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韩国武术散打国家队主教练,鲁东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黄义军副教授的著作《我国世界遗产地民族传统体育—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8万字)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新华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新浪、腾讯等媒体相继报道。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出发,从一个中国武术研究者和传承者视角出发,思考了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一个民族必有一个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融合和吸收外来的西方文化,创造出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文化。
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保护策略分析,武术的教育传承,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和传承保护的拓展思考、个案分析等内容。总体来说本书以新颖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武术进行了全新的盘点和分析,集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理清了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传统武术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在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中,做好中国武术文化价值的阐发,在“解决人类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担当中,做好中国武术蕴含的中国智慧表达,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引领下,推动中国武术价值和资源的开发,创新性地提出传统武术“创造性转化到创新性发展”。
专著中的第八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螳螂拳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为作者历时数载遍访烟台业界前辈和名家,如崔寿山螳螂拳传承人石民琦、梁学香螳螂拳传承人梁国爱等非遗传承人,整理出一部烟台螳螂拳百年口述史。对螳螂拳百年发展的师承脉络、流派演变、现状问题、发展思路等都给予充分的挖掘,并给予有详实的整理记录,并以学者的眼光和视角,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经作者授权摘抄专著第八章部分内容如下:
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伟大,乃不断推广之下,而仍保留各地区的分别性。”也正是这种文化特性的作用使然,就使的众多的中国文化具有了“理法一致”而“风格迥异”的呈现。书法的多体性、戏曲的多样性、餐饮的多味性应该说都是如此。与此形成鲜明映照的是中国武术的多样性的形成。 中国武术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体育,有人说是运动,有人说是技击,但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武术重要的属性是文化。百余年来,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一种强劲的势头的今天,在全球化的当代,我们也不得不警惕其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挤压。比如武汉体育学院研究武术文化博士生导师王岗教授提出以奥林匹克的西方体育模式来定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如果一心一意以西方体育为范式,以奥运会为目标,用西方体育的思想和方法来重建中国武术,那这个过程,武术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而且会被看做武术现代化的阻碍,反之,武术现代化每一次受挫,推动者对传统的厌恶随之更深一层。
中国武术不是简单的格斗,不同于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中国武术通过修炼与传承来进行身体,灵魂精神的沟通与交流,与哲学的融通,对儒释道思想的体现,反应了武术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民族精神重要的文化特征。武术的文化形态诠释着中华文化“和”文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大部分的传统武术习练者,不是追逐名利,他们追求的是精神和内心的富有,他们是快乐的。作为中华的武术更体现了健身和精神富足功能要求:武术倡导的是竞争意识的培养,而不提倡争强好胜;不提倡赤裸裸的格斗,而提倡止戈为武;赞赏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成果,更敬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德传承;她强调武不张扬和滥用理念,却倡导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有在外的展示,但将修化作为终身追求;有强烈的目标,但更享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过程。道德至上、追求教化、享受过程、艺术至上、和谐有度文化形态通过公认的身体语言来阐述着中华文化和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对于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我们应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思考,同时我们不能没有世界眼光,但这个世界眼光如果不从本土出发,不从传统武术出发,背离本土情怀去响应西方体育的当代号召这的确不是武术发展的幸事。因为,中国武术有太厚重的中国面貌和中国身份,所以,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追求中国身份和中国面貌。唯其如此,武术的发展才具有当代的文化意义。
