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复华长春未来世界投资】复华控股资金缺口大地球港欠薪停业 平台爆雷惹祸?

地球港欠薪停业,复华控股资金缺口大 又是网贷平台爆雷惹的祸?

复华集团旗下新零售赛道上新入局者——地球港,近期因资金链断裂问题不得不关门停业。

门店公示称,由于集团业务调整,公司决定自11月13日起暂停营业。其实,自今年8月份以来,很多员工已经领不到工资和绩效了,很多被辞退,而供应商们纷纷“堵门”要钱。

新零售的风口之上,地球港也曾飞了一会儿。今年7月份,地球港CEO韩吉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当时地球港在国内已有10家门店物业储备,并且预计下半年在全国开设30-40家门店,其中一类店4家,以精品超市+体验餐厅+互动集市为主,单个门店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比如位于青岛的未来广场店;其余则为二类店或三类店。自7月份地球港青岛未来广场店开业,平均每日超过50万元。8月,“地球港”还曾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新龙脉资本领投,估值达10亿元。

其官网自称,地球港是资本入场的“新商超+新餐饮+新科技”多业态融合的“新物种”。这里所强调的“资本入场”,也是在强调地球港所背靠的母公司——复华控股。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因资本涌入而崛起的地球港,不到一年时间就面临关停。

根据天眼查显示,2017年3月,地球港母公司北京地球港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其控股股东为北京复华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占股50.11%,而北京复华卓越商业管理的控股股东则是复华控股有限公司,占有70%股东,王新是复华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占股90%。

地球港所隶属的复华商业,定位是做全球连锁商业投资运营平台,涉足零售、餐饮、健康、文化等领域,旗下重要资产之一,是规模居北京首位的全时便利店。

如果持续有资本注入,一切似乎可以很美好。但是,美好之后,暴风雨骤然而至。为何一家资产规模近千亿的集团,会让旗下新生的新零售版块就此叫停?

地球港因资金链断裂正寻求卖身

一位从地球港离职员工袁方(化名)向《商学院》记者反映,自己8月以来的工资和第二季度绩效一直被拖欠,一些被辞退的地球港员工并没有拿到相关补偿,现在很多人仍向朝阳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据称这里设有专门的复华集团通道,因为被欠薪的人太多。

袁方向《商学院》记者展示的地球港CEO韩吉韬安抚员工情绪的文字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集团的资金缺口非常大,不是任何单一方法能够轻易解决的。”

他解释,管理层不断跟集团协商拨钱,希望能解决员工垫付报销、工资和供应商欠款等费用,但是集团多次承诺都没有兑现。而管理层也多次尝试接触融资方,保留核心团队,希望能造血重启。但是,由于集团业务存在的经营风险,以及恶劣的大环境和冗长的周期,目前难以段时间达成理想。所以,管理层也在尝试转让门店变现,并且表示这个尝试目前看有希望达成。

就地球港门店关停事件,《商学院》记者联系了仍在地球港任职的管理层王川(化名),他表示,地球港本身仍在亏损中,这与零售行业本身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有关,所以需要总部不断输血,如果总公司资金出现问题,受影响很大。

而王川谈起今年地球港8月份的融资也表示“融了四千万,还都支援总公司了”。不过,袁方称,可能实际拿到的钱比四千万更少。同时,这本身可能是复华集团的输血。从表面看,新龙脉资本与复华集团并无直接关系,但是通过多层股权运作,该基金机构实际属于复华系。

今年8月,地球港宣布拿到新龙脉资本的投资,而新龙脉在2017年12月还参与了复华健康天使轮融资。根据天眼查数据,新龙脉资本背后的实体公司,新龙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北京德丰杰龙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百分百控股。虽然德丰杰龙脉在2018年3月改为新龙脉共赢,但是,无法改变的其股东之一的德丰杰龙升也是由复华控股直接参股。并且,新龙脉资本所管理的基金有一家就是德丰杰复华创业投资基金,由北京复华大通资产管理中心控股。

新龙脉控股本身是复华集团旗下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这样地球港的Pre-A轮投资则是复华以自己的资金向地球港输血。“我们觉得就是为了提振信心,为后续融资做准备。”袁方说。但是,没想到等来的可能是一场收购。

