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玲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内江观察 唐广 摄影报道
碎石筑成的墙体坑坑洼洼,斑驳的墙面记录的是历史上风雨吹打的痕迹;瓦片缝隙中长出不少杂草,房顶积了厚厚的落叶。这是内江威远县新场镇红村石油会战旧址旁的一栋老房屋,也是廖宣州过去、现在和将来居住的地方。
廖宣州,1937年出生,1965年随四川石油管理局来到红村,是当年威远红村石油会战队伍中唯一留下来并一直住到现在的老石油人。“未来,我也要一直留在红村。”廖宣州说。
1964年,地质专家在威远发现天然气。1965年,一辆辆满载石油工人的大卡车驶向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威远曹家山。小小的山村,掀起了石油会战的序幕,一下子涌进了数千人的修筑队伍,让周围所有能停车的空地都被停满了。同年5月,从部队转业的廖宣州,跟着当时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大部队来到这里,负责电话机维修等通讯保障工作 。
“我刚来时,除了山下平整好一个空坝子,山上仍是一片荒山,一条路都没有,只有山腰的总机室已经修好,但还没有安装设备,也是这里的第一幢房子。”廖宣州回忆说,为了少占良田,指挥部决定将领导机关设在山坡上,当地石头多,参加会战的建设者就地取材,炸开岩石用碎石垒房子。
在廖宣州的回忆里,会战不分白天晚上,没有周末节假日。凿石头、担石灰、平地基……最高峰时达6000多人,有一二十个施工队。
在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下,当时的建设速度可以用神速来形容。“头天看到还是半截房子,第二天就完工了;头天看到还在平地基,第二天都开始建起房子了。”廖宣州说。
宿舍、食堂、招待所、印刷厂、办公室等都陆续建好完工。荒山大变样,从杂草遍地到密密麻麻都是房子,有1000多幢。更让廖宣州印象深刻的是,一周时间内,一条377级的石台阶由山脚直通山顶,一座容纳上千人大礼堂也同步建成。“山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景,大家拿出了十足的劲头为国家和人民找油气。”回想起以往的建设场景,廖宣州依然激动不已。
廖宣州还记得,有一次在大礼堂召开誓师大会,来自大庆、玉门等油田的参加会战的队长争相抢话筒表决心,现场负责看管话筒的他不得不以身相护,但仍旧扯坏了几只话筒。“最后,领导不得不制定会议纪律,点到哪个油田的队长,哪个队长才发言。”
山腰处,一间空旷的房间内还保留着老式的简陋木质桌椅,墙壁上则加装了布满小孔的吸音板,这是廖宣州当年工作过的地方——电话会议室。
负责通讯保障的廖宣州,时常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电话出故障,我就山上山下到处跑,查看线路修理机器。晚上指挥部要开电话会议,我更是不能离开,一直待到深夜。”
到上世纪80年代,气田产量下滑,威远气田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为油气而建造的红村,也慢慢走向衰败,离开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变成了人烟稀少的荒村。
由于工业重心的转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红村的油气工业整体搬迁。随后,一些建筑物废弃或拆除,一些建筑物改为民居。廖宣州住的房子,就是当时红村的集体宿舍,是保存下来的少数仍完好的红村旧房子。一张印有《红村的石油印迹》报道的报纸挂在老人卧室中,记载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年月,门上还保留写着“川西南矿区FA0814”的金属门牌。
曾经有亲友问廖宣州,为什么不搬到山下?老人回答:“回到城里住,我也不愿意。20多岁来到红村,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早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真正的家,以后我还要埋在这里,哪也不去。”
廖宣州说,很多战友已经不在了,有的人后来回来过,有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但是他坚信红村精神不朽。“现在红村不远的地方,发现了页岩气,很多石油系统的人又来到威远开发页岩气,期待红村精神在新时代能够继续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