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2分管直径是多少mm】中国军事光学器材的滥觞-云南光学器材厂(二十二兵工厂简史)

一、发展概况

1934年末,民国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精确研究室主任、留德爱国知识分子周自新首先提出创办光学军品修理厂的报告。1935年10月兵工署技术司正式向军政部提出开办光学军器修理厂的方案,计划先与德国蔡司厂合作,“数年后,国内已有光学人才,乃可渐谋自制矣”。1936年9月7日正式成立军用光学器材筹备处,周自新为筹备处延长,借定南京山西路珞珈路5号为筹备处办公地点勘定厂址于南京百水桥草场村侧高地,初期有员工70余人,简易设备数台,并积极征地、建筑工程设计、招标、广罗人才、派员出国考察、从欧洲购买技术、设备等项准备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8月上海沦陷,南京告急,筹备处150余人及全部重要机器材料分批搬迁至重庆,开始训练学徒,并派员分赴各地为部队修理防空器材。因东南沿海被日军封锁,订购的设备和物资器材须经越南海防港转滇越铁路运入昆明再转入重庆,加之重庆地区雾大潮湿,不宜光学仪器的修造和保存。因此,筹备处于1938年4月禄南迁昆明,勘定南门外柳坝为新厂址。并先后派人在湖南、湖北、贵州、上海、广西以及昆明等地招收技工200余人,艺徒练习生170余人集中办学培训。1939年1月1日,正式成立光学军品厂,命名兵工署二十二工厂。周自新为厂长,王毅伯为主任秘书,龚祖同为设计专员,金广路为总工程师。4月29日,第一架军用6*30双筒望远镜研制成功。次年,奥式迫击炮瞄准镜、80公分倒影测远镜相继问世。1940年10月7日,工厂遭日机轰炸,落弹多处,厂房设备严重受损,这安全计,10月,工厂搬迁至昆阳县平定乡海口中滩建山洞为厂房,实施隐蔽生产。1941年6月至9日,工厂三次遭日机轮番轰炸,滇西战事日趋紧迫,为从长计议,光学厂又于年底将修理光学器材的部分精密仪器疏散到贵阳。1942后5月,日军占领惠通桥西岸后,工厂又将部分设备和人员再次迁黔。1943年元旦正式成立贵阳分厂筹备处,下设3个制造所,第二所专门负责筹造光学玻璃,曾试烧成功部分样品。后因经费无着,原料不足,上司态度冷漠,骨干辞职离散,所余人员设备并入贵阳修械厂。为方便管理和节约经费,1942年元旦,二十二兵工厂与五十一兵工厂合并,改称第五十三兵工厂,内辖机枪厂和光学厂,周自新为五十三工厂厂长,杨伯光为光学厂主任。抗战期间,五十三兵工厂先后生产出军用指南针、炮用象限仪、立体镜、望远镜、测远镜及迫击炮和战防炮瞄准镜等13个品种的产品。解放战争时期,工盟成立,1949年7月至8月地下党和“工盟”组织领导工人群众展开“反搬迁、保设备”斗争,挫败了国民党当局企图将工厂搬迁到台湾的阴谋。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1950年3月8日,五十三兵工厂由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二、内容摘编

1950年9月,五十三兵工厂光学厂复名第二十二兵工厂。1951年6月5日,工厂改称中央兵工总局第二九八厂。

从投产到1950年初和平接管的13年中,工厂共和产13种军用产品、4种检校仪器和7种非标设备。绝大多数是仿欧美各国,且结构简单,性能也比较落后。就自行设计的6*30望远镜也仅限于光学原理部分,其主要零件和原材料全由欧洲购买进来。

1957年以前,国内没有光学玻璃和产基地。各光学厂制造光学仪器所需玻璃完全依靠进口。1957年二九八厂的光学玻璃熔炼技术取得重大发展,当年玻璃产量达到6种3300公斤。

1978年,五机部决定从荷兰引进一条微光旬增强器生产线,定点在二九八厂。

1936年3月30日,兵工署与孔士洋行订立购买总价值不30余万元的观测器材合同。周自新根据合同关于“派员驻厂验收实习并由厂方供给食宿”的规定,为当时清华大学留德公费生龚祖同谋求到德国亨索尔茨厂(Hensoidt)实习6个月的机会。1936年8月18日,龚祖同即借验收产品的机会,进入该厂学习透镜和棱镜的加工技术,顺便考察光学加工及光学玻璃生产情况。

1937年金广路、薛培贞二人到欧洲后,由于当时德国正忙于备战,加上英、法、德、奥、意工业界不希望中国自己制造光学军器,态度冷淡,机器材料订购很困难,实习参观更不愿接待。最后,通过中国驻德国使馆商务专员办事处介绍,才得以进入一些小厂。参观了磨玻璃和制作分划板的大致程序。

8月19日周自新抵达意大利,然后到匈牙利、瑞士、德国等与龚祖同等一起,代表军械司购买剪形镜、方向盘等一批光学设备,同时与这些国家的工厂洽谈技术合作的问题。蔡司工厂、鲍许工厂、高士工厂都以中国工业落后,无力创办光学工厂为由,表示拒绝。在与奥国美特克(medek)厂商洽谈中,合作谈判得以成功,购买了该厂机枪瞄准镜、迫击炮瞄准镜的制造权。在向瑞士威特厂(weirt)洽购测远镜、经纬仪时,发现威特厂设备完善,其创办人原为蔡司工厂的总工程师,该厂产品精良,质优价廉,一般价格仅为蔡司厂同类产品的50--85%。再加上瑞士国家较小,没有经济侵略的野心,愿意同中国进行技术合作,并有意卖给中国80及125公分测远镜的制造权。此行,除购得以上产品制造权外,还购得法国勃朗特式迫击炮瞄准镜制造权,并聘请瑞士专家2名,订购各种金属切削机床69台、磨玻璃机61轴,杂项机19台,6*30双筒望远镜材料3000套及80公分测远镜材料600套、半成品100套。1939年5月,瑞士威特厂专家许慈和哈尔特到昆,实施帮助是中建立测远镜工场合同。