说起传统武术,首先作者从身处鲁东大学的中国烟台说起,走进烟台,你会感受处处都是螳螂拳习练者的身影,源于烟台人从小有着对“烟台拳”影响的基因,才使螳螂拳得以保留和发扬。螳螂拳是山东的四大名拳之一,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螳螂拳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历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发源地上虽有陕西之说、崂山之说、即墨之说和烟台之说;创始年代上有西汉之说、南北朝之说、宋代之说和明末清初之说。流传最广的当属王朗创拳说,究竟有无王朗其人?螳螂拳是否为其所创?虽没有具体历史考证,不管王朗或有或无,但查阅大多数文献资料和走访传承地、传承人都把其当成螳螂拳的鼻祖,烟台是螳螂拳的故乡。 螳螂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人王郎所创。王自幼好武,云游数省,寻访名师求教。偶见螳螂捕蝉之巧,从螳螂运臂搏击及转头闪身等动作中,悟出以短击长之理,借鉴其形融入攻防技击之法创编成螳螂拳。王朗创拳和螳螂拳起源于烟台已经成为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看法,烟台也是至今全国螳螂拳传承和发展最盛行的地区。客观的说,任何一个拳种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一夜间偶然创立,而是在一代代的练家经过长期流传传承发展形成。螳螂拳经过了二到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形成诸多分支,烟台主要代表流派有:梅花螳螂拳、太极螳螂拳、七星螳螂、六合螳螂拳四大主流派以及通背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八步螳螂拳大大小小的支派数共计数十个。
据《莱阳县志》(1935年版)卷三《武术》记载:螳螂拳发源并盛行于烟台市莱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习螳螂拳术先是小赤山李秉霄......。”李秉霄是清乾隆年间菜阳赤山史家河人,清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李赞元第十七子后代。初始从文考取贡生,后再考不第而弃文从武,苦练数十年终成螳螂拳一代宗师。因其双钩出色,人称“李二钩”、“钩二爷”。莱阳县的李秉霄、赵珠、梁学香、姜化龙、宋子德以及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等都是螳螂拳的著名传承人,尤其是后三位,是中国近代螳螂拳的杰出代表人物,功精艺纯,名扬天下,是武术界著名的“菜阳三山”。
烟台螳螂拳主要分四大流派,即太极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和六合螳螂拳。按劲力特点分为三类,软硬螳螂拳(刚柔并重)、硬螳螂拳(尚刚)、软螳螂拳(偏柔)。
太极螳螂拳(以刚柔并重为特点)兼容软硬螳螂拳之长,手法讲究一招三变,攻守相顾,迂回闪打、刁巧灵活;劲力讲求刚、柔、顺、巧四劲变通,相机转换。步法除具软硬螳螂拳之所能外,尚有寒鸡步,身法强调活变,套路有乱接、蹦步、八肘、摘要、八方、梅花路、折采、中路翻车等,它既有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技术技巧,又有少林拳长驱大进的泼辣风格。讲究虚中伏实,实中寓虚,见柔而刚,见刚而柔,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快而不浮,散而不乱,手法十六字为:硬、崩、实、砸、提、拿、封、闭、粘、拈、帮、贴、来、叫、顺、送。在运动形式上要求具备螳螂体、太极手、寒鸡步。
七星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又名罗汉螳螂,属硬螳螂。山东福山县人王云生所创。在原长拳的基础上吸取了螳螂拳的动作整理创编而成,取名七星螳螂拳。基本架势以七星步做基础,劲力刚脆,横裹直撞。注重闪转腾挪,以螳螂手一套为特色,套路中还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盔、双插花、十八梭、锉钢、柔灵、螳螂九转十八跌、摘要等招势。
梅花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属软螳螂。该拳以三花手为特有招数,因其出手都是三五手连在一起,恰似五朵梅花,故名。劲法上讲究顺劲、巧劲、柔劲。套路中有翻车、蹦步、拦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八肘、传枝、摘要等。
六合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又名马猴螳螂,属软螳螂。六合螳螂吸取了一些拳论中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要领,强调内外相合。其动作尚柔,其劲悠长,分刚、柔、明、暗、滑五劲。其步法有前提后拖步及滑步。套路有短锤、双封、铁刺、仙手奔、照面灯、截手圈及六合摘要九十三手。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历史
清代乾隆年间,螳螂拳自李秉霄再到梁学香, 在一百余年的传承过程中,除了道光道光末年魏三传拳于招远外,并未分支,一直被称为螳螂术、螳螂艺或螳螂拳。后来,梁学香、姜华龙、李之剪等人先后传拳于福山、牟平、芝罘、栖霞、黄县等地,1892年,福山人王永春创立七星螳螂拳,姜化龙与人合创了“八步螳螂拳”,螳螂拳开始分门立派。
20世纪初,姜化龙与宋子德虽然吴门派之分,但两人打拳风格有所区别,各自的弟子打法特点也不尽相同,为此,有人认为他们两人所传是两个门派。后来宋子德对姜华龙的螳螂拳加以充实改造,并编撰出《拳谱》,并称自己改造后的螳螂拳为太极螳螂拳。而姜化龙所传的一脉螳螂拳是梁学香的嫡转,被称为梅花螳螂拳。其实,太极螳螂拳和梅花螳螂拳差异不大,实为一家。1983年武术“挖整”时,专家发现,人们称姜化龙支脉的螳螂拳为“梅花太极螳螂”或“梅花螳螂”,宋子德一脉的螳螂拳为“太极梅花螳螂”或“太极螳螂”。自此螳螂拳的三大支脉分出了“梅花”、“太极”、“七星”、“六合”四个门派。
继姜化龙、宋子德之后,20世纪初,螳螂拳跨入了辉煌的鼎盛时期,异军突起传遍胶东,最为代表性的是 “莱阳三山”为代表的螳螂拳。热传东三省同时,也迅速向南方传播。随着清朝灭亡,国门打开,螳螂拳也传到了国外。当时,拳师众多,七星螳螂拳的六代传人罗光玉主传上海、广东、香港;梅花螳螂拳传人鲍光英主传广东、香港后,弟子众多,有弟子卫笑堂、纪春亭在韩国教拳,李昆山到东南亚、美国等地刘竹园、赵竹溪在东南亚等国教拳影响较大。姜化龙的得意弟子闫学信传到俄罗斯。建国初期,螳螂拳经过了一个较为短暂的活跃期,螳螂拳在民间广泛流传。一直至今,螳螂拳延续了师徒、学生传承方式迈进了新的繁荣阶段。
二、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现状
螳螂拳经过历史的传承和沉淀,其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和分化,螳螂拳早已经蜚声海外,近年来,有很多国内外的螳螂拳爱好者前来烟台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螳螂拳面临的严峻形势,其传承状况不尽如意。如今,螳螂拳的主要传承主要局限于民间、传承内容中的文字资料稀少、重技能传承,但轻理论和文化传承,口传心授,传承历史有争议、传承途径单一,传承人老龄化,并缺乏全面、系统、完整的继承。传承形式主要是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或民间武术馆校(俱乐部、培训中心)等来实现,在正规学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长此以往,这种可能出现断层的传承形式给国家非物质文化螳螂拳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螳螂拳具有代表性传承人师承现状
(一)梅花螳螂拳师承关系
鼻祖:王郎
一代:侠盗
二代:李秉宵
三代:赵珠
四代:梁学香,传五代姜化龙、梁敬川、郝宏、李明环、 孙瑛、孙元昌、孙元财、梁奎喜、祝永修、石古都、王承志、王桂芳、蒋老七、修坤善等。
五代:孙元财,传六代刘一丹、郝宏,传六代郝恒祥、郝恒坡、郝恒信、郝恒常、郝恒禄,刘三多、曹作候、宫成龙、梁敬川,传六代黄永凯(海阳)、六代黄永凯传七代林世钦、纪忠德、姜化龙,传六代鲍光英、鲍光发、曹作候、姜东洋(其子)、李殿奎(外甥)、刘竹园、纪雷山、袁子、于振江、崔罗亭、闫学信、张仲臣、张继河、祝升枝、姚梯山孙元昌,传六代任凤瑞,传七代王国典、苏克斌、孙瑛(栖霞),传六代孙霄安,再传七代王梦松、孙忠民等。
