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也不能说,很好” 7月4日下午,江山区社区。
77岁的张兰新老人正在乘凉,“妇女都到匝鞋的那边干活了。”旁边有人补充,“就是村里的妇女到附近的鞋厂去上班了,匝鞋就是用缝纫机缝制鞋的边角”,张兰新很健谈,“我们现在进了社区,各方面都比以前好多了,原来住的地方,每都雨季,黄河发大水,我们就得跑,每到这个时候就提心吊胆的,现在可好了,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安心。”
张新兰的话也引起了乘凉的其他几位老人的共鸣,“当时政府就动员我们搬,还有人有不同想法,没想到这么好,改变这么大。”
摇着蒲扇,聊着家常,86岁的宋志英和同岁的黄丽荣,虽然话不太多,但是谈起从黄河滩区牵出来还是打开了话匣子,“好,就是好,别的俺也不会说,就是好。”
“她俩并不算大在我们村,那是俺本家不远的叔,今年97岁了。”记者眼前的97岁老人叫耿中申,几乎见证了耿山口村的所以变迁,虽然本地方言让记者听的并不太清晰,但是老人竖起的大拇指还是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好,共产党好!”
“吃的好,住的好,共产党对咱好,心情好,儿女孝顺,能不长寿吗?”张新兰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俺还有一个本家婶子,比他还大两岁呢,都99岁了!”
耿山口社区由黄河滩区的耿山口和丁庄两个自然村迁建而来,东平是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一期试点工程,社区是山东省第一个搬迁的滩区迁建社区。“2015年8月,签订了搬迁协议;2016年3月,项目正式动工;2017年10月,整村搬迁。”耿山口社区村主任耿进周如数家珍,“我们社区规划了28栋住宅,还有一栋养老中心、一栋幼儿园,社区还和新兴际华集团合作开发了银河鞋业项目,厂房就和社区挨着。一些居民就在那里上班,很多村都羡慕我们呢!”
在羡慕耿山口社区的人群中,肯定有王中意(音),作为戴庙镇十里堡村的村民,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戴庙镇新时代佳苑干活,“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家了,你说搬家的时候我是放个三千响好呢,还是放个五千响好呢?哈哈,前段时间我和孩子还一起去耿山口社区看了看,真是着急啊,哈哈,那么好,真想立即搬进去!”
与王中意有着相同心情的还有张春理,“我们这也快了!”
一个创造“东平速度”的样板社区
张春理是旧县乡旧县四村人,“我们经常来看,我们的新家,一百多座楼啊,真是气派。”张春理口中的一百多座楼是旧县乡时代新城社区。
“旧县乡时代新城社区是东平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规模最大的社区,也是全省4个万人社区之一,社区占地面积808亩,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住宅楼121栋。安置12个村,10905人,3408户群众,将回迁到这里来。这里原来是旧县三村和四村的老村庄,我们社区是唯一一个先拆后建的社区,我们盯靠在村里,2018年的5月份到7月份,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把两个村546户,706套房屋全部拆迁完毕,为社区建设顺利开工奠定良好基础。”旧县乡党委书记郑兴利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把这808亩土地房屋建设划分为6个地块,通过公开招标,12个标段,12家公司进入,同时在整个过程中,3家监理公司、群众代表、村两委成员全程参与到建设中,确保质量安全、廉洁公正。”
2018年9月5日开工建设,2019年4月主体就全部封顶,用了短短的7个月,创造了东平速度。郑兴利说,目前我们社区第一标段和第五标段,也就是干的最快的两个标段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剩余10个标段已全部完成二次结构施工,都在进行内外装饰装修。2019年9月30日全部达到竣工条件,10月份组织群众回迁。为了方便群众,我们社区所有的楼房全部安装了电梯,室内进行了简装,安装了套装门,铺设了地砖,外墙保温,中空玻璃,74栋高层、47栋小高层121栋全部安装了电梯,群众拎包就能入住。我们社区配套设施齐全,九年制一贯学校、高标准幼儿园、设备齐全的卫生院,解决了群众的入学就医问题。天然气入社区解决了群众的吃饭和供暖问题。
高楼盖了,如何让群众又买的起?旧县乡在实际工作中给出了答案。12个村搬迁后可复垦土地1816.34亩,村集体对于搬迁群众中的低保户和贫困户进行政策兜底,物业费进行政策补贴,使所有群众都买的起房,住的起房。目前旧县四、东峨山2个试点村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率均达到100%。目前12个村已经有三个村完成了拆迁,“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旧房评估多少钱,上级补助多少钱,自己还需要大约自筹多少钱,前期就让群众做到心中有数,农村工作和其他工作不一样,老百姓要看的见摸的着,光说是不行的,旧房的钱加上补助的钱,其实老百姓自己掏不多少钱或者有的不需要掏钱,这样百姓就做到心中有数,就不存在买不起房子的问题,我们的工作也容易开展。”
