我们的思维,建议可否开展勇敢者等区域,有所创新。
孙路:符合“纲要”要求,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游戏促进了孩子全面的发展。材料投放体现了层次性,年龄特点及趣味性。这个题目只是个话题,是老师发现的,还是孩子们的问题。主要借话题来探讨儿童观、教育观。
老师观察到这个问题时,是不是上肢动下肢不动或相反呢?我发现中班做不到,大班幼儿基本能做到全身协调。
当孩子特别感兴趣时一定有他的道理,是发展的需要,因为孩子的运动每一遍的意义都不一样。
我对运动教育的看法,不单纯是体能锻炼,是一个裁体,是一个运动的教育,全方位的让幼儿获得发展。哪个是让孩子有创意的,哪个是克服恐惧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大会讨论
黄琼:根据上午预设的三个问题,看六一的活动,包括区域、环境,发现亮点、特色,有建议、想法提出来。
大连:教研活动有理论认识和实践高度
户外活动具有层次性、丰富性,材料丰富,一切想着孩子的需要。老师的眼睛是亮的,心是平和的。教育氛围浓厚,把教育理论融入教育活动之中。
山西太原:两感谢:1、为提供机会2、服务好。
两感叹:1、园长是专业、专家级的亲自参与。
2、教师能真正的参与教研。
两建议:1、困惑如果能当场明确,当场解决。
2、讨论要有相关的理论拔高。
两问题:1、如何定的这个题?
2、园本教研的步骤是怎么进行的?
范副园长:这个课题是上学期教研内容的延伸,上学期我们研究的是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玩具材料的投放,通过研究老师们自制了大量的户外玩教具,这些东西是否适合投放,应如何更加合理的运用,才能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是这学期我们要研究的。在组织户外区域活动中发现,教师们发现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换区域,在某些区域幼儿有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的现象,结合上学期的研究内容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方向。
河南洛阳:1、材料极为丰富,品种的丰富,而且全是自制的。
2、刘园长的参与、水平引领着老师的研究。
长沙教育局幼儿园:
1、 活动形式多样、丰富。
2、园本活动真实,园本活动的深度不够充分,点没有充分解决,点应放在
a、材料的三显:哪些适合大班、中班、小班,哪些适合上下肢运动的。
b、形式的设计:怎样来促进上下肢发展?可分为上肢区、下肢区、综合区来划分,并在各区域分出难易程度,适合每个儿童的不同需要。
c、指导策略:老师分工,对不同区域,不同孩子来摸索指导策略。
以上关于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的文章由查字典范文大全整理,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安徽铜陵:
1、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好。
2、体育活动材料投放有层次、清晰,材料丰富。
3、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4、孩子在游戏中快乐,老师注意在活动中的社会性。
5、如何促进孩子与玩具的互动?教师虽然注重了个体差异,但教师的指导策略还有待提高。
6、动作较随意,对动作的质和量的指导要加强。
7、教师过多的关注动作,怎样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气质和品质
8、教研平等、民主,问题来自于孩子,来自于实践。每位老师都参与讨论,范老师的发言体验了引领作用,注意指导老师的提问,有理论提升。
甘肃兰州:
三感受:特色鲜明,有内容、有层次。
良好的研讨团队。
范惠静老师的点评专业、有层次、有实践。
一建议:运用回转录象的方法来研讨。
一问题:幼儿园在下一步的活动中有那些落实。
杭州学前教育:
1、活动的质和量的问题怎样进行评价、记录的,让孩子知道进步在哪,技能也要有,非智力品质也要有。
2、投放玩具的适宜性,如竹竿投放手铃就很适合,更好符合跳的节奏。
昌平学前教研室:
1、关于提高玩具的利用价值。
2、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上海黄琼:
l 对幼儿园活动的看法:
优点:
1、材料的自制和创造性的运用。
2、孩子的运动能力、兴趣和状态,可以折射出全园活动的力度。
3、运动上的整合意识,研究的体育整合了孩子方方面面的内容,加入了舞蹈,儿歌的内容。
问题:
1、教师在现场的作用?
2、关注安全,鼓励孩子去玩。
3、教师在现场的观察,支持孩子获得最大的挑战和发展。如:运动量差异的关注和支持上,教师的观察需要提高。
4、 孩子的自我服务。如:在整理玩具材料上应让孩子自己来。
l 环境:
建议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表达的结果多,质疑、提问的过程较少。在区域活动中课程平衡的问题。
l 对教研活动的看法
优点:
1、有主题,有目的。
2、有表达,有质疑。
3、有引领,有归纳。
建议:
1、开放与梳理的关系,有梳理才能上层次。
2、前期的学习、准备、预设和现场倾听。
3、及时归纳在教育方面注意的问题,学习方面注意的问题,都要说清楚。
4、留意上面的思考,让老师带着问题回去。
l 对教研员的看法
优点:
1、导向正确
2、参与是平等的。
3、引领是专业的
最后建议:
1、教研员在理性上帮助老师提高表达的逻辑性上需要加强。
2、“协调”与“充分”的问题怎样梳理、定位的好一些,需好好的总结一下。
3、一种材料的投放要一分为二的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