六代:鲍光英,传七代刘谈锋(北京)、陈锦昌、霍耀池(广东)。刘竹园,七代传人在台湾,不详。闫学信,传七代闫学升、闫振江、闫振飞、王连章,张茂松另有大连弟子若干。姚梯山,传七代姚振玉(其子)。迟守进,传七代赵竹溪等。郝恒禄,传七代郝宾(其子)、丁香亭、宋浩礼、曹德坤。
七代:刘谈锋(北京),传八代孟正元。霍耀池,主传广东、南洋。传八代欧潜云、萧锦添、罗牛、黄梓芬、霍明森、霍明彬、霍明刚、霍明东、潘礼滔、黄广泉、严孝良等。姚振玉,传八代王利民、李新东、吕忠义、刘洪兴等。赵竹溪,主传港、澳、南洋。其弟子主要有吴庆秋、黄耀斌、谢赐荣、李火烟、蒋耀辉、郑秋华等人,在美国的主要传人有邓通治、吴秋、李火烟、方国梁、王林陵、蒋耀辉、郑华秋等,澳洲有谢赐荣、林子强等,加拿大有霍伟乐、黄汉杰、李智伟等人。郝宾,传八代郝维志(其子)、孙德龙、曲滋君、孙德尧、孙德孝(上四人均为其外甥)、王聚胜、魏文皋、葛希信、孙宝恩、孙雪坡、钟春德等。曹德坤,传八代奇志岗、张炳熙、张松岺、盛风洲、董子刚、刘占帮、齐立德、顾云召、张径松、张传进、冯照明、刘长功等。均为东三省人 。
(二)太极螳螂拳师承关系
上承鼻祖王郎和侠盗、李秉宵、赵珠、梁学香各代螳螂拳祖师。
五代:宋子德,传六代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宋福亭、赵式亭、姜吉和、宋聚奎等。
六代:崔寿山,传七代崔洪照、张楷堂、孙相亭、崔洪照、崔俊、石明德、刘兆芳、王建荣、张发祥、宋景仑、贾日宾、徐凤岐、崔浩。王玉山,传七代王元亮、王元乾、王元芳、吕国堂、张炳斗、刘保民、李昆山,传七代张寿山、张继先,台湾传人有李鸿杰、李登五(其子)、孙鹤丰、于峨一、李纯德、崔维国、姜吉和,传人王唯一、纪春亭,传七代丛修峰、钟永胜、刘钟凯、赵帮祥、郝斌、林品樟、高绪岗、曲伸、王松亭、韩守义、杨柄召等,皆在东北。
七代:张楷堂,传八代周振东。石明德,传八代马怀德、于大勇、石民佩、石民选、万信雁、崔建明、崔建广、孙元勋、毕兴林、石民琦、贾日宾,传八代贾书生、宋华山、徐凤岐,传八代孙德、崔俊,传八代崔永强、王元亮,传八代青岛肖玉华、张宏伟、王晓、王宏等;传莱阳丁军、刘美杰、姜美京、初文雪、刘希云、李飞林、丁永仁、孙显来、王勇、周国安、李成周、赵洪超、刘新军、陈勇、孙洪明、蒋文建、潘维强、李成锁、战庆荣、宫大勇、李永刚、杜辉、严学东、丁术军及大野(日本)、根本一己(日本)、张炳斗,传八代张锟董海蛟等(在莱西和青岛)、王元乾,传八代王勇、王秀远、王建法、徐军等。刘保民,传八代李铁军等。李登五,传人杨逢时(台湾)、李鸿杰,传人皆在台湾、王唯一,传八代王守荣、王守强、赵仁利、乔京武、赵洪学、姜俊理、王唯举、姜云龙。
八代:周振东,传九代周蕾等。孙德,传九代孙志斌、高强、牟毅、宋晓飞、周传刚、宋华山,传九代赵俊嵛、孙琪博、宫俊腾、吴政、刘美杰,传九代刘美卿、马显军、于永波、刘道洪、丁术波、刘忠平、董立勤、王承光、孙元刚、杨德龙、阮淑波、王国伟、刘学旭、张吉华、张永利、刘学君、丁雪峰、周涛、李茂叶、李飞林、传九代张波、张伟涛、刘连洋、石昊捷、蒋涛、金龙云、穆立伟、金龙涛、刘子桢、孟相睿、石川武司(日本)、铃木光阳(日本)、朴一燕(韩国)、julien gabriel begou(法国)、王守荣,传九代吴瑞京,乔洪岐、隋常海、姜海涛、乔明海、张云峰、杨洪利、孙林波、张奎强。严学东,传九代李永、杨光、焦方清、刘美鹏、王绍良。
九代:刘学君,传十代于志波、仇彦胜、孙鹏举、赵磊、徐晓立、嵇忠杰、张斌、孙骜、李永鑫、姜腾、荀嘉良、徐从余、孙钧、鲁硕、陈政霖、董昌江等。
(三)七星螳螂拳师承关系
螳螂拳鼻祖:王郎
二代:升霄道人,传李之箭。
三代:李之箭,传王永春(字云生)、郝顺昌(后创鸳鸯螳螂拳)。
四代:王永春,传五代王世禄(其子)、范旭东、迟书洛等。
五代:范旭东,传六代王传义(王永春之孙)、罗光玉、林景山、杨维新、郭嘉禄、赵亮甫、张有德、刘永昌等。
六代:林景山,传七代林春生(长子)、林春发(次子)、林尚伟(三子)、于海、钟连宝、于振海、于天成、于天路、邵华亭、王春山、胡永福、凌华堂、牟傅祖等。
七代:胡永福,传八代李占元、林尚伟,传八代林栋柱、于海,传八代于波、于涛、钟连宝,传八代王立国、钟响 、陈培良等。
八代:李占元,传九代于承惠、刘崇喜、纪学功、高兴亮、邱方俭、陈乐平、林栋柱,传九代刘经海、位平、盖玉波、高凯、董强、林腾飞、宫梅波、盖玉堂、刘玉修、曲玉生、盖云龙、战文腾、战中其、纪永梅、石秀丽、乔雪榕、荆平、杨琪、田家瑞、吴彦霖、乔日飞、崔玉琪、张庭瑞、王曦、李世龙、辛文珈、史达尼(意大利)、查振武(意大利)等。
(四)六合螳螂拳
鼻祖:王郎
六合拳先师金叶,螳螂拳先师赵珠。
一代:创始人魏德林(莱阳),传二代林世春(招远)。
二代:林世春,传三代丁子成(黄县)、丁文廷、丁旭农、林文蔚、赵同书(招远)、王立生、王吉臣、吕省五、林春详等。
三代:丁子成,传四代单香陵(黄县)、张祥三(黄县)、陈云涛、赵乾一(招远)、袁君直(黄县)、刘云樵、于文卿、付嘉宾(招远)、赵树林(黄县)、赵同书,传四代赵春合(招远)等。
四代:单香陵,传五代张道锦(黄县)、刘云樵,传五代徐纪、梁纪慈、赵春合,传五代张玉坤、张详三、传人在台湾。
五代:张道锦。传六代陈勇、徐纪传人在江苏、梁纪慈传人在广东、张玉坤传人在招远等地。
四、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的问题现状
其实,中国自古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都是靠师徒传承,武术也是一样,师徒传承制从来没有发生文化断裂。但是在今天,随着社会发展,在师徒传承中却要面临“欲传无人,青黄不接”的境遇。主要原因是面临三点:一是师者的生活状态。其实民间很多真正的习练和教授螳螂拳的师傅们,大部分是属于老年人,由于长年习武,身体比较硬朗,生活稳定、空余时间多,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可能哪一天会突发意外或自然老去而中断传承。还有一部分师傅是有自己的事业和担任其他职务,只能在业余时间教拳,工作重心仍然在工作上。这样一来,在教授的时候对自己和徒弟习练的投入度和关注度降低,仅作为一种爱好,不以此为重。二是作为传统武术的继承者,师傅们一直在努力着,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人来继承自己一生所学,即使不收学费。但在传统武术的传授方面很难将中国传统的东西用现代的、西方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徒弟不能直观、容易和清楚的领会。而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教授,这种传授往往是经验的传授,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经验型思维。三是由于社会节奏快和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人一开始学习传统武术往往是师傅在认真教授、师傅天天到,而徒弟则是敷衍学和隔三差五学,学习一段时间后,感觉不到进步或者达不到期望就会离开,甚至出去会贬低师傅和玷污师傅名声,而这些都会导致传承人特别气愤和受伤,并陷入深深的无奈。到最后慢慢的师傅们也不愿再收徒弟,教授徒弟了。
螳螂拳虽然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从其单个项目说来看,并没有形成横向的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后也未能发挥其潜在的价值和功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传承人的管理和保护,但现在的社会状态是很少有人关心传承人的生活状态、真实心愿和遭遇的无奈。
笔者专访螳螂拳一代宗师—崔寿山传承人石民琦,根据石民琦先生口述史整理:
据统计,中国民间传统武术共计129种,国家体育总局又从中选拔出太极、少林、武当、螳螂等九大优秀拳种。2008年国家确认螳螂拳为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源地为烟台莱阳。