王川向《商学院》记者透露,11月13日地球港召开会议,宣布所有门店停止运营,目前正在洽谈收购。作为管理层,韩吉韬的奋力疾呼能否安抚住在职员工,同时等来“接盘侠”,继续帮助地球港存活下去还是未知。

据资料显示,2007年,曾任神州数码集团高级业务总监的韩吉韬带领十几人离职创业,创立信用卡分期购物平台——亿佰购物,2013年,在拉卡拉任高级副总裁兼社区电商公司总裁,2016年在三胞集团任副总裁,目前担任复华商业集团COO兼地球港管理公司CEO。据了解,地球港的核心团队也多来自前拉卡拉电商团队、前BHG精品超市采购团队、及前盒马团队。

屡次跳槽的韩吉韬还没来得及在新平台上施展拳脚,这次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金链风险。韩吉韬在上述“安抚信”中所提到的,导致复华集团资金缺口巨大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旗下网贷平台海象爆雷。

“以前地球港靠集团输血,现在不但得不倒输血,还要给海象填窟窿。”袁方说。

复华为海象理财兜底,自融性质显露

海象理财背后实体公司是北京海象世纪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23日,海象理财APP正式上线运营,根据2018年7月份经营月报显示,累计交易额达到约493亿元,平台用户达到约117.6万人,人均投入约6.9万元。其中,出资人被称为“象友”,其中“60后”和“59前”约占17.7%。虽然已经停滞发售新产品,但是根据海象理财APP仍可以看到历史产品的年化率,3个月的海象Q产品年化收益达到9%,6个月产品达到10%,而一年的则达到11%。

高收益率下,不断有新钱加入。据其月报显示,7月份兑付率仍达到100%。但是,正如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6月份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直言,“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随着这番话的传播,P2P行业也迎来爆雷危机。这也与宏观经济波动、网贷备案延期、股市大跌以及整个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大环境有关。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在6月,停业及出现问题的P2P平台数量由5月的10家猛增至80家,7月问题平台突破100家。

在这种恐慌情绪下,海象理财也受到波及,遭遇兑付潮。8月23日,海象理财发布了一则致海象用户的承诺书。在该承诺书中,海象理财称平台大股东北京恒银中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间接股东北京复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诺以自有资产对海象理财承担不可撤销的连带清偿责任。

随着兑付潮升级,11月10日,海象理财通过其官方微信“海象金服”对外发布了《海象理财网贷存量业务兑付方案》,该方案称,海象理财APP将不再发行网贷新标,集中完成现有网贷存量业务的本金及利息兑付工作,最晚一期要到2020年完成兑付。同时,发布的还有海象理财股东兜底函,关联股东方复华文旅与中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出承诺书,再次表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以公司项目日常经营回款、股东给予的资金支持、拟变卖的资产等资金来源提供资金保障。

可见,海象理财与复华文旅之间关系紧密。海象理财的大股东恒银中嘉投资基金成立于2001年,从天眼查中可以看到,恒银中嘉所实际控股的企业中,有多家是复华系企业,比如持股73.89%的长春复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29.07%的山东复华文化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而海象世纪信息服务公司在2016年6月3日之前,曾用名是北京瀚亚中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瀚亚中嘉曾经的监事李宝芹也是四川复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监事,同时担任天津东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而天津东研的实际控制人张勇,也是长春复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同时,他和王新有着亲密关系。比如,张勇担任法人的北京康基嘉华净水科技有限公司,王新任监事。而王新还是东研高科(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最早的法人和自然人股东,后来几经辗转腾挪,2015年最终的法人和投资人变更为张勇。期间,2016年,复华控股曾经投资东研高科,又在2017年退出。

一是与复华控股有着密切关系,二在出现“兑付”危机后,又有复华控股出来为其兜底。那么,海象理财是否就是复华控股所设的自融平台的质疑声也出现。

根据2018年海象理财的运营月报显示,所融资金用来投资的资产类型分为文旅(17%)、环保(18%)、个人消费(18%)、科技(16%)、商贸(19%)等。海象理财称,这一资产配置经过了其独立研发的“埃癸斯”风险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资产类型大部分是复华文旅和复华商业旗下业务范畴。此前有媒体报道,“复华文旅运营副总裁严春昊向海象理财投资人解释兑付日期及方案”的录音中表示:“海象理财平台上的投资标的,主要的对应资产为复华文旅的文旅地产项目”。