军用光学器材工厂成立之初,其主要任务为验收兵工署从国外进口的各种军用光学器材,仅1936年10至12月就验收6*30双筒望远镜7295具。由于军队对6*30望远镜需求很大,且多国多厂都在生产,材料和半成品较易购进,周自新于1936年11月指示龚祖同设计6*30的图纸。龚自同在与威德特教授谈过,威德特教授指出了光学设计上的几个要点,1937年金广路到达柏林,与龚一道研究望远镜制造技术,特别是分划板的制作问题。并参照德国产品,边计算,办修改,完成了初步设计任务。以后又通过在莱茨、亨索尔茨工厂及瑞士威特厂的学习考察,进行调整。设计中主要零件都尽量采用当时欧洲比较容易购买到的,如望远镜壳身等,以解决国内制造设备和技术上存在的困难。1939年1月,试制工作开始,4月22日,二十二工厂用自己制造的零件装出中国第一架6*30双眼三棱军用望远镜,以后又进行调试校正。4月29日,该镜经过检验,性能完全达到要求。5月份投入小批量生产,7月份军政部核准大批量生产。1940年9月该镜被命名为敬之式望远镜,后又改名为中正式。1939年至1941年期间,解交1866具。

80公分倒影测远镜,是一种基线为800毫米的光学测距仪器,可测距离在300--7000米内的目标,适宜炮兵进行测距用。其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为11.25倍,读距放大倍数炎3倍,正影视场为40×52%,倒影视场为4.5×27%,全长900毫米,重量5.7公斤。全套零件1135种,内有光学零件29种。

1939年5月开始测远镜工场的土建施工。1940年厂房尚未竣工,兵工署就下达试制生产任务。因欧战爆发,瑞士威特厂制造的装校工具及原材料交德国轮船运输被扣于爪哇,试制工作被迫推迟4个月。在瑞士专家指导下,开始用威特工厂购买的成套零件试装,于7月装出第一如80公分倒影测远镜。9月10至18日,兵工署长俞大维视察二十二工厂,指示将80公分测远镜命名为中正式,并嘱把制造成功的编号为1的第一架呈送蒋中正,第2号送孔祥熙,第3架送何应钦。1940年底,经检定批准试造成功,正式命名为中正式。该镜生产初期,主要用威特厂购买的100套零件组装,1941年装出70具。以后逐渐用威特厂先后购买的主要零件的半成品按图加工,再配制一引起小零件进行装配。

1940年,日军海防登陆后,运送二十二工厂光学玻璃的德轮被扣。紧接着运送从英国购买的光学玻璃的轮船被德军潜艇在地中海击沉,望远镜和产受到严重影响,工厂决定在望远镜工场仿造法国勃朗特式迫击炮瞄准镜,在测远镜工场仿造奥国美特克式迫击炮瞄准镜。6月份仿造出美特克式瞄准镜,但因该镜的工装简单,零件不能互换,装配时废品较多,加上使用性能不全,需要量少,1940年仅装出25具,1941年只装了11具。

中正6X30式

1932年,国民党政府兵工署将法国勃朗特式81毫米迫击炮定为制式兵器。该炮已于1931年在国内生产定型,性能优于其他迫击炮,得到军队公认。1937年周自新欧洲之行,购买了该炮瞄准镜的制造权。1940年7月,由于缺乏光学玻璃,22厂便开始该瞄准镜的仿造工作,因日机轰炸,仿造工作曾一度停顿,迁到海口才又恢复。该镜所需光学零件不多,所用金属材料在云南可以买到且较充足。12月份装出两架样品,经检验和部队试用,完全达到要求,1941年即投入大批量生产。虽因日机频繁轰炸,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在1941年下半年短短5个月中,仍赶制了1136具。

战争中的五十三工厂

1941年11月4日,日军在越南海防集结大量军队,准备进犯云南,国民党政府准备将二十二工厂迁贵阳。12月26日,周自新接兵工署电令,以五十一工厂和二十二工厂毗邻,为减少机构、节约经费、统一指挥等由,命五十一工厂同二十二工厂合并,改称五十三工厂,周自新为厂长。因两厂生产性质完全不同,加之两厂职工对并厂都有不理解,并厂初期内部很不协调,局面一度混乱。后采取加强管理,扩大交流等措施,终使五十三工厂渡过了磨合期。

五十三工厂在管理方面学习西方经验,进行科学管理。如1945年3月,工厂实行包工制度,规定每具双筒望远镜生产时间为100小时,指南针35小时,测远镜1000小时,捷克式轻机枪500小时等。中国战后复兴会议经济计划顾问、美国人屈朗到五十三工厂参观时,曾对工厂和管理和生产能力发出赞叹说“五十三厂,如果搬到华盛顿去,也算得上是一个厂”。从1942年1月正式成立至1945年底止,在原材料极为缺乏,价格飞涨的情况下,全厂共生产6×30望远镜11250具,80公分测远镜392具,法式勃朗特迫击炮瞄准镜2608具,象限仪100具,指南针31310只,捷克式轻机枪15108挺。

抗战胜利后,周自新到天津接收大西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天津工场,但该工场材料缺乏、设备简陋,接收价值不大,遂经兵工署批准,将该工场移交兵工署平津区,作平津修械厂光学修理所。在接收过程中,从日本人大西吉秀口中得知,日本人在沈阳开办了一个满洲光学株式会社,有员工4000-5000人,设备完善,专门制造军用光学器材。到沈阳找到该厂后,了解到该厂厂房为具有调温装置的钢筋水泥楼房,原有新式金切机床300多部,全部被苏军拆走,还留100部共700多轴磨玻璃机,主要仪器为德国出产,但被破坏无遗。该厂规模大,准备生产双望、测远镜等光学仪器。战争期间主要修理光学器材,训练技术工人及安装工房设备,并生产少量6倍望远镜,月产100具,壳身系用铜铸成。厂中员工待遇很低,但已具有相当技术水平,该厂规模以当时的国际水平而论,仅次于蔡司。经考察,金广路等提出对该厂进行修复利用,或将机器南迁及留用日籍技术人员的建议。终因与国民党当局的“国防政策”相抵触,没有结果。