螳螂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人王郎所创。王自幼好武,云游数省,遍访名山大川,寻师访友。一日偶见螳螂扑蝉之巧,从其运臂搏击,转头闪身等动作中,悟出以短击长之理,遂借其型,融入攻防技击之法,创编而成螳螂拳。它兼容佛道两家修炼精功,内外兼俱,既有强身健体之妙,又具搏击克敌之能,四百多年来绵延传承,久盛不衰。在中国近代螳螂拳的历史上,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是其著名的传承人,被武术界称为“三山”,其中尤以崔寿山影响最大,弟子遍布北半个中国,成为螳螂拳一代宗师。
疾恶扬善德艺双馨
崔寿山,号彭年,生于1890年,卒于1969年,烟台莱阳东诸麓村人。崔先生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祖上为明朝著名大画家崔子忠(字青蚓,1574——1644),明朝画坛有“南陈北崔”之说,南为陈洪授,北即崔子忠。画作《藏云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杏宴园集图》等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景元斋和上海博物馆。其他作品多载入《中国传世名画大辞典》及《中国书画大辞典》。崔寿山能够成为中国近代螳螂拳一代宗师,与其良好的家学熏陶是分不开的。
寿山先生的恩师是莱阳螳螂拳一代大家宋子德,其入室八大弟子以寿山先生为首,加之他又是宋子德的外甥,更深得宋先生衣钵真传。多年来跟随老师云游四方,以武会友,得到诸多门派名师指点,功夫日臻炉火纯青。最终宋先生把自己最心爱的宝剑赠予他,剑上刻有宋子德的名字,指认他为太极螳螂门第一传承人。此后三年,崔寿山四处寻师访友,博采百家之长,以毕生精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致力于螳螂拳的研究和总结,其所著《螳螂拳谱》,集螳螂拳之大成,是我国最完备的武学典籍之一,现珍藏于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198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最高奖——雄狮一等奖,寿山先生也被载入《中国武术名人大辞典》。
崔寿山武功超群,然武德高尚,一生谦恭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善如流,疾恶如仇。一日,一位外地拳师来到崔寿山家,进门跪倒在地,哭诉道:“崔老师,您一定要帮我说句话。”崔先生连忙上前把他扶起,询问原由。原来这位外地拳师在万第开馆教拳,不想遭到一本地拳师排斥,带人要砸他的场子,还要赶他走人。崔寿山听后,把这位拳师安抚一番,又找到那位本地拳师。这拳师理直气壮地说:“崔老师,咱莱阳是出了名的螳螂拳老窝子,又有您这样的名师坐镇,怎能容他一个外地人在咱这地儿逞能,往咱眼里揉沙子,他太目中无人了!”崔先生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螳螂拳经过历代宗师传承,不断吸取各家拳法精妙才发展到今天,外地拳师在咱莱阳教授新的拳种,正是我们探经取宝的好机会,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无害。一己独大,自我封闭,这是习武之人的大忌。”崔先生一席话,说得本地拳师心悦诚服,从此两家拳房和睦相处,十分融洽。
当然,从善如流之人大多也疾恶如仇。有一年,栖霞蛇窝泊镇来了一位自称是沧州鹰爪拳师的人,飞扬跋扈,带领徒弟几天之内硬是把当地三家拳馆打得人去屋空,并霸占拳馆开馆授徒,扬言踏平莱阳无敌手。崔寿山闻知此事十分恼怒,决定教训这个不守武德的狂妄之徒,便赶往蛇窝泊与其比试武艺。
比武那天恰逢大集,人潮涌动,沸沸扬扬。鹰爪拳师拉开硬弓架式,双臂抡圆,左盘右旋,令人眼花缭乱,围观之人都为崔先生捏把汗。却只见崔寿山面带微笑,款步靠近,上路虚晃一点,下路用斧刃脚紧连崩点玉环步,一记胳肘,早把鹰爪拳师从人群头顶摔将出去。鹰爪拳师羞愧难当,当晚便离开拳馆,鼠窜而去,路上对徒弟们说:“此人胳肘如铡刀般厉害,以后切莫与他交手。”而在场围观的武林人士,也都领略了螳螂拳的精妙,纷纷赞扬崔先生:争胜负各人有千秋,崔寿山一肘定乾坤。
民族气节忠心爱国
崔寿山先生是莱阳国术馆的主要奠基者。1933年,在国术馆成立大会上,崔寿山表演了一套拿手的螳螂拳八肘,已经名噪一时;此后,在省城济南举行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比武大会上,他又一举折桂。从此崔寿山名震四方,授徒遍布北方大半个中国。
崔寿山有一早期弟子,曾与北洋军阀吴佩孚军中武术教练比武,将其击败后,被吴佩孚委任为军中武术总教练,并兼任京汉铁路总检察长,主查鸦片和烟土,权势炙手可热。他得意扬扬,一副衣锦还乡的姿态来到崔先生府上,邀请崔寿山也到吴佩孚军中任职。崔寿山说:“习武之人第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习武,除强身健体之外,要多为老百姓做好事,不要被名利迷了心窍。吴佩孚那里我是无福消受的。”
抗日战争时期,崔寿山应朋友之邀在烟台开设武馆,赢得社会一片喝彩。有个日本宪兵队长七个不宾服,八个不服气,此人以前在日本练过柔道,很自负,遂到武官比试武艺。崔先生心想,若把他打翻在地,定会给武馆带来麻烦,就对宪兵队长说:“我站在这里,你要是能把我摔倒,就算你赢。”
崔寿山站好了马步,双手交叉胸前,让日本队长一个后搂腰。这鬼子从身后将崔先生狠狠搂住,使出吃奶的力气将崔先生抱得双脚离地,可是怎么也摔不倒他。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反反复复,直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如牛,才不得不放手认输。
后来这宪兵队长想跟崔寿山学功夫,学费出手很高。崔先生心想:“我中国功夫岂能传给倭寇,用来欺负中国人!”遂以语言不通拒绝了。事后有人对他说:“日本人出这么高的价钱你为何不多少教他两下?”崔寿山义正辞严地说:“教了他我就成了他师傅,就成汉奸卖国贼,我不能沾这个恶名。他就是给我座金山银山,也绝不教他一招半招!”
1943年,与日伪狼狈为奸的国民党顽固派,驻莱阳国民党十二师少将师长兼保安司令赵保原,也闻知崔寿山武功高强,便以团职教练委任,崔寿山先生不愿为国民党卖力,断然加以拒绝。
1946年,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莱阳吴格庄。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闻听崔先生武功超群,武德高尚,且颇有爱国之心,便亲自致信邀请崔寿山先生为武术教练。崔寿山接信喜不自胜,连声说道:“好,好,许将军也是尚武之人,瞧得起我,这正是我为国效力之时,得其所哉!”催促家人赶快收拾行装,连夜奔赴吴格庄,为解放战争立新功。
说起寿山先生在烟台的武术传承,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富商纪春亭。
纪先生在烟台开有多家商号和店铺,像位于现在“天天渔港”身北的委托行“三星宫”、位于现在“华达大厦”的“大华浴池”的前身“雅江泉浴池”等大小买卖,散布于烟台多处地方。在西沙旺有200多亩果园,在烟台大小海阳一带更有多处房产。
纪春亭又是个武术痴迷者,得空便寻师访友,找人切磋武功。他久闻莱阳首富螳螂拳大师宋子德先生大名,内心仰幕已久,便四处托人引荐。也该师徒有缘,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丹桂戏院”。当时宋子德先生端坐在戏院凳子上,两手平放于膝盖。纪春亭走过来,朋友介绍说:“这位就是螳螂拳名家宋子德先生。”
纪春亭看了看宋子德文质彬彬的样子,心想,就这副身板,像个武术大师吗?灵机一动,就想试试宋先生的水深浅,待宋子德刚要起身握手之时,他口说“不用客气”,同时弯腰用双手按住宋子德放在膝盖上的手,运足力气,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宋先生一看这架式,心知肚明,也不起身,顺势一个螳螂手,拽住纪的肘部,借力一拉,口说“请坐”,纪春亭便一腚跌坐在宋子德旁边的凳子上,闹了个大红脸。
