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传统礼典东莞比喻城际专场“佛山专场”,顺德礼典吸引了大批客人。
(由受访者提供)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毅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除署名外)
珠三角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一直很紧密,之前我们刊登了顺德厨师团前往广州参观学习的新闻,这一次,是顺德的非遗文化礼饼制作技艺“走出去”,参加了日前在东莞非遗墟市城际专场举行的“佛山专场”活动。
记者了解到,“东莞非遗墟市城际专场”是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特色活动,2016年开始启动,从原来的固定场所,发展到进镇街、进校园即固定墟市和流动墟市并举;从原来的东莞市项目墟市,发展到十城市城际联盟;从原来的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中心独立推动,发展到多种社会资源联合推动。
2018年这个活动“打头阵”的城市是广州,今年“接力棒”交到了佛山手上,成为全年第一个亮相的城市,顺德的文旅文化传承也得以在莞城亮出自己的特色。
最具佛山特色的铜凿剪纸闪耀莞城
这场特别的“佛山专场”是在3月23日启动的,有很多佛山特色的亮点文化项目。“彩扎(佛山狮头)”,是其中最大亮点之一,佛山狮头是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品,是民间民俗喜庆活动和群众武术体育活动的用具之一,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有二百多年历史,是我国南方狮头艺术的代表,在我国出口的工艺品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佛山剪纸是另外一项引起市民关注的参展项目。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佛山剪纸形式多样,装饰性强,具有构图严谨、线条纤巧、秀逸流畅、色彩强烈、金碧辉煌、珠光闪闪、鲜明艳丽等特点,是最能代表佛山民间文化的艺术瑰宝之一。本次参展的作为最具佛山特色的铜凿剪纸,以金碧辉煌的铜箔为原料,用钢凿反复敲凿成图,并以矿物质颜料填写图案着色而成,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达到光彩夺目、华贵高雅的效果,是国内外剪纸类别中罕见的艺术品种。
此外,“灯彩(佛山彩灯)”“佛山木雕”等代表佛山特色的文化项目也一一亮相。具体到五区展品方面,南海藤编制作技艺是其中一大可书的亮点,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南海县志》载,“南海大沥藤编最先使用本地野山藤为原料,后改用海南的白藤编织,道光年间开始使用洋藤编织,被誉为‘指尖的艺术’。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材料(藤条)采集,经过削藤节、拣藤等工序加工成藤皮藤芯,之后藤皮加工成藤席和笪,而藤芯则编织成各类藤成品(如藤织件)或编制成各种藤制品。”南海藤编品种丰富、实用性强、质轻色淡、轻便美观、工艺精致、构思独特,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其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佛山专场”中还出现了美食专场,佛山盲公饼制作技艺、三水明昌鸡仔饼制作技艺、九江煎堆制作技艺也一一展现,引起到场市民嘉宾的点赞。
顺德礼饼制作技艺“传承有序,创新有后”
“佛山专场”中,礼饼制作技艺讲述了顺德一个美丽传承故事。礼饼制作技艺,2016年6月被评为顺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末民初,何厚恩(生于公元1893年)在顺德伦教开了一家小餐馆,同时经营制作各种点心,承接为有喜事的人家定制嫁女礼饼。顺德地区一直流传着男女婚嫁向亲朋好友赠送礼饼的民间习俗。何厚恩第三代传人何雪芬到场布展,她去年被评为“顺德十大名厨”之一。而顺德礼饼的第四代传人,何雪芬的女儿严韵键又把传统喜饼做出了“新花样”。
记者在顺德礼饼展览区看到,严韵键推出了全新的“灯笼包装”,礼盒里面装有两块顺德传统喜饼,拿出后,将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整个包装就是一个可爱闪亮的“中国灯笼”。严韵键还设计了“中国传统梳妆盒”包装,将中国传统妇女的抽屉式梳妆盒做成喜饼包装,一格一格里是可口的喜饼,用完后,还真的可以做梳妆盒使用。
这些将传统与现代包装设计艺术美妙结合的产品,引起了到会嘉宾的赞许。
顺德传统走出去“拥抱创新”
传统特色“走出去”,在顺德不止礼饼制作技艺,也不止这一次参加东莞的非遗墟市城际专场。记者从顺德区宣传部、旅游局获悉,近些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顺德有很多传统项目在“走出去”的探索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拥抱创新”。其中,在顺德组织厨师前往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的城市美食交流活动中,新派顺德菜、顺德菜的改良就是其中一块很重要的内容。
在近期,大良鱼灯也成为顺德传统“拥抱创新”的又一项目,鱼灯的传统工艺匠人,与杏坛逢简进驻的创意公司合作,创造出很多现代造型,特别萌也特别精巧的全新鱼灯作品,已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商场进行展出,反响不错;而大良制作牛乳的传统手工作坊“周大娘牛乳”,还推出了牛乳亲子制作体验班,不少来自广州、中山、珠海等城市的市民前来学习体验,将传统食品做出了“新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