1939年,二十二厂曾与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所达成协议,工厂出资请该所工程师参加制造光学玻璃的筹备,后因兵工署反对,终未成功。1941年在海口成立光学玻璃制造所,但也仅限于磨玻璃、玻璃刻度、胶合光学辅料等。1942年8月,五十三厂向兵工署提出在贵阳设分厂,制造光学玻璃及修理光学器材。9月9日兵工署同意设立分厂,龚祖同为筹备处主任。1942年元旦分厂筹备处正式成立。分厂下设的第二制造所专门负责制造光学玻璃,设备及人员来自光学玻璃制造所,配有光学玻璃条纹检验仪、张力检验仪、折射率检验仪等仪器。1945年初,分厂按需要,烧制了数千块特殊的耐火砖。1945年2月21日,周自新和龚祖同面谒俞大维,请求拨给一定的经费,购置适当仪器,开始制造光学玻璃。结果,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俞还表示了消极看法。因经费缺乏,制造光学玻璃的工作只好暂缓。10月,日本投降后兵工署令龚祖同到秦皇岛接收耀华玻璃厂,制造光学玻璃的事从此比较少有人过问。1946年3月,兵工署决定将贵阳分厂停工交五十三厂保管。此时,到美国考察的贵阳分厂原工务科长顾柏岩从美国考察学习回来,在他的鼓动说服下,制造光学玻璃的事又得到兵工署及五十三厂光学厂部分人的赞同。他返回贵阳继续龚祖同的工作,组织部分人员准备试烧光学玻璃,并于7月烧出一锅火石玻璃,经该厂仪器测量检验尚为满意。鉴于这种情况,兵工署又决定让贵阳分厂继续保留少数人,并改称五十三厂光学玻璃试造所。9月初,光玻所又烧制出一锅火石玻璃。因原料的限制,所烧制的玻璃品种单调,数量少,达不到供应生产的程度。当时五十三工厂所需的光学玻璃,每年只不过要两三吨而品种却达10多种。1947年11月,兵不署不顾光学玻璃试造工作日益取得进展的实际,决定把光玻所迁回昆明。顾柏岩顾及迁建工作可能在半年以上,必然影响试制工作,加上当时派系斗争和人事关系复杂,提出辞职,另一参与者张世经也同时提出辞职,光学玻璃试制工作被长期搁置。

抗战胜利后的五十三工厂

1946年4月,周自新失望之际,向兵工署递交了辞职书,4月23日获准辞职。王仍之接任,因物价飞涨,生产紧缩,五十三厂惨淡经营,1947年12月30日王仍之辞职,周继健接任。1949年国民党因在台湾建立兵工厂缺乏机器,准备从昆明和重庆拆迁部分运去,工人进行了反搬迁斗争,周继健在工人罢工中被迫辞职,由赵达接替。

这段时间,光学厂试制了统一式迫击炮瞄准镜,6×30单筒望远镜,37平射炮瞄准镜,用日本旧镜改造的96式瞄准镜。统一式瞄准镜是融合了法式82迫击炮瞄准镜、美式M60迫击炮瞄准镜的优点,由光轴仪、水准仪、方向角测量机构、高低角测量机构等组成的周视瞄准镜,可配在4种不同规格的迫击炮上使用。该镜1947年试制成功,被命名 为中正式迫击炮瞄准镜,并投入量产。

由于缺乏外汇。光学厂无力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更新设备,1946年至1949年,光学厂仅生产6×30望远镜10391具,80公分测远镜88架,指南针63500具,统一式瞄准镜15550具,6×30单筒望远镜420具,仿美37平射炮瞄准镜540具,改造96式瞄准镜351具。特别是1947年后,作为工厂经济支柱之一的80公分测远镜(每具为国币240000元)停止生产后经费更为紧张。1949年,兵工署又下达了停止光学厂和产6×30双筒望远镜的命令,光学厂员工的柴米油盐都要靠机枪厂生产机枪维持。

1949年12月9日卢汉宣布起义,五十三厂厂长赵达响应起义,并赶制轻机枪200挺,指南针500具,1950年于2月20日献给入驻昆明的解放军第四兵团,机枪上刻有“献给伟大的人民解放军字样”。1950年3月8日,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五十三工厂。接管后军管会即开展清点工作,经两个月的清点表明,光学厂原材料很缺乏,只能配足6×30双筒望远镜500多套,80公分测远镜600套,光学玻璃尺寸规格多数不合格,只能设法利用。1950年10月1日,五十三工厂重新分为二十二工厂和五十一工厂。

1950年5月,工厂把机器从山洞中陆续搬出来,准备恢复生产。在政府尚无和产任务下达的情况下,拟定了“继续完成建国前遗留焉的工作,利用已存的原料和已施工的零件加工出的成品”方针。8月西南军政委员会订购350具57无座力炮瞄准镜。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工厂在原材料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赶制出指并针5100具,统一式瞄准镜2800具。1951年2月,工厂加紧75无座力炮瞄准镜、炮兵方向盘及水平仪的试制工作。1951年6月5日,二十二工厂改名为二九八厂。1951年工厂生产6倍望远镜1985具,统一式瞄准镜1260具,57无座力炮瞄准镜1020具,试制成功75无座力炮瞄准镜,装出方向盘15具。

学习技术,生产制式产品

1951年6月20日,中央兵工委作出了《关于后工建设问题的决定》对配套于制式武器的光学仪器,提出制式化的问题,1952年,还处于恢复生产中的二九八厂,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始了和产制式产中的历程。

1951年10月下旬,在苏联专家考察的基础上,中央兵工局将82迫击炮瞄准镜的苏联图纸、资料、底图转到二九八厂。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的82迫击炮瞄准镜共有零件118种168个,结构和精度较以前产品来说复杂多了,要求也提高了,材料也有所不同。试制工作很吃力,1952年3月开始,到10月27日才进入准备阶段,年底也没能拿出样品。根据实际情况,二机部分别于1953年1月16日,3月31日派来苏联专家指导工作。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1953年9月装出57具产品,经检验,性能达到苏联技术规程要求,9月30日,仿苏1953式82迫击炮瞄准镜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定型,投入批量生产,当年和产530具。在苏联专家帮助的一年中,工人迅速掌握了光学零件镀透光技术、真空镀膜技术、屋脊棱镜磨制技术、光学对板制造技术、木质沥青及红粉制造技术、快速抛光技术、铝着色技术等,改进了擦玻璃办法,用脱脂棉和蒸馏的高纯度酒精乙醚混合物进行清擦,获得镀膜药水配方和工艺。