纪春亭原先只是听说宋子德武功高强,并没谋面,一试手方知宋先生武功如此了得,不仅由衷赞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先生真乃螳螂拳一代大师,我之幸也!”当即便想拜宋子德先生为客师并以600块大洋的价格想学太极螳螂拳“六段摘要拳”,宋子德先生当时没有答应。后经社会上多方关系撮合,宋子德对纪春亭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才收下纪春亭这个徒弟。
半年后“六段摘要拳”学完,宋先生要回老家,纪春亭依依不舍,多方挽留,执意不放师傅。宋先生在教习春亭半年的过程中,也对爱徒有了很深的感情,认为他品行端正,仗义疏财,身体素质好,性格执著,悟性很高,是个难得的武术人才。便说:“我回家后一定派一好手来教你,就是我的大徒弟崔寿山,待你见识过他的功夫就知道了。”春亭无奈,只好赠送师傅300两白银,送师傅启程,静等崔寿山到来。
崔寿山谨遵师嘱到烟台与纪春亭会面。春亭心想:“虽说你是宋先生的得意门生,但我也是烟台商界精英武林高手,哪能不经比试就随便跟你学拳?”当即提出,到他居处后面的拳房走两圈。寿山到来之前,已从宋先生口中得知春亭的为人及武功,并不介意。两人来到拳房后,口说一个“请”字,便开始比武。没走上几个回合,崔寿山用螳螂拳摘要中的勾打掌手雷和纯熟的滚龙肘、将纪挫败。
当时纪春亭在烟台西沙旺盖有数间瓦房,地上铺有海带草做的垫子,专供练拳之用,崔、纪二人习武就在此处,但从不让外人观看。过了一段时间,春亭认为自己的功夫大有长进,便提出在他市内的拳房与崔先生当众比试拳法。寿山知道此人好胜心强,也就同意了。
交手那天,纪春亭邀请了烟台武术界不少朋友到场,大伙也都想见识一下宋子德高足的风采。二人一来一往,不上几个回合,寿山便用螳螂拳中的阴阳迭掌把春亭击于墙上,反弹下来扑倒于地,纪春亭当即昏了过去。崔寿山急忙走上前去,连说“失手,失手”,急掐春亭人中,好一会儿纪才苏醒过来。通过这两次交手,纪春亭才心服口服,真正领教了崔寿山的武功及太极螳螂拳的厉害,开始脚踏实地地跟随崔先生习武。崔寿山也真正开始了代师授徒的生活,他把螳螂拳的基本功、排功、三回九转气功、八段锦、封手、乱接、蹦步、八肘(五段)摘要(七段)、八方、梅花路、折採、中路翻车以及刀、枪、剑、棍、鞭、棒、戟、锏等各种兵器的功法,完整地把太极螳螂的全部精奥,悉数传给了纪春亭。
后来崔寿山先生这样评价纪春亭:“在我所教过的徒弟中,没有一个比他更能吃苦,更坚韧,更有悟性,将来肯定是螳螂拳的一把好手。”此话不假,有一次纪春亭脚底长了个疮疖,已经化脓,他竟然咬着牙,一跺脚将脓挤出来并继续练功。
知徒莫如师,纪春亭终于成为太极螳螂的一代名师。他在大连开设武馆时,弟子众多,遍布东三省。一次在关外奉天(沈阳)打擂,把一招螳螂拳的滚龙肘,用得出神入化,击败所有对手,夺取桂冠,威震东三省。
纪春亭的武功虽成名于崔寿山先生之手,但他们关系甚密,称兄道弟原因有两点:一、纪春亭拜客师于宋子德先生学过六段摘要拳,后从师崔寿山先生。二、纪春亭大崔寿山先生5岁。所以这也是两人一直以兄弟相称的真正原因。按师承关系,应以崔寿山先生代师授徒,更为确切一些。
怒杀日寇 名垂青史
崔寿山先生的长子名洪照,自幼随父习武,形影不离。洪照秉承了父亲的武学天赋,为人处世也深受父亲影响,刚直不阿,铁骨铮铮。
崔洪照得其父太极螳螂衣钵真传,拳术、器械无所不精,尤为擅长技击与散打,少年便名噪一时。他最拿手的螳螂地躺拳,练拳时人平躺地上,双腿奋力向上攀击,有如乌龙绞柱,以肩为轴,反复旋转,如同旋风。双腿攀舞,身体渐起,突然腾空,专击对手腰腹以上,头部更是击打重心,演练起来十分壮观。崔洪照以此招法与人交手,无人敢近其身。
抗日战争时期,崔洪照来到纪春亭的大连武馆。一日无事,来到码头闲逛。当时大连、旅顺全被日军占领,港口码头全是鬼子巡逻。洪照心中早已窝着一把火:凭什么在我们中国人的土地上任小日本横行!
正想着,忽见一个码头工人,背负重箱,趔趔趄趄地走着,一不小心,把箱子摔到地上。一个日本兵背着刺刀,向前朝这个工人猛踢几脚,嘴里还哇哩哇啦地骂个不停。洪照一个箭步蹿过去,挡在日本兵面前,怒吼道:“凭什么欺负人!”小鬼子唰的一声取下背着的枪,把闪着寒光的刺刀对准崔洪照。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小鬼子反应过来,早被洪照一记“螳螂腰斩”,用挂腿把日本兵打到海里去了,崔洪照“嘿嘿”一笑,早一溜烟溜之乎也。
此后洪照常于傍晚时分,悄悄来到海边,遇到疏于防范的零散鬼子,近则上前一脚,远则飞去一镖,斩杀后扔入海中。日本人为此曾全城搜捕,无奈洪照深居春亭家中,纪当时是大连著名的资本家和武术家,被大连人称为“纪虎”,他的这一特殊地位,日本人也要避其锋芒,并没进门搜索。有人曾问崔洪照:“你和拿着枪的日本人干,你说他的枪快,还是你的拳快?”洪照笑了笑:“十步之外,自然枪快;十步之内,肯定我的拳快。”说得大家都笑了。
崔寿山先生的民族气节,爱国之心,不但血脉传承于他的儿子,也影响着他众多的弟子,张家宪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抗日战争爆发,莱阳国术馆50多名螳螂拳弟子,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张家宪(莱阳市中村人)在北平参加了著名爱国将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的部队。为弥补装备不足,二十九军组建了多支大刀队。张家宪在军中担任武术教官,主要传授寿山先生所传的“引龙出水”刀法。寿山大师的《螳螂拳谱》对此刀法这样描写:“刀锋挫拖里外展,拈粘钩挂十字片┈┈缠头过耳全身力,滚雪飞花是真传。”可见此刀法神出鬼没。
1933年初,日寇占领热河全省,直逼长城,中华民族到了危急时刻,旅长赵登禹带领500名大刀队战士赶赴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砍杀敌人数百名。日军又调集重兵,疯狂反扑,喜峰口上演了大刀对洋枪洋炮的壮烈一幕。大刀队夜袭敌营,风高月黑,短兵相接,大刀翻飞,血肉迸溅,直杀得日军鬼哭狼嚎,抢地呼天。这一仗歼敌逾千,毁敌军车数百辆,大长我中华民族威风。
消息传遍全国,国人精神大振,一扫“九·一八”丧师失地的沮丧情绪。何香凝先生挥毫写下《大刀赞》:
大巧若拙用大刀,
大新若旧国术高。
伏如猛虎进如猱,
十步以内敌休逃。
上海作曲家麦新,更是激情飞扬,击节高歌《大刀进行曲》,副题是“献给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原歌词是: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
把它消灭,把它消灭,
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此歌一出,立即响彻中华大地,无数热血男儿,引吭高歌,奔赴杀敌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张家宪同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及大刀队员一起,参加了卢沟桥战役。激战中张家宪高喊“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挥刀连砍7个日军头颅,与佟、赵二将军一起壮烈殉国,谱写了中华历史的辉煌乐章。
事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亲自给张家宪的父亲张哲生先生写信说:“张家宪在卢沟桥战役中,为抗击日军入侵英勇奋战,砍杀日寇7人最后喋血南苑,死而荣光。”哲生先生悲痛又激动,哭泣着来到莱阳城大街上,挥舞来信,当众反复宣读,说:“家宪为抗日捐躯,死得其所,死的光荣!”随后他又毅然将二儿子张庭宪送入抗日队伍,鼓励儿子,继承兄志,为国争光,为家争光,也为莱阳国术馆争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张家宪等烈士的家属,颁发了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螳螂拳弟子们谱写的一段段爱国传奇,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不屈品质,鼓舞着一代代子弟奋斗不息,历史将不断证明,任何敢于来犯之敌,必将重蹈半个多世纪前小日本的覆辙!
