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100吨电子吊秤】这一民间器物既简单又复杂,道德良心都饱含其中

构思这个题目时,不由想起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呀,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

“秤”,这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器物,从古至今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尽管随着科技进步,“秤”的形式有了诸多变化,但它的原理依然如故。

应该说,每个人从懂事可以交换商品时起,就会开始接触“秤”了。

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各种样式的“秤”活跃在华夏每个角落,代代相传。

“天地之间有杆秤”,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悄然完成。

在现今的商场、在农贸集市,听到最多的对话皆与“秤”有关:“您给够秤啊!”、“保证高高的”、“我看看秤上是多少?”、“这秤准着呢,不会短两”···。有了电子秤之后,卖家常会指着显示屏说“自己看”。

我国古代的秤,秤砣谓“权”,秤杆谓“衡”。而称重量时,秤砣和秤杆要合在一起使用,故称“权衡”。所以至今还把称重量的器具称为衡器。

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秤”,每一刻都在“秤”着商品的份量,也在“秤”着人的道德良心。

通俗的说法是:“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到了唐代,秤上又多了钱、分、厘等细小单位。七钱为一两,七分为一钱。古人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规矩,延续了千百年岁月。”

词条上对“秤”的解释比较含蓄,说:秤亦作“称”,衡器。或将不等臂的衡量轻重的器具皆称为秤。战国时已有不等臂衡器。国内杆秤始于何时,尚无定论···。

历史记载中说:杆秤的发展,长期停留在采用绳纽、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杆的基础上,并由手工制作。直到20世纪,杆秤的传统结构才有了改变。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实物证据(石块砝码)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文明遗址,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古埃及人记载中对此也有提及,但却没有发现实物。

在中国,秤的出现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量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

据传,杆秤在耶稣诞生前由游牧民族传入西方,被命名为罗马秤。在许多拉丁语作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这种秤的记载。

罗马秤两臂不等,称物端的秤臂较短,且长度固定不变。在称量重物时,移动秤杆另一端的秤锤,改变该端秤臂的长度,直到秤杆达到水平状态时为止。

1670年,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机械设计师洛百瓦尔,将他发明的案秤报送巴黎科学院。这是一种等臂双盘案秤(又名磅秤)。直到现在,洛百瓦尔案秤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商业秤。

一则广为人知的传说,认为我国古代的“秤”,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理论家、经济学家范蠡发明的。

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交易商品东西,都是用眼睛估堆猜测,很难做到公平合理,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

范蠡顿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造物。他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以装盛货物,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搬动得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

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许久,仍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他外出观看天象。满天星斗,使他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并给这一器具起名为“秤”,推广到市场上使用。

但经过一段时间,范蠡又发现,一些品德不佳的商人,卖东西时用秤却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觉得必须把秤改进一下,尽量杜绝奸商们的恶行。终于,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

范蠡以此告诫经商者: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

当然,还有传说秤是木匠始祖鲁班通过杠杆原理发明的,等等。无论谁发明的,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把1市斤=16两正式法定下来。到了东汉初年,木杆秤应运而生,成为后人创造各式秤的前提和基础。

再到了唐宋时朝,衡器发展日臻成熟,计量单位由“两、铢、累、黍”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毫”十进位制。传统的“秤”被分为大秤、秤杆、司马秤等。

手杆秤也可算作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

杆秤工匠制作杆秤技术,是口口相传继承下来的。制“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

制“秤”选用的木杆,须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大多选用柞栎木、红木等上等木料。为了保证木杆不开裂,选好的材料要放在干燥处堆放两个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经凿、刨处理,加工变成笔直的椭圆柱体,两端再套上金属皮防开裂。

制秤工匠需要懂得一定物理、数学知识。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划出定盘星位置,其余便按此推断重量。

工匠使用一把极为精致的戳子按测量出的记号打眼,一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一枝承受15公斤的秤要钻近300个眼。打好的眼,再用一段段细金属丝插入锉平,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星点的排列结构也是各位秤匠辨认自己产品的标识。

杆秤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上色,一般分青黑色秤杆和红褐色秤杆两种。

如今,熟悉手工制秤手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打磨杆秤极其耗费时间,岁月便在打磨中逝去,手艺也在打磨中渐渐流失。

很小的“秤”,被叫做“司马秤”,是我国历史上专门用来称量黄金和野山参等名贵药材的小秤。多为乾隆、嘉庆年间十三行的大型商行、药铺拥有。

“司马秤”通常用象牙或坚硬的名贵木料作秤杆,用最稳定的金属铜或玉料作秤砣,而且都镶嵌在精致的盒子里面。客家人有句谚语:“司马秤,司马砣,好老公,好老婆。”从中可见此秤珍贵的程度。

据说这“司马秤”是早年商业文化的一个象征。

从清代到民国初年,广州大商巨贾们都用拥有“司马秤”。他们认为,“司马秤”讲求的不仅是精确,也要求其与称量的货物必须“门当户对”。因为有的一盘“司马秤”价值,甚至贵过其称量的金银珠宝和药材。使用“司马秤”,是大户人家气派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计量法制管理,先后制订了杆秤检定规程和国家标准。在1985至1987年间,国家有关部门对杆秤结构作了一次重要改革,即:将原来的木质杆改为金属杆,从而解决了木质杆的计量准确度受地区及天气影响的弊端,并适应了半机械化、标准化、通用化和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但尽管历史悠久,杆秤因其必须手工操作,一直难以消除计量准确度误差,所以已经退入淘汰之旅。

如今广泛使用的电子秤,属于科学制造的自动化称重设备。它通过传感器的力电转换,经称重仪表处理来完成对货物的计量,最后由显示屏幕以数字方式显示结果。

目前,我国产品标准中列入的十大类衡器:案秤、台秤、地上衡、地中衡、吊秤、皮带秤、料斗秤、检验秤、轨道衡和特种秤,均已实现了电子化。

工业用衡器中的电子产品已占三分之二以上,技术水平比较成熟的静态衡器的计量范围,可以从1微克到800吨,准确度自然受到广泛信赖。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