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创业失败回老家的路上,沈丹在出租车上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回忆总想哭》一遍遍地循环播放,过往经历在她眼前缓缓铺开。
- 18岁,外出打工;
- 23岁,少不更事的她怀孕了,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
- 几个月后,不负责任的男人一走了之,她选择独自生下女儿;
- 25岁,倾其所有创办工厂,却因帮好友做担保,后遭遇朋友跑路而陷入三角债,卖厂还债。
- 31岁,带着女儿回到家乡,为了避开闲言碎语,一度不想出门。
兜兜转转十多年,房子和厂房都没了,与十多年前只身外出打工时相比,还多了一个孩子。
人在困难的时候,最想回家,最想念家里的爸爸妈妈。事业遭受重创,孤儿寡母一无所有,沈丹带着女儿回到了她的家乡——武夷山附近的一个小山村。
回老家的出租车上,她用手机记录下了自己的第一个短视频:随风摆动的刘海儿,忧郁又无奈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和无助,眼神中却是满满的不甘。
今天,就让@帅哥麻麻带您了解,千万网红“乡愁”的逆袭之路。
1
沈丹,原名沈枝丹,1987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因为出生在农村,会干农活,更懂得当地的所有美食。
“从小家里条件差,照片少之又少,最珍贵的就是小学毕业照了。”
2005年,初中毕业后的沈丹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外出打工谋生。
跟大多数打工的女孩儿一样,沈丹当过流水线女工,做过锯板厂的小工、酒楼里的服务生,每月微薄的收入,足够养活自己。
后来认识了一个男孩儿。23岁,她怀孕了。
没有像样的婚礼,没有讲究的流程,甚至都没有领结婚证,她便稀里糊涂成为了母亲。
谁知男人不靠谱,在一起没几个月,不顾沈丹肚子里的孩子,分手离去。
第一次遭受重创的沈丹,决定独自生下孩子抚养长大。
2012年,25岁的沈丹用所有的积蓄,和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开办了瓷砖加工厂。
家具全是二手市场淘来的,除了睡觉,都在工厂。把自己当男人使,每天跟着工人一块干活,人手不够自己上,常常弄得满身尘土。
吃苦耐劳、能跑业务,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厂子便在沈丹的带领下步入正轨,开始盈利。
2018年,沈丹决定乘胜追击,开办了第二家工厂。
就在她觉得生活和事业开始拨开云雾的时候,陷入了债务危机,给了她第二记重创。
“当时有个朋友,很好的朋友,说资金周转不过来,我答应做担保,结果最后朋友跑路了,我只能卖掉厂子。”
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建材加工行业竞争激烈,硬撑艰难,弃之可惜。已欠下巨额债务的加工厂,让而立之年的沈丹体会到了一夜之间需要从头再来的苦。
她开始反问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房子、车子、工厂,现在又没了,兜兜转转几年,接触不愿接触的人,说着违心的话,钱是赚到了,可把快乐弄丢了。女儿也因为自己工作忙碌,没能好好陪伴,跟着自己在工厂里弄得尘土满面,时常在夜里痛哭。
想通后,沈丹终于明白,人,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过日子,要按照自己向往的方式活着。于是,她踏上了回乡的路。
2
沈丹对故乡有情怀,渴望回归本真的生活。
但当真正回到小山村,心里却是五味杂陈,受不了村民们疑惑的眼光,和一些闲言碎语。通常来说,大家默认的是在外面混得不好的人,才会回农村,而且单身还带个孩子,一度让沈丹不敢出门。
她不断寻找着精神支点、情感寄托,只能把自己关在家里拍视频,默默钻研和学习着。
白天种田时拍、回家做饭时拍,晚上夜深人静时,她看着视频里的自己,舔舐着心头的伤口,一个人默默剪辑。
在早期的作品里,她从不说话,只是用镜头记录着自己和女儿的生活日常。
赤脚下河摸鱼、抱着女儿在山路上行走、给女儿过生日唱一首歌、给女儿做一道生食、为父母做年糕······
很长一段时间,沈丹只是把短视频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让自己有事可做。
在这个养育自己长大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身心更加地放松自在。她一点点地记录自己的乡村生活,从此开始了乡愁的短视频创作之路。
视频里的她,大摩、手扶拖拉机、铲车、货车样样精通,赶牛耕地、下水插秧、田间拔草、日头下洒药更是手到擒来。
春天上山挖笋、砍竹蒸米;夏季枝头摘梅、山上蹲守竹荪花开的瞬间;秋天制作月饼,冬季腌熏腊货,不论是和泥砌砖盖房,还是下厨烹饪美食,亦或载物赶集,她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其实,沈丹天生是个标准的美人坯子,她天庭饱满、丹凤眼、尖下巴、高鼻梁、厚唇珠,身材丰满,一看就是“福气”样貌。
这样的长相,静看时让人忘神,做起活来时,一举一动又麻利爽快,实在让人过目难忘,我一个女人都看得心旷神怡。
有一期视频,是沈丹路遇几个老乡,搭她便车。老乡们满身泥泞,担心把车内弄脏,主动在座椅上铺了一张干净的编织袋,把沈丹感动到,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发布到网上。虽然没有言语,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淳朴乡情,让人感触颇深。
有网友评论:车子脏了可以洗,心若脏了,该怎么洗?以此来赞叹沈丹人美,心更美。
3
今年国庆,沈丹用两色麦种,在稻田里种出了大大的“建党百年”的宏大画面,给祖国贺岁。只有心中有家国、有大爱的人,才有这样的格局和胸怀,才能干成这样的事儿,策划出如此的场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为了策划这一期的视频,三个月以前,她一个人在水田里,挽着裤脚站在泥泞中,用棍子和绳子,圈出五角星、党旗、党徽的形状,以及建党百年的字样,然后用红色的稻苗,一颗颗插播在水田中。
悉心的维护、除草、呵护,只待9月底,拍摄出为祖国庆生的视频。
试问,有几人有这样的心胸和能力?