“一五”期间,工厂把苏式化作为实现产品制式化的什么和方法,先后仿制成功1953式迫击炮瞄准镜、1955式122榴弹炮瞄准镜(又称巴拿马炮镜、周视瞄准镜)、7.62轻机枪瞄准镜,1955式反坦克炮瞄准镜、1955式85加农炮瞄准镜、82和120迫击炮象限仪、1956年式160迫击炮瞄准镜、37高炮左右瞄准镜8种军用光学仪器。同时按照本厂自己建立的统一标准,自行设计制造的75无座力炮瞄准镜、90火箭筒瞄准镜、指四指北针3种制式化军用光学仪器,并批量投入生产。但在1954年,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没有工艺规程,加工凭经验,自由化和产,废品损失大,仅82炮镜镜身,全年报废2360件,退修率也高,因生雾有50%退修。

1954年,生产82炮镜时,水泡玻璃供应不上,工厂根据苏联专家建议及他提供的C23玻璃配方,在昆明卫生玻璃厂试烧成功。1955年工厂又自建一个熔炉,并于7月试制出一批合格的水泡玻璃管,满足了工厂生产的需要。在此基础上,1955年7月李范高等人根据民主德国1953年出版的《实用玻璃熔炼》一书中对光学玻璃配方的介绍,开始对BK7玻璃(相当于K9)进行熔炼试验。后根据需要扩建了熔炉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于1956年初试制出第一锅合格的K8(苏联标准)玻璃。因此二机部发给工厂奖金10000元.为了使光学玻璃走向批量生产,工厂决定建立一个光学玻璃熔炼车间,经与长春中国仪器馆商谈,由仪器馆帮助设计建造熔炼车间。在派人到仪器馆学习的同时在云南境内寻找制造坩锅的原料和制造光学玻璃的石英砂,经过艰苦寻找,终于在峨山县、建水县找到坩锅主要原材料高岭土和粘土,在昆明白眉村找到理想的石英砂。1956年12月在新工房大熔炉中熔炼出10锅4种牌号的光学玻璃,并于1957年解决了产生气泡等技术问题,同年4月光学玻璃的熔炼工作走上正轨,1957年共和产6个品种3308公斤光学玻璃,1958年4月,熔炼车间大胆革新 120立升坩锅改为200立升,使每锅产量增加70%,1958年产量增至13030公斤15个品种。

经古典破埚法得到的玻璃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再经粗选和槽沉后成为大大小小的块料。再磨成各种形状的零件,先后要十多道工序,损耗过多,工作量大,成本增加,浪费不少人力和材料。1957年熔炼玻璃走上正轨后,李范高、张敬之就着手试验热成型新工艺。热成型新工艺是将光学玻璃经过第二次加热软化后,用不同的模具压制成不同形状的光学毛坯,经精密退火后可以使毛坯零件具有较高的物理均匀性,不仅提高玻璃利用率,而且为光学冷加工创造有利条件,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经不断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1958年底,工厂给熔炼车间安装了精密退火的仪器仪表,修了精密退火炉,1959年初,熔炼车间开始批量生产玻璃毛坯型料。1962年光学玻璃年产量达14800公斤1979年12月熔炼车间生产的BaK7光学玻璃获五机部质量奖,1986年熔炼车间年产65个品种93吨光学玻璃、165万件毛坯型料。二九八厂光学熔炼车间是中国第一条光学玻璃生产线。

65式望远镜的研制

在中苏关系紧张之前,解放军用的大倍率望远镜主要是德造和捷克造的产品,中苏关系紧张后,供应来源就断了,部队一个团才有一具,且严重,急需开发这类产品。

1962年三机部下达了研制大倍率望远镜的指示,因缺乏相关经验和资料,工厂要求调拨两个样机参考。1963年3月,三机部要求设计产品的结构时参考蔡司20倍至40倍连续变倍的样品进行测绘设计,主要技术指标为:放大率25倍至30倍,视场不小于2度30分,出口瞳孔直径不小于4毫米,重量尽可能减轻。根据指示,技术人员在测绘出草图的基础上,于5月份提出第一个设计方案,其倍率为25倍双筒望远镜,光学性能为:放大率25倍,视场2度30分,出口瞳孔直径不小于4毫米,鉴别率不小于2.4'',重量比蔡司稍重,并将方案上报审批。在对福建前线调查讯问,征求上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理论鉴别率不高,重量重,成象模糊,密封性较差,性能难以满足要求,加之固定倍率,且镜内无分划板,标定目标困难的意见。1963年6月,三机部五局和炮兵怀念部召集相关单位审查方案,并根据部队使用情况提出:(1)如果采取自行设计25倍至40倍望远镜,则要求视场2度30分,出瞳直径4毫米,俯仰角-30度---+57度,并考虑增加紧定装置瞳孔间隔调节范围58--72毫米,争取重量不超过30公斤。(2)如果采取测绘仿制德式20至40倍则要求与原样品相同。按要求,工厂对设计方案重新研究,将变倍机构改为较可靠的老式结构,俯仰调整增加了微调机构,增加了永备工事内的钢座和小脚架,并对光学系统和结构作了不同程度的改进设计,1963年底,设计出固定变倍25至40倍的大倍率望远镜。此镜采用转换目镜的方法实现变倍。1965年2月试制出3具样品,通过对不同目标不同距离不同条件下的反复观测,成象正常,视度清晰,鉴别率高,增加了高低微动转螺、镜外方向分划盘及小脚架,颇受部队欢迎。,1965年9月该镜设计定型,1967年3月生产定型。

1963年,在主动红外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工厂组成微光夜视研究小组,1965年至1966年初装出两具样机,在晴天无云的晚上,能基本看见300米左右的吉普车。

熊猫牌望远镜问世。1973年,根据外贸需求,工厂采用8倍军用望远镜结构,在大部分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套中调机构,设计出8×30熊猫牌望远镜。5月出样品至12月30日,共装出8×30熊猫牌望远镜10028具。1981年创熊猫牌7×21、7×22望远镜

支援国内建设、建立东风产品和产线、建立微光增象器和产线、完成援朝任务,东风、两米测距机、82、105无座力炮台瞄准镜、85加农瞄准镜的研制,工艺科研、防霉防雾研究等内容暂时略过,以后再上。