崔寿山先生已于1969年与世长辞,螳螂拳的传承却经久不息。今天,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下,这个被列入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拳种,必将发扬光大,焕发更加辉煌的光彩。
据民国24年(1935年)的《莱阳县志》记载“习螳螂拳术先是小赤山李秉霄,乾隆时随父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医理,过试其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隙潜遁。越数月,秉霄深夜独坐,盗突至叩谢,秉霄于语欢甚。盗以艺授之,秉霄亦英敏,艺成盗不复至……”。莱阳人螳螂拳传人崔寿山在民国初年编写的《螳螂拳谱》记载:“时海邑有附贡生李公,文学士也。赴秋闱不第,绝世俗,匿迹山泉,其所交游者,皆一时侠客。公得异人传,兼取内外家之长,独于螳螂之术得其精粹,志在云游,不欲以姓名示人,故人之皆未能识。”
据史料记载和我们实地考证,山东省海阳市凤城镇(古称大嵩卫)、以及海阳、莱阳两地的交界地周围(海阳发城镇榆山夼村、莱阳万第镇的史家河、小赤山村等),是目前所能追溯到的历史最早的梅花螳螂拳的根基地。笔者专访梁学香螳螂拳传承人梁国爱:海阳的传播第一代宗师李秉霄,第二代宗师赵珠,第三代宗师梁学香,皆居于此,传授技艺。螳螂拳的支派从这里走出乡村,传入城市,进而走出国门,广播四海。海阳市发城镇榆山夼村,至今还完整保存了现存历史最早的螳螂拳文物和文化古迹。海阳市榆山夼村螳螂拳物质文化古迹主要包括清朝螳螂拳集大成者梁学香先生传拳授徒的拳房(故居)、梁学香先生编撰的螳螂拳拳经拳谱、梁学香先生练功用品遗物和梁学香、梁敬川父子的墓地。
海阳市榆山夼村村碑
该古迹群坐落于海阳市发城镇榆山夼村属地。梁学香先生的故居和拳房位居榆山夼村落中部,地处东经120°57′16″北纬36°54′14″。梁学香、梁敬川父子的墓地,位于榆山夼村东部的榆山西北麓(榆山——1941年许世友将军指挥的榆山大会战遗址所在地,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时期的《莱阳县志》记载,祖居海阳大嵩卫(今海阳凤城镇属地)的李秉霄先生(后迁居莱阳史家河村)是螳螂门有据可查的第一代宗师。其得意弟子是莱阳小赤山村赵珠老师。据我们实地调查,李秉霄和赵珠两位螳螂拳先辈的墓地因历史原因已被挖掘损毁,其他遗迹更是难觅其踪。
海阳市榆山夼村村貌
赵珠老师传艺于海阳榆山夼村梁学香先生。赵珠有三个儿子。长子赵仁彤、次子赵义彤从文,只有三子赵礼彤随父习武,此后传到赵珠第五代后裔赵明新。上世纪30年代,赵明新英年早逝,赵家的螳螂拳传承就此戛然而止。
值得庆幸的是,赵珠培养出了一位得意门生梁学香。正是梁学香,使得螳螂拳传承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我们在考证海阳榆山夼村《嵩阳梁氏支谱》和莱阳赤山村《赵氏族谱》时发现,梁学香乃赵珠次子赵义彤的妻侄。或许是赵梁两家的姻亲关系,挽救了螳螂拳命运,改写了螳螂拳的传承发展历史?这只是个人的猜想而已。
山东省海阳市榆山夼村梁学香故居
据梁学香之子梁敬川亲手书写的《嵩阳梁氏支谱》载:“大清同治九年重修于勤慎堂三月十五日 立”可知信息如下:1870年4月15号,梁敬川亲手书写了《嵩阳梁氏支谱》,梁敬川育有两女一子。此年,其子梁吉正出生,两女儿已经出嫁。根据清朝的风俗,男女正常的婚嫁年龄一般是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左右。小女儿出嫁年日,按照距梁敬川先生结婚年二十年计算。据此推算:
1、梁敬川先生的出生年代应该是清道光(1834左右)年间;
2、梁敬川之父梁学香先生,育有一子四女。因家谱未记载男女排行。假定梁敬川先生出生排行在中间推算:梁学香先生的出生年代应为清嘉庆年间(约1810左右)。
梁学香先生勤奋、聪颖,特别能吃苦。学艺之时,白天帮助父母耕种田地,夜间则拖着一个特制的大草耙子,步行十几里山路去小赤山村学艺。等走到老师家,草耙子上就聚拢了一个大草球,以此为师父烧炕,略表寸心。寒暑不辍,夜练不息,黎明时分,再拖着草耙子回家,乡邻都以为他是每天早起劳作,再回来吃早饭。习武之事,竟不为乡邻所知悉。
1985年版《海阳县志》载:“……梁学香拳术功底深厚,有创新精神。学艺之初,螳螂拳只有‘棚扑’、‘乱按’、‘分身八肘’三个套路和单手动作。至中后期,梁从各个套路和单手动作中取其精华,创编成‘摘要’,使螳螂拳进一步发展提高。梁赴省城参加武林赛艺,获亚元奖……。”此县志中记载的“棚扑”、“乱按”是县志编撰者之笔误,据梁学香老师所著的《拳棍枪谱》载,应为“掤补”、“乱接”。
梁学香先生艺成之后,代师传艺。后游走江湖,保镖访友。据说,在一次镖行河北沧州,夜幕降临,众人便在道旁客栈歇宿。夜半时分,三、四十个盗贼,手执各种兵刃摸上门来劫镖。机警的梁学香老师顺手抄起顶门杠,将盗贼挡在了院子里。混战中,梁学香老师手中的木棒被强贼一截截削断。他抛下断木,施展螳螂拳法,徒手独战群贼,将众寇打得抱头鼠窜,四散而逃。
梁学香老师虽然身材瘦小,动作却极为敏捷。他能在八仙桌下演练螳螂拳,闪转腾挪,衣襟绝不曾触及桌腿。他能在空空的大笸箩的边沿上运步如飞,亦能蹿房越脊。但他艺高不傲,善采众长。
自古以来,福山南涂山村于氏族人,视六合棍法不啻金玉,传艺不传谱,而且轻易不传给外人。据说,梁学香先生是用螳螂拳之掤补套路(这一传说,我们已经在福山南涂山村六合棍传承人房树仁老师处的到印证)与福山南涂山于氏六合棍传人进行交换,方得之。其后,他将南涂山于氏传承的六合棍谱、棍论和牟平乡刘汝芬所作之序,收录于其所著的《拳棍枪谱》中。谱中注明:“福山涂山村于氏祖传棍法”。梁公学香此举,或为明示棍法之渊源;或为表示对南涂山六合棍传承者的尊重和感激;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自此,六合棍开始在螳螂拳传人中代代相承。如今,六合棍随着螳螂拳的广泛传播,已遍及四海内外。
据梁学香先生所著《《拳棍枪谱》》中收录的道光岁次壬寅中和节(即1842年农历二月初一日)牟平乡刘汝芬为于应龙先生自著的《六合棍谱》所做之序的内容来看,可以佐证,福山南涂山村于公应龙自著《六合棍分析谱》的成书时间,应为1841年,即清·道光21年前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刘汝芬序载:“……年已七旬,而作坐进退之法,丝丝入扣……”内容推算,于公应龙出生在1773年(清·乾隆38年)前后。并可知,梁学香先生就应该是在1841前后到福山南涂山村,与于应龙先生以拳换棍而留下美谈。
据《安定郡梁氏宗谱》卷五载:“梁学香,乡引耆宾,善武事。”究竟善武事的梁学香老师螳螂拳造诣达到了何种程度,我们今人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情,直到现在仍在螳螂拳传人中代代流传。莱阳黄金沟村姜化龙先生为报答梁学香老师的授业之恩,学艺期间,他在榆山夼村为梁学香老师盖了六间拳房,竣工后请梁学香老师来看房子。梁学香老师看了看,笑呵呵的说道:“看着挺好,不知道结不结实啊。”姜化龙先生急忙应道:“梁老师,我用的材料都是上好的砖木白灰,非常结实的。”梁学香老师不语,侧身将臀部向石块垒砌厚度约四、五十厘米的东山墙上一靠,墙上几排石头瞬间就塌陷进去了……
如今,这座历经世纪风雨的老拳房,就像一位隐于市井的耄耋老人,默默见证着螳螂拳百年兴盛发展的传承历史。代代螳螂拳传人都能通过他来触摸到传统螳螂拳的历史根脉。
梁学香老师凭着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尚武德,赢得江湖同道的敬重。其子梁敬川,一条大枪使得出神入化。在北京期间,因保皇纲有功,被朝廷授“五品军功,赏戴花翎”。一时间,“梁氏父子”名冠京城。人到中年,梁学香老师回到老家海阳县榆山夼村开场教拳,传授技艺。他打破当时的密传陈规,既传男,又传女,既传内又传外。
梁学香先生育有一子四女。除其儿子外,他的第四个女儿也自幼随其习武,颇得真传。然其女儿功力如何,一直不为乡邻所知。据《嵩阳梁氏支谱》载:其四女儿嫁给海阳朱吴村祝恒远为媳。据祝氏后裔讲,其先祖祝恒远因生意纠纷,与人结怨。一日逢朱吴村赶集,此人上门滋事,并动手搬抢其家里的东西。梁氏抬手将带头搬抢东西的壮汉扔到院中,久不能动。众人皆惊,村中人始知祝家媳妇武艺不凡。
梁学香先生倾其一生时间,先后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螳螂拳名师。如梁敬川、孙元昌、祝永修、修坤善、姜化龙、孙英、张文清、郝连茹、蒋老七、石古都、王桂芳、佟坤姜、李明环、王承志等。梁学香老师的学生遍及胶东,远及京城。他们把螳螂拳从乡野山村带到了天子脚下,使螳螂拳在短时期内得到广泛的传播。为螳螂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再传弟子,更是把螳螂拳传播到海外各地,为螳螂拳注入了更强大的生命力。梁学香老师不但言传身教,广泛传承螳螂拳,难能可贵地是他总结先人和自己毕生研习螳螂拳的心得,广纳百家之长,编著的一系列螳螂拳谱,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历史最早、最完整的螳螂拳专著。整套拳谱涵盖了内功、器械、拳术以及技术讲解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图文并茂,理论明晰,通俗易懂,是学习、研究传统螳螂拳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传统螳螂拳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据我们调查考证,梁学香先生编著的一系列螳螂拳谱,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期的螳螂拳理论技术专著。1984年,这套珍贵的螳螂拳谱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国家体育总局)收藏。梁学香先生的拳房和墓地是国内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历史最早的螳螂拳文化古迹;梁学香先生的练功遗物,更是螳螂拳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这充分体现了海阳作为螳螂拳故乡的深厚武术文化积淀,对我们深入研究传统螳螂拳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源传于海阳的螳螂拳,集各家拳法之所长,在实战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凭借巧妙的技击方法和科学的养生理论,称雄于冷兵器时代。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这株武林奇葩已枝繁叶茂,支派迭出,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海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由于海内外传人众多,我们无法用传承谱系详细表述。那么,我们运用地理标记这种方法,就会清晰的描绘出螳螂拳的传播轨迹。它是以莱阳的小赤山和海阳榆山夼、史家河为基点,经过莱阳、海阳、栖霞、福山等地汇聚到商贾云集的烟台。在烟台落地生根的螳螂拳,渡海北上,在东北大地广泛传承发展;奔赴京城,在国都皇城展露锋芒;远渡重洋,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开花结果;走出国门,在越南、韩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波兰、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众人的喜爱,让传统螳螂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鼎盛期,这一古老的中华瑰宝又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追根溯源,可以发现,祖居海阳榆山夼村的梁学香先生在传统螳螂拳传承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传统螳螂拳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螳螂拳传承至今,支派衍生较多。大家都说自家门派嫡传正宗。究竟古传螳螂拳是什么风格,与现在流传的螳螂拳有多大差异。这些问题,只有找到梁学香先生当年编著的螳螂拳谱才能考证清楚。为找到这套拳谱的复印资料,我追寻着探访到的线索往返奔走于烟台和海阳之间。一次次的期望变成失望,苦寻数年,一无所获。但从杨宏志和程显明两位老师那里找到了珍藏的梁学香所著螳螂拳谱的复印件。梁爱国研究了老拳谱的的全部,因个别动作用字无法准确确定。并试着用海阳方言的读法理解字意,顿时豁然开朗,理通意明。