怎能让人不喜欢、不敬佩她?
如今,沈丹已经收获了1873W粉丝,226个作品,获赞1.7亿,仅播放收益都超500W元(保守估算)。
红了之后,有人质疑说沈丹是网红公司刻意营销出来的人设,还有人说她是企业家,在大城市有房有车,只是到农村摆拍。
面对质疑,沈丹几乎没怎么解释,依旧坚持不代言不带货。
直至今年5月10日才发布了一期视频,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浓缩在这一期作品中。大家才知道,这个坚强而多能的女子,有着怎么心酸的过往,又用了多大的力气,才爬到现在的高度。
第一次重创,来自爱人。在她怀孕期间狠心离去,丢下她独自面对一堆难题。孩子是生还是不生?生下来后,自己一个单身妈妈,有没有能力给她好的生活?有没有能力护好她,让她无忧无虑地健康长大?
为母则刚,沈丹义无反顾地生下了女儿,并在女儿出生后,把自己活成了钢铁女侠,办工厂创业,在短短三年间,买房买车开分厂;
第二次重创,来自朋友。最好的朋友借款时,她帮忙担保,却遭遇了朋友跑路。这次遇到的不仅是生存问题,还有诚信。她选择卖厂还债,房子、车子都没了,带着女儿,只身回到老家,一切从零开始。
依然是深夜痛哭后,她站立了起来。依然是三年,她成为身价千万的网红,凭一己之力,带领全村乡邻共同致富。
甚至,参加了优秀青年座谈会。
4
相比于某些网红,成名之前兢兢业业,成名之后,唯利是图,无原则无选择地带货,也不管商品好坏,沈丹显得高雅得多。
很多人问沈丹,为什么不做直播、搞经营,打赏的金额也十分可观。
她说,“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缺钱。但钱是永远挣不够的,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得到了那么多鼓励,相比当‘网红’,我更希望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劳动,换取应得的报酬。”
那段时间,有不少机构找上门,想说服沈丹,用体系化运营的模式变现,承诺的年收益达到了千万。
对于常人来说,很难不对这个数字动心,但沈丹却认为,商业化团队不可能体会她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只会以卖货为目的,一味迎合粉丝的喜好。
“其实在农村待久了,整体的物质欲望会降低,钱的多少真的没那么重要,我更想要追求一份事业。”
2020年11月,沈丹联合村民们一起,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租了1500平的废弃厂房,跟几个“95”后一块儿,认认真真搞起了这些农副产品的销售。
为了从村民手中收购的茶叶能达到品控的标准,她从种植期开始指导、统一作业流程,后期采摘和炒制,都亲身参与。
这条路,相比较其他网红的变现之路,要艰难得多。但是,这个“女超人”的内心,有一个梦想:她要带领全村人民一起致富。
这一想法和胸怀,正如前文提到的国庆献礼,怎么不让人敬佩?
5
沈丹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山”,无人依靠,她就依靠自己。
“没有我不行的,别人能做的我可以,别人能吃的苦我也可以。”
她的每一个作品,只是安静地传递着真善美的能量,没有多余的言辞修饰,却总能让人敬佩,给人以启发。
她一丝不苟地完成手中的活儿,在灶台铁锅前熟练地张罗饭菜,在乡间小路上悠闲地骑车、遛狗,在田间地头热火朝天地务农,又或在开阔的后院晾晒农副产品,武夷山的一切,都足以构成她作品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她的作品,在喧嚣的社会中,给大家开辟了一方净土。她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骨子里的那股力量,她勇敢、坚强、重情义,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爱。
不论顺境逆境,她怨天尤人、不嫉贤妒能。纵然红尘不是她喜欢的模样,也依然会自生光源,照亮前行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她眼里有光,手中有力,脚下坚定,举手投足间似有阳光环绕,给人以能量。
对于“乡愁”沈丹,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