(海象理财APP上显示的7月份标的资产类型)

虽然,海象理财没有具体公布所融资金的用途,网贷风控系统神盾风控曾在2018年1月对其做过评测,称平台主要标集中为企贷项目,标的金额100万以内(金额合规达标、年化合规达标)项目资金分散性普通,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公开的信息透明度低。

有媒体报道,在其较早的标的海象DE-1851中,借款公司营业执照中名称未被遮挡,为北京地球港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并且袁方也告诉《商学院》记者,在地球港工作期间,她见过购买海象理财产品的用户来地球港参观,据说是为了能更好了解复华集团,其中有很多中老年人。

海象理财上线成立短短三年多,已经实现交易额近500亿,这些资金也为复华旗下尚未实现盈利的文旅项目、新零售项目的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一旦出现兑付潮,资金将急剧扩大。2018年4月,海象理财CEO贾永良退出,公司法人也由从未出面过的颜帅担任。

监管升级,网贷平台出清在即

网贷平台越过信息中介机构的职能,变为很多企业在融资难、融资贵情况进行自我“输血”的方式,但是,风险极大。诸如e租宝、快鹿等平台因自融引起爆雷的教训还未远去。所以,自融是网贷平台的痼疾,也是互联网金融监管整治的重点对象。关于网贷平台的自融行为,早已经有明令禁止。2016年8月,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下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一)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以前网贷平台操作自融比较明目张胆,局外人从借款人信息就能识别出关联性。随着监管的不断深入,网贷平台的自融行为也越来越隐蔽,比如通过壳公司借款、虚构借款方、打码借款人信息等等,导致网贷资金最终流向平台股东或关联方。

今年8月份,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网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以及《P2P合规检查问题清单》(“108条”),表示要在12月底前完成的网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陆续展开。随着合规自查期限临近,未按时提交自查报告、合规程度低的平台或将面临清退的局面。

在复华文旅和复华控股承诺将为海象理财兜底承诺中称,若出现连续三个月没有达到同期计划兑付总额的80%等情形,会触发兜底资产处置。而兜底资产中的可售房产,根据自愿原则,可以按照评估价的八折,直接抵偿给出借人。

复华文旅会拿出优质的房产抵偿吗?还只是为一些滞销房产找出另一条变现途径。在决定通过海象理财这样的网贷平台融资时,复华或许已经将最后的底牌准备好。

全时便利同受牵连

海象理财的“象友”们自然要为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埋单,但是,诸如被欠薪的地球港员工,以及此前也出现讨薪潮的丽江、长春等复华的文旅项目员工却成为这场赌局的无辜受害者。

王川向《商学院》记者表示,复华集团旗下亏损的项目不止地球港,包括一些在丽江、长春、济南的文旅项目,很多其实都不挣钱。复华集团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后,其投资的全时便利店基本处于停滞和撤离状态。

根据全时便利店总经理杨波在今年6月的一次公开分享显示,当时,北京全时有400家店,根据《财经》2017年报道,有知情人表示,全时已经在资本市场寻求入股或收购一年多,报价十多亿,并且2016年财务表报显示亏损较严重。如今,全时便利店新业态,集生鲜超市、餐饮业态以及社区复合服务于一体“全时生活”在北京的多家门店均已停业。而在去年11月23日,全时还宣布启动“百城百万”计划,投资百亿元五年覆盖“100个城市,100万个终端”。

对于便利店、生鲜超市等重资产企业来说,对投资回报周期要求更短的网贷平台来说,很难支撑起对现金的运转的需求。随着资金链断裂,引来一地鸡毛,不得不寻求卖身。

急速扩张的复华

从外部看,这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平地起高楼的“巨无霸”公司,其核心则是以金融为中心的资本运营高手。