比如在“一段摘要”中,需要从方言理解的字主要有:
1、进步承 要步入之“承” 方言读音ceng (二声),意思是用伸展的胳膊架住。结合动作用法应为“撑”;“要步入”之“要步”结合动作用法应为“腰部”,“部” 方言读音“部儿”,口述容易误认为是“步儿”,让人联想到步法,其实是与原意向违。我认为,“进步承 要步入”结合动作用法应为“进步撑腰部入”比较贴切。
2、右亮之“亮” 方言读音 liang (四声)。 意思是徒手或持木棒之类的东西掍打。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
3、 “进步抱两次”与“进步白鹅亮翅” 在王老师手抄(根据刘子耿先生口述)的拳谱中出现了“进步抱两次”的动作名称难以理解,这还需要用方言来解释。“白鹅”方言读音 bo wo ,在口述中发生连读就是“抱”;“翅”方言读音ci(次,四声),那么,“亮翅”就被读成“两次”。所以,我认为,王老师手抄拳谱中的“进步抱两次”应为 “进步白鹅亮翅”比较符合本意。
4、燕子取水之“取” 方言读音que(三声) 意思与“掠”相同,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近音字代替。
5、缠龙护眼之“护” 方言读音hu(一声) 意思是用巴掌打对方的眼睛,而非保护自己眼睛的意思。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
6、“狂手打叶里藏桃”这一组动作,特别是“狂手打”,何为狂手,到底根据动作应该用那个字表述最合其意?我又试着用海阳方言,结合套路演练和实用方法来研究。结果发现,“狂手或者框手”应该是“磕手”的方言(kuo一声调)连读的谐音。这样一来,动作演练、拳谱名称和用字就完全合理了。据此,这组动作应该为“磕手打 叶里藏桃”。
老前辈在编写拳谱的时候,不经意间使用的海阳方言,就象密码一样,为后人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不理解方言,就不可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去领悟螳螂的实质,甚至会误入歧途。最终导致技术技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这也进一步表明,梅花螳螂拳与海阳有着同根同脉的血缘关系,梅花螳螂拳,根在海阳。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技击的社会作用已经弱化。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所谓的“破四旧”,对传统武术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遏制了传统武术在国内的传播。传统武术逐渐在乡村中销声匿迹,螳螂拳也不例外。
如今,从乡村传人城市的螳螂拳,在城市中落地生根,远播海外。但在乡村的传承发展状况却非常令人担忧。在我们走访过的村庄中,习练螳螂拳的青少年几乎没有,青壮年也是屈指可数。老拳师更是凤毛麟角,且大都年事已高,无法投身入武术教学工作。曾经让村民们引以为傲的螳螂拳,现在乡村中只留下了美丽的传说。而在城市中,有幸保留下了非常古朴的传统梅花螳螂拳。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发展对策
2006年以来,武术部分拳种先后多批次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仍面临困境,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对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表明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拳种间保护和传承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对保护和传承情况较好的武术拳种进行分析,并借鉴其传承和保护的成功案例经验,需要提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产业化路径,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推动中国武术运动发展和中国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播。武术项目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族财富的认可。武术本质是防身自卫、强体健身、延年益寿,然而作为遗产是先辈们在生活劳动中积累留给后人、具有重要价值的“宝贵财富”;作为非物质文化有着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除了武术能够代表文化精髓之外,更让人惋惜的是它正在濒临灭绝。“申遗”是源于对文化精髓不够珍视,缺乏保护的能力和举措,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之举。武术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种类的增多表明了武术保护与传承的缺失。
武术本质与现实环境的对立武术的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效、武德的教化作用、武术的表演娱乐性符合现实社会的需要,将武术做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以市场化、产业化机制激励非遗项目的发展,既有利于其自身的保护,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武术本质是冷兵器时期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搏杀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需要和百姓防身自卫的需要为武术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环境。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武术在当今社会已然失去了其作为搏杀术而存在的意义,仅仅依靠申遗这种被动地保护而非主动的谋求传承和发展,就是在坐以待毙。
(一)将螳螂拳传承的区域文化生态营造出来,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螳螂拳的地域文化是螳螂拳传承的根,其体现就是螳螂拳生存的条件和基础是在原有的物质文化形态,区域内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等种种元素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这种文化让螳螂拳习练者不仅学到精湛的武术技巧,更让习练者最终理解螳螂拳传统文化的整体特点、伦理特征和辩证特色,这种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恰恰是需要我们来传承和营造。
这种区域文化的营造如何进行规划和管理?一是我们要保留螳螂拳文化中拳种和流派的原真,在传承的过程中要突出其原真性,同时要进行螳螂拳拳械、流派以及史料、书籍的挖掘和保护,营造螳螂拳的区域文化保护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有力保障。螳螂拳在民间往往是以口述方式代代相传的,正是因为这种传承特点,螳螂拳的相关文字记载资料就会相对要少。但既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进行保护,我们就要把螳螂拳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二是立足区域文化注重螳螂拳的文化内涵传承,促进传承环境的保护。武术和体育最大的不同是武术有深渊的文化内涵,强调整体合一,注重师徒文化等文化道德修养,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史的结合体。因此螳螂拳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空间,在遵循保护其本真的原则下的风土人情、故事传说、习练痕迹和文化信息的植根地,使得螳螂拳文化得以栖息和传承,对老拳师和有历史纪念价值的老拳坊以及螳螂拳历史上著名传人墓地、纪念碑等重点保护。同时结合现代娱乐、健身、教育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上更加适宜其生存以及更加宽松的环境营造出来,改善现代人在面对祖传绝技时表现出的麻木和无知。
我们认为,对传统螳螂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在做好对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整理深藏在民间的传统技艺;保护传承人,把我们流失的东西挖掘回来。通过各种形式,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传承、推广力度,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工作,借助国家弘扬民众文化,发展体育产业的大好时机,广泛普及教学,加快传承速度。在地区学校开设地区特色的螳螂拳课程;在乡镇建立专业的螳螂拳传承保护基地,重新把螳螂拳普及到城市的公园、广场和农村的街头巷尾,争取做到妇孺皆知,童叟皆能。武术人容汇百家,培育贤达,不争名,不逐利。潜心研究,倾心推广,为螳螂拳在故乡的重新振兴注入新的生命力。鼓励全民参与,共同把螳螂拳打造成富有我们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
(二)将螳螂拳代表性传承者在传承方面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调动起来
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管理与保护
传承人是武术传承的关键力量,2008年和2011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有相关的规定,对传承人的认定上,突出了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规定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一点可以看出,传承人必须要“熟练”进行实践运用,在传承上要进行口传身授,而不是材料。
