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称为“新零售元年”,各路电商平台争相拓展线下渠道,与实体商业相拥。其中,包括“无人超市”、“无人货架”等概念都一时炙手可热。但是近日,有传言无人货架领域最耀眼的“猩便利”已经开始大举收缩。节前,记者走访无锡的“猩便利”投放点,发现货架上也空无一物。
现 场
三家无人货架并排,“猩便利”货架无货
去年下半年,在全国大规模铺开的“猩便利”无人货架也铺到了无锡的写字楼。记者来到位于建筑路的建苑大厦4层“猩便利”的一个投放点,这里已经有三家无人货架入驻,分别是“猩便利”、“便利蜂”和“饿了么”。当时,“饿了么”和“便利蜂”货架分别有大约1/4到1/2的货品,冰柜则是满的。而最早进驻这里的“猩便利”,货架和冰柜里都什么也没有。货架旁边有一个蓝色的箱子,上面红色封条写着“封箱贴”。“说是放年假了,就把货都收了。”在创业孵化基地创客邦上班的员工谢先生告诉记者,三家中“猩便利”是最早进来的,饿了么大概晚了一周再进来,最后是便利蜂。大概是去年11月,“猩便利”货架上突然有一次大优惠活动,自己还买了不少东西。在那之前,“猩便利”大约一两天补一次货,是三家中补货最频繁的。在那之后,一周也不一定补一次。货品不全,也就没人买了。2月5日,“猩便利”的员工过来把货都收了。
而一直伴着“无人货架”的“素质问题”,在这里并没有出现。谢先生表示,除了自己和同事买东西以外,还有楼上的女孩子下来买东西,都是扫码付钱后才拿的,“应该没什么人偷吧。”
探 访
公司人员“无权接受采访”
2017年8月8日,“猩便利”无锡分公司成立,据媒体报道是无锡第一家做办公室无人值守便利货架的公司。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摆放了200多个便利架和冰柜。在服务上,“猩便利”当时的无锡分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有自己的物流和仓储系统,商品都是厂商直采或者一级代理商直采模式。它的便利货架可以实现“日补货周上新”,由于货架小,“猩便利”根据地域和办公空间不同来定制货品,并且在选品、采购、物流配送上做到每天都会有人上门补货,每周更新商品。
但是早在1月10日,微博上就有新注册的“猩便利给个说法”用户称无锡“猩便利”员工无故被辞退,一个电话就解聘,并@了“猩便利”的官方账号。还有网友表示“接到电话,直接说明天不用上班了。”
记者致电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无锡“猩便利”方面负责人,该人士表示自己早在2个月前就离职,对“猩便利”目前的情况并不了解。之后,记者找到了位于市中心某写字楼10楼里的“猩便利”无锡公司,一位朱姓负责人表示“我们地方无权接受媒体采访,可以给我们总部发邮件”,随后挂掉电话。
回 应
官方表示3月5日将恢复补货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上“猩便利”官方,一位姓卢的公关人员回应,停止补货是因为2月5日至3月5日的春节前后期间,由于用户陆续放假回家,“猩便利”对补货节奏进行了调整,这方面,“猩便利”已经在用户运营层面,和入驻企业用户进行过春节期间补货安排方面的沟通和回访。
针对裁员问题,其表示大规模裁员的传言不属实。“猩便利”有一些项目合作的外包公司人力,项目结束后会终止。对于公司内部的资源、人力整合优化,也是阶段性的业务优化,人才迭代。
该人员表示,无锡作为江南腹地,消费水平较高,白领群体对即时便利的需求和消费意愿都较强,“猩便利”在无锡的业务一直在稳步拓展之中。而在公司的精细化运营战略之下,年后“猩便利”将逐步迭代持续优化运营模式,为白领群体提供更贴合需求、更便捷即时、更具备品质的商品和服务。
针对补货问题,3月5日,办公室基本上正常上班了,“猩便利”会正式补货,这也是不想给入驻企业带来不便。节后的补货按照正常大数据的信息,需求大的货架在1-2次/天,需求一般的在1-2次/2天,这也是精细化运营需要做到的匹配需求、精准服务。每个架子的运营情况都不相同,所需要的品类以及每个品类的数量也是不同的,价格则是根据市场定价,通常价格低于传统便利店。
对于媒体之前报道的从三四线城市撤离问题,“猩便利”回应称三四线城市依然在建站过程中,只是对于三四线城市公司的策略相对谨慎,由于城市便利文化的不同,所以对于点位质量以及市场分析还在做前期的评估和模型测试,业务也在逐步推进中。
背 景
无人货架洗牌将至?