住进高楼,生活怎么办?旧县乡按照迁建村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同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目前我们招来了两个项目,无纺布加工和好孩子集团童车加工,这些都是无污染、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项目,解决了社区建成后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实现了淮区群众能安居、可乐业,前期能500人的就业问题,目前两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接下来我们还要不断招商引资,不断上马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解决群众搬进来后担心生活成本上涨的问题,原有老村庄占地是4090亩,除去规划、辅助等,能增加近两千亩土地,这近两千亩土地将不分到每户的手上进行分散经营了,将统一进行了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这样平均到每个村每年带来30万元左右的收入,这30万元大部分用于群众的物业费、水费、电费等,特别是村里的低保户、贫困户,这样就解决了老百姓此前的一些担心,住楼了,每个月水电物业等支出,以前在农村除了电费其他基本是没有的,这样就解决了百姓的后顾之忧。
群众的事都是大事 样板县正全力以赴
全省脱贫攻坚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瞄准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东平县是全省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泰安市唯一的黄河滩区迁建县,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共涉及戴庙镇、银山镇、斑鸠店镇和旧县乡4个乡镇、61个行政村、6.2万人,面积92平方公里。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泰安市和东平县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当作第一政治任务,举全市、全县之力来抓。
2015年和2016年,东平县先后被纳入全省黄河滩区迁建一期和二期试点;2017年5月份以来,根据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总体规划,启动三期工程。工程推进中,围绕“让滩区群众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目标,打好政策支撑、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组合拳”,统筹推进搬迁社区、产业园区“两区共建”,整体工作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全面推进我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截止目前,东平县滩区迁建一、二期试点工程3个社区已全部搬迁入住,三期工程的5个社区已全部主体完工,首批2个社区7月底搬迁入住,9月底将实现全部搬迁入住,在全省提前一年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任务。
东平县坚持“挪旧窝”与“创新业”并举,搬迁与致富同步,实现滩区群众“家门口”增收乐业,搬新居、稳就业的蓝图渐次展开。一是“同”字当先两区共建。坚持搬迁社区、产业园区“齐步走”,在每个搬迁社区附近同步规划建设1个特色产业园区。二是“多种模式”精准滴灌。逐户分析,精准施策,综合采取就业式、分红式、代养式等模式,帮助搬迁户精准、持续受益。三是“三步”驱动助推乡村振兴。坚持劳动密集带动,斑鸠店恒盛环保纸、银山银河鞋业等6个项目投产见效,吸纳就业2000余人;通过“返租”方式流转土地,与鲁望集团对接合作,规划建设滩区农业产业园项目,吸纳就业1600余人;谋划推进乡村振兴,与山东土地发展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规划建设东平湖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省滩区迁建办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市坚定不移地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强化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有序地推进工程实施,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工作,把滩区迁建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泰安市副市长赵德健的话掷地有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朱贵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