系列产品

一、望远镜

1937年5月兵工署军用光学器材筹备处按荷兰图纸,在3个月内仿制出荷兰式3倍直筒望远镜样品。

中正式,1939年4月29日制造成功,7月投入量产,1939年至1949年共和产23507具,1950年至1954年和产4429具。1940年该镜被命名为敬之式,后又改为中正式,视场8度。

1962式8倍望远镜,仿苏产品,1961年开始试制,1962年5月30日定型,最高年产量17462具(1981年)。视场8度21分,出瞳直径3.75毫米,出瞳距离11.2毫米,鉴别率7'',视差不大于3’,目距调节范围56至74毫米,视度正负5视度,全套重1.07千克。

1965式25倍、40倍望远镜,最高年产325具(1978年),对应视场40倍时1度30分,其余内容见前贴。有军用和民用产品,军用的有分划,其余无差别。

1962式8倍侦红外望远镜,1962年做出样品,最高年产16193具(1983年)。

1976式单筒望远镜

是一种直筒式精密观察望远校正仪器,光学系统是一个倒象开普勒式望远系统,长焦距,长镜身,专供精确校正雷达天线用。精度高,放大率为40倍,视界1度35分,出瞳直径2毫米,出瞳距离9.5毫米。1967年研制,1968年出样品,1969年生产出7具,每年有少量生产。

熊猫牌望远镜1973年根据外贸需要,批量生产带中调机构的8×30望远镜,1979年后根据市场需要又推出6×30、7×21、7×22、4×30、3×40、8×40、10×50、12×60、15×60等双筒望远镜及8×30、8×40等单筒望远镜。8×30望远镜1979年获云南省颁发的优质证书,1987年又获得云南省优质产品奖,1982年12月,7×21、7×22望远镜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12月,7×21望远镜及转换支架,获国家新产品奖,1984年,7×21、7×22望远镜及转换支架再度获国家新产品金龙奖。

利用值班时间继续。至1988年62式倍望远镜共生产26。5万具,62式坦克夜间驾驶仪0。83万套,58式对空一米测距机0。97万具,“东风”3号42套,熊猫牌8*30望远镜24。95万具。1953年起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工厂军事代表室,开展军检并起用军检印记。

粗磨工艺,50年代粗磨工艺是将光学毛坯成盘地胶在铸铁盘上,一把砂子一把水,用60#砂、80#砂先粗后细,由人工进行加工。1966年自行设计制造出国内光学行业中第一台手动进给铣磨机。

镀膜工艺。40年代,工厂只有化学镀银工艺。50年代初,按苏联资料,采用进口化学镀膜药水,进行化学镀膜,用酸蚀法镀出单层增透膜,用水解法镀制出双层增透膜。60年代,把化学镀膜范围扩大到可镀制宽带增透膜和分膜等膜系。化学镀膜优点是设备简单,加工方便,膜层牢固。缺点是透过率较低,时间稍久膜层会变色。1958年,工厂采用真空镀膜,先后镀制出铝反光膜、氟化镁和氧化锌增透膜、硫化锌和氟化镁多层膜等。70年代又先后镀制出彩色分光膜、红外滤光膜、激光反射膜等。1983年对老设备改造后又镀制出宽带增透膜、高反射膜、半透半反等多层膜。1985年从美国购买一台微机控制的全自动真空镀膜机。至于987年已镀制出透可见光反红外27层分光膜,近红外激光高反射膜25层硬膜和高增透膜、超宽带膜、增透膜、消色差棱镜分光膜等种新膜系。

刻度工艺。50年代按苏联资料,用刻度法制造各种光学仪器的分划图案,该工艺是将刻度蜡熔化,均匀涂敷在被刻光学件表面,在刻线机上按专用的铜膜图案,用刻刀在蜡面上仿开刻制,开成一个图形与铜膜一致,但尺寸缩小的图案,用氟氢酸腐蚀后去蜡,即形成刻线均匀的图案。在图案内着色,即完成刻度工艺。60年代用照相工艺完成了一米测距机测标分划板复杂图案的分划制作。

光学仪器防霉防雾研究。在中国,光学仪器生霉起雾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据不1960年2月总后军械部科研所调查报告记载“1952年在重庆仓库中,发现存放不到一年的900多具望远镜全部生霉。1957年在南方一些部队使用的望远镜全部生有轻重程度不同的霉雾,有的器材经修理后三周就长霉。1957年经抽查,南方光学器材生霉43。2%,起雾81%;北方生霉13%,起雾72。6%。1954年至1959年采用对光学零件镀双层膜技术,问题得到一些解决,但化学稳定性差。对不宜镀膜双层膜的分划板,问题仍然严重。后采用严格整洁生产,提高辅料质量;改进产品结构以提高密封性;产品内部灌干燥气体,并加固定干燥器;光学零件用酸蜡处理以提高玻璃化学稳定性;加镀钛酸乙脂和五氯笨酚的硅酸乙脂,再镀憎水层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30多年的研究,工厂“双防”的经验有:1、严格整洁生产,采用酸洗或超声波清洗光学件;用清洁剂清洁金属件,用防霉剂处理有机垫片;用低挥发度的润滑脂和非油性防尘涂料。2、改进产品结构的密封性;减少内部零件的死角和沟槽;灌干燥氮气和装固定干燥器;在产品图中规定加防霉防雾剂。3、光学零件在生产、搬运、存放中,应采取薄膜密封包装,以防止光学零件污染和损伤。4、光学仪器在包装、运输、储存中。宜采用铁皮箱密封,并灌干燥气体和加防霉剂。

出口贸易;50年代开始。工厂生产的军品部分援外,不参加军品贸易。70年代,民品望远镜出口美国、日本、西欧国家。80年代先后向英国、美国、法国、西德、日本、罗马尼亚、巴基斯坦、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朝鲜、越南、新加坡、香港、玻利维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出售军品15种,民品17种。

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德军队中平均6人中有一望远镜,以我国200万军队而论,则约需30万个。”摘自龚祖同民国二十五年十月致周自新的函。