据“猩便利”官网介绍,这是一家重构用户即时消费体验的高科技零售公司。其推出的“无人值守便利架”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定位技术,为用户提供近距离、自助式的消费场景。用户通过手机扫码,移动支付,可以在不同场景下自助完成购物,免去传统门店的排队收银环节,极大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开放式自动售货机”的无人货架,早在面世之时,就有“考验国人素质”一说,从侧面反映出无人货架项目的风险性。在无人看守且没有任何监督、任何惩罚的情况下,货损和盘亏是目前的行业问题。此外,产品需要经常更换,不然客户很容易吃腻,但是如果经常更换,运营压力和成本也随之升高。
在无锡,目前已有多家无人货架公司入局竞争,在全国范围内更是迅速涌出超过50家创业公司。目前,细数无人货架领域,最早的玩家“领蛙”已经被“便利蜂”收购,“七只考拉”同被曝出大规模裁员,成都的“GOGO小超”已经画上了休止符。
如何才能经营好这档生意?新零售专家张健认为,未来无人货架是新零售业态的一个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将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一是选址要符合企业战略布局,二是运营团队要匹配企业发展速度,三是要基于物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四是要建立诚信体系或者与央行的征信系统挂钩,让用户的违约成本增加,从而降低货损。谈到无人货架未来的发展前景时,余思敏认为,未来的无人货架的商品品类将会往全品类的方向延伸,而无人货架品牌以及用户规模也将不断扩增。“在经历过洗牌之后,无人货架设施将会更加科技化。”
(晚报记者 姜颜/文、摄)
链 接
无人零售货柜有望接替无人货架
用时不到一年,无人货架这个吸引超50个“玩家”、融资超30亿元的赛道,经历了被资本热捧到鲜有问津的全过程。在业内看来,无人货架转型或者被合并才是出路。
转型做什么?“无人零售货柜”或许是一个好选择。与无人货架相比,无人零售货柜在技术门槛、场景选择以及控制货损方面都更有优势,也被一些业内人士看好将成为接下来的“风口”。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现在的投资人已经不太愿意讨论无人货架的话题,甚至到了“三缄其口”的程度。相比之下,无人零售货柜在近期则是流出了不少融资消息。
近日,无人零售货柜“茶水时间”宣布完成近千万天使轮融资。据其创始人吴昊阳介绍,茶水时间目前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传感器识别,即用户绑定支付宝后扫码开门,拿取所需的商品关门后,支付宝完成自动扣款。
而在去年12月,就有一家专注于鲜米鲜蛋的无人零售货柜“鲜稻屋”宣布在去年年中就完成了由俞敏洪、腾讯前副总裁刘成敏、合众资本联投的2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据其内部人士透露,该项目估值已达10亿人民币,目前A轮融资正在顺利进行中。
有业内人士直言,要解决高企的货损率问题,技术或许是唯一的途径。与无人货架相比,无人零售货柜的载体相对封闭,目前市场上的解决方案原理大多是“扫码开门、拿出商品、关门支付”,而商品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有称重、位移、RFID和图像识别四种,均能够有效降低无人零售货柜的货损率。用户、社区的市场价值更大。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