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离家14年后回到村子的短信记录。
从大巴车上爬下来,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抬头遥望不远处的山脚下,依稀可辨别老房的大概位置。
种种原因,上次回村至今已经十四年过去。过去不敢奢望的,惟有羡慕别人的,现在都已变成现实:县道乡道,村道都已铺点混凝土。高速路出口离村也就十多公里。那些年前,别说高速路,即使是县道,一辆车过去,也是浓尘滚滚。都变了,就是村后面的那座大石山也已经变绿了很多。
记得上次返乡,家后面的那座石山光秃秃的。山上的山树,今年长出树枝,二年又被“砍头”,山花野草难有“出头”之日。
早在2008年人口已过万的壮家特大村庄,自古就有烧柴火煮吃的习惯。十多二十年前,用天然气煮吃的家庭很少。烧柴煮吃,一是为了省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然气煮饭菜大锅派不上用场,火不够大,煮出来的饭菜没有柴火煮的饭菜好吃。
加上那些年,家家户户养猪,烧猪菜用天然气,加大成本,家庭经济承受不起。由此,村后面石山上的山树,虽然是集体规划的封山,依然被砍得只剩下树根。
到冬天,柴火根都被挖回来用于烤火取暖。加上民间原始砖窑的燃料也用杂木野草,方圆百里壮家地区的石山土岭,长年累月做“光杆司令”。几近寸草不生的地步。
那些年,早晨和傍晚,家家户户生火做饭,一道道炊烟升起迎接阳光与黑夜,那景象不知是诗意还是悲情乡愁。
近十多年来,随着青壮劳动力外出,人口不断外迁,山村里的留守老人们上不了山,山才慢慢变绿,现代“文明”才正式入驻乡村。
旧房改造,地方财政补贴不下多两万,家家户户建起了楼房,旧房柴灶宣布走进历史,现代家电下乡,城乡差距逐年缩小。
农村人,或者说壮家人,讲究叶落归根,即使长年不在村里居住,甚至已经全家外迁,村里依然建有自建房。
所以,从村外看过去,整个村庄比原来大很多。
这两年,为了控制村民用耕地建私房,地方财政拨款,把连接村庄的旱地改造成水田。耕地建房得以克制。
听说,旱地改造成水稻田,是上面的要求,这个要求大概与稳定口粮有关。全县具备有灌溉条件的旱地,这两年一直在热火朝天改造中:旱改水。
外出的村民,由于极少回家,为了保证自己的耕地不被他人占用,大多数平原旱地都种上速生桉树。
作者手机拍摄的桉树
两千零二年那次返乡,速生桉种植仅限于土山波地,随着速生桉的价格逐年上涨,大多数平地也都种上了速生桉。
据堂哥介绍,十多二十亩的速生桉树,足够供县城一套房子的房贷按揭。
时下,县城一套房子,按揭头付款约十万至十五万元之间。
速生桉种一次树苗,可砍三代次。头砍一次后,敏隔四至五年再砍一次。
县城一套三室一厅,大约三十多四十万左右。头付十万后,银行贷款也就二十多万三十万。每个月房贷大概两千多块钱,一年冲顶也就三万元。
作者手机拍摄的甘蔗幼苗
眼下桉树价大约600元一吨,每亩桉树五年树龄大约20吨,不缺苗,每年施肥一次的情况下可保证这个产量。
也就是说,五年时间,每亩地大概收入1.2万元。如果种有十多二十亩桉树,五年的纯收入大概在十五万元之间。而县城房子的房贷,每年3万元,五年也就十五万元。
我堂哥的两个儿子就是以这种方式在县城购房,夫妻俩在广东打工,打工收入用于供子女读书,十多年过去,房贷已还清,孩子学业也差不多结束。前提是,平地和山上的地种完才达到十几亩桉树。
速生桉树耐旱抗虫,不怎么花费人工,成本低,一年除一次草施一次肥,桉树长到一定的高度,地里就不再需要除草。
作者手机拍摄的稻田
缺陷就是速生桉对土壤伤害很大,这块地种植桉树,隔壁地块种花生,那花生吃起来是苦的。由此,旱地里一旦有农户种桉树,傍边地块再种其它农作物就很难。受这个缺陷影响,近十多年来,周边地市,平原耕地,土坡山地几乎清一色的桉树。
由于桉树种植影响土质与干扰到傍边农户种植其它农作物,地方财政做了个整体规划,由地方财政每亩补助400元,平地桉树一律铲除,连根拨掉,重新做一次土地平整,每隔五百米纵横交叉开发机耕路,再由村集体统一种下甘蔗,然后分划给原来的农户,相当于说,你原来有五亩平地,除了分摊机耕路占用面积,剩下的还是你的。
不过,整改后的土地,一户就是一块地。这个也是执行上面政策,小田改大田,原来一户几分一亩的,现在一户就是一块地。不种田不种地的农户,自由承包给他人。收承包费多少双方私下的协商,村集体不管。但山上旱地不改造。依然可自由种植。
手机拍摄的山脚下的农舍
村村通公路政策下来后,羊肠小道不见了,村里村外全部是乡村水泥路面。这几年,部分机耕路也铺上混凝土。
不过,乡村水泥路路面很窄,只够一辆车通行。所以,村里人经过开玩笑说,大城市的堵车,没有俺们乡下堵车时间长。原因是,村长不学交通知识。
上次回家,花蚊子很多,冬天都要架蚊帐。现在,蚊子少了很多。
我问堂哥,家里怎么没有蚊帐了?
侄子代堂哥回答,蚊子迁进城了,盖蚊帐意义已经不大。
和堂哥进村转了一圈,感觉村里很静,鸡鸭牛羊都不见一只。
农村的最大特色就是家禽屎味。时下,村里人味都很少。
堂哥摇摇头说,山里有大型养殖场,鸡鸭牛羊全在山里面,一只鸡70块钱,五斤左右,论只不论斤。猪狗牛羊由养殖场饲养,村里已没人养猪养牛,卫生空气自然改善,蚊子也就少了。堂哥半开玩笑说,村里已经没有几个人,就这些老头子老妈子,也养不活那么多蚊子。
山脚下的农舍
蚊子的生存资源高度依赖血液动物,当乡村血液动物逐年减少,蚊子被迫居安思危。
周边县市很多地方村庄都搞起了农家乐,住宿率还算不错。
农村人往城里挤,城市人朝乡下走。住农家乐的人,大多都是一些休闲人群。前阵子,老乡微信群有人发起假期去住农家乐,我心里想,这些老乡闲着蛋疼,才住城市没几年啊!搞什么住农家乐活动?返迁回自己老家,那才是真正的农家乐。
树高万丈,叶落归根。这大概就是外迁人群在里保留自建房的真正原因吧。
尊敬的读者朋友,外出多年的你,老家还有属于自己的窝吗?咱们评论区下聊聊可好?
作者:阿小,自诩“著名农民工”。