微光增象器生产线的引进自1973年,经过对英国、荷兰的9个公司考察,1979年决定引进荷兰台尔夫特公司微光增象器生产线,并于1980年开始建设,1981年建设完成,1983年正式移交,元器件除个别特殊的材料、元件依靠国外订货和来料加工补偿外,基本上立足于国内供应。潜望镜的生产 1958式坦克驾驶观察镜放大保率为一倍,垂直方向视场20度,水平方向视场76度,1958年12月按苏联资料制造成功,最高年产1000具。 1959年式坦克指挥潜望镜可随指挥塔俯仰和水平旋转360度,可变倍。由头部、镜身和单眼观察指挥镜组成,下部和内部还固定有双目望远镜,主要用来辨别远距离目标。单眼观察指挥镜用来概略测量角度和目标距离,倍率为3倍和1倍,是根据苏联资料于1959年4月制造成功,最高年产407具。超轻型坦克潜望指挥镜未批量生产,略过。 1961式工程侦察潜望镜潜望高度为450毫米,目镜调整量为正负5个视度,出口瞳孔直径为4毫米,出口瞳孔距离为9。5毫米,鉴别率为4。2’’,放大倍率15倍,视场角为7度30分。为减少反光,保护玻璃的安装与光轴构成一定的倾斜角。是一种单眼望远镜,于1961年12月制造成功,1962年生产12具,仅停留要样机阶段。 1963式快艇周视瞄准镜是一种单眼观察的巴拿马潜望光学仪器,放大倍率6倍,视场12度,水平回转度360度,于1963年12月制造成功。 1966式双130舰炮中央指挥镜该镜有两个可变放大倍率的双目观测系统,一个共同的高低瞄准机构,两个方向机构,一个供方向瞄准手用,另一个供高低瞄准手用。瞄准过程中,两个瞄准手必须很好配合,才能使分划中心十字始终对准目标。可变放大倍率为5倍、10倍,对应视场分别为12度、5度,鉴别率为9’’,5’’,出口瞳孔直径为7毫米、3毫米。一般情况下,用小倍率搜索目标,发现目标后用大倍率跟踪目标。该产品1969年制造成功,1970年小批量生产。 1958式周视瞄准镜该镜是一种标准火炮瞄准镜,能测定火炮方向角和高低角,一般配于76野炮、85加农、85反坦克、122加农、130加农,152加农、152加榴、100高炮、107火箭等进行瞄准和标定,实施间接瞄准,也可以直接瞄准,具有183毫米的潜望高。该镜由保护玻璃、直角棱镜、道威棱镜、物镜、屋脊棱镜、分划板和目镜组成。放大倍率3。7倍,视场10度,是按照苏联资料,于1958年制造成功。 1956式毫米加农炮瞄准镜 1953年开始试制,1955年2月定型并投入生产,最高年产3014具,是一种直瞄瞄准镜。放大倍率5。5倍,视场11度,出瞳直径55毫米,出瞳距离24。5毫米。 1956式160毫米迫击炮瞄准镜 1956年开始研制,1957年定型。装备56式160迫击炮,放大倍率3倍,视场12度。 1975式105毫米无座力炮直瞄镜 1981年研制,1983年5月投入小批量生产,放大倍率4倍,视场16度,出瞳直径5毫米,出瞳距离26。5毫米。分划板分划线有射程分划、方向修正分划、测距分划3种,用来判断目标高度、测量目标的距离,确定火炮提前量,该镜1985年获得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四等奖。

龚祖同致周自新函(摘录)于德国: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四日。。。。。。弟每思此种望远镜,以自造为永久办法。前书托兄一询俞署长意见,如蒙采纳,即可考虑应买之机器,打听其价目扩出品处。俾得早日实现。总之,如署长有自制光学用品意时,则吾等当预先计划工厂设备及考量人才,因此亦非一旦一夕之事也,尊见以为如何?弟现觉我们中国须设厂自制光学器材,最先制造者为双目望远镜。德军队中平均每6人中有一架望远镜,以我国200万军队而论,则约需要30万个。以吾国家财力,实无法购买,并且买外国货总不是一个解决办法。此种望远镜厂,不需很大的规模,如无大批开办费,则可每年陆续扩充。按弟估计,关于造双目望远镜问题,于开厂后两年内,可以完全解决。年出二三千个,乃意中事也。两年后可添制测远镜,因此镜金工方面较复杂,须于工厂稍有根底后再做。

龚祖同,1904年11月10日生于上海市川沙县一个小学教师家庭。幼年随父亲上小学,常过黄浦江,看到满江都是外国轮船,心里很难过。总想着,哪一天江上的船能飘中国国旗,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科学救国、实业兴国的种子。1917年以优异成绩入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绩屡屡领先。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龚祖同带着母亲以土地作抵押借来的钱和科学救国的强烈愿望进入清华大学。他奋发攻读,193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1932年进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我国实验核物理先驱赵忠尧,研究伴随硬γ射线反常吸收的二次γ辐射。   1934年,龚祖同怀着填补空白、为祖国国防做贡献的愿望,赴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现称柏林工业大学)深造。两年毕业,获“优秀毕业生(Auszeichnung)”荣誉和特准工程师称号。此后即在该校攻读工程博士学位,1937年底完成论文。因抗日战争爆发,国内急需军用光学仪器,龚祖同放弃答辩,于1938年初回国,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光学工厂——昆明兵工署22厂(也称昆明光学仪器厂)的组建工作。   1939年冬,龚祖同奔母丧回上海。他利用上海工业基础好的条件试制光学玻璃。后受敌伪迫害,乔装逃出上海。1941年回到昆明兵工署22厂任制造主任。   1942年,龚祖同到贵阳创建贵阳兵工署53分厂,再度试制光学玻璃,自任厂主任,直到抗战胜利。   1945—1948年,龚祖同任秦皇岛耀华玻璃厂总工程师,从事平板玻璃生产的恢复与改进工作。   1948—1950年,龚祖同任上海耀华玻璃厂总工程师。   1951年,龚祖同应中国科学院长春仪器馆馆长王大珩的邀请调该馆工作,任研究室主任,负责研制光学玻璃。   1958年他带领研究生王乃弘等开展了红外夜视技术与电子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从1960年开始,龚祖同担任2.16米天文望远镜研制组的负责人。   1962年,龚祖同奉命来到西安,协助组建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分所(后曾数次易名,先后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兰字827部队等),并担任所长,直到1984年。调任西安后,龚祖同的主要精力用于研究高速摄影技术和纤维光学。