官方资料显示,复华控股业务集多元产业、金融、投资为一体,旗下控股、参股、投资企业近百家,分布于国内45个城市和全球6个国家。涵盖地产、金融、投资、文化、旅游、健康、酒店、商业等领域,截止2017年,总资产规模逾千亿元,企业员工约1万余人。总体来看,其业务主要分四大版块——资产、投资、置地和商业。根据天眼查显示,复华控股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公司达205家企业。

不到5年时间,复华集团已经和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复华文旅的“复华度假世界”项目建在了丽江、黄山、黄龙、九寨沟等风景名胜,“复华未来世界”项目入驻长春、济南等地,以及海外地区也有布局。资金投入巨大,就其官网显示,丽江项目投资约40亿,长春则近60亿,而济南的“复华国际度假区”投资上百亿。2017年6月,签署的海南乐东项目,将投资600亿元打造“未来城市”。激进的投资背后也为后续引发资金危机埋下伏笔。

从地球港内部人士向《商学院》记者提供的介绍资料可见,复华所打造的平台化生态链商业模型中,复华置地会以并购、整合的方式拿到地产项目,也有自建,然后出售或者进行资产证券化,而复华资产则贯穿全产业链进行投资服务和资源优化配置。

而这里提到的资产证券化其中就有“售后返租”的形式。据娱乐资本论旗下自媒体在9月份的实地调查报道,目前丽江三期别墅正在售卖,价格在140万-2000万。现在买的话,年底可以交房。而大多数客户其实是投资客,虽然拥有房产证,但可以选择将房产托管给复华,连续20年,每年有8%的固定收益返还。此外,每年还赠送28天的全球免费换住,换住的公寓是复华在全球范围内的项目。复华卓越一位不愿具名的高层曾向该媒体透露,复华正是用这种方式,将文旅地产包装成了金融产品进行售卖。

建纬(昆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芳曾在公开发表关于售后返租中的四大法律问题一文中指出,《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对于商品房的售后返租问题采取禁止态度。但是,这仅是行政管理层面的部门规章等,在其法律位阶和效力上是明显不足的,因此,在房地产开发商采取售后返租的方式销售商品房时,只要其与购房人签订的商品房购销合同及租赁合同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其就是合法、有效的,而不能因其违反行政规章而判定无效。不过,2011年最高法院公布的司法解释规定: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 、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将按刑法规定处罚。

所以,如果承租方的履约能力有瑕疵的话,房屋租赁合同的履行将出现较大风险,将可能使购房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由于租期时间长,购房者能否拿到预期收益,也与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有很大关系。

而复华之所以能在商业地产上运用资产证券化等资本运作方式如此纯熟,离不开其金融机构的前身。

创立于2012年的瀚亚资本(北京瀚亚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复华控股成员企业中专业从事地产金融投资的公司,瀚亚资本重点开拓新型地产金融业态,在旅游地产、商业地产、文化地产等方面的增值机会,助推房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2013年,复华控股成立后准备直接进入文旅地产行业,在2014年7月31日,北京瀚亚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复华置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而到了2017年3月6日,又更名为北京复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期间,瀚亚控股的原始法人代表王新在2016年9月变为李宝芹,后又几经更替,现在以复华旅游文化之名,归入复华控股法人朱建新名下。

在2016年3月,瀚亚世纪资产申请了海象理财的商标,这也意味着,海象理财其实是从瀚亚资本分割出去的网上理财平台。这时的复华文旅正处于疯狂拿地的时候。

复华控股旗下的二百多家公司有多家私募基金,加上如海象理财一样的网贷平台,利用“高杠杆”和“短融长投”的方式来为实体商业和地产“输血”,存在风险极大。

正如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吕晓敏在2015年发表的一篇“经济周期、过度投资与企业短融长投”的学术论文中表示,当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时,“短融长投”行为极易造成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等严重后果。

现任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近日在一篇《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改革》报告中指出,缺少衍生品风险管理工具的保护,长期资金不敢入市,长期资本难以形成,大量机构投资者面对市场波动只能选择追涨杀跌,交易行为“散户化”,加剧了市场“羊群效应”。

面对复华集团这样运用金融运作的手段,通过追赶各类风口,让资产在流动中不断升值,但是,实际经营的产业却一直亏损的企业,运营风险也需要监管力量。

《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本文源自商学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