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由于大多数年龄较大,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甚至失传的危险,因此,对传承者的管理和建立传承梯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在家族和社会传承过程中,可以定期组织传承人收徒仪式,把武术礼俗传袭下来,规范武德,形成约束力。同时,给予政策关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补贴,设立“杰出传承人奖”。掌握好普及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社会地位的关系,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育、著书立说,增加社会受众。
对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就是对螳螂拳文化的保护。随着一些老拳师的去世,有些螳螂拳拳种流失。传承人锐减是螳螂拳濒危的根本原因,所以,一定要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一是改善传承人的经济状况,有些中年拳师由于生活压力所迫,不得不放弃螳螂拳,放弃了传统的教武职业,转向其他的谋生职业,应当改善他们经济状况,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对传承人授徒传艺给予资助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二是保护传承人的群众基础,螳螂拳的传承和发展总是依存于一定热爱他的群众,没有群众基础,就失去了存活的土壤。三是保护传承人的传承基地和技术记忆。因为基础设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依托,传承基地除了偏远乡村,一定要在城区、中心城镇等人口聚集区发展。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原生态”的记录传承人的影像、著作等技术记忆。
传承者在传承方面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调动起来
要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时候,政府应该扮演一个召集者的角色,让传承人扮演其中的主体和关键角色,要想有效地传承武术中存在的文化心理结构、宗教信仰、价值诉求以及思维方式等,就必须让习练者、传承人共同参与进来[3]政府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各种方式进行充分的利用,将传统武术传承人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最终能够将其传承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的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传统武术的传承效果。
(三)对螳螂拳传承的途径进行积极的开发
制度的完善和科学的规划是确保螳螂拳有效传承的关键
一是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宏观控制和政策保护,在螳螂拳传承的许多保护措施中,立法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究其原因,就是立法保护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它全面彻底,可以对政府、群众和社会的行为起到必要的规范作用,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制度环境,以免过度和随意做法的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中应该加强立法工作,切实保障螳螂拳非遗地位和传承人的地位,要对传承者和所以者进行经济方面的保护和资助,并规定传承人的义务和责任。
二是有必要对螳螂拳实施档案模式管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非物质形态的魁宝,对螳螂拳实施档案式保护,也是中华民族对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的保护。国家应依托武术和非遗行业的相关部门,运用档案模式对螳螂拳进行收集、分类、编目、保管,并提供利用等措施,实行艺术文物般的保护。
三是加强螳螂拳传承和教育的结合,培养人才队伍。在螳螂拳传承过程中,应该加强教育在传承中地位的立法。尽可能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区域性的普及螳螂拳,尽可能利用高等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资源和教师的智力资源,以长期或短期的委托培养方式,逐渐建立起螳螂拳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明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省市县各级武术协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在传承中的义务和权限。
学校教育是螳螂拳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
在全球经济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儿童中的传承断层问题日益严重。面对民族文化的流失,我们必须找到更有利的传播途径。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这其中,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为学校教育本身就具有目的性、系统性等特点。如今学校教育不要对武术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一个普通的体育项目的层面上,充其量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而已,其实这样淡化和漠视了螳螂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要让广大青少年在学校里接受武术和中国文化的熏陶,从拳脚功夫中体会武术所蕴含的文化意境。
螳螂拳作为山东烟台市的特色拳种适合以地域特色在大中小学开展,完全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特点把螳螂拳纳入完善的教育体系。这样可以有利于构建一个科学、系统、规范且具有可行性的传承体系,为螳螂拳的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实学校教育科研聘任德才兼备和品学兼优的民间拳师到学校任教或兼职,可以利用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螳螂拳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和谐、多变、灵活、开放的组织形式,能够相对系统的掌握螳螂拳,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也将使独特的螳螂拳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所以说,学校教育应当承担起螳螂拳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扩大群众基础,建设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的螳螂拳学校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更是课程和体育学科建设进步的标志。
以“螳螂拳故乡”打造相应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拓展螳螂拳赛事及其文化活动
近几年,为了保护好螳螂拳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切实打造一系列赛事和活动。比如:成立“烟台国际螳螂拳联谊会”和“螳螂拳研究会”,举办螳螂拳故乡行等活动。开展了“烟台国际武术节”和“烟台十大优秀拳师”评选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吸引了大批武术爱好者和青少年的目光。但这只是螳螂拳传承形势的初见端倪,要从根本上解决新形势下螳螂拳传承问题,在不断培养螳螂拳新的传人和开展螳螂拳理论研究同时,要加强国内外螳螂拳各方面的国际交流,共同研讨螳螂拳的发展方向和研习螳螂拳竞赛规则。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武术表演、观摩、比赛大会,提高螳螂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促进螳螂拳的传播和发展。
螳螂拳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魁宝。然而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转型以及当前对传统武术缺乏正确的认识等因素。使螳螂拳面临着传承人断层、文化传承氛围缺失等困境。正如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濒危性,才凸显出螳螂拳文化传承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中推广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完善制度和科学的规划是确保螳螂拳有效传承的关键;还要以“螳螂拳故乡”打造相应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拓展螳螂拳赛事及其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螳螂拳发展道路。
-----------------------------------------
作者简介
黄义军,男,中共党员,1980年生,运动健将,山东青岛人。鲁东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2008--2010年韩国武术散打国家队主教练,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武术段位制“优秀考评员、指导员”。
主持完成山东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等省部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独立和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5篇、SCI论文一篇、北大中文类核心论文2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一部入选教育部2012年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山东省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山东省软科学二等奖一项,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鲁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参编教材一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