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遐迩闻名的奇石,南京雨花石不仅灵秀隽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名称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它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并开创了我国“观赏石文化”的先河。古往今来,喜好和收藏雨花石之风历代相传,经久不息。早在隋唐时期已有雨花石进贡宫廷和交易的记载,宋代雨花石进入了文学领域,杜绾撰写的《云林石谱》和苏东坡著的《怪石供》,传承和繁荣了雨花石文化。至明代中晚期它的收藏和交易迎来了第一次高潮。新中国成立后,雨花石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第三次高潮。如此悠久的石文化史,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一、雨花石名称的由来
1.美丽的民间传说距今约 500万年前,南京雨花台一带还是古长江的水道,秦淮河水注入长江时把大量的泥沙、砾石堆积在低洼的长江里或水道旁,久而久之在长江里和河道旁就堆积了大量的砂砾沉积物。随着地壳上升、长江水道的迁移,这里就形成一片布满砾石的小山岗,古人称为“石子岗”或“石子台”。公元 502 ~ 557年的南朝梁代是我国历史上佛教最兴盛的年代,梁武帝萧衍极崇信佛教,在都城南京建立了许多寺庙,加上此前所建,数量更是惊人。唐代诗人杜牧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石子岗就有著名的建初寺、永宁寺、安隐寺、高座寺、报恩寺等,其中建初寺是江南第一佛寺,为公元 247年东吴孙权所建(明永乐重建,改称大报恩寺)。在这“全民信佛”的梁代,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云光说法,天女散花”。公元 503年,高僧云光法师在高座寺讲经说法,他能言善辩。有一天,他在讲经时,天降暴雨,当雨过天晴后,雨水冲刷出岗上砾石层中许多许多新的砾石,并且把这些砾石都洗刷得干干净净,在阳光照耀下,其中一些五彩缤纷、晶莹剔透的玛瑙石就呈现在人们眼前,显得格外耀眼。正当大家惊喜万分,纷纷议论时,云光法师便借用佛经将雨花石解释为“天女赐花”,这些玛瑙石是天女散的花,它落在地上就变成了石头花,这是吉祥的征兆,是大家敬佛感动了上天。他还把这一喜讯禀告给了梁武帝,说这是太平盛世之时信佛,上天给予的恩赐。梁武帝听后大喜,连说:“正合朕意。”由此,云光法师名声大噪,玛瑙石也因融入佛教文化的神话传说而使其内涵更加丰厚,身价倍增,并从此传播开来。
2.浓郁的地域烙印
雨花石主要产自南京城区及周边的六合、江浦和扬州仪征地区的砾石层,即古长江及其支流古秦淮河、古滁河等沿江两岸阶地一带。因此,雨花石是一个特定区域自然与文化相交融的产物,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历史上人们对雨花石有多种称谓,如“瑶”“琨”“文石”“螺子石”“六合石”“绮石”“五色石”“玛瑙石”“彩石”“灵岩石”“锦石”和“花石子”等,直到明末清初才开始以“雨花石”为称谓。一方面,这可能与明朝南京作为京都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关;另一方面,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雨花台地名要早于雨花石,因此有可能取自地名。公元 1067年北宋中期,王安石就曾以《雨花台》为题作诗一首。公元 1126年北宋靖康年间,礼部侍郎卢襄据云光说法的传说把讲经处命名为“雨花台”。南宋绍兴年间,侍郎刘公岑新修高座、永宁寺,也沿用了这一名号。南宋诗人刘克庄有《登雨花台》七律一首:“昔日讲师何处去,高台犹以雨花台……”明早期正德《江宁志》还记有“雨花台上五色石”,说明当时雨花石尚未命名,直到明末才开始见有使用,如明末张岱才在《雨花石铭》中称“大父收藏雨花石,自余祖,余叔及余,积三代而得十三枚……”徐荣写的《雨花石》诗,以雨花石为歌咏对象,寄托情怀。清末民国以来,南京城区以及南京周边的六合、江浦以及仪征等地所产的具有观赏性的河流相砾石通称为雨花石。再说我国起地名也很有讲究,之所以叫台是因为南京雨花台的砾石层分布在长江南岸 40 ~ 50米高的 Ⅱ级河流阶地上,呈岗地地貌,该处岗顶似一平台,故言“台”。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但为何后来又叫“雨花台”呢?据元·至正《金陵新志》记载:“旧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台上,天为雨花”;清·嘉庆《江宁府志》则记录道:“云光法师讲经于此,凡讲经天雨如花,故名其台。”因此,这种将地貌地名与云光法师传说中的佛教典故“天女赐花”结合起来命名“雨花台”的地名,还是可信的。而“雨花台”所产的石头称为雨花石也就顺理成章了。3.名称的自然达意
雨花石顾名思义就是它的形成与河流和雨水的冲刷关系密切,虽然雨花石源于岩浆热液和古老的岩石,却形成于水,也观赏于水。想在砂砾石层中寻找雨花石,最好是在大雨过后,因为大雨往往会把砾石层中的砾石冲出来并洗干净,较易辨识和寻觅其中的雨花石。要知道南京地区这一时期沉积的砾石层有几十米厚,其中砾石不计其数,砾石中多硅质岩、砂岩、硅化灰岩、石英岩、白云岩、石灰岩、变质岩……而属玛瑙、玉髄、蛋白石者极少,故有人声称能算得上像样的雨花石,在砾石中也就占十万分之一,而极品雨花石则更稀少。这说明好的雨花石实属得之不易,加上这些雨花石在野外的泥砾土中“无雨隐花”,外表常覆有泥土,的确不易寻觅。尽管寻找雨花石如此之难,但对于雨花石爱好者来说,却乐在其中。
4.雨花石的英译名随着旅游的大发展及雨花石外销的大增,雨花石如何翻译成英文存在争议,甚至对雨花石定义的看法也有不同。广义的雨花石是指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新近纪雨花台组砾石层内所有具有观赏价值的砾石,这些砾石成分很复杂,主要由岩石、矿物和化石组成,其地质年代大多为距今 5. 42亿年至 2. 51亿年前的古生代、 2. 51亿年至 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和 6500万年以来的新生代;狭义的雨花石主要指玛瑙、玉髄、蛋白石、水晶类的卵砾石,这些砾石具有美丽的颜色和条纹。在《地质名词》一书中采纳了后者。由于“雨花石”名称是地区性的,有的学者按原义翻译成“ rain flower pebble”(雨花砾石)或“或“ rain flower stone”(雨花石),此译名外国人很难理解;有的学者采用国际通用惯例翻译成“ Yuhua pebble”或“ Yuhua stone”,这极易理解。因为 Yuhua是地名, pebble是砾石, stone是石头,可理解为在雨花台产的砾石或石头,而且此译名还可宣传“雨花台”这一著名的景点。在我国举办亚运会时,雨花石对外也是翻译成“ Yuhua peb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