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马克思
香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不夜城。早上,商人和旅客行色匆匆的身影随处可见;傍晚,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和各种各样的餐厅包揽了香港繁华的街道。
说到香港,大家都会想到这是一个经济发达,以高效率著称的城市,而在香港,有一座被称为"黑暗之心"的大厦,仿佛一座孤岛,把香港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而大厦的住宿价格最廉价,住过的人却发誓不会再去第二次。
生活的"天堂",犯罪的"温床"
重庆大厦,建于1961年,曾经是英国的高级官员和本地明星常出入的地方,但由于战争的影响,这里就成为了侵略者寻欢作乐的地方。一直到70年代,这里才渐渐成为新移民的避风港。
单是从外表来看,重庆大厦跟其他楼房没得没什么区别,内部却像个小城市,商店,餐厅,旅馆等等,应有尽有。能用最便宜的租金租到廉价的房子,要是没有钱,也可以在里面打工挣钱,哪怕真的走投无路没有钱吃饭,也可以去宗教慈善组织,享受免费的饭菜。
光是听起来就很美好的"天堂",却是黑社会,娼妓,赌徒,毒贩子和偷渡客的"温床"。从建成以来,重庆大厦便是各种火灾、凶杀等案件的现场。前几年,两名女大学生来香港旅游并住在了大厦的宾馆,后遭到男子入室强奸。
还有网友爆料道:入住进去,房间的床单好像好几百年没有换,厕所也特别小,后来强烈要求换房间,最后换了一个四面都是镜子的诡异房间,住了三天左右,后面发誓再也不会去第二次了。
在媒体的报道下,更是尽显这座大厦的恐怖色彩:走私"D"品、聚众赌博、黑社会火拼,每时每刻都会有大案子在这里发生。因此,重庆大厦也被香港人称为"黑暗之心"。
从豪宅到贫民窟
重庆大厦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曾经的它拥有最时尚最新颖的设计,是香港最豪华的豪宅。而且治安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好。那为什么就短短几年时间,曾经风光一时的重庆大厦就成为了贫民窟呢?
60年代末战争的爆发,英国殖民政府管辖的尖沙咀成了美国造访的红灯区,到了70年代,来自西方的背包客和嬉皮士开始出现在重庆大厦。80年代,由于著名旅游指南的推荐,这里也吸引了大量的背包客和嬉皮士的到来。
原先的住宅也渐渐向商业楼转型,由于经营者设计的住宅楼无法满足商业楼的需求,就开始胡乱搭建,这也导致了这座大厦的质量开始下降。在这个人来人往的过程中,重庆大厦也渐渐成为了一个鱼龙混杂、藏污纳垢的法外之地,香港人眼中的"黑暗之心"。名声也逐渐败坏,成为了一个低端大规模的市场。
重庆大厦的真实香港
从1990年开始,重庆大厦就有了明显的改善:安装摄像头,加强巡逻、环境和治安。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香港人对重庆大厦一开始的印象。
为什么寸土寸金的香港中心,却能够保留这样一座古老、杂乱,聚集着"偷渡客"的楼宇?
对于香港来说,大厦的存在也代表了曾经的包容和接纳的精神,就像荒岛中的食物、水源,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许多渴望改变命运的人都卯足了劲往上爬。它并不寄居于香港,折射出来的却不仅仅是香港的历史,更是另一面香港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地方,穷人还有一席之地。依靠着大厦生存的人,往往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更励志的故事。从贫困的地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活着和发财,往往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那为什么香港还能容忍这样一座法外之地矗立在这呢?可能是香港信奉市场经济、自由主义,不愿干预重庆大厦,可能是重庆大厦的存在,含有包容和接纳的精神文化,也可能是从重庆大厦中带来的旅游、商业贸易中间的利益。
这些也不无道理,或许是他们不想管也不敢管。或许重庆大厦就是香港,看懂了重庆大厦,也就看懂了今日之香港。
在麦高登的《香港重庆大厦》里,重庆大厦就像一个小基地,内部的五湖四海的人群就是关键点,因为他们可以搭出的一条和其他国家相连的大规模低端化全球化网络。从这本书出版后,尽管这里依然非法伪造产品、贩卖非法物品,但香港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座大厦中的全球化本质是世界上人们所经历着的全球化。
随着对重庆大厦过去的极端化态度也消减了不少。而对于整个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区人类来说,重庆大厦可能是他们唯一能接触到并且实现财富增长的中心。
这也是他们一生中唯一能体验到全球化的机会,尽管商品质量伪劣,但跟质量相比,它本身存在的意义更重要吧。如果没有这种低端的全球化,全球还会也很多人无法获得这种商品,更不用说感受在商品背后的隐喻了。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现实生活中都会身处这种现象。很多人看见身边的人眉了眉,眼了眼的,不好看或者出身农村、家境贫困而去歧视别人,却不知他人身怀绝技、才华横溢。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来只看表面,用自己狭隘的想法去感受去做,也许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什么错误,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如今的时代,繁华的事不计其数,就像灰尘一样,无处不在。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去认识它,看透它的本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有些东西只有好看的外表,看不到本质的人就会陷入苦海。
美丽的外表不一定有美丽的内在,苹果落地的现象也蕴藏着万有引力定律的奥妙,地球是一个球体而非"天圆地方。"
接触一个事物,总是会先认识它光鲜亮丽的外表,再从感觉、知觉到表象,从而取得整个事物的整体认识。事物的本质往往是蕴藏在事物的现象中的,一眼很难看出,所以,更应该拨开现象的迷雾,看清本质,寻找真理。
文/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