实验核物理学的早期探索者   1930年,赵忠尧发表了伴随硬γ射线反常吸收的不同于康普顿散射的二次γ辐射方面的论文。1932年到1934年,龚祖同作为赵忠尧的研究生,对二次γ辐射做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伴随硬γ射线反常吸收的二次γ辐射的波长》和《赵忠尧、龚祖同致Nature杂志》,对赵忠尧发现伴随硬γ射线反常吸收的二次γ辐射之后国际学术界在理论上所做的不同推测和解释做了实验验证,并指出Thcγ射线的瑞利散射并不存在。由奇元素Al、Sb和偶元素Zn、Pb所产生的二次γ辐射的硬度差别探测不出来;所观察到的软成分波长25.4x.u(X射线单位=0.1nm)可用正负电子对的湮没解释,Pb、Sb后向波长13.8x.u的硬射线可以解释为散射的正负电子产生的连续γ辐射。   我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   正当龚祖同在实验核物理的前沿取得初步成绩并满怀信心开拓前进时,祖国的需要改变了龚祖同的科学生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战争的乌云笼罩华北。时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的叶企孙,看到对军事极为重要的应用光学国内尚属一片空白,十分焦急。1934年,留美公费考试中恰好有一名应用光学名额,他决定动员能刻苦钻研并初露锋芒的龚祖同去报考。他对龚祖同说,应用光学在国防上很重要,我国还是空白,留美公费考试中有一个应用光学名额,望能报考。“是空白,我就去填补。”龚祖同毅然接受了这个决定他一生专业方向的提议,被录取为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应用光学直读博士学位的公费生。后来,导师赵忠尧指出,德国光学在世界上领先,不一定去美国。龚祖同接受了这个建议,于1934年夏,经西伯利亚去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现称柏林工业大学),开始了他研究应用光学的生涯。   1936年,龚祖同以“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自该校毕业并获特准工程师称号,随即在应用光学专家F.维多特(Weidort)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工程博士学位的论文工作,题目是“光学系统高级球差的研究”。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开始了我国高级像差的研究,并为把光学设计引入我国奠定了基础。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为了学到更多的光学仪器生产知识,龚祖同经常到德国的光学工厂实习、工作。1938年初,他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立即投入了昆明光学仪器厂的筹建工作,决心尽快为抗日将士制造出双目军用望远镜。   制造双目望远镜的第一关是光学设计。龚祖同采用德国的设计技术,使用当时国内仅能找到的一台电动计算机,很快完成了设计。为了在中国传播德国先进的光学设计技术,他将有关技术传授给3名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   制造双目望远镜的第二关是加工与装调。当时没有能够加工光学镜头的中国技工。龚祖同从建立设备、邀请瑞士技师培训工人做起,克服日本侵略带来的物质条件上的种种困难,一步步向成功迈进。在全国高昂的抗日热忱的支持下,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批军用双目望远镜,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龚祖同的这项工作不仅实践了他科学救国的理想,也与当时迁到昆明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严济慈、钱临照等试制显微镜的工作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光学设计与光学仪器制造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五机械工业部建立了几个光学仪器厂,其中的技工大多都是昆明光学仪器厂的第二、三代,甚至第四代技工。   龚祖同的脚步从不停顿。在完成双目望远镜的试制、生产后,他又试制了机枪瞄准镜,参与试制了倒影测远机。1958年,他指导研究生王乃弘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只红外变像管并制成了中国第一架红外夜视仪,随后推广至云南光学仪器厂,武装了火炮及重机枪。1960年又试制成功使用多碱阴极的可见光静电聚焦三级串联像增强器,用于被动式微光夜视,即一种无需照明、仅依靠微弱的月光及星光观察的夜视技术。这开创了中国的夜视技术的历史,为我国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龚祖同担任国防科工委夜视技术顾问,直至1986年逝世。

19581960年,龚祖同主持研制成我国第一台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1960年,龚祖同担任研制2.16米天文望远镜的技术负责人。随后为其中间试验品60cm望远镜的设计、加工、装调奔波。由于“嗡嗡嗡”的影响,这项工作拖延了17年。由于龚祖同促进修改,最终于1976年成为一台有用的望远镜。这项工作为制造中国的天文望远镜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遗憾的是,当2.16米天文望远镜于1989年矗立在河北省兴隆县山上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时,龚祖同已经与世长辞。   中国光学玻璃工业的奠基人   龚祖同深知,不能生产光学玻璃,光学工业难为无米之炊。依靠进口玻璃,中国的光学工业不可能真正独立。因此,从依靠进口光学玻璃制成军用双目望远镜起,自行生产光学玻璃就成了他魂牵梦绕的目标。   1939年冬,龚祖同奔母丧回上海,考虑到上海轻工业发达,他用自己公费留学节省下来的400英镑及同学的资助,于1940年初开始在上海小规模试制光学玻璃。不久,被日伪军以“跟内地勾结,购买军火”的罪名逮捕。日本侵略军计划把这位“年轻的光学专家”送往日本为他们效力。由于重庆国民政府设法营救,龚祖同得以乔装逃出上海,返回昆明。第一次试制光学玻璃失败。   回到昆明光学仪器厂,龚祖同仍牵挂着光学玻璃的试制。他总希望早日试制成功,以此支援抗日并报答人民的培育之恩。1942年,他到贵阳东边找到红岩冲地址,在此建造简易厂房,开始试制光学玻璃,并派人到美国标准局学习。日本投降后,当局者认为光学玻璃可以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值得搞,因而撤销了贵阳试制厂。龚祖同第二次试制光学玻璃宣告失败。   1945年10月,龚祖同为了实现其试制光学玻璃的夙愿,从兵工署转入资源委员会,参与接收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并担任该厂总工程师。他到该厂的目的之一是找机会试制光学玻璃。到该厂之后,等待他的首先是恢复日本侵略军撤走全部技术人员后停产的平板玻璃生产,解决全厂员工的吃饭问题。1948年,正当耀华厂有条件试制光学玻璃时,秦皇岛面临解放,时局混乱,龚祖同不得已转道天津赴上海耀华公司。第三次试制光学玻璃的愿望又成了泡影。幸运的是,他在上海耀华厂认识了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的王大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大珩任中国科学院长春仪器馆馆长。他对于光学玻璃重要性的认识,与龚祖同可谓“英雄所见略同”。1950年,王大珩从东北人民政府申请了40万元拨款,邀请龚祖同去长春攻关。此事对于龚祖同不啻如鱼得水。他当时的心情,用他暮年所写的回忆录中的话说:“这时我感到非常兴奋,下定决心,誓将光学玻璃试制成功。艰难困苦无所惧,赴汤蹈火也甘心。”从1951年春到长春提出试制车间设计任务书起,龚祖同奔走联系建筑设计与施工。当年动工,当年完成。1952年定制特型炉材,建造炉窑。7月制造大坩埚,10月中烤炉,几次坩埚破裂失败。龚祖同知难而进,屡败屡战,日夜生活在炉边,全身心灌注在工作中。1952年除夕,第一次获得了300升(一大坩埚)K8光学玻璃。接着又成功了两坩埚。   1953年的新年是龚祖同一生最感幸福的日子。他历尽艰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宏愿,开创了中国自行生产光学玻璃的历史。接着是巩固、提高,开发新的品种。由硼冕玻璃到火石玻璃,再到钡冕玻璃。在工艺上从经典法发展到浇铸法。与此同时,他们接待了全国各地的代培人员并供给资料。从北京而南京而上海,毫无保留地提供了图纸和配方。这是最无私、最彻底的奉献。为了解决国内急需,他们有时甚至把自己的试制车间供工业部门生产之用。中国的光学玻璃工业从此诞生。   从1951年春提出光学玻璃试制车间的规划到1958年转而研制红外变像管,龚祖同为中国光学玻璃的试制与推广生产整整工作了7个年头。1957年他发表了《光学玻璃熔制的发展及有关原理》一文,对其7年来熔制光学玻璃的经验作了科学的总结。1962年龚祖同担任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又指导所里的青年科技人员熔炼出一系列耐辐射玻璃品种,并转交有关工厂生产,为中国的原子能工业做出了贡献。

  中国纤维光学与变折射率光学的倡导者   纤维光学是研究光在导光纤维中传输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今天,光学纤维已经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及许多传像场合。而在60年代初,纤维光学在中国还是空白。龚祖同以其对于科技新苗头的敏锐洞察力,在任职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后不久,于1962年毅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纤维光学研究室,组织、指导年轻的科技人员从设计制造拉丝设备做起,于1964年成功地拉出了中国第一根导光纤维,制成了第一根传光束和第一根传像束。随后,为推动纤维光学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他又在1964—1966年间,陆续把拉制导光纤维的技术推广到北京、南京等地。中国的光学纤维工业由此起步。   1972年,龚祖同在纤维光学研究的基础上,又紧跟国外的发展,倡导开展自聚焦透镜(一种利用折射率沿径向按抛物线分布,光线在其中按正弦曲线行走而周期性聚焦的材料制成的成像元件)的研究。随后,该所开展了自聚焦透镜成像理论、像差理论及制作工艺的系统研究,开发了不少实用元、器件。龚祖同本人提出锥形自聚焦光纤及锥形自聚焦光纤网格板的设想。1978年,在东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高速摄影与光电子学会议上,龚祖同发表了《锥形自聚焦光纤在高速网格摄影中的应用》一文,受到与会同行的高度重视。   1984年,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的研究在中国已有一定规模,为促进这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协作,龚祖同倡议建立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这一倡议获得同行的热烈响应和中国光学学会的首肯。龚祖同被推选为该专业委员会的首届主任。

  中国高速摄影的创始人   1962年,根据钱三强、王淦昌等建议,经聂荣臻批准,成立了为“两弹”研制服务的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分所,并调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的龚祖同担任所长。龚祖同一向以国家需要为己任,更何况年轻时探索过核物理。他于1962年3月满怀激情走马上任,开始了为中国高速摄影建功立业的征程。   龚祖同重任在身,一往无前,领导当时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奋战一年,为反应堆研制了热室潜望镜,为中国首次核试验研制了3台克尔盒多幅高速摄影机和3台转镜式等待型分幅高速摄影机。经现场使用,它们都获得了重要图片。在此后的岁月里,在龚祖同的领导下又陆续研制成功速度从每秒几十幅到2000万幅的间歇式高速摄影机、棱镜补偿式高速摄影机、等待型转镜高速摄影机、同步型高速摄影机、狭缝式高速摄影机以及不同时间分辨率的转镜型扫描高速摄影机和小型电影经纬仪等。   龚祖同受1958年研制成功红外变像管的影响,对于我国核科学家王淦昌所提的在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变像管高速摄影机的建议十分敏感。从1964年春起,他就组织力量开展了变像管高速摄影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包括光电阴极的研制、宽束电子光学的研究、变像管的设计、制造以及控制电路的研制。从1969年起直至龚祖同逝世,陆续研制成功短磁聚焦的高速摄影变像管、长磁聚焦电偏转的扫描管、静电聚焦电偏转的扫描分幅两用管、皮秒时间分辨率的扫描管以及磁聚焦的多级串联像增强器与静电聚焦级联像增强器等。龚祖同本人在高速摄影信息论、新型高速摄影原理的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前面提及的“锥形自聚焦光纤在高速网格摄影中的应用”就是一个例证。   由于龚祖同在高速摄影与光电子学方面的杰出贡献,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授予的技术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中的7名个人获奖者中名列第二。1980年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与光电子学专业委员会成立,龚祖同理所当然地被推举为委员会的主任

当中国向外部世界开放的时候,美国同行对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高速摄影方面的成就极为赞赏,授予龚祖同1981年度美国光声成就奖。   龚祖同的一生贯穿着炽热的爱国精神。他一生事业的变迁都与祖国的需要密切相关。他放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头衔,提前回国为抗日将士研制军用双目望远镜;他百折不挠,终于开创了中国光学玻璃工业的先河;为了满足祖国核武器试验的需要,他以几近“耳顺”之年来到祖国的大西北开创高速摄影事业,其间不止一次带队跋涉于沙漠中的试验基地……。龚祖同在其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当谈及他1952年除夕熔炼光学玻璃成功时的心情时写道:“一生的重担从此获得初步解脱,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日子,此生此世永志不忘。”其爱国热忱由此可见一斑。

龚祖同一生不断进取,从不停步。他活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直到暮年,还抱着物质无限可分的信念,着力探索光子的结构,希望对光的二重性问题有所贡献。他一生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很多,论著相对较少。他为人正直,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他的办公室门上贴有一张告示:“星期天照常上班。每晚7点到9点照常办公。”不论节假日,每天工作三个段落,10个小时,直到病重住院为止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